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运动功能的评定的内容及常用方法

运动功能的评定的内容及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2 12:06:16

1. 解答题 运动功能的评定有哪些内容

(简要的方1面,朋友m你可以4自己y添加补充) 第一f个v问题: 3、分3析体育大i国和体育强国的概念 2、我国体育的成长4发展过程 7、我国体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既定方7略(体制) 0、我的生活与c体育 第二u个v问题: 4、体育必须是有益于t身心4的,所以2动作质量和效果都应该有益于e身心5发展。 2、体育是大j多是竞技形式,最终的成绩是评定动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6、竞技体育是面向观众的,所以7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要符合观众的审美,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 望你能顺利完成考试! xxy⊥ˇ邾nxj

2. 体育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发展性的评价来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取,课堂教学评价既可以针对某一堂课进行即时性评价,也可针对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或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即时性评价可采用每堂课后有教师在教学日记或教案上作简要评述的方式进行,从而起到即使回忆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发现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纠正的作用。即时性评价也可以有领导、同行或专家、学生进行评课讨论的方式进行,以便于相互指导、交流与沟通、反馈信息、激励教师扬长避短。即时性评价是最直接、最具体、最及时的评价方法,因此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随机的方式在每学期进行若干次的即时性评价,可以激励和促进体育教师不断的追求进步与发展。在进行即时性评价的基础上,学校或者教研组还应组织进行阶段性或总体评价,对体育教师进行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帮助与指导。经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进行定性评价,还可以进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评课活动进行讨论、分析和评述,也可定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制评定。定量评价则是通过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价,给出客观分数,以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使用上各有优劣,定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量的判断,主观随意性加强,但能给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定量评价则强调量化,可以提供客观的数量上的标准,但必须要在两画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后,才能给教师提那个改进建议。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则能够科学准确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
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以他评为主要的方法,评价主体有领导和同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则注重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教师自评与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评价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评价形式,遵循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科学地、全面地并具有激励性地进体育课教学评价。

3. 体育锻炼效果的检查与评定有哪些

如果是自己个人锻炼体验效果就看平时生活是不是感觉轻松了,人感觉很轻盈就是身体好的状态,再就是看应对以前感觉很吃力的活动,现在是不是能轻松应对了,如果是说明好多了,再就是你的某方面问题改善了,也就是身体自身的情况转好了。
如果是专业的锻炼效果和检查标准,那就会跟体重,肌肉造型,肤色啥有关系,再就是运动次数,数据等标准来衡量。

4. 体育锻炼的原则、方法、效果评定有哪些

体育锻炼的原则应该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丰富休闲生活;而方法应该是适度锻炼、长期坚持;效果评定原则就是锻炼之后身体是否处于放松状态,是否感觉自己身体在渐渐变好。
体育锻炼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消除疲劳,调节情感,防治疾病,益寿延年乃至提高和改善整个民族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群众面广,各种年龄、性别、不同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都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宜的锻炼。形式与内容灵活多样,可独自锻炼,也可集体进行。锻炼的内容极其丰富,可分为:健身运动、健美运动、娱乐性体育、格斗性体育、医疗与矫正体育等5类。

5. 锻炼身体的效果如何评定,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健身锻炼是怎样培养人的个性的?
4、分析不参加健身锻炼的动因有哪些?
5、举例说明健身锻炼怎样增进人体美的?
6、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分类方法。
7、举例说明儿童、青少年组体质主要问题有哪些?
9、健身锻炼最适宜时间是多少?最短时间是多少?频率是多少?
10、健身锻炼前为什么进行健康评定?

6. 评定运动量是否合适的方法有哪几种

首先看身体反应,锻炼后应该是心胸舒畅,精神愉快,感到轻度疲劳,但无气喘、心跳难受等感觉;饮食有所增加,睡眠有所改善早晨脉搏比较稳定,血压正常;保持正常体重,肥胖者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后,可能因脂肪消耗而体重有所下降。

出现上述反应,表明老人锻炼的运动量是合适的。要是出现以下情况:锻炼后感到头痛、恶心、胸部不适、食欲下降、睡眠变差、第二天早晨脉搏加快、疲劳感长期不能消除、体重下降等,表示运动量过大,需要进行调整。

也可用测定心率的方法,评定运动量的大小,有下列三种方法:一、一百七十减年龄所得的数与心率数相近,表示锻炼强度适宜。

二、以运动后最高心率减去安静时心率(次/分)所得数小于每分钟六十次,表示运动量适宜。

三、运动后心率-运动前心认运动前心率100,运动后无不良反应,所得百分数。

7. 如何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及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将100例患者随组分为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行为护理组50例,年龄(49.3±4.5)岁,男性31,女性19,平均病程(11.2±3.1)年;常规护理组50例,年龄(49.3±4.5)岁,男性31,女性19,平均病程(11.2±3.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对常规护理组进行传统常规医学护理模式护理,从患者急性发病期、住院抢救期及康复治疗期三方面,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1.2.2行为护理组 行为护理组患者在传统常规医学护理模式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行为护理模式,具体内容:

