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挂饵料的正确方法
一般可以把粉制饵料搓成大米形、圆滚滚豆子形、两头尖的枣形、或者鸭梨形、还可以是球形。
大米形饵料主要用来钓浅水和浑水中的小型鱼类,比如小鲫鱼,使用方法是把米粒样的饵料装到钩尖儿位置。搓成蚕豆、豌豆大小的饵料主要用来垂钓鳊鱼、草鱼、鲤鱼等可以用沉坠钓法和悬坠钓法,饵料的位置要挂到鱼钩上。
(1)鱼饵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如果水中的目标鱼开口较小,不一定是大鱼开口就一定大,比如鲤鱼在遇到缺氧的时候其开口也小,这个时候挂的鱼饵却大了,那么鱼肯定是不会一口把饵料吸入口中的,会慢慢啄食饵料,进而造成一定的上下动作的漂相。
要根据目标鱼来捏出不大不小的饵,让鱼能一口吸入。然后是不干不湿的饵,湿度合适的饵,用手捏着能感觉到其韧性,揉搓着这种饵就好像揉搓一团肉或橡皮泥,能感觉出来鱼吸之就会连同钩线一并吸入。
❷ 鱼饵的用法鱼饵如何制作
鱼饵,即鱼吃的食物。是垂钓时引诱鱼类上钩的食物,如何使用鱼饵对于钓鱼人士来说尤为重要,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鱼饵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软与硬
鱼饵的软硬,主要取决于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状态的软硬度应该像耳垂儿或嘴唇一样。如果过硬,极可能会出现跑鱼的现象。因为当饵太硬时,钩从食中脱出穿透鱼嘴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因此可能钩得薄,当鱼用力挣脱时即会脱钩。饵过硬的另一个缺点是雾化效果差,且这将影响诱鱼与集鱼的效果。若鱼饵过软,将很难抛出,并且在下沉的过程中损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钩上基本没饵了。
松与粘
鱼饵的松与粘取决于搅拌时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鱼饵过粘或过松,与过硬或过软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对软硬进行调整。当饵硬时,少搓几下即可,直到与正常饵相似的作用;当饵偏软时,多搓几下也可当作正常饵使用。这种调整的饵料与正常饵料在作用上的差别,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目前市售各种钓鱼饵料,对搓饵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万能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拌饵。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饵过程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饵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拉丝饵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饵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饵过软加料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轻与重
这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鱼用饵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饵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饵的比重这项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饵重即偏钝,饵轻则偏敏。一般说来,粘硬的饵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饵比重则较轻。饵的比重可以通过调整浮标时测试。比如你调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标目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标目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饵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大与小
