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地榆的常用方法

地榆的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09 00:38:25

㈠ 地榆煲醋有什功效

地榆性味苦、酸,微寒,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收敛,解毒的功效。地榆可用于人体各部分的出血,而以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最为常用,可以单用或用醋煎服。治疗便血,痔血,常与槐花同用;治疗血痢经久不愈,常与黄连、诃子等同用。用地榆研末,用磨麻油调敷,能治疗烧伤烫伤,使渗出减少,疼痛减轻,愈合加速。也可以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等疾病。

㈡ 地榆有什么功效

①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地榆汤)
②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滇南本草》)
③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⑤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活法机要》)
⑥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圣惠方》)
⑦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⑨治湿疹:一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二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三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全展选编·皮肤科》)
⑩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⑾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⑿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补缺肘后方》)
⒀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补缺肘后方》)

㈢ 地榆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以便血、痔疮出血及崩漏最为常用,治便血、痔血,常配伍槐花、防风、枳壳等,方如槐角丸;治血痢日久不愈,常配伍黄连、木香、诃子等,方如地榆丸;治崩漏,常配伍生地、黄芩、丹皮等,方如凉血止崩汤。

2.解毒敛疮用于烫伤,可研末以麻油调敷;用于痈毒、疖肿,可与田七、田基黄研末,调膏外敷;用于湿疹,皮肤溃烂,可煎液纱布浸湿外敷。

【用量用法】10~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禁忌】大面积烧伤者慎用。

【按语】地榆性寒能凉血,味涩能收敛,故有较好的止血作用。以其味苦性降而走下,善清下焦血分湿热,故多用于便血、痔疮出血、血痢及崩漏之证。借其收敛凉血之功,又为治烫伤之要药。

【类药鉴别】地榆与槐花均能凉血止血,长于治疗便血、痔血之证,常相须为用。而地榆兼有酸涩之性,外用有收湿敛疮之功;槐花则专用于血热病证。

㈣ 醋延胡索、槐花、仙鹤草、甘草、地榆,冶什么病

【延胡索】
味:辛;苦;温;无毒。
归经:入肝、胃、心经。
功效作用: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止痛作用强。常用于胸痹心痛、胃痛、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
醋延胡索: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浸润,至醋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或取净延胡索,加醋置锅内共煮,至醋吸净,烘干,取出,放凉。醋制后可增强止痛的作用。
====================================
【槐花】
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
功效作用: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如果喝酒过多,临睡前喝一汤匙蜜可解酒止头痛。补中益气。用于体弱多病者(特别是脾胃虚弱者)的辅助治疗、恢复健康以及老年人的保健。
==========================
【仙鹤草】
为强壮性收敛止血药,有强心、升血压、凝血、止血、凉血、抗菌等作用,市售仙鹤草素制剂为止血药;地下冬芽或带细根的冬芽能治牛绦虫、猪绦虫;全草制成200%的浓缩液,可治阴道滴虫,作农药可用来防治蚜虫、小麦杆锈病等。
=====================================
【甘草】
功效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地榆】

地榆是一味中药,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苦酸,寒,无毒。下面介绍一下地榆的功效和作用。地榆性寒,具有清火解毒作用,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凉血止痛。治疗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消肿敛疮用于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止血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各种出血。治烧烫伤 治疗各种烧伤,烧伤感染,红肿等。
==================================

完结,求采纳。我辛辛苦苦搜的打的。

㈤ 地榆升白片宝宝怎么

地榆升白片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蔗糖,蔗糖的甜味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且它的甜味纯正、稳定、回味良好。蔗糖是一种天然有机物,人食用后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经过几百年人类的食用证明,蔗糖是安全的食品。那么,地榆升白片宝宝能吃吗?
地榆升白片可以升高白细胞。用于白细胞减少症。而且地榆升白片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上也有不少的临床试验,比如地榆升白片对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影响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测定了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IgG和IgA无改变,而IgM较本组治疗前及六、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中医征候的治疗治疗组服用地榆升白片后。
因白细胞减少所至的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心悸、失眠、易感冒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和改善;地榆升白片治疗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肺脾气虚型白细胞减少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1%、91.18%、90%,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另外,地榆升白片适用人群广,因此也是适合宝宝服用的。当然,剂量要有所改变,具体用药可咨询一下医生或者药师。
但是家长给宝宝用药要知道正确计算用药的剂量,即按照体表面积计算用药剂量,或遵医嘱,切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药剂量。

㈥ 地榆煮水喝功效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地榆分地榆炭,酒地榆,盐地榆,地榆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敛疮,地榆的作用是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赤白带下,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地榆用药禁忌是虚寒者忌服地榆。
基本概述

地榆
药名:地榆
别名:酸赭、豚榆系、白地榆、鼠尾地榆、西地榆、地芽、山枣参、蕨苗参、红地榆、岩地芨、血箭草、黄瓜香、野升麻、马连鞍、花椒地榆、水橄榄根、线形地榆、水槟榔。
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
性味:苦酸;寒;无毒。
归经:肝经;肺经;肾经;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药材基源: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长叶地榆的根。
炮制方法