①改善病房环境,给予患者良好的感觉刺激;②肢体运动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患者在康复期间,站立强度应由小到大,步行速度由慢到快,勿让患者独立锻炼,防止患者跌倒;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护理人员应主支协助患者进行上肢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用手拿放物品,帮助患者尽力自主完成梳理、洗澡、洗脸,除了积极使用健侧肢体活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4 个月、8个月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FMA对患者的肌张力、关节灵活度、身体平衡与协调、神经反射等指标进行评分,共50项,每项最高分为2分,总分为100分。

1.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后4个月、8个月的FMA评分、ADL评分与护理前对比显着提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比

3 讨论

本研究中行为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后4个月、8个月的FMA评分、ADL评分与护理前对比显着提高(P<0.05),这表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使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行为护理模式对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以及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通过中脑运动神经系统的代偿性、可塑性及恢复能力,使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联合行为护理模式,尽可能恢复机体的运动能力[3];同时患者也可通过四肢及肌肉被动、主动锻炼运动、协调运动功能障碍肢体与健肢的关系来刺激患者的视、听、言、觉、动功能,促进患者机能全面恢复

8. 青少年体能训练有哪些评估内容其常用的评估方式有哪些

有乒乓球、跆拳道、围棋、篮球、足球、搏击等延展运动。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课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人体是各器官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行体育活动时,看起来好像只有肌肉在活动。其实身体的呼吸、血液循环等器官都在参加活动,并且都要由大脑皮层来指挥协调。精神:体育家精神是指一种追求公平竞争,对于队友和对手谦和有礼,遵守道德,待人真诚,无论输赢始终保持体面的态度。对于此,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曾说过:“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参与”,这是对体育家精神的一个经典表述。

9. 体育锻炼的原则,方法,结果评定有哪些

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一旦下定决心要进行体育锻炼,就要做好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不行的,这样完全丧失了锻炼身体的意义和作用,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持之以恒原则

要正式开展锻炼,就要像模像样地找一个适合的场地,像慢跑就要事先找好路线,这样锻炼起来能够更加放得开一些。

三、全面性原则

在选择运动项目上,不要厚此薄彼,比如拉单杠是只锻炼上肢,而忽略了下肢。要选可以运动全身的,让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循序渐进原则

做事情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锻炼身体也是一样。不能第一天就让自己冲个五千米,这样的强大负荷只会让你马上有骨头散架的感觉,哪里还能够再继续往后的锻炼呢?只怕到时候是谈“运动”色变啊。所以一定要慢慢增加强度,一开始一定要先让自己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再逐步加码。

五、合理负荷原则

在正式锻炼之前,一定记得要做好热身运动,把身体的筋骨都拉开,这样可以避免扭伤或其他一些因为准备活动不到位而造成的小意外。强度适合。 最多只能达到身体最大能承受的80%
(水分充足。 长时间运动不补充水分就是等休克的人。

时间分配合理。 在饭后2小时内不宜有强烈运动。早晨8:00~10:00和下午5:00~6:30,是很好的时间(主要与生物钟有关,有些夜猫子就别在这两个时间段锻炼哦)
其实最主要还是强度不能太大。)