钓鱼时,上饵的大小是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问题。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饵的大小起码是应随着鱼的大小而变化的。然而即使如此,总归还要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一般来说,像泡开的黄豆那么大就差不多。鱼饵过大,影响鱼吃饵时顺利吸入,会有标动没鱼的现象。也可能吸人后鱼嘴钩得薄而脱钩。太小则不利于窝子的形成,诱鱼效果不佳。
总体上说,现代饵料具有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但是这些饵料对个别地区针对性不够强的特点有时也比较明显。正是因为各地水情鱼情的差异,龙王恨鱼饵公司不仅生产了像蓝鲫、野战蓝鲫、大鲫友、旺鲫、大新鲫、速胜者、大荒食等数十种成品饵料,也生产了像拉丝粉、雪花粉、胚诱一类的基础饵料,增氧雾化香精、中药水剂、腥味水剂、第三代水剂等数十种添加剂。这些基础饵料和添加剂,可以让钓友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有经验的钓友针对当地特殊的鱼情对饵料的味型进行调整,甚至只使用香精,掺入自制饵料,就可以钓得很好,达到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钓获的目的。
具体地说,现代饵料有以下特点。
使用了最先进的诱鱼剂。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诱鱼技术得到大大提高。结合对不同鱼类嗜食特性的研究,现代饵料对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鱼类有了相当高的针对性和通用性。比较多地采用了膨化技术。通过膨化加工,饵料中产生了适口性很好的糖类和糊精,营养成份和有效诱鱼成份都得到加强;膨化加工使粮食中的淀粉彻底变熟,不会回生,于是饵料有了很轻的比重、很好的雾化、柔软的状态和良好的味道
借鉴了传统饵料的优秀加工方法。比如发酵工艺,它是传统饵料加工中最优秀的方法之一。通过发酵产生各种复杂的芳香物质,使饵料的味道变得更醇和、口味变得更芳香、诱鱼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
一般来说,新加工的饵料,添加剂没有挥发,诱鱼成份完整。但是“酒是陈的香”,龙王恨公司有一款饵料和酒类一样,反而是放的时间稍长更好用,这就是俗称 “酵字辈”的发酵饵料。由于采用了渐进式发酵工艺,饵料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还在继续发酵,所以在有效期内,饵料贮存的时间越长,发酵程度越深、口味越醇和。那种根据生产时间来判断发酵饵料好坏的做法,对这一类产品来说并不正确。
鱼饵的色泽 鱼类的视觉相对来说较迟钝。但在常钓的淡水鱼中,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在清水中也能见到数米,十几米远处的食物。利用鱼类偏爱的各种色泽,刺激其条件反射,钓取对象鱼,亦是垂钓高手的重要一招。 深褐色,咖啡色。杂食性鱼类中的鲤鱼,由于长期习惯在池底,河浜底端、湾子口的淤泥里觅食,故对以上色泽的饵料感兴趣,菜籽饼粉,发酵过的酒糟,烘过的麦麸等饵,其本身的自然色泽较为接近褐色,咖啡色,故引诱鲤鱼效果特好。
黑色,暗红色。相近这些色泽的饵也比较多,如螺蛳肉,芝麻粉,蚯蚓粉,猪肝,商品颗粒料饵等等,这类饵其天然色泽对青鱼,鲤鱼,鲶鱼等有很大的诱感力。
白色。对淡水鱼来说,喜欢白色饵的比较多,特别是鲫鱼,草鱼,湖泊中,溪流中白鱼,餐鲦鱼等,它们可能由于习惯生活于水的上,中层干净水域,所以对食物的色泽也偏向白色和淡色,以大变,小麦粉,玉米面为主配制的饵料均近似白色,引钓上述几种鱼效果极佳。高手们时常在本身不太白的粉料中添加点“白粉”,把饵料染成白色。在肥水,深水体垂钓中常能起到现奇制胜的效果。
绿色。以青草色为代表的草绿色,也许是草鱼,鳊鱼经常吃青草,菜叶,树叶等缘故,因此它们特别偏爱此色,不少商品饵中均添加了海藻,水藻植物,使其饵与天然草绿色十分接近,加上它的天然青香,草鱼,鳊鱼见饵就有吞上钩率明显比其它色饵要高。
淡黄色。小米,玉米磨成的粉一般是淡黄色,以这类原料为主,经加工的商品饵市场上也已不断出现。用这些饵在肥水和水色较浑浊的水区垂钓,鱼儿在数米远就能见到,刺激它们的索食兴趣。淡黄色,黄色,黄色的饵也是鲫鱼,草鱼,鳊鱼,喜爱之色。
