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独角莲结的种子能种吗
可以。
独角莲种子种植方法:
一,种植时间
独角莲一般是在春季播种,以四月份为好播种时间,它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这个时节的气候更为适宜种子发芽和生长,所以此时种植是最好的。
独角莲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非常高,所以市场前景很好,种植后能够为种植者带来很不错的经济收入。所以要掌握好它的种植方法,做好每一项工作,并好好的养护和照料,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② 独角莲种子怎么种植发芽率高
独角莲种子种植方法:
一,种植时间
独角莲一般是在春季播种,以四月份为好播种时间,它比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这个时节的气候更为适宜种子发芽和生长,所以此时种植是最好的。
独角莲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药用价值非常高,所以市场前景很好,种植后能够为种植者带来很不错的经济收入。所以要掌握好它的种植方法,做好每一项工作,并好好的养护和照料,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③ 白附子的种植方法
白附子喜阴,且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长缓慢,可与小麦、玉米、林果等间作,既为白附子生长创造遮阳条件,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及光热资源。
1.粮药间作。①小麦—白附子:选土层深厚、有排灌条件、肥力中等的地块,于秋收后种麦前及时深耕25~30厘米,结合深耕每亩撒施优质圈粪4000千克,碳酸氢铵68~75千克,过磷酸钙53~55千克,氯化钾25~27千克或草木灰250~260千克,作小麦基肥1次施入。另外,每亩安排34~37千克碳酸氢铵和26~27千克过磷酸钙,在小麦起身拔节套种白附子之前开沟施于白附子垄内,作为白附子种肥。秋种时要起垄,每条带宽40厘米,用宽幅耧在垄间播种2 行小麦,垄间距(即小麦窄行距)6~8厘米,小麦实际行距23~24厘米。于4月底至5月中旬(麦收前20天左右),在小麦宽行内套种1行白附子,穴距为 15~20厘米。
②玉米—白附子:白附子与玉米间作,玉米可作为荫蔽物。(www.nczfj.com)白附子为喜阴植物,玉米为阳性喜光植物,二者间作兼顾了二者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特点,相得益彰。玉米可调节农田小气候,使温度降低2℃左右,湿度增加11%左右,减少了直射光,增加了散射光照,为白附子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了产量。玉米与白附子间作,每隔1.2~1.3米种1行玉米,穴距60厘米,每穴种2株。
2.果药间作。苹果、梨—白附子:由于白附子喜阴,与果树间作可起到遮阴效果,又可充分利用地力。春季将白附子间作在果树行间,待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全年除草5~7次,结合除草可松土2~3次,增施有机肥及化肥,以利果树和白附子生长。
3.药药间作。山茱萸—白附子杜仲—白附子:白附子与山茱萸和杜仲等木本药用植物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春秋均可种植,山茱萸和杜仲按行株距各3米栽植,白附子间作在行间。为保证二者双丰收,苗期结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第一次追肥在4月进行,亩施尿素10~15千克,6~8月为苗木生长旺盛期,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5千克。如施用腐熟的稀薄粪肥,每次亩施2500~3500千克。在除草施肥的同时,对生长过密的幼苗须间苗1 次。杜仲与山茱萸幼树生长缓慢,需加强抚育,每年3~4月和5~6月各进行中耕除草并施肥。
