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铜肥使用方法

铜肥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9 13:14:03

‘壹’ 微量元素肥料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有一些需要量是极少的,比如铁、锰、铜、锌、钼、硼等,它们只分别占作物干重的万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这些元素称为微量元素,用它们的化合物作肥料施用,称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含量虽少,但由于它们大多数是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在作物体内非常活跃,具有特殊的作用,是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
●硼肥
(1)硼肥的主要种类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硼肥种类有硼砂、硼酸、含硼过磷酸钙、硼镁肥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硼酸和硼砂。
(2)硼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与硼肥施用 作物种类不同,对硼的需要量不同。目前表现出缺硼明显的作物有花椰菜、甘蓝、萝卜、芹菜、白菜、大棚黄瓜、大豆、苹果、梨、桃等;需硼中等的有玉米、马铃薯、胡萝卜、元葱、辣椒、花生、番茄等,同等土壤条件下应将硼肥优先施用于这些需硼量较大的作物上。
②土壤条件与硼肥施用 土壤水溶性硼含量高低与硼肥肥效关系密切,是决定是否施硼的重要依据,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上海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土壤水溶性硼含量低于0.3毫克/千克时为严重缺硼,低于0.5毫克/千克时为缺硼,施硼肥都有显着的增产效果,硼肥应优先施用于水溶性硼含量低的土壤上。土壤硼含量也与硼肥的施用方法有关,当土壤严重缺硼时以基肥为好,轻度缺硼的土壤通常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
③硼肥的施用技术 硼肥可用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做基肥时可与P、N肥配合施用,也可单独施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0.25~0.5千克硼酸或硼砂。硼肥的施用一定要均匀,防止浓度过高而中毒。追肥通常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施浓度为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每667平方米用量为50~75千克,在作物苗期和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各喷1次。种肥常采用浸种和拌种的方法,浸种用浓度为0.01%~0.1%硼酸或硼砂溶液,浸泡6~12小时,晾干后播种。谷类和蔬菜类可用0.01%~0.03%的溶液。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0.2%硼砂或硼酸溶液50~100毫升。
●锌肥
(1)锌肥的主要种类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锌肥为硫酸锌、氯化锌、碳酸锌、螯合态锌、氧化锌等。
(2)锌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与锌肥施用 锌是蔬菜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正常范围内,锌的增加有利于蔬菜发育和产量的形成。比如用适宜浓度锌溶液浸泡黄瓜、芹菜种子,可大大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指数,利于培育壮苗;番茄叶面喷锌利于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并可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改进品质;花椰菜、菠菜、大白菜、茄子、洋葱、豆科蔬菜等多种喜锌蔬菜施用锌肥后既增产品质又佳。
②土壤条件与锌肥施用 土壤有效锌含量与锌肥肥效关系密切,据河南省土肥站试验,土壤有效锌含量小于0.5毫克/千克时,在蔬菜上施用锌肥均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当土壤有效锌含量在0.5~1.0毫克/千克之间时,在石灰性土壤和高产田施用锌肥仍有增产效果,并能改善作物的品质。
③锌肥的施用技术 锌肥可用做基肥、追肥和种肥。通常将难溶性锌肥用做基肥,做基肥时每667平方米施用1~2千克硫酸锌,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轻度缺锌地块每隔1~2年施用一次;中度缺锌地块隔年或于次年减量施用。做追肥时常用做根外喷施,一般作物喷施浓度为0.02%~0.1%的硫酸锌溶液。试验证明:施用锌肥不但能矫正缺锌症状,也可提高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同时对番茄植株色氨酸含量和蛋白质生产有一定影响。叶面喷施硫酸锌喷施时期视蔬菜种类而不同。但是,无论哪种蔬菜,苗期要早施,瓜果类蔬菜(南瓜、黄瓜等)在初果期、盛果期再喷1~2次效果最佳。茄果类蔬菜在苗期、初果期、盛果期喷洒为最佳。
