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员如何做好信息的校核工作
做好自己,同时保持开放。
首先要让自己上班时,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信息的核对,一定要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这就要你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愉悦的心态,这一点是前提。
其次就是熟能生巧了,对工作要点的把握,以及对整个流程的掌控,都要做到了如指掌,工作之余多学习,学习的途径很多,可以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网上教程等等,都可以找到具体的教程,那么你就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多学习。
学会这两点,那你工作起来不就跟玩一样了,加油↖(^ω^)↗
‘贰’ 文秘如何筹备会议
导语:会议日程以天为单,是会议各项活动和与会者安排时间的依据,议程依据议题作出顺序计划,是会议所要讨论解决问题的大致安排。下面是让我们了解一下文秘如何筹备会议吧!
会议议程制定(1)列出参与者,明确目标(2)安排议程时间,考虑会议长短和敏感话题(3)确定议程,决定讨论形式和决策方式
日程编制:(1)注意涉及事务的习惯顺序和公司章程的明确规定(2)明确各项安排,用表格形式列出(3)宣读议程(4)将同性质问题集中排列(5)保密性强的议题放置后面
在编制议程时,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处理并详细表示出所需时间
会议讨论形式分为头脑风暴形式和自由讨论形式
议程与日程存在功能上的不同,议程编制在前,一旦确定就不应该再变,但日程可做出相应调整。
会议地点选择要求:(1)交通便利(2)大小与规模相符(3)有良好配置(4)场地不受外界干扰(5)考虑有无停车场所(6)成本必须合理
考虑因素:(1)会议目的形态(2)实质上需求(3)与会者的期望
清单内容包括:(1)所在地区情况(2)会场环境(3)会议地点设施
对会议地点的检查有:(1)检查考虑中的会议场地(2)抽查一个单人间双人间和套房(3)检查会议登记管理服务和后勤部门(4)检查餐厅一般伙食(5)检查电梯服务(6)检查服务项目营业时间了解交通停车设施
中大型会场多采用大小方形,突出主持人注意进退场的方便
座次安排依据职务高低,选举结果是否是正式代表来安排
会议主席位置应该置于远离入口处,正对门的位置
常见排法有:横排法竖排法左右排列法
传递方式:当面告知电话传真书面形式电子邮件
分发过程:准备登记附清退目录装封发出
方法:提前发出签到时发出会中发出现场发出
发布程序:收集筛选加工审核发布
餐饮标准根据会议经费和人员情况决定,就餐方式分自助餐制和分餐制多为自助餐制
嘉宾类型:上级领导政府官员重要客户社会名流潜在贡献人
邀请时注意人数不宜过多,考虑代表性和经济时效,采用宁可邀请,也不排斥的原则
接站人员应在20分钟抵达接站地点
会议资料包括来宾资料,会务资料沟通资料用品分为必备和特殊设备
空调应在两小时前开机预热
会议通用礼仪:文书参会服务迎送礼仪
大部分试听设备操作温度在0-40度
剔除的方法:(1)看来源(2)看标题(3)看正文(4)决定取舍
标题一般反映信息内容与价值
信息分类要求:(1)科学性(2)系统性(3)逻辑性(4)实用性
分类方法:(1)字母分类法(2)地区分类法(3)主题分类法(4)数字分类法(5)时间分类法
分类的依据是信息的特征
归类原则是依信息的不同来源内容时间性质作用进行组织
信息校核原则依信息进一步校核,分析可靠性准确性认定真实性
校核要求:(1)溯源法(2)比较法(3)核对法(4)逻辑法(5)调查法(6)数理统计法
核对法依据最权威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逻辑法对信息中表达事实和叙述方法进行分析
数理统计法对信息中的数据定性分析
判断方法:(1)核对(2)计算(3)定性定量(4)逻辑推理
信息传递方向:内向传递外向传递
内向传递形式:(1)信件(2)备忘录(3) 通知 通示(4)传阅单(5)内部刊物
外向传递形式:(1)信件(2)新闻稿(3)发布会(4)声明
信息传递要素:(1)信源(2)信道(3)信宿
信源分原生源和再生源,信宿即信息终点信息的接受者
信件具有凭证作用,便于参考阅读,但费时不便交换看法
备忘录便于查考利用,使用方便,但信息量少沟通慢不便于交换看法
报告针对特定利用者
通知是使用最广泛,频率最高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内部刊物介绍公司动态,业务进展沟通上下联系员工桥梁
信息传递方法:(1)语言传递(2)文字传递(3)电讯传递(4)可视化辅助物传递
文本是大多数信息的传递形式,表格针对特定标准信息进行展示。
语言传递简洁直接快速及时受场地限制小但获取信息零乱较难存储
图表分柱状图用于统计数字比较饼状图多用于展示信息折线图用于比较性及趋势信息
信息存储载体:纸质载体磁性载体
纸质载体使用最多方便阅读记载标准化
磁性载体:(1)软盘(2)硬盘最为常用(3)磁带(4)磁盘(5)缩微品
存储系统:(1)集中管理系统(2)分散管理系统(3)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集中管理系统具有便于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存储程序:(1)登记(2)编码(3)排列(4)保存(5)保管
信息编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基本编码
编码分为:(1)顺序编码法(2)分组编码法采用十进位阿拉伯数字
排列方法:(1)时间排列(2)来源排列(3)内容排列(4)字顺排列
保存方法:(1)手工(2)计算机(3)电子化(4)缩微品
档案分类是按来源时间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异同,将归档文件划分为若干类别,构成有机体系的工作
分类方法:(1)年度分类法(2)组织机构分类法(3)问题分类法
分类要求:正确判定所属年度和所属机构
文件未注明日期,判定文件的准确时间和接近时间