总之按笔者的垂钓经验,色泽这一饵料的物理性能的应用,也要因水,因鱼,因地而宜,不同的水质,天气,鱼情,特别是平常鱼吃的食物之“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手们能泡制出本处鱼喜爱之色的饵,很快引鱼“竞吃”。也是制胜一着。
❸ 鱼钩上的鱼饵要如何放置
鱼饵放在鱼钩上的方法如下:
1、搓饵
搓饵是竞技钓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在施钓中,必须用手先把调好的饵搓成球,再把钩子埋入饵球中并通过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劲,把钩子封在饵球内,使饵球外表不露缝隙,根据所配饵料的不同,可以搓一些软的硬的松散的,比重大的,颗粒的饵料。
单手搓饵是台钓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虽然在拉饵盛行的今天,搓饵技法也常常凭借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钓鱼比赛中出奇制胜。拉饵虽然具有上饵简单迅速,诱鱼聚鱼快的优势,但是在实际钓鱼过程当中也常常会造成鱼乱层,乱口的现象,以至于浮漂信号频频,但就是不上鱼的现象。
如果这时候转换战术改用搓饵技法,可以有效的穿过乱口的鱼层将鱼逐渐的压到水底或者控制在自己希望的鱼层上来。在野钓的时候,搓饵也常常是用来避开闹窝的小鱼、杂鱼,针对性地对付大鱼的好方法。
优点:
招鱼快,持久性强,在小杂鱼多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小杂鱼的干扰,准确钓到对象鱼,在手竿重量鳃,休闲钓,自然水域,水比较深的情况下,搓饵较拉饵,刮饵优势明显。
缺点:
入口性差,速度慢,如果鱼多,水且深,你可以把饵料调粘,调中,采用搓饵战术,如果鱼少,水浅,仍可以采用搓饵战术,但此时要使用一些雾化好一点的饵料,但调制的时候要把饵料调轻。对于一些手法比较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而且要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
(3)鱼饵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目前市售各种钓鱼饵料,对搓饵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见的万能饵,必须多搓才能使用,有时为了增加粘度,还用热水(开水)拌饵。而日本的丸九黄鲫饵(一目),则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种鲫饵的粘度一般都可以通拌饵过程中的搓来达到理想状态。
如果多搓还达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热水和饵外,还可通过加粘粉或拉丝饵来满足粘度的要求。但这类方法通常极少使用。当需要降低饵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时,一般只加雪花粉。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粘度的膨化饲料,减小粘度的效果极好。
此外也还有一些粘度很低的鲫饵,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饵等,但其中都带有它们自身的味道。当这种味道与你所用鱼饵的味道相辅时,亦可使用。粘度与硬度通常关系比较密切。当饵过硬需要加水时,必然要通过搓揉和匀,一搓便会过粘。饵过软加料后多搓。同样也会过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注意调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❹ 鲫鱼饵料如何使用
如今是11月份了,已经进入钓鲫鱼的季节,所以就拿鲫鱼饵为例来开拉饵吧。鲫鱼属于小型个体鱼,一样平常野钓鲫鱼大多在一两摆布,对付小型鲫鱼最好使用拉饵垂钓,拉饵雾化好,也更利于鲫鱼吃钩,下面给大师分享一些鲫鱼拉饵。
钓鲫使用的饵料,多为粉末状,开饵时,基于其本体态态,水少即变得干散,水多则又过于软粘。即使添加拉丝粉,把握不好饵水比例和拉丝粉(状态饵)的添加量,和的饵也只能有粘度,而“拉”不出了局。三妹家十年钓鱼秘诱,不能保证每次满载而归,但是肯定能保证钓的爽,比以前刺激!爱好者可以qwe881882找到我,我们一起把黑坑老板钓穷,钓得黑坑老板喝西北风!