④锌肥肥效与磷肥的关系 在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中,往往会产生诱发性缺锌,其原因是磷肥中的P2O3-5离子遇到锌肥中的Zn2+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锌,变成不溶性的盐而沉淀,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因此,使用锌肥应以叶面喷施为主,土壤施用锌肥时,应把锌肥掺混于有机肥中,尽量避免与磷肥接触,防止因土壤磷多造成诱发性缺锌。
●锰肥
(1)锰肥的主要种类
生产上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氯化锰等。
(2)锰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与锰肥肥效 对锰敏感的作物有豆科作物、马铃薯、洋葱、菠菜、草莓等,其次是甜菜、芹菜、萝卜、番茄等,对锰不敏感的作物有玉米、黑麦、牧草等。
②土壤条件与锰肥施用 一般将活性锰含量作为诊断土壤供锰能力的主要指标,土壤中活性锰含量小于50毫克/千克为极低水平,含量50~100毫克/千克为低,100~200毫克/千克为中等,200~300毫克/千克为丰富,大于300毫克/千克为很丰富。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一般作物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③锰肥的施用技术 生产上最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浸种、拌种及土壤种肥,难溶性锰肥一般用作基肥。根外追肥喷施浓度一般以0.05%~0.1%为宜,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拌种:禾本科作物每千克种子用4克硫酸锰,豆科作物8~12克,甜菜16克;硫酸锰用作土壤种肥效果大致与拌种相当,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千克左右。
●铁肥
(1)铁肥的主要种类
生产上常用铁肥主要是硫酸亚铁。
(2)铁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与铁肥肥效 对铁敏感的作物有大豆、甜菜、菠菜、番茄等。一般情况下,禾本科和其他农作物很少见到缺铁现象,而果树缺铁较为普遍。除此之外,南方的某些酸性花卉如栀子、山茶等在北方莳养时,铁的缺乏也相当普遍。
②铁肥的施用技术 生产上最常用的铁肥是硫酸亚铁,目前多采用根外追肥方法施用。生长季节喷施浓度为0.2%~0.4%。果树多在萌芽前喷施0.75%~1%的硫酸亚铁或在见黄叶后连喷3次0.4%硫酸亚铁加0.5%尿素。也可以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按1∶10~20比例混合后施到果树下,每株50千克左右,肥效可持续一年,使70%缺铁症复绿。高压注射法也是果树的一种有效施铁方法,即将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直接注射到树干木质部内,再随树体液流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另外,据河北农业大学刘藏珍研究,果树缺铁黄化时,单独喷施铁肥,病叶只呈斑点状复绿,新生叶仍然黄化,效果不良。若在铁肥溶液中加配尿素和柠檬酸,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③溶液的配制方法 先在50千克水中加入25克柠檬酸,溶解后加入125克硫酸亚铁,待硫酸亚铁溶解后再加入50克尿素,即配成0.25%硫酸亚铁+0.05%柠檬酸+0.1%尿素的复合铁肥。
●钼肥
(1)钼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用的钼肥有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钼渣、含钼玻璃肥料等。
(2)钼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对钼肥的反应 缺钼多的是豆科作物,苜蓿最突出,此外油菜、花椰菜、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甜菜对钼肥也反应敏感。
②土壤条件与钼肥施用 钼肥的施用效果,与土壤中钼的含量有关。
③钼肥的施用技术 钼肥多用做种肥(拌种、浸种)和根外追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2~6克,先用热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释成2%~3%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好后将种子晾干后播种。浸种时,可用0.05%~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叶面喷肥一般用于叶面积较大的作物,在苗期和蕾期用0.01%~0.1%钼酸铵溶液,喷1~2次,每667平方米每次喷液50千克。
●铜肥
(1)铜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生产上常见铜肥有硫酸铜、炼铜矿渣、螯合态铜和氧化铜。
(2)铜肥的施用
①作物种类与铜肥肥效 作物的种类不同,对铜的反应也不同,研究表明,需铜较多的作物有洋葱、菠菜、苜蓿、向日葵、胡萝卜、大麦、燕麦等;需铜中等的有甜菜、亚麻、黄瓜、萝卜、番茄等;需铜较少的有豆类、牧草、油菜等。果树中的苹果、桃、草莓等也有过缺铜的报道。
②土壤条件与铜肥施用 我国土壤铜含量比较丰富,一般都在1毫克/千克以上。
③铜肥的施用方法 铜肥可用做基肥、追肥及种子处理等。做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1.5千克硫酸铜,由于铜肥的有效期长,为防止铜的毒害作用,每3~5年施用一次为宜。追肥通常以根外追肥为主,喷施浓度为0.02%~0.04%,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20%的熟石灰,以防药害。硫酸铜拌种用量为每千克种子0.3~0.6克;浸种浓度为0.1%~0.5%的硫酸铜溶液。

