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家灌肠怎么做
(一)灌肠适应症和目的
1.一般性灌肠:刺激肠蠕动,软化及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常用1%肥皂水1000ml。小量灌肠用一、二、三灌肠剂(即由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9ml配成)。
2.保留灌肠:用于给药,治疗肠道疾病或从直肠给患者营养剂或透析电解质液。3.清洁灌肠:用于清洁肠道检查脏器照像及肠道的手术前准备,常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清水清洁肠道。
(二)灌肠具体方法及步骤
1.向病人说明灌甩目的,取得病人使用,取左侧卧位,右腿屈曲向前,左腿伸直,将橡皮单和治疗巾放于病人臀下,避免污染床褥。灌肠液的温度在38℃左右为宜。
2.用凡士林润滑肛管头,排出管内气体。将肛管慢慢插入肛门达7~10cm后,逃走灌肠筒至离肛门高约50~60cm处,使溶液缓缓流入直肠。灌液量一般成人1000ml,儿童300~500ml。大约15分钟后灌肠注将流尽时,将肛管在近肛门处双折起来拔出。嘱病人排便。
3.一般便秘用小量不保留灌肠,催产用大量不保留灌肠。
4.补充营养及液体或给药时,用静脉输液器接在插入肠内的导管上即可。一般为40~50滴/分,滴后让病人仰卧以助吸收。
5.如为清洁灌肠,5~10分钟后排便,反复多次灌肠直至流出物无粪便为止。做保留灌肠时,事前要排便,垫高臀部10cm,灌入速度要慢。
② 自己在家里如何灌肠
(一)灌肠适应症和目的
1.一般性灌肠:刺激肠蠕动,软化及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常用1%肥皂水1000ml。小量灌肠用一、二、三灌肠剂(即由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9ml配成)。
2.保留灌肠:用于给药,治疗肠道疾病或从直肠给患者营养剂或透析电解质液。3.清洁灌肠:用于清洁肠道检查脏器照像及肠道的手术前准备,常先用肥皂水灌肠,然后用清水清洁肠道。
(二)灌肠具体方法及步骤
1.向病人说明灌甩目的,取得病人使用,取左侧卧位,右腿屈曲向前,左腿伸直,将橡皮单和治疗巾放于病人臀下,避免污染床褥。灌肠液的温度在38℃左右为宜。
2.用凡士林润滑肛管头,排出管内气体。将肛管慢慢插入肛门达7~10cm后,逃走灌肠筒至离肛门高约50~60cm处,使溶液缓缓流入直肠。灌液量一般成人1000ml,儿童300~500ml。大约15分钟后灌肠注将流尽时,将肛管在近肛门处双折起来拔出。嘱病人排便。
3.一般便秘用小量不保留灌肠,催产用大量不保留灌肠。
4.补充营养及液体或给药时,用静脉输液器接在插入肠内的导管上即可。一般为40~50滴/分,滴后让病人仰卧以助吸收。
5.如为清洁灌肠,5~10分钟后排便,反复多次灌肠直至流出物无粪便为止。做保留灌肠时,事前要排便,垫高臀部10cm,灌入速度要慢。
③ 灌肠的方法是什么
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而分为清洁灌汤和保留灌肠。清洁灌肠即通过灌肠导泻,以清除肠道内食物残渣,或有毒物质。保留灌肠多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灌入的液体在体内留存一定的时间,以使药物在肠内得以充分吸收而发挥作用。在灌肠之前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争取患者的配合,让其尽量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患者取左侧卧位,身体自然曲屈,暴露臀部,施术者站在患者的背侧,选择好适宜的无菌的灌肠器,戴无菌手套,将灌肠器上端的漏瓶调整到一定的高度,将灌肠所用的液体注入其中,将灌肠器管内的气体排出后用血管钳夹住上端,然后再将灌肠器下端肛管涂石蜡油,并将其沿肛门缓缓插入约10cm 时,松开上端的血管钳,液体则缓缓灌入肠内。灌入液体的量应根据具体病情及目的而定。如用于结肠镜检查,则采取清洁灌肠,灌入的量以保证肠内食物残渣能排净为度。