1、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表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麸醋拌匀,吸尽后放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麸醋10kg。醋地榆长于收敛止血,常用于崩漏下血。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匀,吸尽后放入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筛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盐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内老黄色,喷洒盐水炒匀,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b,用食盐3kg。
功效作用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
1、《活法机要》记载:地榆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
2、《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
3、《日华子本草》记载:地榆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4、《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记载:地榆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
5、《唐本草》记载:地榆主带下十二病。
6、《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
7、《本草正》记载:地榆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8、《补缺肘后方》记载:地榆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
9、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记载:地榆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
10、《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
11、地榆治湿疹: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一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12、《圣济总录》地榆汤 记载:地榆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
13、《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义》记载: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
15、《圣惠方》记载:地榆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
16、《开宝本草》记载:地榆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17、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地榆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地榆治胃痛,胃肠出血。
19、《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20、《全展选编·皮肤科》记载:地榆治湿疹: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
21、《本草求真》记载: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22、《药物图考》记载:地榆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23、《纲目》记载:地榆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24、《药品化义》记载:地榆解诸热毒痈。
25、《滇南本草》记载:地榆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26、《药性论》记载:地榆止血痢蚀脓。
27、《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地榆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
28、《本经》记载:地榆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9、地榆治湿疹: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
30、《全展选编·传染病》记载:地榆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
31、《本草选旨》记载: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食用方法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1、虚寒者忌服地榆。
2、《本草经集注》记载:地榆得发良。地榆恶麦门冬。
3、《本草衍义》记载:虚寒人及水泻、白痢,即未可轻使地榆。
4、《本草经疏》记载: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法并禁用地榆。
5、《本草汇言》记载: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并禁用地榆。
6、《医学入门》记载:虚寒冷痢禁用地榆。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
7、《本经逢原》记载: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又为切禁。性能伤胃,误服多致口噤不食。

㈦ 地榆的繁殖方法

功能主治
地榆根入药,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 、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 ,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
各家论述
1.《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2.《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3.《本经续疏》:地榆者不治别因之带下,并不治七伤带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称七伤带下病止痛,又可见矣。何况血去气散,风乘虚入而为恶肉,风乘营卫之相遭而鼓荡为汗,金疮被风而痛不可瘳,不皆为地榆所属耶?《别录》之止脓血、诸痿、恶疮、热疮,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皆于《本经》推类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补绝伤。则其义若别有在者,然气盛而鼓风入血,何异血虚而风乘以入,风入而更耗其血,何异风入而大耗其津液,风横梗于气血之间,何异气血之不相续,则仍是血虚气违为根本,风气搅扰于其间乃为病,而治之以化风气为生气,致气血使调和得巽而相入矣。
4.《本草选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5.《本草正义》: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本经》又疗金疮,《别录》谓止脓血,恶疮热疮,可作金疮膏,皆即此清火凉血之功用。且所谓主七伤,补绝伤,亦皆指外疡言之,非谓地榆苦寒,能治虚损之劳伤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胜热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胜湿退热也。
6.《本经》:主妇人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7.《别录》:止脓血,诸痿,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8.《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9.《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10.《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11.《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李杲:治胆气不足。
12.《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13.《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4.《本草正》:清火明目。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15.《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16.《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17.《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地榆粥:
【用料】:地榆2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地榆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清热凉血,适用于衄血、咯血、吐血、尿血、痔疮出血、崩漏、血痢不止及水火烫伤等。
地榆猪肠汤:
【用料】:防风、地榆、槐角各15克,猪肠1段,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诸药择净,猪肠洗净,纳诸药于猪肠中,放置于锅中煮熟后,去诸药,将猪肠切片,放回汤中,调味煮沸即成。
【功效】:可祛风止血,适用于痔疮下血。
地榆炒石耳:
【用料】:地榆150克,干石耳3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干石耳去杂洗净,用温水泡软,撕成大碎片待用;地榆洗净,沥干水。炒锅内放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花椒粒、石耳、食盐炒几下,速放葱花、地榆、酱油合炒至熟,放适量味精、香油,起锅即成。
【功效】:可清热解毒、疏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
沙锅地榆:
【用料】:地榆160克,羊血块30克,泡青菜杆30克,泡大蒜瓣3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泡青菜杆切成段;羊血块切成条,用沸水泡起待用;地榆洗净,沥干水。沙锅内放化猪油烧热,下泡青菜杆、泡大蒜瓣、生姜米炒香,加入高汤、羊血条、料酒、酱油,烧至入味时放味精、地榆等烧熟即成。
【功效】: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出血。
地榆三七花汤
【用料】:地榆200克,干三七花1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地榆洗净,沥干水;干三七花洗净入汤锅,加入清汤、食盐烧沸2分钟后,放入地榆,烧沸至熟,起锅放味精即成。
【功效】:可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㈧ 农村人常在家中备有地榆,这种植物有什么神奇之处

民间有句俗语,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地榆烧成炭,不怕皮烧烂,地榆又被称为猪人参,是蔷薇科植物地榆或者长叶地榆的根,农村人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家里常备有地榆,可以有效的治一些创伤,比如水火烫伤,刀伤等等,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

温馨小提醒:

中药材地榆的药用功效多种多样,由于它性寒,所以具有显着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缓解口舌生疮一类病症,当时地榆也可以起到凉血止血的作用,并能消肿敛疮。

阅读全文

与地榆的常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徒手锻炼胸部的方法 浏览:492
快速正钱方法 浏览:172
楼梯的构造计算方法 浏览:551
红掌的修剪方法视频 浏览:225
净化大师使用方法 浏览:720
ve使用方法 浏览:448
采集视频的方法 浏览:878
天猫快速下店方法 浏览:461
疤克正确的涂抹方法视频 浏览:993
男士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浏览:123
腺肌症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37
重车调整方法有哪些 浏览:794
电脑护肤方法 浏览:50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测量方法 浏览:906
新奥德赛抖动解决方法 浏览:929
辣椒缺铜施什么肥施肥方法 浏览:112
电脑调试摄像头方法 浏览:781
帕萨特18t发电机涨紧器安装方法 浏览:934
笔记本电脑耳机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