错误的拉饵:
1.拉出来的饵一大一小。
2.饵将双子线粘在一起。双子线粘在一起之后,鱼来吃食,信号就有偏差了。
3.拉饵拉成嘟噜串。就好像从棉花堆里拉出来的烂棉絮似的,鱼很难把饵料吸入嘴里。
精确的拉饵:
拉出来的两个饵料差不多大,并且子线不能缠绕在一起,线是干清干净的。如许拉出来的饵,鱼就能斗劲利落索性地把它吸入嘴里。拉饵看似简单,可是不下功夫揣测是很难拉好的。
先体味你所采办的鲫鱼饵,需看包装声名,要想开出一款极佳的鲫鱼拉饵,必要把握三个关头点:饵料用量、拉丝粉或状态饵的用量和水的用量。
第一点:注意饵与水的比例。
第二点:看饵成份是否含有“小麦卵白”,拉丝粉就是小麦卵白,已含小麦卵白便是已含拉丝粉。
第三点:饵料若是注明可搓可拉,就代表本品已含充足的拉丝粉,无需再添加拉丝粉了。
拉饵编制1:以惯例鲫鱼饵料包装上所示,饵与水1:1为例,且已含小麦卵白成份。
用量杯先量1杯饵,就须配1杯水,通常厂家都是测试过比例的,这一点只能信托厂家作为最根基的参考值,由于每人快乐爱好不合,我就爱好开稀一些的饵料,所以我会加洪流的比例。先将1杯鱼饵倒入盆中,再将1杯水倒入鱼饵,然后敏捷将饵与水拌均匀,再静止3分钟摆布,让饵料充实吸水,3分钟后将饵料拌多4-8下,然后将饵抱成一团,再将整团鱼饵翻开双方的霎时不雅观不雅观察出丝没有,若是还未见丝,可将鱼饵在盆中再打散,再压团,直至翻开见丝为止,(注意一点,冬天的鱼饵出丝较慢,夏天会快一点)。
技巧:
1.拉饵出丝后,手不能习惯性去搓抓鱼饵,勾子在拉饵盘的磁铁上,只能用手指悄然把饵提起来,饵压着勾子就可以把子线往45度标的目的拉出,尽量不要垂直拉饵,垂直拉饵随意将拉饵的状态加速变坏,每完成一次拉饵过程,都不要随意去抓鱼饵,不然饵料越抓越拉不出来。
2.为了防止钓友泛泛习惯用搓料,一时辰未顺应使用拉饵时,常习惯性去抓弄拉饵,边钓边搓边闻,导致拉饵变面筋而达不到预期了局,建议大师将开好的拉饵放在另一个盘里保留,垂钓时先抓其中一小块拉饵,用完了再拿一小块,就算被你抓坏了也是一小块,如答应按捺整份拉饵被自已弄坏。
本身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您有所辅佐!特别提示需注意季节和地区差异,别的还要看气温顺鱼的活泼度酌情考虑。
以上是小编自己整理的,钓友朋友有什么钓鱼方面的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小编会为你详细解答!
❺ 鱼饵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一般鱼饵有俩种
一种是昆虫鱼饵
还有一种就是面食
也有成品鱼饵就是鱼店里卖的鱼饵
像昆虫鱼饵
一般用蚯蚓比较多
蚯蚓俗称万能钓饵
所以很多人喜欢用蚯蚓钓鱼
方法
用手抓一条蚯蚓放在手上然后把它拍一拍
(因为蚯蚓是活的
活的就很容易动
不好穿钩,当然不要恨拍
拍晕不动就可以了)
如果蚯蚓很长
把它掐掉一半
然后一半穿在钩上
但是不要露出钩尖
面食鱼饵直接把面食捏在钩上就行了
也是不要露出钩尖
这样钓鱼效果很好
❻ 钓鱼鱼饵怎么使用
们平时使用的商品饵基本上包括四个部分,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和添加剂。什么是基础饵,就是占整个饵料比重最大的那部分饵料,一般来说使用的都是麸类或谷物类的饵料,在一份完整的饵料中,基础饵占据的比例大约在40%到60%。通常情况下基础饵的没有特殊的功效,雾化、香腥味都比较平均,所以需要加入其它类型的饵料来混合使用。主攻饵,就是用来弥补基础饵的不足,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鱼,来调整饵料的香味和腥味。
状态饵,我们常见的就是一些轻麸产品、雪花产品和谷类产品,它们的主要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调整饵料的状态,让饵料在入水后可以呈现出一种适合鱼类吸食的状态,但是要注意的是,状态饵并不是必须的。一般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使用状态饵,需要综合鱼情、水情来使用状态饵。比如水中酱层较厚的时候,我们需要加一些轻麸或是丝麸绒来减轻饵料的重量,避免饵料如泥,当鱼口较稀的时候,我们需要让饵料的雾化增加,并形成固定的丝状雾化区域,就需要加一些丝麸绒。
