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卫生经济学评价的几种方法对比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确定的计划方案目标,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成本相同时比较其效果的大小。它是指方案成本总额相同,比较其效果。
②效果相同时比较其成本的高低。它是指方案的效果相同,比较其成本。
③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当卫生计划方案的投资不受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随之变化,这时对卫生计划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标。
(2)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任一方案的效益是否超过它的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只有效益不低于机会成本的方案才是可行的方案。成本效益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消除货币时间因素的影响,对计划方案的总效益的现值与总成本现值进行比较,并根据其差值即净现值对方案作出评价和决策的方法。
②年当量净效益法。年当量净效益就是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时的年平均值。
③效益成本比率法。效益成本比率是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总额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④内部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因素,反映了方案计划期内单位资金的收益率,参照基准贴现率或最低期望收益率可对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和决策。
(3)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通常用于同一健康问题不同方案的防治成本与结果的比较,往往难以对不同健康问题的卫生计划或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可适用于不同健康问题的卫生计划或方案的评价指标,是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失能调整生命年,使用其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成本效用分析。
(4)成本最小化分析
成本最小化分析法用于比较具有同样结果的2个或多个方案。如果已知要比较的方案最终结果相同,这时就只需要比较各方案哪个成本最小,成本最小者为最佳。在有些情况下,要比较的几个项目对个人的效益可能是相同的,但对社会来说意味着医疗成本的节省,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可视为额外收益并转化为货币形式从而达到成本最小化,提高效率。
‘贰’ 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比较
1、时间性指标 用时间反映方案对投入的回收或清偿能力;2、价值型指标 用于反映方案所获净收益绝对值的大小;效率型指标 用于反映单位投资的获利能力。 四种药学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1、最小成本分析 指对预防、诊治或干预的收益相同的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的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最小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2、成本-效益分析 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均以货币单位计量和描述,并对货币化了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评价的一种方法。3、成本-效果分析 对本宣方案的成本以货币单位计量,收益或效果以临床指标、生命质量指标或健康指标表示,进而对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的一种分析方法。4、成本-效用分析 是将预防、诊治或干预项目的成本以货币单位计量,收益则以效用指标(即人们对接受预防和诊治项目给自身健康状态带来的结果和影响的满意程度)进行描述,并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评价的一种方法。
‘叁’ 简述成本一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并比较四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特点
成本-效益分析是卫生经济学中的一种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有3种:时间性指标、价值型指标、效率型指标。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3)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医院一季度核算支出XX万元,比同期增长XX万元,增幅XX%,其中固定成本增幅XX%,变动成本增幅XX%。
1、电费支出XX元,比同期减少XX元,减幅XX%,工人核算成本分析表中看出各核算科室的电费都有所下降,说明各科在电费支出加强了控制。
2、卫生材料支出XX元,比同期只增加XX元,增幅XX%,大部分科室都随业务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幅,但产科病人减少的情况下,万元收入材料费比上年增加了,希望科室负责人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杜绝浪费。
3、洗涤品支出XX元,比上年同期增加XX元,增幅了XX%,原因有:①洗涤中心的洗涤费涨价;②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的费用增幅较大。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提出建议:树立成本效益观念,逐步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改变以前的粗放管理模式。
促使职工利益与科室经济效益紧密挂钩,科室领导和员工自觉加强经济管理,节约开支,减少浪费。各科室积极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肆’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1)最小成本分析(CMA):
最小成本分析又称为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①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产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CUA):
成本效用的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成本效用分析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陛。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量等),成本效用分析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其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4)成本效益分析(CBA):
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效益可是多方面的。
‘伍’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包括哪些
如下参考:
成本-效益分析是卫生经济学中的一种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常用评价指标有3种:时间性指标、价值型指标、效率型指标。
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
核算成本分析:
XX年,医院一季度支出较同期增加XX万元,增加XX%,其中固定成本增加XX%,变动成本增加XX%。
1、电费为XX元,比同期少XX元,XX%。从工人会计的成本分析表可以看出,各会计部门的电费都有所下降,说明各部门对电费的控制有所加强。
2、保健材料费支出XX元,较上年同期仅增加XX元,XX%,大部分科室均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产科患者病例减少,万元收入材料费较上年增加,希望部门负责人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杜绝浪费。
3、洗涤产品支出XX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元,增长XX%,原因有:(1)洗涤中心价格上涨;(2)为保证医疗质量,消毒费用大大增加。
‘陆’ 1药物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评价)方法。 2什么是“薄利多销” 3经济学的定义 4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1:这是大学里面才会学到的东西!药物经济学是卫生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它需要有药学,临床学,经济学,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2: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
‘柒’ 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效果分析是可以是好的一面也可以是不好的一面,效果有好坏嘛,效益分析就是说好的那一面,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捌’ 工程经济学功能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功能整理:
在对功能进行定义时.只是把认识到的功能用动同和名词列出来.但是因实际情况很复杂.这种表述不一定都很准确和有条理。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整理。
(1)功能整理的目的。功能整理是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局部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以明确产品的功能系统。从而为功能评价和方案构思提供依据。通过功能整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明确功能范围。弄清楚几个基本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又是通过什么功能来实现的。
b、检查功能之间的准确程度。定义下得正确的就确定下来,不正确的加以修改,遗漏的问题加以补充,不必要的就取消。
c、明确功能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和并列关系,即功能之间的目的和手段时间的关系。
按逻辑关系,把产品的各个功能相互联系起来,对局部功能和整体功能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达到掌握必要功能的目的。
(2)功能整理的一般程序。功能整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功能系统图。因此,功能整理的过程也就是绘制功能系统图的过程,主要工作程序如下:
a、编写功能卡片。把功能定义写在卡片上,每条写一张卡片,这样便于排列、调整和修改。
b、选出最基本的功能。从基本功能中挑选出一个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最上位的功能(产品的目的),排列在最左边。其他卡片按功能的性质.以树状结构的形式向右排列,并分别列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c、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个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找出功能之间的上下位关系。
d、对功能定义做必要修改、补充和取消。
e、按上下位关系,将经过调整、修改和补充的功能,排列成功能系统图。
功能系统图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将定义的功能连接起来,从单个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玖’ 按照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对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包括
成本和收益是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的两大要素。正确识别并计量成本和收益是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的基础。成本和收益的识别与计量的准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拾’ 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1.
常用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成本效果分析
2.
成本效益分析
3.
成本效用分析
4.
成本最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