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城市人口预测的常用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的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10 05:13:23

Ⅰ 城市人口预测的介绍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Ⅱ 城乡规划的人口预测,到底要怎么

1、趋势法:根据过去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并假设今后人口的变化趋势仍按同样的函数曲线发展,即可估算未来人口的数量。常用的人口发展函数有:几何发展函数、指数发展函数、修正指数发展函数、劳捷斯蒂曲线、冈培兹曲线。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某一确定的数学函数为基础,因此又称数学方法。

2、因子分析法:这是现代广泛应用的一种预测法。它要求所研究的人口具有较详细的统计数据,如按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生育率、死亡率等方面的资料。在进行城乡人口预测和地区性人口预测时,还需要取得人口迁移的有关信息。根据这些数据,可对生育率、死亡率未来的变化作出估计,进一步预测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因子分析法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可以是确定型的,也可以是概率型的,并可结合特殊需要进行预测计算,如经济人口预测、人才预测等。人口预测模型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一般为了便于在电子计算机上运行并与人口统计的口径相一致,往往采用离散型的人口预测模型。


人口预测模型

人口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主要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人口预测参数的选择和假定。即,在诸多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对人口发展趋势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参数。如出生、死亡、迁移等。并充分考虑各种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参数变化给出尽可能准确的假定。这一步是建立好人口预测模型的关键。

另一方面,确立人口发展的数学模型,即通过对过去人口发展变化的历史进行分析,以及对人口转变较快的地区或国家的经历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人口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最终以数学模型反映出来。

Ⅲ 规划人口采取什么方法预测

1、一般预测方法
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
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无常住人口数据时,可用户籍人口加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口径的方式处理。乡村人口是指村庄、集镇常住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中农村户籍务工人口比例较大的城市,预测城镇人口规模时,应根据地方实际,将该部分人口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折算系数一般取0.7。计算公式如下:PC=Pc-Pn(1-Kc)
式中:
PC——规划目标年城镇人口(人)
Pc——按常住人口口径预测的城镇人口(人)
Pn——预测的农村户籍务工人口规模(人)
Kc——城镇人口折算系数
2、外出务工较多的乡村人口预测
外出务工较多的乡村地区人口预测,应将外出务工人员按一定系数折算。折算系数一般取0.6。计算公式如下:
PR=Pr-Pw(1-Kr)
PR——规划目标年乡村人口(人)
Pr——预测的农村户籍规模(人)
Pw——预测的外出务工人口(人)
Kr——乡村人口折算系数
二、农用地需求预测
耕地需求预测应结合现行规划实施评价结果,考虑人口发展、粮食生产能力、社会保障功能等,分析规划期间耕地增减因素予以确定。
园地、林地、草地的需求预测可根据农产品的产能目标和单产水平预测。对相关规划已明确提出产能目标的,可直接采用作为预测的依据;对相关规划没有明确的,应根据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确定产能目标。
三、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需求预测,可根据未来人口和人均用地计算相应的用地需求。城镇人口规模一般按常住人口口径预测,农村人口规模一般按户籍口径预测,对同时纳入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预测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口,在计算城镇和农村人口规模时,城镇按0.5-0.7,农村按0.7分别折算。人均用地应在现状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或省级政府规定,综合考虑未来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居住出行方式等对集约用地的影响确定;
工矿用地的需求预测可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均用地计算未来用地的需求。

Ⅳ 人口城市化预测的方法有哪些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署和实施措施。本次规划修编的技术目标为实现厦门市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下的城乡空间优化配置和合理、高效利用。规划修编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

(1)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配置是由自上而下导向和由自下而上需求的互动而形成的;

(2)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空间配置覆盖全市域(即本次规划修编的规划区范围),在统筹布局城市建设用地的同时,注重对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城乡空间加以规划统筹;

(3)合理引导城乡空间发展的时序,落实城乡空间发展的近期建设目标,并对城乡空间发展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措施。