添加剂,往小了说就是我们常用的小药,往大了说就是各种可以增加或是改变饵料气味的东西。简单来说添加剂的使用,就是为了让饵料能够更快的诱鱼。很多气味在进入水中后,穿透力是十分强的,而且传播速度比雾化要快的多,所有人们常说鱼能不能进窝,就要看添加剂的使用。具体添加剂的在饵料中的比例,这个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我们要知道的就是,添加剂用多了不好,用少了也不好。想要掌握添加剂的使用,必须自己多实践才行,钓无定法,慢慢摸索出来的知识,才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最后我们来说说一些常见的饵料的作用,拉丝粉和小麦蛋白:主要作用是增加饵料的持钩性,同时能够让饵料蓬松重量下降,钓各种鱼都适用。雪花粉:主要作用是增加饵料的雾化,同时也可以减轻饵料的重量,还能够增加饵料的适口性,钓鲫,鲢,鳙鱼时使用最佳,但容易吸引小杂鱼。蚯蚓,这个不多说,基本算的上野钓神饵了。红虫。和蚯蚓差不多,尤其是在冬季天冷,气温低鱼不喜欢活动的时候最好用,一般没有冬季比红虫更好用的饵。黄豆面,黄豆炒香磨碎,天然香饵,鲫鲤草鳊鲢鳙都爱吃,有一定的粘性,雾化性一般。红薯,蒸,煮,烤均可,专钓水库大鲤鱼,不散不化,小杂鱼基本不会来。红薯面,有红薯的特有甜味,水库钓鲫鲤草鳊鲢鳙均可用,比重大,雾化好,适合台钓使用。蚕豆粉,适合传统钓鲫鱼,雾化不好。麸皮,小麦外壳,散化快,炒香后适合当基础饵使
❼ 夜钓鱼饵的制作及使用技巧是什么
夜钓饵料的配制:白天他们的饵料秘方一般都是以香甜味为主,而夜钓时,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在饵料中添加适当的荤腥味饵料了,大家知道,荤腥味的饵料入水后,穿透性比素饵快许多,能尽早诱鱼进窝。就春冬时节我们所用的蚯蚓、红虫、血虫等,这时候也能派上用场,鱼口不好时,不妨试试,会接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暮春:暮春夜钓最佳时间有2个,其一是18时至20时,到22时随着水温越来越低鱼往往会潜进深水区,等鱼适应水温后又会再次回到浅水区寻食,这个时间大约在凌晨2时至4时,这时万物沉静,大鱼警觉性低,最容易上大鱼。夏天:夏天夜钓最佳时间有三个,其一是18时至20时,其二是22时至第二天0时,其三是凌晨2时至4时,其中18时至20时小鱼相对来说多,22时至第二天0时小鱼大鱼参半,到了凌晨2时至4时基本上都是大鲫鱼、大鲤鱼在寻食。
❽ 饵料的使用技巧和配制方法
钓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要想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这充分说明了饵料在钓鱼过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练竿,五年练饵”配制一款符合鱼儿口味的饵料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下面我教你饵料的使用技巧和配制方法,欢迎阅读。
一、配饵公式
基础饵+主攻饵(腥+香)+状态饵+添加剂=钓饵
基础饵
基础饵是由多种纯谷物、胚芽类、豆粕类等按照比例组成的本味型的单品饵饵料,如;超诱、颗粒粉、酵香型、谷物香型、底窝料等都属于基础饵。
颗粒饲料、超诱等谷物类饵料都可以当作基础饵使用。
主攻饵(腥)
主攻饵腥是由多种动物尸体经过精心加工制作粉碎而成的充当动物蛋白质来添加到单品饵饵料中,通过不同的载体混合制成有腥味或者腥香味的单品饵饵料。很多商品饵料里面添加虾粉、蚕蛹粉、螺肉粉等,这都属于腥味饵料。
主攻饵(香)
主攻饵香是由少部分基础饵加上大量的复合型香味剂制成载体混合到单品饵饵料中,香味标准就是“浓香”,它的作用主要用于能够带动钓饵整体的统一味型。
鲫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鲫鱼饵料
鲤鱼主攻饵,各种类型的鲤鱼饵料
状态饵
状态饵是由麸类、雪花粉、轻质状态粉等原材料按照不同比例而制成的松散型、蛋白饵型、剥离型、连接型、雾化型等不同功效的饵料,它的作用是根据不同鱼情的钓法和不同钓饵的作用而制作出的功效型单品饵饵料。