‘贰’ 瓜蒌每个节段用肥注意事项,重茬地块应该注意什么

1. 瓜蒌基地使用钾肥的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和草木灰等,它们的主要性质见表9-3 。植物残体燃烧后剩余的灰,称为草木灰。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大多数以秸秆、落叶、枯枝等为燃料,所以草木灰在农业生产中是一项重要肥源。草木灰的成分极为复杂,含有植物体内的各种灰分元素,其中含钾、钙较多,磷次之,所以通常将它看作钾肥,实际上,它起着多种元素的营养作用。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是碳酸钾,其次是硫酸钾,氯化钾最少。草木灰中的钾大约有90%可溶于水,有效性高,是速效性钾肥。由于草木灰中含有K2CO3,所以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它是一种碱性肥料。草木灰因燃烧温度不同,其颜色和钾的有效性也有差异,燃烧温度过高,钾与硅酸形成溶解度较低的K2SiO3,灰白色,肥效较差。低温燃烧的草木灰,一般呈黑灰色,肥效较高。
2. 瓜蒌基地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硫酸钾和氯化钾施入土壤后,钾呈离子状态,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另一部分则被胶体吸附。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代换出Ca2+,分别生成CaSO4 和CaCl2。CaSO4属微溶性物质,随水向下淋失一段距离后沉积下来,能堵塞孔隙,造成土壤板结。CaCl2 则为水溶性,易随水淋失,造成Ca2+的损失,同样使土壤板结。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则会增加土壤水溶性盐的含量。因此,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长期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在酸性土壤中,两者都代换出H+,生成H2SO4和HCl,使酸性土壤的酸度增加,应配合施用石灰和有机肥料。
3. 瓜蒌基地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施用
钾肥肥效的高低取决于土壤性质、作物种类、肥料配合、气候条件等,因此要经济合理地分配和施用钾肥,就必须了解影响钾肥肥效的有关条件。
(1) 土壤条件与钾肥的有效施用
土壤钾素供应水平、土壤的机械组成和土壤通气性是影响钾肥肥效的主要土壤条件。
土壤钾素供应水平:土壤速效钾水平是决定钾肥肥效的一个重要因素,速效钾的指标数值因各地土壤、气候和作物等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辽宁省通过多点试验,把速效钾(K)90mg∕kg(折合K2O108 mg∕kg)作为土壤钾素丰缺的临界值。速效钾含量小于90mg∕kg,施钾肥效果显着;速效钾含量在 91mg∕kg-150mg∕kg时,施钾肥效果不稳定,视作物种类、土壤缓效钾含量、与其他肥料配合情况而定;速效钾含量大于150mg∕kg时,施钾肥无效。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速效钾同样较低,而缓效钾数量很不相同的土壤,单从速效钾来判断钾的供应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缓效钾的贮量,方能较准确地估计钾的供应水平。
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的机械组成与含钾量有关。一般机械组成越细,含钾量越高,反之则越低。土壤质地不同,也影响土壤的供钾能力,所以有人提出不同土壤质地的缺钾临界指标:砂土-砂壤土为K2O85mg∕kg,砂壤土-壤土为100mg∕kg,粘土为mg∕kg。所以质地较粗的砂质土壤上施用钾肥的效果比粘土高,钾肥最好优先分配在缺钾的砂质土壤上。
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根系呼吸作用而影响钾的吸收,以至于土壤本身不缺钾,但作物却表现出缺钾的症状,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就要对作物的缺钾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作物对钾的吸收。
(2)瓜蒌基地条件与钾肥的有效施用
各类作物由于其生物学特点不同,对钾的需要量和吸钾能力也不同,因此对钾肥的反应也各异。凡含糖类较多的作物如瓜蒌,马铃薯、甘薯、甘蔗、甜菜、西瓜、果树、烟草等需钾量大,对这些喜钾作物应多施钾肥,既提高产量,又改善品质,在同样的土壤条件下应优先安排钾肥于喜钾作物上。另外,对豆科作物和油料作物施用钾肥,也具有明显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当然,在缺钾的土壤上,钾肥对多种作物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在钾肥中等偏上或较为丰富的土壤中,只有喜钾作物的肥效较好。
(3) 瓜蒌肥料性质与钾肥的有效施用
肥料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其施用方法也存在差异。
硫酸钾用做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均可,氯化钾则不能用做种肥。硫酸钾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特别是施用在喜钾而忌氯的作物和十字花科等喜硫的作物上效果更佳。氯化钾则适用于麻类、棉花等纤维作物,可提高纤维的含量和质量,在水田上施用时还可防止水稻黑根,不宜用在忌氯作物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和盐碱地上。
草木灰适合于做基肥、追肥和盖种肥,作基肥时,可沟施或穴施,深度约250px,施后覆土。作追肥时,可叶面撒施,既能供给养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由于草木灰颜色深且含一定的碳素,吸热增温快,质地轻松,因此最适宜用做水稻、蔬菜育苗时盖种肥,既供给养分,又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烂秧。草木灰也可用做根外追肥,一般作物用 1%水浸液,果树可喷2%-3%水浸液,小麦生长后期,可喷 5%-10%水浸液。草木灰是一种碱性肥料,因此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也不能倒在猪圈、厕所中贮存,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草木灰在各种土壤上对多种作物均有良好的反应,特别是酸性土壤上施于豆科作物,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4) 瓜蒌基地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
作物对N、P、K的需要有一定的比例,因而钾肥肥效与氮、磷供应水平有关。当土壤中N、P含量较低时,单施钾肥效果往往不明显,随着N、P用量的增加,施用钾肥才能获得增产,而N、P、K的交互效应(作用)也能使N、P促进作物对K的吸收,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5) 瓜蒌基地钾肥的施用技术
钾肥应深施、集中施:钾在土壤中易于被粘土矿物特别是2∶1型粘土矿物所固定,将钾肥深施可减少因表层土壤干湿交替频繁所引起的这种晶格固定,提高钾肥的利用率。钾也是一种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元素,因此,将钾肥集中施用可减少钾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而减少固定,提高钾的扩散速率,有利于作物对钾的吸收。