④ 独角莲怎么存放
独角莲存放方法:
独角莲9月下旬采挖后大小分开,将大的除净泥土和须根,晒干,供药用,小球茎留作种栽。小球茎贮放于窑内,用干细泥沙分层堆积,贮藏越冬,窖温要保持在2~5℃。
⑤ 白附子种子啥时种植为益
翌年3~4月筛出沙后播种。采集的白附子种子,在阴干后,放入牛皮纸袋贮于室温条件下,一般1年多便无发芽能力。若将采集的种子用湿沙贮藏,则1年多后仍有较强的发芽能力。白附子种子不休眠,萌发需要较低温度,发芽适宜温度为15℃,有人曾在10月下旬将白附子种子播于树阴下,旬平均土温为10.5℃,气温迅即降至8.2℃及以下,种子不能出苗, 到翌年5月中旬,旬平均土温16.5℃时,逐渐萌发出苗,出苗率达54%~64%,最高可达73%以上。
⑥ 中药白附子什么时间种植
1.繁殖材料的培育
栽种附子新用块根,称为乌药。一般都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培育,提供平地作地。在海拔较低的坝区,一般只种1~2年,一般在每年11月上旬(立冬前)挖出乌药,选出较大的侧生块根作为平地栽培的种栽,而小的块根仍在原地种植。
关白附子
2.选地整地
最好是选水稻田,这样灌排水方便。在水稻收获后,即进行翻晒,耕耙2~4次,直至土圪充分细碎,整好地后,作畦,畦宽60~66厘米,沟宽26.5厘米,畦上种附子两行。
3.栽种
时间一般在冬至前,在畦面开穴,行距20厘米,株距16~17厘米,每穴栽一个附子种栽,芽头向上。栽完即行盖土6~10厘米。
4.间套作
附子栽完后,随即在畦的一面套种莴苣,每隔50厘米种一穴。第二年4月底或5月初莴苣收获后套种玉米,株距1米,每穴留苗2株,种在畦的向阳面,可给附子遮荫。
5.田间管理
主要措施是修根,第一次在4月上旬,苗高13~2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修根在5月中旬。修根方法:田小心脏形小铁铲将附子根周围的泥土轻轻的挖开,现出母根及附子,一般多留靠近沟边上较大的而且是相对位置两个附子,特大的壮苗可留3个,瘦苗只留一个,其余的用小刀除去。在第一次修根后一周开始进行去顶摘芽,根据品种不同和植株生长快慢,去顶2~3次。时间在4月底至5月初。作法为用竹签轻轻切去茎尖,每株保留叶子6~8片。
6.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白绢病,根结线虫病,虫害有: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
⑦ 白附子的用法
白附子是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
(7)白附子的种植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白附子有毒,生品多供外用,内服选用炮制品。宋代用“炮裂”,“煨制”,后用蒸制等法,所用辅料有生姜、酒、醋、甘草等,炮制方法有10种之多。炮制目的均以降低毒性、副作用为主。
现代沿用的矾制法可为近代新发展的一种制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了制白附子的方法、辅料及其用量、制品的规格、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亦类同。近年来,有关新工艺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学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提供了有益的依据,但整体水平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深入。
⑧ 白附子的种植技术视频
白附子的种植技术如下:
(一)选地整地
培育乌头宜选地势向阳,排水良好的熟地或生荒地。土壤以紫色土、夹沙土、黄泥土为好。忌选前作物为豆科、茄科及白术、生地、玄参等地种植。轮作不满6年的土地,应进行土壤清毒。