拉丝粉拉饵垂钓时使用,雪花粉增加饵料的雾化性,尺上、轻麸等都可以减轻饵料的比重增加饵料的雾化
添加剂
添加剂俗称(小药),小药的组成是多种做样,一般小药组成是各种促食剂、诱食剂、香味剂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添加剂制作而成,另一种是中药配制,通过酒的侵泡方式,提取出中药内在不同药性机理味型,就能很好的刺激鱼类的好食性,饵料中能够合理添加小药,钓饵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各种味型的钓鱼小药
二、鱼饵搭配原则
1、注重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
实际垂钓中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对饵的感觉不能代替鱼对饵的感觉;所以饵料配置时首先要树立“以鱼为本”这一理念;我们发现“诱鱼、钓鱼、留鱼”是用饵之道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体实践中缺一不可,颗粒饵主要用于留鱼,粉饵主要用于诱鱼;
所以饵料搭配一定要考虑使用足够的颗粒饵,这往往在钓事中容易被钓友所忽视,重粉饵轻颗粒饵是普遍现象;颗粒饵是指通过机械等工艺流程形成的颗粒状饲料,也包括粮食类颗粒,竞技钓中大家都想找到“本塘颗粒”(亦称“原塘颗粒”),因为找到了“本塘颗粒”就等于找到了鱼的美食和万能饵,所以颗粒饵和粉饵的搭配是垂钓实践中最为基础的饵料搭配组合原则。
2、注重饵料比重的搭配
商品饵都有比重,开饵前要看清标识,一般情况下,浮钓用饵比重要轻,底钓用饵比重要重;但要注意一个问题,比重轻往往就是雾化好的饵,也就是说雾化好的饵比重都不重,我们知道,台钓用饵的最佳状态是一饵完全卧底,另一饵轻触底,假使我们用饵比重过重或过轻,调钓关系就很难掌握准确,要么极钝要么极灵,漂象可能会紊乱,这样一来鱼的很多有效吃口就抓不住,因此,在使用比重大的饵料时就要用比重轻的饵进行适当调整。
3、注重饵料的味型搭配
“尊重鱼的味型”是饵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处,“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淡水鱼类最为喜欢的几种主要味型,其中,腥香搭配是垂钓中最为常见的饵料搭档,因为腥和香几乎涵盖了饵料中所有原料的气味特征;“季节和对象鱼的偏口嗜好”是考虑味型搭配的两大主要因素,钓什么鱼用什么味型的饵,喂什么味型的饵料,用什么味型的钓饵;大致要掌握主要味型在季节中的不同使用原则即可,一般情况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清淡味”。
4、注重主攻饵和辅助饵的搭配
开饵时要根据鱼情来选择主饵和辅饵,盲目选用饵料和想当然地开饵是钓不到鱼的;鱼事前,要根据所钓对象鱼确定主攻饵,在主攻饵确定后再确定与其相适应的辅助饵料,实践中一般按照“主攻饵料+基础饵料+状态饵料”的公式来进行具体配置,主攻饵侧重对象鱼的主食性和味型,基础饵侧重对象鱼在吃口上的广谱性,状态饵侧重饵料状态的调整和对象鱼的最佳适口性。
5、注重饵水比的搭配
精确饵水比非常重要,过稀附钩性差,过干雾化性差,开饵时,一定要根据钓场的水情和钓棚的水深,计算好雾化时间,严格按照饵水比一次性开出,切不可稀了加饵,干了加水,这样才能开出最佳状态的饵料。
6、注重按鱼的适口性搭配
“鱼情决定饵料搭配”是一个成熟钓手应当遵循的基本用饵之道,也是垂钓活动中开饵搭配应当考虑解决的首要问题;饵料的硬软度和黏度以及钩饵的大小是考虑适口性的几大主要因素,既要追求饵料的雾化性,又要追求饵料的附钩性,既不能太硬,又不能太软,鱼喜欢什么就搭配什么,不是鱼去适应饵料,而是饵料去适应鱼,不迷信饵料,但却要顺应鱼的口味,设法投其所好,道理非常简单,“一方水土养一方鱼”,这永远都是不变之道。
三、饵料的状态
主要有四点:雾化,融散,持钩性,和比重
雾化
就是指饵料入水后在运行的过程中,饵料中的细小颗粒脱离饵团主体,逐渐融散于水,并在鱼钩的运动轨迹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雾状带的现象。不同的鱼情适用不同的雾化状态,竞技比赛钓手对雾化情有独钟,在赛场上主钓对象为鲫鱼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雾化状态最佳的拉饵,并让饵料在水的中上层雾化,这是由鱼的密度所决定的。