钾肥应早施:通常钾肥做基肥、种肥的比例较大,若将钾肥用作追肥,应以早施为宜。因为多数作物的钾素营养临界期都在作物生育的早期,作物吸钾在中、前期猛烈,后期显着减少,甚至在成熟期部分钾从根部溢出。禾谷类作物在分蘖-拨节期需钾较大,占总需钾量的60%-70%。棉花在现蕾-成铃阶段需钾量最大,蔬菜的茄果类在花蕾期、萝卜在肉质根膨大期为需钾量最大时期等。至于多年生果树,则应根据果树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如梨在果实发育期、葡萄在浆果着色初期是需钾量最大时期。砂质土壤上,钾肥不宜一次施用量过大,应分次施用,即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钾的淋失。粘土上则可一次做基肥施用或每次的施用量大些。
钾肥的施用量:钾肥施用量要根据土壤有效钾含量、作物需钾量和各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平衡而定。一般以每亩施氧化钾,玉米为6kg-9kg,水稻为5kg-8kg为宜。对于喜钾作物可适量增加。
四、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是指含有B、Mn、Mo、Zn、Cu、Fe 等微量元素的化学肥料。近年来,农业生产上,微量元素的缺乏日趋严重,许多作物都出现了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如玉米、水稻缺锌,果树缺铁、缺硼,油菜缺硼等。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已经获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全国各地的农业部门都相继将微肥的施用纳入了议事日程。
1.硼肥
(1)瓜蒌基地使用硼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硼肥种类有硼砂、硼酸、含硼过磷酸钙、硼镁肥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硼酸和硼砂,它们的主要成分和性质见表9-4。
(2)瓜蒌基地硼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与硼肥施用:作物种类不同,对硼的需要量不同。我国目前表现出缺硼明显的作物有油菜、甜菜、棉花、白菜、甘蓝、萝卜、芹菜、大棚黄瓜、大豆、苹果、梨、桃等;需硼中等的有玉米、谷子、马铃薯、胡萝卜、元葱、辣椒、花生、西红柿等,同等土壤条件下应将硼肥优先施用于这些需硼量较大的作物上。
土壤条件与硼肥施用:土壤水溶性硼含量高低与硼肥肥效关系密切,是决定是否施硼的重要依据,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上海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在低于0.3mg∕kg 时为严重缺硼,低于0.5mg∕kg时为缺硼,施硼肥都有显着的增产效果,硼肥应优先分配于水溶性硼含量低的土壤上。土壤硼含量也与硼肥的施用方法有关,当土壤严重缺硼时以基肥为好,轻度缺硼的土壤通常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
硼肥的施用技术:硼肥可用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做基肥时可与 P、N 肥配合使用,也可单独施用。一般每667m2施用0.25kg-0.5kg 硼酸或硼砂,一定要施得均匀,防止浓度过高而中毒。追肥通常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施浓度为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用量每667m2为50kg-75kg,在作物苗期和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时各喷一次。种肥常采用浸种和拌种的方法,浸种用浓度为0.01%-0.1% 硼酸或硼砂溶液,浸泡6-12小时,阴干后播种。谷类和蔬菜类可用0.01%-0.03% 的溶液,水稻可用0.1%的溶液。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硼砂或硼酸0.2g-0.5g。
2.锌肥
(1)瓜蒌基地使用锌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锌肥为硫酸锌、氯化锌、碳酸锌、螯合态锌、氧化锌等,其主要成分和性质见表9-5。
(2)瓜蒌基地锌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与锌肥施用:对锌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甜菜、亚麻、棉花、苹果、梨等。在这些作物上施用锌肥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肥效。
土壤条件与锌肥施用:土壤有效锌含量与锌肥肥效关系密切,据河南省土肥站试验,土壤有效锌含量小于0.5mg/kg时,在小麦、玉米、水稻上施用锌肥均有显着的增产效果。当土壤有效锌含量在 0.5mg/kg-1.0mg/kg之间时,在石灰性土壤和高产田施用锌肥仍有增产效果,并能改善作物的品质。
锌肥的施用技术:锌肥可用做基肥、追肥和种肥。通常将难溶性锌肥用做基肥,做基肥时每667m2施用1-2kg硫酸锌,可与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轻度缺锌地块隔1-2年再行施用,中度缺锌地块隔年或于次年减量施用。做追肥时常用做根外追肥,一般作物喷施浓度为0.02%-0.1%的硫酸锌溶液,玉米、水稻用0.1%-0.5% 浓度。水稻在分蘖、孕穗、开花期各喷一次0.2% 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果树可在萌前一个月喷施5%硫酸锌,萌发后果树用3%-4%浓度涂刷;一年生枝条2-3次或在初夏时喷施0.2%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种肥常采用浸种或拌种的方法,浸种用浓度为0.02%-0.1%,浸种12小时,阴干后播种。拌种每千克种子用2g-6g硫酸锌,玉米可用2g-4g。氧化锌还可用做水稻沾秧根,每667m2用量200g,配成1%的悬浊液。
锌肥肥效与磷肥的关系:在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中,往往会产生诱发性缺锌,比如某些水稻土中锌的缺乏就是由于有效磷含量高造成的。其原因一是P-Zn拮抗,二是提高了植物体内的P2O5∕Zn,为了保持正常的P2O5∕Zn,使得作物需要吸收更多的锌,在施用磷肥时,必须要注意锌肥的营养的供应情况,防止因磷多造成诱发性缺锌。
3.锰肥
(1)瓜蒌基地使用锰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氯化锰等,其主要成分和性质见表9-6。
(2)瓜蒌基地锰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与锰肥肥效:对锰敏感的作物有豆科作物、小麦、马铃薯、洋葱、菠菜、苹果、草莓等,其次是大麦、甜菜、三叶草、芹菜、萝卜、西红柿等,对锰不敏感的作物有玉米、黑麦、牧草等。
土壤条件与锰肥施用:一般将活性锰含量作为诊断土壤供锰能力的主要指标,土壤中活性锰含量小于50mg∕kg为极低水平,含量50mg∕kg-100mg∕kg为低,100mg∕kg-200mg∕kg为中等,200mg∕kg-300mg/kg为丰富,大于300mg∕kg为很丰富。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一般作物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锰肥的施用技术:生产上最常用的锰肥是硫酸锰,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浸种、拌种及土壤种肥,难溶性锰肥一般用作基肥。根外追肥喷施浓度一般以0.05%-0.1%为宜,果树用0.3%-0.4%浓度,豆科作物以0.03%为好,水稻以0.1%为好。拌种:禾本科作物每千克种子用4克硫酸锰,豆科作物8g-12g,甜菜16g;硫酸锰用作土壤种肥效果大致与拌种相当,一般用量为2kg∕667m2-4kg∕667m2。