Ⅳ 人口规模的估算方法

预测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是一项计划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要向民政、公安部门了解人口现状和历年来人口变化情况,也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了解由于发展和投资计划而引起的人口机械变动,从中找出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中国城市类型多,劳动构成和人口增长又各有特点,而各地编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深度也不一样,有关人口资料的完备程度不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不能强求一致,可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方法校核。 劳动平衡法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根据年龄构成的统计资料和一般劳动构成的分析和预测,被抚养人口的比例,远期可控制在42%~52%;服务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17%~26%(大城市趋高,小城市趋低);基本人口的比例,可控制在27%~36%(大城市趋低,小城市趋高)。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立新增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推算城市的总人口。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获得的难度较大,计划实施的稳定性不足,统计的口径不一致等原因,目前已很少采用。 该方法是对新建城市(区)中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比情况而计算城市人口的方法。其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职工带眷比,指带有家属的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带眷系数,指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这对于估算新建企业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规模,以及确定住户形式都可提供依据。 递推法的核心是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其公式为:规划总人口数=现状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虽然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回归分析法严密,但它将根据影响城市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采取定性分析结合动态参数调整来预测,从而显得更为科学,同时计算也十分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来估算人口规模,其结果都是一个大概的控制性数字。同时,以上几种方法均是就城市人口本身的增长而言,实际城市人口规模的确定还应考虑城市的环境容量、用地发展门槛、最佳效益规模以及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等级规模等问题。对流动人口规模的处理一般是按一折算系数与规划人口规模相加,在确定城市各项配置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时留出余地。

Ⅵ 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需要考虑技术角度和政治角度两方面因素。
技术角度包括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合理性、本规划人口与上位规划所确定增长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等。
政治角度包括考虑地方对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发展诉求(肯定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必须加以重视),也要考虑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技术论证时能确保不被卡住。
最后确定的人口肯定是多轮次和多方协调的结果。

Ⅶ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都有什么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什么

请朋友参阅网络
城市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方法综述
http://wenku..com/view/9faf5bc758f5f61fb7366643.html

Ⅷ 人口预测的人口推测方法

趋势法:根据过去人口数量的统计数据,并假设今后人口的变化趋势仍按同样的函数曲线发展,即可估算未来人口的数量。常用的人口发展函数有:几何发展函数、指数发展函数、修正指数发展函数、劳捷斯蒂曲线、冈培兹曲线。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利用某一确定的数学函数为基础,因此又称数学方法。
因子分析法:这是现代广泛应用的一种预测法。它要求所研究的人口具有较详细的统计数据,如按年龄和性别的人口数、生育率、死亡率等方面的资料。在进行城乡人口预测和地区性人口预测时,还需要取得人口迁移的有关信息。根据这些数据,可对生育率、死亡率未来的变化作出估计,进一步预测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因子分析法所使用的数学模型可以是确定型的,也可以是概率型的,并可结合特殊需要进行预测计算,如经济人口预测、人才预测等。人口预测模型可以是连续型的,也可以是离散型的。一般为了便于在电子计算机上运行并与人口统计的口径相一致,往往采用离散型的人口预测模型。

Ⅸ 现在编制城市规划时最好的人口预测方法是什么

没有什么最好的方法的。要看具体要预测的地区确定。
如果是常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动较为稳定,而且没有什么比较突然的外部条件刺激的区域,可以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趋势外推,人口数量直接趋势外推,经济发展趋势外推然后推导人口数量,或者用多种因素推导人口增长趋势等等。
如果遇到规划期内有可预见的重大环境变化,或者刺激因素的,不适合用趋势外推法。可以采用情景分析类比,找一些发展背景和刺激要素相似的较为成熟的区域的现有规模或者发展轨迹与目标地区进行类比来预测目标地区的发展趋势。

阅读全文

与城市人口预测的常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99x32十32简便方法 浏览:752
电子支付器怎么使用方法 浏览:586
365天锻炼方法 浏览:378
rnw使用方法步骤 浏览:504
怎么赚钱方法 浏览:213
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肉弄成熟 浏览:446
小孩脾虚出夜汗怎么调理食补方法 浏览:682
毛衣鸡心领大了改小的简单方法视频 浏览:433
物理中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895
常用的有机物分析方法 浏览:334
人类有什么打斗方法 浏览:806
人物分析描写方法 浏览:791
皂角刺如何食用方法 浏览:566
研究问卷的方法 浏览:830
古筝琴码的安装方法 浏览:579
国外大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424
手上鸡眼的图片症状和处理方法 浏览:70
栀子的种植方法和图片 浏览:604
癣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422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