但在野钓与竞技钓对雾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钓鱼稀,水面上的杂鱼多,过度雾化有时会适得其反。拉饵虽然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钓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雾化。拉饵把鱼的泳层搅乱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鱼在情理之中,有搓饵,始终将鱼控制在水的底层,鱼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
雾化是需要的但不是万能的,他的优点更多的体现在诱鱼的层面。在钓鲫鱼技术上,我们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但也必须认识鱼饵雾化的利弊,正确把握尺度,切勿滥用,必须根据所钓水深、对象鱼、钓法来合理选择使用雾化,这样才能钓有所获,否则也会适得其反。
融散
是指饵料到位后在水的作用下,饵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内逐层脱落的现象。雾化和融散是相辅相成的,从表面上看两者都是饵料中的部分成分脱离饵团的现象两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实是有区别的。雾化主要表现在饵料由上而下的运动过程中,融散现象主要是在饵料到位静止后出现。
持钩性
是指钓饵在鱼钩上的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黏度大持钩性就强,黏度小持钩性就弱。不同状态的饵料有着不同附着能力和持续时间。饵料的雾化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诱鱼的层面上。而持钩性则表现在钓鱼的行为上。诱钓合一,就是说既不能否认雾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饵料的持钩性,因此,在掌握饵料雾化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强调雾化而忽略饵料的持钩性也是失误。
比重
是指饵料在入水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饵料比重就大,所压浮标的示目就多,反之则轻,所压浮标目数就少。这是有由鱼饵所用的材料决定的,也与对水量的多少有关。钓手友必须根据所钓鱼种的大小,钓法,鱼情水情将不同比重的饵料互相进行搭配来达到调整饵料比重的要求,这点也不容忽视。
四、配制鱼饵基本原则
1、主次分明的原则
饵料的配制有许多原料可以选用,也常是数种原料的混合。但并不是原料的种类越多越好。有了麦麸,就不要糠粉了;有了香精就不要加芝麻油,应以一两种原料为主料,再加些辅料就行了。例如,以粉状的麦麸、豆粉和颗粒状小米、碎米为主料,然后再加些有气味的蒜汁、药酒为辅料即可,而且应该主次分明,尽量做到少而精。通常的做法是,或以粉类物质为主以颗粒状物质为辅,或以颗粒状物质为主以粉类物质为辅。
2、吃不了、吃不饱、不想跑
这也是配制诱饵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十多年前对我说的。其意思是指配制的诱饵使鱼不能吃完、吃净,也不能吃饱,可又舍不得离开。若是一次投的诱饵量过大,鱼吃饱了,就对钓饵不感兴趣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配制饵料时常常用粉末状物质,如麦麸、小米的原因。小米体积极小,一粒一粒的散落水底,鱼怎么也吃不饱,可又不愿离开。这也要求钓鱼人在投放诱饵时要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放太多。应该在投了第一次以后,等适当的时间继续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窝内始终有诱饵,可是始终都是那么一小团,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诱鱼的作用。