4.铁肥
(1)瓜蒌基地使用铁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用铁肥的种类、成分和性质详见表9-7。
(2)瓜蒌基地铁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与铁肥肥效:对铁敏感的作物有大豆、高粱、甜菜、菠菜、西红柿、苹果等。一般情况下,禾木科和其他农作物很少见到缺铁现象,而果树缺铁较为普遍。除此之外,南方的某些酸性花卉如栀子、山茶等在北方莳养时,铁的缺乏也相当普遍。
铁肥的施用技术:生产上最常用的铁肥是硫酸亚铁,目前多采用根外的追肥方法施用。喷施浓度为0.2%-1%。果树多在萌芽前喷施0.75%-1% 的硫酸亚铁或在见黄叶后连喷3次0.5%硫酸亚铁加0.5% 尿素。也可以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按1:10-20 比例混合后施到果树下,每株50kg,肥效可达一年,使70% 缺铁症复绿。高压注射法也是果树的一种有效施铁方法,即将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直接注射到树干木质部内,再随液流运输到需要的部位。另外,据河北农业大学刘藏珍研究,果树缺铁黄化时,单独喷施铁肥,病叶只呈斑点状复绿,新生叶仍然黄化,效果不良。若在铁肥溶液中加配尿素和柠檬酸,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溶液的配制方法是:先在50kg水中加入25g柠檬酸,溶解后加入125g 硫酸亚铁,待硫酸亚铁溶解后再加入50g 尿素,即配成0.25%硫酸亚铁+0.05%柠檬酸+0.1%尿素的复合铁肥。
5.钼 肥
(1)瓜蒌基地使用钼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用的钼肥有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钼渣、含钼玻璃肥料等,其主要成分和性质见表9-8。
(2)瓜蒌基地钼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对钼肥的反应:缺钼多的是豆科作物,苜蓿最突出,此外油菜、花椰菜、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甜菜对钼肥也有良好的反应。
土壤条件与钼肥施用:钼肥的施用效果,与土壤中钼的含量、形态及分布区域有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刘诤等将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肥效分为三区,即钼肥显着区、钼肥有效区和钼肥可能有效区。在北方土壤的钼肥显着区需施钼肥的作物为大豆、花生,在南方土壤的钼肥显着区需施钼肥的作物为豆科绿肥、花生、大豆、柑橘等。在钼肥有效区需施钼肥的作物为豆科绿肥、花生、大豆等,而钼肥可能有效区的钼肥施用情况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钼肥的施用技术:钼肥多用做种肥(拌种、浸种)和根外追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2g-6g,先用热水溶解,再用冷水稀释成2%-3%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在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好后将种子阴干,即可播种。浸种时,可用0.05%-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叶面喷肥一般用于叶面积较大的作物,在苗期和蕾期用0.01%-0.1%钼酸铵溶液,喷1-2次,每667m2每次喷液50㎏。
6.铜 肥
(1)瓜蒌基地使用铜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见铜肥有硫酸铜、炼铜矿渣、螯合态铜和氧化铜,其主要成分和性质见表9-9。
(2)瓜蒌基地铜肥的施用
作物种类与铜肥肥效:作物的种类不同,对铜的反应也不同,研究表明,需铜较多的作物有小麦、洋葱、菠菜、苜蓿、向日葵、胡萝卜、大麦、燕麦;需铜中等的有甜菜、亚麻、黄瓜、萝卜、西红柿等;需铜较少的有豆类、牧草、油菜等。果树中的苹果、桃、草莓等也有过缺铜的报道。
土壤条件与铜肥施用:我国土壤铜含量比较丰富,一般都在1mg/kg以上。在华中丘陵区发育在红砂岩上的红壤中、江苏徐淮地区的砂质黄潮土中、西北地区的风砂土及黄绵土中有效铜含量较低,施用铜肥有较好的效果。
铜肥的施用方法:铜肥可用做基肥、追肥及种子处理等。做基肥每667m2 用量为1kg-1.5kg 硫酸铜,由于铜肥的有效期长,为防止铜的毒害作用,以每3-5 年施用一次为宜。追肥通常以要根外追肥为主,喷施浓度为0.02%-0.04%,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20%的熟石灰,以防药害。硫酸铜拌种用量为0.3g-0.6g∕kg种子,浸种浓度为0.01%-0.05%的硫酸铜溶液。
7.瓜蒌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项
注意施用量及浓度: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
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性、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注意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微量元素和N、P、K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叁’ 黄瓜栽培可施用的铜肥有哪些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我国黄瓜产区的土壤很少大面积发生缺铜的问题,只有少量面积很小且分散的有机质土壤易出现缺铜的问题。但在过量施用石灰的酸性土壤(如砖红壤、赤红壤等)或供肥能力弱的土壤(如石灰岩土、耧土、黄壤等)上大量施用氮肥和磷肥,也会发生缺铜的问题。不同的黄瓜品种对缺铜反应敏感不一。
黄瓜栽培所选用的铜肥主要是硫酸铜(CuSO4·5H2O,为蓝色或蓝绿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水溶性良好),该肥料含有吸湿水,所以不宜与大量营养元素肥料同时混施,以免降低肥效。硫酸铜可土施也可叶面喷施。由于铜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撒施时必须耕翻入土施匀才有较好效果。
每亩菜田土壤的硫酸铜施用量最多不超过900克,具体要根据土壤性质和土壤的有效铜含量以及黄瓜作物的吸收量决定。砂质土壤一般应少施,防止铜中毒的发生。条施的用量要少于撒施的用量。叶面喷施最好在黄瓜的苗期进行,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05%~0.1%之间,连续喷施2次左右,喷施间隔时间大约保持2周,目前有一种从国外进口的螯合铜剂,效果不错,而且用量比硫酸铜还可以减少2/3,不过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有关使用浓度和数量的说明,必要时可做一下叶面涂抹试验,看是否浓度在安全范围以内。土壤施铜一般都有明显的后效,正常情况下维持5~8年没有问题,有的可长达12年之久,所以在黄瓜地中每隔4~5年施入一次铜肥就够了。