分析文档形成单位的情况:(1)单位大小(2)稳定状况(3)界限清晰程度
年度分类法使用最广
问题分类法适用与界限不清,档案较少的单位
档案检索工作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对信息进行查检存储,是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
类型:(1)归档文件目录(2)分类目录(3)主题目录(4)人名索引(5)全宗指南
档案保管期限:(1)长期16-50年(2)短期15年以下(3)永久
保管期限从文件产生形成后的第二年算起
分析档案价值:(1)分析来源(2)分析内容(3)形式特征(4)技术因素(5)功能因素
分析档案的重要性独特性时效性价值由内容体现出来
纸质档案温度14度-20度相对湿度50%——65%变化在正负2度湿度正负5度
档案日常管理:(1)建立制度(2)调节温度(3)流动保护(4)安全检查(5)库房卫生
‘叁’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一般用什么法
水准测量的测站校核方法一般有
1,双仪器法
2、双面尺法
3.改变仪高法。
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外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2上,其检核条件为:
(2)闭合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5处发,沿各高程待定点1、2、3、4、5进行测量,最后仍回到原水准点BM5上,其检核条件是:
(3)支水准路线: 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BM8出发,沿各高程待定点1、2进行水准测量。支水准路线应进行往返测量,其检核条件为:
二、水准路线的实施
水准测量按一定的水准路线进行。
HB=HA+ hAB
hAB= ∑h =h1+h2 +…
=(a1-b1)+(a2-b2)+ … = ∑a-∑b
水准测量方法:在进行连续水准测量时,如果任何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或前视读数有错误,都将影响所测高差的正确性。在每一测站的水准测量中,为了能及时发现观测中的错误,通常采用两次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观测,以检核高差测量中可能发生的错误,这种检核称测站检核。
1)两次仪器高法
在每一测站上用两次不同仪器高度的水平视线(改变仪器高度应在250px以上)来测定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如果两次高差观测值不相等,对图根水准测量,其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mm,否则应重测。
2)双面尺法
用双面尺法进行水准测量就是同时读取每一把水准尺的黑面和红面分划读数,然后由前后视尺的黑面读数计算出一个高差,前后视尺的红面读数计算出另一个高差,以这两个高差之差是否小于某一限值来进行检核。在每一测站上仪器高度不变,这种方法可加快观测的速度。立尺点和水准仪的安置同两次仪器高法。
在每一测站上,仪器经过粗平后,其观测程序为:
①瞄准后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
② 瞄准前视点水准尺黑面分划→精平→读数;
③ 瞄准前视点水准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
④ 瞄准后视点水准尺红面分划→精平→读数。
其观测顺序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对于尺面分划来说,顺序为“黑一黑一红一红”。
由于在一对双面水准尺中,两把尺子的红面零点注记分别为4687和4787,零点差为100mm,在每站观测高差的计算中,当4787水准尺位于后视点,4687水准尺位于前视点时,采用红面尺读数计算出的高差比采用黑面尺读数计算出的高差大100mm;当4687水准尺位于后视点,4787水准尺位于前视点时,采用红面尺读数计算出的高差比采用黑面尺读数计算出的高差小100mm。因此在每站高差计算
‘肆’ 施工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校核方法有哪三种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来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自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
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伍’ 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
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
2.掌握水准仪、水准尺的结构及用法。
3.学会高差测量及高程计算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方法。
4.学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
2、路线校核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难点:1、路线校核
2、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教学资料:测量学教材、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水准测量
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一、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借助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配合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来推求未知点的高程。