3、虚实兼备
气味,我们叫它虚的饵料,然而是必不可少的;粉末状的饵料,也可以称之为虚的,因为在水中雾化开以后很分散。实的是指颗粒状、块状物质,如米粒、饭粒、饼块等。虚的物质起到把鱼吸引过来的作用,实的物质是可以供鱼食用的,不过骨头类也是靠它的气味来诱鱼。配制诱饵虚实兼备是经验之谈。单纯使用小米、玉米糁当然也可以诱鱼,但是在小米中加些酒、中药液、蜂蜜类物质,其诱鱼效果会更好。酒、中药液、蜂蜜也属于虚的范畴。
4、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配制诱饵或使用钓饵都应该遵循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饵料中的成分可以酌情增添或减少,灵活运用,其根据就是水情、鱼情。养鱼场的鱼吃惯了主人喂得饲料,钓这里的鱼应以该处的鱼饲料为主,适当加些自备的饵料。
5、以一种气味为主
无论是钓饵还是诱饵,其中的气味十分重要,因为鱼的嗅觉十分灵敏,其程度是人的500倍。鱼若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气味会循着气味的来源方位游过去,游过去以后才会发现饵料。鱼类较喜欢的气味有芳香味、甜味、腥味、酸味,因鱼种的不同,习惯的气味也不同。
根据鱼的这一生理特征,为了投其所好,在配制饵料时应注重气味的选择。在调配饵料的气味时应突出一种气味,不能将多种气味混合,结果出现怪味或无味,这样反而弄巧成拙,白白浪费饵料。
气味的浓淡也应注意一个”度“,并非越浓越刺激越好,就是想味和甜味使用也是如此,过于浓烈的气味鱼是不喜欢的。气味的浓淡往往与气候、水温、水质都有关系,水质较好,水中食物丰富的水域,饵料的气味应该淡一些。若水质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节钓鱼,饵料的气味应该浓一些。
五、配制钓饵注意事项
1、颜色
鱼的视力弱,为了尽快让鱼发现钓饵,必须首先考虑钓饵的颜色。我们知道,成品饵也是很注重颜色的,都是鲜亮的白色、红色、金黄色,没有灰暗的颜色。我们配制钓饵也应突出这几种颜色,如有的钓友用白面粉加维生素,使饵料成为金黄色,此法是可取的。总之,钓饵的颜色应比诱饵的颜色更加鲜明。
2、体积的大小
也就是饵团的大小。有人用极小的饵料挂在钩尖上,据说钓鱼效果也不错,但大多数钓者还是用较大的饵团。面团饵要包住钩柄,蚯蚓饵也要穿满整个鱼钩。饵团的大小应与浮漂的浮力相匹配。因为浮漂都是事先调试好的,饵团过小过大,都会影响浮漂的信号。另外,还应考虑鱼种,不同的鱼,嘴的大小也不相同,嘴的大小也不相同,若钓鲫鱼,饵团则应小;钓大型鱼,饵团应大。
3、软硬度
饵团过软过硬都不行。过软了,经不起水泡浪击;过硬了,钩尖不容易挂鱼嘴。软硬度应近似鱼的耳垂那样。
软硬度还应考虑水的深浅、风浪情况。有风浪时宜硬一些,无风浪时可以软一些。水浅水面小宜软,水深宜硬一些。鱼密度高,可软一些,鱼密度小,饵团在水中浸泡的时间长,宜硬一些。
4、动态
若是用动物类的钓饵,不应把小动物拍死使用,要用活的不用死。让蚯蚓、泥鳅、蚂蚱等小动物在水中能够蠕动,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易被鱼发现。鱼也有吃活不吃死的习性,尤其是鲫鱼更是如此。即便是用素饵垂钓,在特定环境下也要适时逗鱼,以引起鱼的注意。
六、拉饵、搓饵开饵手法以及拉饵搓饵技巧
拉饵的开饵手法,把各种饵料以及拉丝粉等混合在一块后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倒入饵料中一样的效果
❾ 新手钓鱼鱼饵怎么使用
如果你买的鲤里饵是腥香型的话,你可以加一些红薯泥、蚕蛹粉等;如果你的鲤鱼饵是香甜型的话,你可以加一些蜜糖和香类添加剂。花生麸(榨油后花生粉)+南北鲫鱼料5:1正大颗粒饲料.麦麸.豆面一个土方法,用煮熟的芋头来钓鲤鱼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的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