④ 列表比较各种灌肠术的特点
1、一般性灌肠刺激肠蠕动,软化及清除粪便,排除肠内 积气,减轻腹胀,常用1%肥皂水1000ml。小量灌肠用一、二、三灌肠剂(即由50%硫酸镁 30 ml、甘油60 ml、水900 ml配成)。
2、保留灌肠用于给药,治疗肠道疾病或从直肠给患者 营养剂或透析电解质液。
3、清洁灌肠常先用肥皂水灌肠,用清水清洁肠道。
(4)常用灌肠方法及目的表格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灌肠的时候应该注意温度、浓度,还有流速、压力和液量,如果是伤寒用户灌肠,溶液量不超过500ml,压力要比较低。
2、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以后再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且记录。
3、灌肠的过程中应该观察用户的反应,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则应该立即停止灌肠,并进行相应处理。
4、灌肠是有禁忌症的,像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也就是怀孕、严重心血管疾病都不适合灌肠。操作的时候应该尽量少暴露用户的肢体,保护患者自尊心,并且防止受凉。
⑤ 临床上有几种灌肠术,它们有什么异同
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两大类。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称为清洁灌肠。 目的: 不保留灌肠:1、 解除便秘,2、 排除肠内积气,3、 减轻腹胀;4、 清洁肠道,5、为手术、X线检查或分娩作准确;6、 清除肠内有毒物质,7、 减轻中毒。保留灌肠:1、 镇静、催眠;2、 治疗肠道疾病。常用液:不保留灌肠:1、0.1-1%肥皂水;2、等渗盐水保留灌肠:1、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2、治疗肠道疾病用肠道杀菌剂操作:不保留灌肠:术前嘱排尿;操作时一般采取左侧卧位(肛门括约肌失控者取仰卧位)保留灌肠:术前嘱排便或排便性灌肠1次;根据病情决定卧位,慢性菌痢宜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则取右侧卧位;睡前灌入为宜剂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为60-90ml;大量时成人为500-1000ml,小儿为100-500ml保留灌肠:一般不超过200ml液体保留时间:不保留灌肠:5-10min保留灌肠:1h以上
以上为个人总结,可能有些不全面,欢迎补充!
⑥ 便秘怎样灌肠
首先,要说明的是灌肠只适合进行急性期的处理,而不能够有效地,治疗一个慢性的便秘,慢性便秘的治疗,必须是要结合饮食,合适的药物,运动,以及非药物疗法,进行综合处理,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一个效果。
然后,要准备好一套灌肠的东西,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儿,同时还要准备好卫生纸,橡胶或者塑料带儿治疗,金冠牌儿输液架水溶剂。灌肠常用的肥皂水的浓度为0.1%到百分0.2,成人每次用量为500到1000毫升,溶液的温度39到41度。一般采取的体位为,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将肛管轻轻插入,成人,7到10厘米,25页题的时候要慢,液体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钢管拔出,放入碗盆内,插进肛门,保留5到10分钟以后排便。
⑦ 灌肠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你说的是哪种灌肠?