选地后,清除杂草,按常规耕地。需要消毒的土地,每亩用50%退菌特2.5公斤,拌草木灰3.5公斤,撒土面,再3犁3耙,作1米宽高畦。每亩用草木灰2500公斤,油饼75公斤,拌匀,翻入畦面。亦可于栽种时,每亩用1200-1600公斤人畜粪水浸穴,并每穴1小撮过磷酸钙,每亩用量20公斤。
栽种附子多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紫红泥、油沙土、白土、沙土或黄泥土。以紫红泥和油沙土最好。忌连作。轮作以水稻、玉米为前作。一般选3年内未种过附子的水稻田为好。水稻收后,放干田水,使之充分熟化,增加肥力。从大雪开始,耕耙多次,做到土壤细匀、疏松、平坦。整地后,牵绳"踩畦"。踩成畦沟宽27 厘米,畦面宽约66厘米或73厘米的畦。踩畦的作用是使畦边土壤紧实,以免理沟后及生长期塌畦。踩畦后,将腐熟堆肥(每亩用猪、牛圈肥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油饼50-100公斤,混合拌细拌匀,堆沤7天左右)撒施畦面,用锄耕入土中,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将畦面造成龟背形,以待栽种。
(二)种植方法
1、种仔培育 栽培附子用乌头作种(四川产区称乌药),乌头用有性或无性繁殖,野生乌头主要靠有性繁殖,栽培乌头多用无性繁殖。
(1)选种:乌头品种较多,经过鉴定筛选,保留了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以下3个品种:
南瓜叶:又名鹅掌叶,顶叶形似南瓜叶,块根较大,圆锥形,加工率高,耐肥、晚熟、高产。但抗病力较差,在综合防治白绢病条件下,产量较稳定。其单株乌头产量平均6.5个,平均亩产4.2万个,所栽附子平均亩产泥附子490公斤。在推广示范中,南瓜叶乌头比当地混合群体增产23.6-55.2%,为目前产区主流种。
莓叶子:茎粗壮,节较密,基生叶蓝绿色,茎生叶大,深绿色,薄革质,3全裂,全裂片的隙间大,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块根纺锤形,单株乌头产量6.3个,平均亩产5.2万个,所种附子平均亩产456.6公斤,抗病力较南瓜叶强,产量较高而稳定。
花叶子:又名艾叶子。顶叶向上伸展,叶厚,坚纸质,叶面黄绿色,无光泽,叶脉显露而粗糙,叶3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深裂片再深裂,末回裂片披针状椭圆形。块根圆锥形,单株乌头产量3.2个,平均亩产2.77万个,所种附子平均亩产368.3公斤,产量虽低,但较抗病。
收挖乌头时,剪去过长须根,保留1.5厘米左右,剔除焦巴、水漩及缺芽种根,按大、中、小分为3级。最大的1级和最小的3级块根留山区作乌头种,中等大的2级运坝区作附子种。作乌头种的块根可立即栽种,亦可于室内作短暂摊晾后再栽。
(2)栽种:四川于12月中旬,陕西于11月上旬。栽前用50%退菌特0.5公斤、尿素0.5公斤、兑水250公斤,浸种根3小时。穴栽。1级种根行距各17厘米,穴深12-15厘米,每畦3行,交错排列,每穴栽1个,亩栽12760个;3级种行株距各13厘米,穴深7-10厘米,每畦4行,每穴栽1个,亩栽2万个。栽种时在行间多栽10-15%的种根,以作补苗之用。栽后覆土平畦。
(3)乌头的采收与贮运:乌头栽种第2年立冬后收挖。剪去过长须根,用竹篓分级包装,及时运至坝区栽种,不宜久放,以免腐烂。运输途中不能日晒雨淋,防止发热霉烂。运坝区后1-2天,不能及时栽种的,应摊放于铺有草 的阴凉干燥处,厚4.5厘米左右,并随时翻动,防止发烧。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
2、附子栽种 四川于大雪至冬至,以冬至前6-10天栽种为宜,幼苗发育整齐健壮,块根生长快,个头大,产量高。陕西于立冬后栽种。栽种时,在整好的畦面中间,用木制印耙子开成交错穴,66厘米宽的畦开2行,73厘米宽的畦开3行,行株距各17厘米。然后将种根按大、中、小分别栽种。每穴栽大、中块根各1个,小块根2个。芽口向上并稍露畦面,随即用手刨土稳固种根。每隔10穴,在穴外多栽1-2个,以备补苗用。单株两行者,每亩栽种0.85-1万个。双株两行或1畦3行者,每亩栽种1.2万个以上。栽后将畦沟内泥土提到畦面覆盖种根,厚约7厘米,沟深20-24厘米,宽约27厘米。要求畦沟平整,畅通,防止积水。