如右图所示,已知A点高程为HA,要测出B点高程HB,在A、B两点间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水准仪,并在A、B两点各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分别读出A点尺子上的读数α及B点尺子上的读数b,则A、B两点间的高差为
HAB= a-b (2—1)
如果测量是由A→B的方向前进,则A点称为后视点,B点称为前视点,a及b分别为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两点间的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如果B点高于A点,则高差为正,反之,高差为负。
二、计算高程的方法
(一)由高差计算高程
B点(未知点)的高程等于A点(已知点)的高程加上两点间的高差,即
HB=HA+HAB=HA+(a-b) (2—2)
(二)由视线高程计算高程
由图可知,A点高程加后视读数等于仪器视线的高程,设视线高程为Hi,即Hi=HA+a
则B点高程等于视线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
HB=Hi-b=(HA+a)-b (2—3)
(备注:利用课件采取启发式教学手段,调动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水准仪和水准尺
‘陆’ 8.您认为今后可以采用哪些校核方法提高数据准确性
实现方法:最简单的校验就是把原始数据和待比较数据直接进行比较,看是否完全一样这种方法是最安全最准确的。同时也是效率最低的。
应用例子:龙珠cpu在线调试工具bbug.exe。它和龙珠cpu间通讯时,bbug发送一个字节cpu返回收到的字节,bbug确认是刚才发送字节后才继续发送下一个字节的。 实现方法:在数据存储和传输中,字节中额外增加一个比特位,用来检验错误。校验位可以通过数据位异或计算出来。
应用例子:单片机串口通讯有一模式就是8位数据通讯,另加第9位用于放校验值。
bcc异或校验法(block check character)
实现方法:很多基于串口的通讯都用这种既简单又相当准确的方法。它就是把所有数据都和一个指定的初始值(通常是0)异或一次,最后的结果就是校验值,通常把它附在通讯数据的最后一起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自己也计算一次异或和校验值,如果和收到的校验值一致就说明收到的数据是完整的。
校验值计算的代码类似于:
unsigned uCRC=0;//校验初始值
for(int i=0;i<DataLenth;i++) uCRC^=Data[i];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多数要求不高的数据通讯。
应用例子:ic卡接口通讯、很多单片机系统的串口通讯都使用。 (Cyclic Rendancy Check)
实现方法:这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进行错误检测的.将接收到的码组进行除法运算,如果除尽,则说明传输无误;如果未除尽,则表明传输出现差错。crc校验具还有自动纠错能力。
crc检验主要有计算法和查表法两种方法,网上很多实现代码。
适用范围:CRC-12码通常用来传送6-bit字符串;CRC-16及CRC-CCITT码则用是来传送8-bit字符。CRC-32:硬盘数据,网络传输等。
应用例子:rar,以太网卡芯片、MPEG解码芯片中 实现方法:主要有md5和des算法。
适用范围:数据比较大或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md5用于大量数据、文件校验,des用于保
密数据的校验(数字签名)等等。
应用例子:文件校验、银行系统的交易数据
‘柒’ 水准测量路线校核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应用场合又如何
一、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支水准路线用往返测量的方法,比较往返测量的高差绝对值进行检核。
二、优缺点:闭合路线对于起始点的精度过于依赖,一旦点位变动,无法发现;附合水准路线因为需要两个水准点,其精度可靠性好,控制点有问题时容易发现;支水准路线可靠性和精度稍差,如果不往返测量,就很难确定精度,往返测量时,与闭合水准路线类似。
三、校核时,高差测量值的限差有两种方法计算:其一是根据测站数进行计算,比如±12√n,其二是根据路线长度进行计算,比如±12√L。
前者缺点是:如果每站视距较小,则n多,限差偏大,适合坡度大的地方和山地进行测量。后者适合多种情况。
四、每站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各有优缺点,前者测量时间长,后者更快速;前者适合于单面尺,后者适合红黑尺和基辅分划尺。
‘捌’ 制定信息系统规划时采用的CSF、SST和BSP法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摘要 关键成功因素(CSF)方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各种人的要求的角度识别管理目标,比较全面;企业系统规划法(BSP)通过定义业务流程引出系统目标,可以定义出新的系统以支持业务流程,即把企业目标转化为系统的目标。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叫CSB方法。它首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目标,最后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但这也使整个方法过于复杂,灵活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