‘肆’ 冬枣要用什么肥料

要想保证冬枣树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结果,所用肥料的种类,应以肥效长、肥效高,并富含微量元素的有机肥为基础,并配合施用肥效快、富含氮、磷、钾即及锌、硼等重要微量元素的无机复合化肥料。

1.施肥种类
(1)基肥。基肥是全年施肥的主体,是供给枣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肥料,必须重视施用。
基肥使用时最佳时期是在秋季枣果采收后施入。秋季早期施肥、可提高秋末枣树叶片的光合效能,为翌春枣树抽枝、展叶、开花、结果打下基础;秋季枣果采收后没有来得及施肥的,也可在落叶后、封冻前,但施肥过晚、根系趋于停止生长,吸肥力差,肥料损失量较大。
基肥的选择应符合生产无公害果品的要求,以微生物肥及优质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即鸡粪、牛粪、羊粪、猪粪圈肥、厩肥,绿肥有作物秸秆和杂草等),并结合使用部分无机肥料。施用农家粪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
施用基肥时应做到:第一,尽量扩大肥料与根系的接触面积,防止肥料过于集中吸收不良,或发生烧根。第二,适当深施,以减少氮肥分解时的损失。第三,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要配合用,防止偏施氮肥。
基肥的施量,一般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也有的提出按预计产出1千克枣果施2千克肥的原则安排施肥量。这和上述 2000~3000千克的施用量接近。也有的认为,成龄树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纯鸡粪3000千克,豆饼100千克后可无需再追肥,或者只在硬核期到快速增长期追施。
各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的比例为,纯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比例、一般为1.0∶0.5∶0.8左右。按单株枣树计,已结果大树,株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50 千克,或更多。磷酸二铵0.3~0.5千克,尿素0.2~0.5千克。或各10%的氮、磷、钾复合肥1.5~2.5千克。刚结果的树,或尚未结果的幼树,其施量相应减低到50%~70%。
(2)追肥。冬枣果实采收晚,秋季施基肥时气温和地温都在逐渐降低,根系吸收养分的时间和强度都比夏季低得多。且被吸收的养分在树体内的回流时间比一般果树也短得多,贮藏器官贮藏的营养不足保证中、后期枣树的生长发育,加之春季不宜施肥,故在幼果期及以后,追肥就显得特别重要。
冬枣树全年追肥的次数和施肥量,因枣园土壤的肥力高低和树势而有所不同。一般枣园可按以下方案追肥:处于结果期的冬枣树,幼果期是冬枣追肥的关键时期,必须重施。追肥以氮肥、钾肥为主,也可适当施一部分磷肥。第2、3次在果实的硬核期、快速增长期,根据地力和枣树的树势再追1~2次。施肥种类,以钾肥为主,氮、磷肥为辅。
(3)叶面喷肥。叶面喷肥又叫根外追肥。叶面喷肥不仅枣树叶片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而且,也相对提高了冬枣树的结果能力。另外,还能避免磷、硼等元素基施时易被土壤固定缺点。叶面喷肥简单易行,用肥量少,见效快,增产显着。叶面喷磷肥吸收率为20%~50%,而土壤施磷肥,吸收率仅为6%~9%。肥液喷到叶面后,一般15分钟到2小时就能被叶片吸收,尿素喷布2~3天后,叶色即明显转深。
叶面喷肥肥效期较短,仅几天时间,因而只能作为重要生长时期增补施肥的方法,不能替代土壤施肥。
冬枣树前期施用叶面肥料,可促进营养生长和花蕾的发育;花期和幼果期施用、可促进坐果和幼果的生长发育;果实生长高峰期施用、可促进果实、根系生长,增进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后期施用、可提高叶片养分的含量,减缓叶片衰老速度,提高树体贮养水平,也为来年枣树的生长发育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对果树根外追肥技术、提出要把“五关”。这五关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把好浓度关。叶面喷肥浓度过低起不到施肥作用,浓度过高则易产生肥害。各种肥料适宜喷施的浓度(单施)如下:尿素0.3%~0.5%,腐熟人粪尿5%~10%,磷酸铵0.3%~0.5%,硫酸铵、硝酸铵0.1%~0.3%,氯化钾0.3%,草木灰1%~6%,硫酸钾0.5%~1%,磷酸二氢钾0.2%~0.5%,过磷酸钙1%~3%,硼砂0.2%~0.3%,硼酸0.1%~0.3%,硫酸亚铁0.3%~0.5%,硫酸锌0.2%~0. 4%,氯化钙0.5%。
第二,把次数关。果树叶面喷肥在一个时期,一般应连续喷施2~3次。
第三,把时期关。应在果树最需要,且自身比较缺乏时喷施。如,春季枝叶生长发育旺期施锌肥、铁肥等、可预防小叶病、黄叶病;在花期喷硼肥可提高坐果率等。
第四,把混喷关。几种肥料混合喷施或与农混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混用要按照技术部门提出的化肥、农混用表去实施。另外,各种微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混合,锌肥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喷;铜肥勿与磷酸二氢钾混喷等。
第五,把肥害关。根外追肥应根据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浓度,以免产生害。幼叶期浓度宜低,成龄叶浓度可高些;降雨多时、浓度可高,反之宜低。为防止肥害产生,喷前应先作试验,然后再大面积使用。

2.施肥方法
(1)基肥的施用方法。从全国各地枣树施肥的情况看,枣树基肥的施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环状施肥。环状施肥又叫轮状施肥。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一环状沟,沟宽40厘米左右,沟深根据根系分布的深浅而定,先将有机肥料撒在沟底,然后将化肥撒在上面、混匀,填入后灌水,并注意以后的松土保墒。以后每年随着树冠和树根外延、扩展。环状施肥容易切断枣的水平根,可将环状沟中断一部分。
辐射沟施。辐射沟施又叫放射沟施。即以主干为中心,距主干50厘米向外挖4~6条辐射状的沟,长达树冠外围1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深20~40厘米,近树一端稍浅。施人肥料和表土,匀后再覆盖底土,下年度施肥时再变换位置。
幼龄枣树不宜用环状深沟施肥,因枣树水平骨干根分布浅,分枝少,长度常超过冠径2~3倍,切断后损失根量较大斗且伤口不易发生新根,会妨碍树体的发育。
轮换沟施。此法在肥料不足、劳力紧张的情况下,或枣粮间作地内使用。方法是在树冠下的两侧挖沟施肥,沟深20~40厘米,宽40厘米左右,长度视树冠大小或肥量而定,可挖成条状沟或半弧状沟施肥。下一年时再轮换到另外两侧挖沟施肥,如此交替、逐年向外移动沟的位置。
全园或树盘内撒施对于全园已经郁闭的枣园,可采用全园撒施方法;枣粮间作地内可采用这种方法。即把肥料撒布均匀,然后耕翻土壤即可。
穴施。在根系分布范围内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穴、施入肥料即为穴施。穴施时挖的穴(坑)宜多不宜少、宜小不宜大,要尽量避免施肥过于集中。一般挖穴数为15~20个,深30厘米左右。把肥料施入后覆土、灌水。
以上几种施肥方法,均需注意保护根系、尽量少损伤细根和直径0.5厘米以上的粗根。
(2)追肥方法。追肥因肥料种类不同,方法也有差异。氮素肥料、钾素肥料在土壤中流动性大,施肥时可以开10厘米左右的浅沟施人,或在树冠下挖10余个坑穴施人,覆土后浇水。夏季不宜挖穴施肥时,可以把尿素等速溶性氮肥也可撒于地面,然后及时浇透水、松土。磷素易在土壤中固定,而不易为根系吸收。为此,磷肥(包括过磷酸钙、磷灰石粉、骨粉等)应混人堆肥、圈肥等有机肥中施用,防止被土壤固定。施磷肥的时候深度要深浅兼顾,一般为20厘米左右。
(3)叶面喷肥方法。叶面喷肥可连续喷布多次,每次间隔7~15天。喷雾要均匀,尤其叶背面要多喷。为避免高温使肥液浓缩发生害。喷施时间应选择无风天气,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早晨有露水时,须待露水干后喷肥。注意不要把碱性的肥料与酸性肥料及一般微酸性农混在一起喷布。叶面喷肥效果明显,但毕竟肥量有限,只是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伍’ 微量元素肥料都是什么