(三)田间管理
1、种仔田管理 早春时,每亩施清粪水1000公斤,或灌拌沟水,促进出苗。出苗后,及时拔除霜霉病株,取行间乌头苗子补栽,并施清粪水,以利成活。抽茎前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或尿素10公斤提苗。5月初拔草,结合追肥,每亩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并清理畦沟、培土。苗高1米时,留基部叶片11-12片,摘去顶芽尖,继后掰去第1-2节的腋芽。掰芽后结合除草,每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加腐熟堆肥1500公斤,施后培土。
4月上旬于畦面按40厘米株距点播玉米,每穴留苗2-3株,以利遮荫。5-8月应注意防治白绢病。
2、附子栽种田管理 (1)耧畦、清沟与补苗:于幼苗出土前,用竹耙或双齿缺丝钩将畦面大土块和过厚的盖土扒入沟内,砍碎后,再培于畦面,铲平沟底,保持平坦不积水。耧畦时不要过深,以免伤种芽。幼苗出齐后,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补苗宜早不宜迟。
(2)除草:附子栽培精细,经过耧畦、清沟和修根等管理措施后,土壤更加疏松、细碎,不必另行中耕。但幼苗出土后,杂草开始滋生,注意经常拔除,做到有草即除。
(3)修根:陕西汉中及四川凉山等地不修根,总产量较高,但附子个体小,大多不符合加工附片的要求。江油一般修根两次。第1次在清明节前后,苗高13-17厘米时将植株周围的土刨开,现出侧生块根(附子)和母根,用附子刀或竹片刮掉小附子,留下大附子,产区称"留绊"。每株留1个称"称砣绊";两侧各留1个称"扁担绊";留3个称"丁字绊"或"鼎锅绊";"绊"应留在植株两侧,不能留在畦中心一侧;"丁字绊"应留两侧和靠畦沟的一侧,便于第2次修根;修完第1株,接着修第2株,把第2株的土刨去覆盖在第1株穴里。依次修完。第2次修根在立夏前后。方法与第1次相同,主要是修掉茎基上新生的小附子。每次修根后,畦沟要清理干净,畦面保持弓背形,以利排水。
(4)施肥:附子生长期较短,一般追肥3次,第1次施肥在补苗后10天左右进行,每隔2穴刨坑,先施堆肥,再用氮素化肥兑清粪水施之提苗。每亩用腐熟堆肥或厩肥1500-2000公斤,油饼50-100公斤,猪粪水1500-2000公斤,氮素化肥5-7.5公斤。施后覆土。严禁施表皮肥。第2次施肥在第1次修根后,每隔2株刨坑,位置与第1次错开。每亩施腐熟堆肥或厩肥1000-1500公斤,腐熟油饼50公斤,人畜粪水2500公斤。第3次在第2次修根后,施肥方法和位置与第1次相同,肥料种类和数量与第2次相同。陕西汉中地区每次施肥量按比例掌握,即第1次占附子生长期用肥总量的10%,第2次占20%,第3次占30%(基肥占40%)每次施后盖土,并将沟内泥土提到畦面,保持弓形。
(5)打尖、掰芽:第1次修根7-8天后,开始打尖。根据植株生长快慢,分次进行,共2-3次。用铁签或竹签轻轻挑去茎顶嫩尖,注意不要损伤顶叶和其它叶。一般每株留叶6-8片,每周掰芽1-2次,尤其立夏后,腋芽生长最盛,应及时掰除。
(6)灌溉与排水:应根据气侯情况和土壤湿度,适时适量的灌溉与排水。在幼苗出土后,土壤干燥应及时灌水,以防春旱。以灌跑沟水(即水从沟内流过不停水)为宜。以后气温逐渐升高,应掌握畦土翻白即灌水。6月上旬以后,天气炎热应停止灌溉。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造成附子块根腐烂。中国有机农业网
⑨ 白附子种植技术有谁知道怎样提高产量
附子是一种纯中药材,只能药用,不能食用,但各地药农纷纷种植,为什么?我觉得这与附子的强大药效和医药医疗的广泛应用有关,每年消耗量大,种植它不愁卖吧!附子又称为草乌,是常用中药材,主产于我国的还湖南、湖北以及四川等地区。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心腹冷痛、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阳痿、宫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