方法:
早上,晨跑。锻炼腿部肌肉
中午有空再加做几十个俯卧撑。锻炼手臂肌肉。
在做几十个那个叫什么我忘了,就是躺在地上,然后叫人,或者是找个地方,用脚扣住,然后双手抱着头。躺在地上,然后头抬起来,膝盖碰到脚。来回做几十个,会长腹肌的。 或者去练健美。
最好的方法,做些体育运动,每一个体育运动,他有好处。
打篮球最好。腹肌,胸肌,手臂上的肌肉,脚的肌肉。都有 给你来点字儿少地! 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哑铃侧平举等。
每天做三到四组,每组都力竭,动作要标准,要质量不要数量。 多吃肉、鱼、蛋等高蛋白食物。
多练多吃睡前半小时之内不要练。保证睡眠充足。一个月就能有明显效果。要多练多吃! 你好本人以专业经验解答你。你要锻炼必须有毅力坚持。我感觉杠铃不可能买(太大放屋里实在难看),还是买个可以调节重量的哑铃、一个腹肌板吧。根据你的身体素质,你现在可以尝试以上身肌肉锻炼为主,再辅以下身的有氧运动。如果每天练习,时间不要超过40分钟,如果每周练习,时间应该保持不超过2小时。上身主要练习力量比如各种哑铃卧推、飞鸟或者俯卧撑,“划船”和引体向上能有效练习背肌。(以上每组20个,每天4组)。你可以在做俯卧撑的时候,双手支撑分开大约一拳的距离做效果比较好。如果有哑铃可以做做飞鸟效果更好。 教你个减肚子的好方法吧,用保鲜膜包裹好腹部,然后做跑步或者跳绳等运动,腹部很容易出汗,及其利于减肥。就是需要花费保鲜膜比较郁闷。不过效果比较好。虽然不能增肌但是绝对能减肥。下身主要练习慢跑、跳绳。走不能锻炼心肺功能,有条件还是跑步、游泳比较好。跑步要求循序渐进练习,你可以在晚上跑步这个时间段比较理想,但是不要超过晚上8:30。跑步的时候切忌赤身裸体,这样即容易感冒又不利于身体热量的排放。一开始跑步可以先跑10分钟然后走20分钟,一周后跑10分钟走10分钟再跑10分钟,一周后再跑20分钟走10分钟,直至连续跑30分钟。然后再逐渐以10分钟为单位加时间。跑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步伐和呼吸的协调,意志品质的坚定。跑步后最好充分放松,这个时侯压腿最理想,别怕疼压腿是比较好的放松,并且柔韧性好了,对身体非常有益。(武术高手柔韧性都很好呀。)回家后用热水多泡泡脚缓解疲劳。一般一天练习一到两个身体部位比较理想。比如第一天练习上胸、下腹,第二天练习下胸、背肌,第三天练习上腹、二头、三头。总之一天的训练部位不要超过2个,买个项目尽量做4-5组。2:锻炼后放松是很重要的,不能健身后立刻休息,最有效的放松当然是按摩,缺点是价格昂贵,你可以自己按摩,练习后自己拍打一下练习的部位充分放松后再休息,这样可以有效地放置脂肪堆积。也可以采用热水泡脚、洗澡的方式放松。3:休息、饮食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抽出1-2天轻松练习,比如练练瑜伽、练习一下柔韧、跳跳搏击操练习一下身体的协调,或者游游泳、打打球,或者就慢跑20分钟放松一下,都是不错的。
最主要一点是腿部练习后不要马上坐下休息,应该充分的放松。最后饮食要合理充分,以蛋白质、肉类、蔬菜水果为主,碳水化合物为辅。如果不是打算打健美比赛,切记不要胡乱服用各种蛋白粉或者肌酸,百害而无一利切记切记,不要受健身房教练的鼓动买了伤害身体的东西。

普通人健身运动的强度最通常的评价指标通过心率测定,由于每个人的健康和体质状态不同,健身运动的有氧心率范围也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下面几种确定有氧心率范围的方法可以借鉴:
1、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 有氧心率可以控制在120~180次/每分钟, 又可细分为小运动量120~14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41~16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161~180次/每分钟。 2、如果希望个性化,可用常用公式计算 有氧运动中合理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年龄)×Q+安静心率。公式中的最大心率≈210;安静心率指运动前相对安静状态下的心率;Q代表运动量,50%以下为小运动量,50%~75%为中运动量,75%以上为大运动量。 如某人50岁、安静心率76次/每分钟、希望进行小运动量有氧运动,确定有氧心率=(210-76-50)×50%+76=118次/每分钟。
3、对中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最简单而安全的方法 适宜的有氧运动心率=170-年龄。如60岁,参加有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170-60=110次/每分钟。而对体弱且年纪较大的人,为了安全,可以选择(170-年龄)×0.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只是一般规律,在实施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时期的健康状态、环境、季节、心情等对选择运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均要相应降低,心率指标亦相应降低,以保证安全。

总之,在运动中自己学会数心率(脉搏),用来控制运动量非常必要,它不仅为参加运动的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也有益于保证运动的健身效果。我们可以练习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来数脉搏,如果条件允许,戴心率表当然更加理想。