微量元素肥料(简称微肥)是指含有微量元素养分的肥料,如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铁肥、氯肥等,可以是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的单纯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多种微量和大量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可用作基肥、种肥或喷施等。
1.
土壤施肥。即做基肥、种肥或追肥时把微量元素肥料施入土壤。这种施法虽然肥料的利用率较低,但有一定的后效。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弃物和缓效性微肥常采用这种施肥方法。
2.
种子处理。包括浸种和拌种两种方法。浸种时将种子浸入微量元素溶液中,种子吸收溶液而膨胀,肥料随水进入。常用的浓度是0.01%~0.1%,时间是12~24小时。拌种是用少量水将微量元素肥料溶解,将溶液喷洒于种子上,搅拌均匀,使种子外面沾上溶液后阴干播种,一般每千克种子用2~6克肥料。
3.
根外追肥。即将微量元素肥料溶液用喷雾器喷施到植株上,通过叶面或气孔吸收而运转到植株体内。常用的溶液浓度是0.01%~0.1%。
4.
蘸秧根。这是水稻的特殊施肥法,其它需要移栽的农作物也可以采用蘸秧根的方法施肥。
微量元素是指自然界中含量很低的一种化学元素。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作用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当供给不足时,植物往往表现出特定的缺乏症状,农作物产量降低,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绝产。而施加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定量的说,对于作物来说,含量介于0.2~200毫克/公斤(按干物重计)的必需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到目前为止,证实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硼、锰、铜、锌、钼、铁、氯等。这些元素经过工厂制造成肥料,就叫做微量元素肥料,如硫酸锌属于锌肥,硼砂、硼酸属于硼肥,硫酸锰属于锰肥,钼酸铵属于钼肥,硫酸铜属于铜肥,硫酸亚铁属于铁肥等。

5.
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
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性、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注意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微量元素和n、p、k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

‘陆’ 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微量元素包括锌、硼、钼、锰、铁、铜六元素。都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仅仅是因为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量极小,所以称为微量元素。在20世纪50~60年代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情况下,微量元素缺乏并不突出,随着大量元素肥料施用量成倍增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加之有机肥料投入比重下降,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状况也随之加剧。但是不同土壤质地,不同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确定其丰缺情况,做到缺素补素。一般情况下,在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低时易产生缺素症,所补给的微量元素才能达到增产效果(表7)。

表7 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丰缺指标
微量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多数是酶、辅酶的组成成分或活化剂,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或代谢过程,以及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等均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虽少,但在缺素或潜在缺素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微肥,可大幅度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试验证明,钼肥对豆科作物,硼肥对甜菜、油菜、棉花和苹果、柑橘、杨梅等果树作物,锌肥对水稻、玉米、果树、蔬菜,锰肥对小麦、烟草、麻类等作物,铜肥对小麦、水稻等作物,都有增产作用,一般增产10%左右。在严重缺素的土壤上,施用相应的微肥甚至可成倍增产。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上施用微肥,除提高产量外,还有改善产品品质的作用。此外,施用微肥还能增加作物对病害、低温、高温和干旱等的抗性,但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或微肥施用过量,均可严重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柒’ 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怎么使用

回答
目前比较常见的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铁肥、硼肥、锌肥、锰肥、铜肥、钼肥等,这些肥料大多数为可溶性的化合物。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所施用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一样,但一般都会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可达到5%-50%。中微量肥料的施用,主要是改善了作物的无机营养平衡。
一、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哪些
1、目前比较常见的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有铁肥、硼肥、锌肥、锰肥、铜肥、钼肥等,这些肥料大多数为可溶性的化合物,并且都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因为作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特别的小,所以被称为微量元素。
2、不同地区、不同作物所施用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会有差异,但使用后一般都会有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可达到5%-50%,尤其是中、低产田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在一些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地区,如果有针对性的在果树、蔬菜上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则会使作物的产量大大增高。
3、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主要是改善了作物的无机营养平衡,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仅可以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能使农产品的品质改善,对于棉花、红麻等经济类的作物,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还可增强纤维的强度。
二、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怎么使用
1、可以使用冲施、追施、滴灌和喷施等方法,如果使用冲施的方法每亩每次使用8-15公斤,叶面喷施800-1000倍液;如果使用滴灌和喷灌建议将肥料稀释300-500倍再施用,具体的施用量和施用系数必须根据不同的土壤,不同的作物而定。
2、水溶的中量元素肥料可以与大量元素肥料搭配使用,这样能弥补作物因为缺少中量元素而引起的生理病害,并使作物吸收更全面的营养,所以中量元素是大量元素的黄金搭档。
3、如果只对作物施用氮、磷、钾是不能起到全面补充营养的作用的,必须和钙、镁等中量元素搭配使用才能使作物达到高品质、高产量的目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施入土壤后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利用率。

‘捌’ 中微肥具体包括什么肥料

中微肥包括:镁肥,铜肥、硼肥、钼肥、锰肥、铁肥和锌肥等
中微肥是中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组合后产生的复合肥总称。全名是中微量元素复合肥。中量元素是指钙、镁、硫、硅。微量元素是指锌、锰、铜、铁、钼、硼。中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

中微肥的作用: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为多种酶或辅助酶的组成部分,对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有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尽管在作物体内含量少,但作物缺乏某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导致产量、品质下降。
微量元素用量不能过大,过量施用不但经济上浪费,而且会出现作物中毒现象,为了有效地发挥微肥的增产作用,必须做到因土,因作物有针对性的施肥。
常用主要中微肥及施用方法:
1、硼肥: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还有硼镁肥等。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每亩土壤追施0.5-0.7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2-0.5克。

2、锌肥:主要有硫酸锌,另外还有氧化锌、氮化锌、鳌合态锌等。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壤追施每亩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
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1-3克。

3、钼肥:主要有钼酸铵,其次还有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每亩土壤追施50-150克,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2~5克。

4、铜肥:主要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鳌合态铜、含铜矿渣等。硫酸铜为常用铜肥,每亩土壤追施0.8-1.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3克。

5、锰肥:主要有硫酸锰,其次还有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每亩土壤追施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4-8克。