1.灌肠,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故都食物百咏》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
怜。”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有记载:“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优质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煮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上盐水蒜汁,口味香脆咸辣。 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蒸熟后切小片块,用猪油煎焦,浇盐水蒜汁食用。 灌肠外焦里嫩,用竹签扎着吃,颇显特色。
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为最好。
2.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肠、结肠 ,刺激结肠、直肠蠕动引起排便的方法。灌肠治疗最常用在直肠粪便嵌塞的病人 ,使粪质软化后容易排出。灌肠也可用于帮助生物反馈治疗的便秘病人 ,因为在建立这种排便行为之前 ,必需先将肛直肠内的粪块消除。灌肠方法是用一根管子插入肛门内 ,深入3~5厘米 , 然后将液体徐徐输入。灌肠治疗便秘不应长期使用 ,它是一种临时措施。采取灌肠的液体一般为生理盐水 ,温度控制在39~40℃为宜 ,有时也可用硫酸镁泻剂或矿物油如甘油 ,最好不用肥皂水 ,因为碱性水对肠黏膜有刺激作用。
短时的间断灌肠治疗对全身的影响不大 ,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较好的通便方法 ,可用于急性便秘 ( 如急性粪嵌塞 )。有时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刺激直肠 ,以达到重新建立直肠排便反射的作用 ,可用于一些便秘病人的早期治疗。灌肠疗法也是小儿便秘的基本治疗方法 ,常用于小儿特发性便秘或先天性巨结肠通便。对那些经饮食疗法、口服泻药等方法治疗仍无效的严重便秘病人 ,灌肠常常是被迫采取的最后通便手段。另外 ,经常灌肠可产生依赖性 ,应予注意。
长期使用灌肠通便对人体是有害的 ,特别是长期采用肥皂水灌肠时 ,可引起结肠炎 ,这与肥皂的碱性作用及长链脂肪酸的毒性有关。此外 ,与灌肠有关的并发症还包括过敏、腹泻和脱水 ,也有极少数死亡病案报道。因此 ,正确掌握灌肠的适应症及灌肠方法对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3。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浆灌入大肠,做成灌肠。食用时一般在肉汤里煮10-15分钟。蒙古人和西藏人还直接运用动物的活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当情况紧急时,有一种紧急探马,这些探马,能够马不停蹄地连续奔驰十昼夜,既不举火也不进餐,只用马血维持生命,他们割断自已坐骑的一根血管,吮吸马的血充饥。" 从医学观点看来,血有高味觉性等益处。但不到紧急的时候,人们不常吸用活血。另一种灌肠加之薄层肉及肝等,拌以葱类和油盐等调料,煮之半小时后食用,此叫灌肠。
灌肠的工作一般都在现杀的羊皮上进行。因为羊皮光滑,肠子不易弄断。多数需二人合作。小肠下接盲肠(俗称苦肠),盲肠下接细肥肠。把细肥肠割掉,从割口处灌进水去,容量较大的盲肠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漏斗。灌满以后,一人不断用力挤压,水就流入小肠。一人用两手不断捋小肠,将粪便排在泔水桶里。如此再灌再排,直到把小肠基本洗净。再割一块肺子塞进小肠里,上面灌水并挤压排出,再用水涮一两次,就可以灌肠了。
从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满它自己的肠肚。灌时,先用手把凝结的血块攥碎,搅进荞面或白面,加入切碎的漫肚、油、盐、调料、葱蒜等物。亦从割口处灌入,要灌得不可太满也不可太扁。小肠二三丈长,为煮食方便,可断为四、五部分,不撕掉外面连接肠壁的油脂。这些油脂有固定小肠的作用,灌时要注意摆顺不使扬子扭结。煮出时盘缠一团,一如腹中的自然状态。卧羊时节肠肚太多,一时吃不了,就灌好分成四五团冻起来,在来年清明时节煮食。
⑧ 列表比较各种灌肠法的异同点 谁能告诉我啊
共同点:目的相同。
目的:
(1)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
(2)应用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
(3)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4)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不同点:操作方法不同。
大量不保留的特点:
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小量不保留的特点:
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
保留灌肠的特点:
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8)常用灌肠方法及目的表格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保护病人自尊,减少暴露;降温灌肠应保留30min后排便,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以减少钠的吸收;伤寒病人灌肠,液量不超过500ml,压力降低,液面距肛门小于30cm。
⑨ 灌肠的分类和注意事项
灌肠分为不保留灌肠和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有分为大量不保留和小量保留灌肠。
1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1.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排除肠胀气;2.应用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3.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4.稀释和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注意事项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2.小量保留灌肠。
目的:1.软化粪便,解除便秘。2.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减轻腹胀。
注意事项:1.注入速度不得过快过猛,以免刺激肠粘膜,引起排便反射,2. 更换注洗器时,防止空气进入引起腹胀3.如用小容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4.避免直肠内液体返流。
保留灌肠
目的1. 镇静、催眠;2、治疗肠道疾病。
注意事项:1、在作保留灌肠前,对灌肠目的和病变的部位了解清楚,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插入导管的深度。2、肠道疾病患者在睡眠前灌人为宜,将臀部抬高10厘米,易于保留药液。3、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病人、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4、根据病情选择卧位,慢性菌痢宜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则取右侧卧位。
⑩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
(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盘。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
(2)治疗盘外备卫生纸,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便盘,便盘巾,输液架,水温计,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ml~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1]
2.病人准备 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