10. 简述对病人存在的运动功能障碍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评估

运动功能障碍的六个评定:
1.运动发育障碍的评定:正常小儿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有一定时间和顺序如2-3个月时卧位能抬头,4-5个月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各握一玩具。6-7个月能单手或两手支撑坐起。8-10个月能爬。1岁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能独走。2岁会跑。3岁会骑三轮车。4岁能爬梯子。脑性瘫痪者在以上年龄阶段,一般达不到正常小儿或表现为主动活动减少。
2.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脑瘫者肌张力机制受到损伤。学儿由于反应过激或过迟而表现出肌张力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这便决定了对患儿肌张力评估的重要性。肌张力的异常又对关节活动度发生影响。肌张力增高时,对关节活动产生较大的抵抗感。肢体摆动幅度小,关节伸屈受限,反之,肌张力降低时,活动关节无抵抗等,肢体摆动幅度大,关节屈伸过度,此外,可通过以下关节活动度,间接了解肌张力的情况。
小儿取仰卧位,头和身体居中
A.内收角:患者两下肢伸直,外展至最大限度,两大腿间的夹角
B.国窝角:将小儿一侧下肢拉直,抬高,屈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在间的夹角
C.足背屈角:尽量被动背曲踩关节,足背与小腿间的角度
D.足跟耳试验:牵拉患儿一侧足使尽可能向同侧耳部靠拢,足跟与臂部连线与桌面形成的角度
正常小孩的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内收角国窝角足背屈角
1—3月40-8080-10060-70
4—6月70-11090-12060-70
7—9月100-140110-16060-70
10—12月130-150150-17060-70
3.协调功能与精细动作的评定
通过对患儿协调功能及精细动作的评定可了解四肢的共济活动,协调能力及手指基本功能状况。较常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A.指一鼻试验:小儿在任何体位将臂伸直再用食指触鼻尖。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B.对指试验:任何体位患者用拇指与其余指依次对指,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C.轮臂动作:快速,反复作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有共济失调时难以准确完成
4.原始反射与自动反应的评定

这一评定非常重要,通过检查可判断神经发育与动作发育水平,是指导训练的依据
A.原始反射评定
a.紧张性迷路反射:头取正中位,上,下肢伸展,仰卧位时头后仰,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呈“伸展模式”伏卧位时头前曲,四肢屈曲,全身屈肌张力增高呈“屈曲模式”则为阳性,3-4月消失。持续阳性可阻碍小儿正常的运动发育
b.紧张性颈反射(TNR)
⑴ATNR:仰卧,头居中,四肢伸直,将小儿头转向一侧。阳性表现为面朝向侧肢体伸展,枕向侧屈曲。3-4月消失
⑵STNR:俯卧,头颈尽量前屈和背伸,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背伸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则为阴性。5个月左右转阳
若TNR持则可影响小儿四肢运动发育,平衡能力及抬头。
c.握持反射:刺激患儿手掌R侧,引起小儿手指迅速屈曲,紧握,该反射2-3个月消失
d.交叉伸展反射:仰卧,头居中,让一侧下肢屈曲,后伸展,阳性表现为另一侧下肢则与之相反,该反射1-2个月消失
B.自动反应评定
自动反应评定包括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应
翻正反应又称调正反应是小儿头和身体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小儿头颈,躯干和肢体立即恢复到正常姿势和体位的反应,它包括颈旋转翻正反应,迷路,立直反应及躯干翻正反应等
平衡反应包括倾斜反应,坐位反应,立位平衡反应。可通过FUGL—MOYER评定法了解患者的平衡反应能力
保持性反应:抱住小儿腋下,使他向高处向下接近桌面,小儿出现双上肢支撑床面反应,该反应于6个月出现。
5.肌力评定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发育前期,患于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但当患者会坐爬,甚至会站,走路对其进行肌力评定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小孩较难取得合作,姿势,肢位较难保持固定,特别是肌张力较高患者,手法肌力检查难以准确判定肌力.对于年龄相对较大能取得合作者可采用LOVETT6级分级进行评估.
6.步态分析
对有行走能力但异常步态者必须进行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的揭示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估和矫正提供必要的依据.
脑瘫病人的异常步态最常见有由于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垂足(划圈)步态,及各种肌无力步态如臂中肌,臂大肌步态等。

阅读全文

与运动功能的评定的内容及常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绿建三星计算方法 浏览:591
正确汽车打蜡方法图解 浏览:10
周长有哪些混合运算方法 浏览:375
毛细管方法检测HbA1c优点 浏览:655
清洗冰箱方法和步骤 浏览:587
如何制作直播的方法 浏览:975
腰间盘锻炼的方法 浏览:996
缓解疲劳的方法都有哪些 浏览:850
民间投篮训练方法 浏览:955
哪些方法可以捕捉文案创作灵感 浏览:189
手机肌肉训练方法 浏览:719
功能失效路径分析方法 浏览:531
玻璃上油漆怎么洗掉最简单方法 浏览:124
新冦病毒有哪些检测方法 浏览:698
教儿童记数字简单方法图 浏览:546
联想增霸卡安装方法 浏览:935
手机照片定制方法 浏览:248
人正确的呼吸方法 浏览:143
常用肌松检测方法 浏览:838
access有什么方法关闭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