6、铁肥:主要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鳌合物等。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每亩土壤追施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

‘玖’ 微量元素肥料使用方法,微量元素肥料有哪几种

1、锌肥:底肥,每亩地施加1-2.5kg。追肥,每亩地施加1kg。浸种,使用浓度约为0.02-0.05%。拌种,每kg种子与2-6g锌肥混匀。叶面喷施,使用浓度约为0.1-0.2%,用药量为25-50kg/亩。2、硼肥:作蘸根或浸种用,使用浓度约为0.01-0.1%。3、钼肥:拌种,每kg种子与1-2g钼肥混匀。浸种,使用浓度约为0.05-0.1%,浸种时长约为6-12小时。

一、微量元素肥料使用方法

1、锌肥

(1)底肥:每亩地施加1-2.5kg的锌肥。

(2)追肥:每亩地追施1kg的锌肥。

(3)浸种:浸种浓度约为0.02-0.05%,以浸匀为标准(水稻浸种使用0.1%锌肥溶液浸种24小时左右)。

(4)拌种:每kg种子与2-6g锌肥混合均匀,拌种。

(5)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浓度约为0.1-0.2%,每亩地的用药量为25-50kg左右。

2、硼肥

硼肥一般是指硼砂或者是硼酸,可用作蘸根或浸种,使用浓度一般为0.01-0.1%。

3、钼肥

(1)拌种:每kg种子与1-2g钼肥混合均匀,拌种。

(2)浸种:浸种浓度约为0.05-0.1%,浸种时长大约为6-12小时。

(3)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浓度约为0.05-0.1%。

4、锰肥

(1)底肥:每亩地施加1-2kg锰肥。

(2)拌种:每kg种子与2-4g锰肥混合均匀,拌种。

(3)浸种:浸种浓度约为0.05-0.1%

(4)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浓度约为0.05-0.1%,每亩地的用药量为30-50L左右。

5、铁肥

(1)铁肥一般用作叶面喷施,不采用施入土壤中的施加方式。

(2)叶面喷施浓度约为0.02-0.1%,或者是使用1%尿素铁溶液或黄腐酸铁二胺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6、铜肥

(1)拌种:每kg种子与0.6-1.2g的硫酸铜混合均匀,拌种。

(2)浸种:一般使用0.01-0.05%硫酸铜溶液进行浸种。

(3)叶面喷施:使用0.02-0.05%硫酸铜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微量元素肥料有哪几种

1、硼肥:主要包括有硼酸、硼砂、硼镁肥、含硼过磷酸钙、含硼玻璃肥料等。

2、钼肥:主要包括有钼酸铵、钼酸钠、钼酸钙、三氧化钼、含钼玻璃肥料等。

3、锰肥:主要包括有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螯合锰等。

4、锌肥:主要包括有硫酸锌、硝酸锌、碳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螯合锌等。

5、铜肥:主要包括有硫酸铜、硝酸铜、碳酸铜、氧化铜、氧化亚铜、磷酸铵铜、螯合铜等。

6、铁肥:主要包括有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铵铁、磷酸铵铁、螯合铁等。

‘拾’ 什么是微肥 微肥的施用方法

微量元素肥料的简称。微肥是提供植物微量元素的肥料,像铜肥、硼肥、钼肥、锰肥、铁肥和锌肥等都称为微肥。它们主要是一些无机盐类和氧化物。大多为矿业和冶金的副产物或废料。其可用来配制成多元果树叶面肥、蔬菜叶面肥以及复合肥料。微肥用量范围较窄,过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过多则引起作物中毒。当前,农业生产实践中,由于微肥用量甚少,微肥类产品一般都是通常合理配比做叶面肥喷施使用,如螯合态“蓝色晶典”多元素微肥,就是锌硼锰钼铜铁≥70%,以及合理配比促进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大提高了利用率,投入产出比8比200以上,增产幅度高达20%-60%(因不同作物而异,以瓜菜类增产幅度最高,粮棉作物增产稳定在10%-20%)。
常用主要微肥的施用方法

1、硼肥:主要有硼砂、硼酸,其次还有硼镁肥等。硼砂、硼酸为常用硼肥,每亩土壤追施0.5-0.7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1%-0.3%,浸种浓度0.01-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2-0.5克。

2、锌肥:主要有硫酸锌,另外还有氧化锌、氮化锌、鳌合态锌等。硫酸锌为常用锌肥,土壤追施每亩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 0.05%,浸种浓度0.02%-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1-3克。

3、钼肥:主要有钼酸铵,其次还有钼酸钠、三氧化钼等。钼酸铵是常用的钼肥,每亩土壤追施50-150克,喷施浓度0.01-0.1%,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2~5克。

4、铜肥:主要有硫酸铜,另外还有氧化铜、鳌合态铜、含铜矿渣等。硫酸铜为常用铜肥,每亩土壤追施0.8-1.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1%-0.05%,浸种浓度0.01%-0.05%,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0.3克。

5、锰肥:主要有硫酸锰,其次还有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每亩土壤追施1-2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为每公斤种子用肥4-8克。

6、铁肥:主要有硫酸亚铁,另外还有硫酸亚铁铵、铁的鳌合物等。硫酸亚铁为常用品种,每亩土壤追施5公斤,叶面喷施浓度0.5%-0.3%。

阅读全文

与铜肥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快速正钱方法 浏览:172
楼梯的构造计算方法 浏览:551
红掌的修剪方法视频 浏览:225
净化大师使用方法 浏览:720
ve使用方法 浏览:448
采集视频的方法 浏览:878
天猫快速下店方法 浏览:461
疤克正确的涂抹方法视频 浏览:993
男士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浏览:123
腺肌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37
重车调整方法有哪些 浏览:794
电脑护肤方法 浏览:50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测量方法 浏览:906
新奥德赛抖动解决方法 浏览:929
辣椒缺铜施什么肥施肥方法 浏览:112
电脑调试摄像头方法 浏览:781
帕萨特18t发电机涨紧器安装方法 浏览:934
笔记本电脑耳机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
win7恢复语言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