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选煤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啊
选煤及选煤工艺流程
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又混入顶板和底板的岩石及其他杂质(木材、金属及水泥构件等)。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质量将越来越差,表现在混入原煤的矸石增加、灰分提高、末煤及粉煤含量增加、水分增高。为了降低原煤中的杂质,同时把煤炭按质量、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要对煤炭进行机械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有效地、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煤厂是煤炭工业的重要部门。 一、选煤的主要目的
(1)除去原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和硫分,提高煤炭质量,适应用户的需要;
(2)把煤炭分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产品,适应用户需要,以便有效合理地利用煤炭,节约用煤10%~15%;
(3)煤炭经过洗选,矸石可以就地废弃,可以减少无效运输10%~20%,同时为综合利用煤矸石创造条件;
(4)煤炭洗选可以除去大部分的灰分和50%~70%的黄铁矿硫,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它是洁净煤技术的前提。
二、我国煤炭主要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1)电厂用煤
不同设备的火力发电厂所燃用的煤种和质量规格也不同。层状锅炉用块煤,新建的电厂均采用粉煤进行喷吹,一般采用粒度小于25mm或13mm的末煤。也有一些燃用水煤浆。一般来说,只要挥发分大于6.5%的煤浆(无烟煤、烟煤、褐煤)都可以作为发电用煤。
大型燃用烟煤的电厂,对煤质的要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要求用“中高挥发分煤”,其挥发分为28%~35%;另一类是采用“低挥发分的贫瘦煤:,其挥发分为12%~18%。要求低位发热量在21MJ/kg(5000kcal/kg)以上,有的要求更高,23 MJ/kg(5500 kcal/kg)或25.3 MJ/kg(6000 kcal/kg)以上。
用褐煤的电厂通常要求低位发热量在12 MJ/kg(2870 kcal/kg)以上。用无烟煤的电厂通常要求低位发热量在21 MJ/kg(5000 kcal/kg)以上。
发电用煤对灰分的要求一般不超过25%,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采用选后的动力煤,以减少炉渣、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烟煤的全水分一般不应高于12%,褐煤的水分不应高于40%。硫分一般不应超过1%,超过1%的燃煤电厂,国家要求采用脱硫装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灰的熔化温度不低于1150℃,最好高于1350℃.哈氏可磨性指标要求在50以上。
我国电厂用煤平均发热量为21.0 MJ/kg,灰分为25%左右,硫分约为1.0%。 (2)冶金焦炭用煤
用于生产冶金焦炭的精煤灰分必须低于12.5%,硫分一般低于1.5%。冶金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精煤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分可降低1.35%;而焦炭灰分降低1%,,炼铁焦比可降低2%,高炉利用系数可提高3%,同时可以降低,石灰石的耗量,提高生铁的质量。因此, 要求尽量降低精煤的灰分,以提高焦炭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炼焦用精煤对硫份的要求十分严格,它使钢铁变脆,通常每提高硫分0.1%相当于灰分提高1%。水分对焦炉寿命有不良影响,而且延长结焦时间,消耗热量。冬季在寒冷地区水分使精煤冻结,对运输造成影响,所以水分要尽量降低。
(3)工业锅炉用煤
工业锅炉多为层床燃烧,有链条炉、往复炉及振动炉,煤粉燃烧炉较少。层床燃烧炉宜采用6~15mm的块煤,其中小于3mm不得超过30%。烟煤的挥发分大于20%,全水分不超过10%,灰分不超过30%,全硫不超过1.0%。蒸发量大的链条炉要求煤的低位发热量高,为21~23 MJ/kg(5000~5500 kcal/kg),蒸发量小的炉要求低位发热量18.8MJ/kg(4500 kcal/kg)即可。
一般工业锅炉可用无烟煤、烟煤、贫煤和褐煤。 (4)合成氨造气用煤
合成氨造气适用煤炭有烟煤和无烟煤两大类,粒度在13~100mm之间,如中块、大块、混中块及小块。它对灰分、水分、硫分、发热量、挥发分、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化学活性、黏结性等均有要求。块煤灰分应不高于24%,最好低于18%;硫分应不高于2.0%,最好低于1%;水分一般低于12%;灰熔融性不应低于1150℃;块煤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均应大于60%;低位发热量应大于21 MJ/kg,胶质层最大厚度应小于12mm。
(5)蒸汽机车用煤
蒸汽机车因为炉膛小、烟囱短,炉箅子孔隙大,一般要求粒度13~50mm的气煤、长焰煤或弱黏煤,灰分小于25%;硫分小于2.5%,挥发分16%左右,发热量大于25.10MJ/kg,灰熔融温度大于1200℃。
(6)高炉喷吹用煤
采用高炉喷吹可以节省焦炭用量,既保护稀缺的炼焦煤资源,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1t高炉喷吹煤可以代替0.75~0.8t焦炭。其用量不断增长,过去一直采用无烟粉煤,近年来也采用挥发分较低的贫瘦煤,甚至气煤,一般采用无烟煤和烟煤的混合喷吹煤,其比例约为7:3或6:4.
一般要求灰分低于12%,且越低越好;硫分要求低于1%,最好在0.5%以下;全水分越低越好,一般应低于10%;磷的含量应低于0.02%;粒度应小于13mm(或25mm)的末煤,煤的可磨性要好,哈氏可磨性指数一般应大于45,固定碳要大于75%,煤灰中的SiO2/CaO的比值越小越好。
(7)液化用煤
煤的液化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这两种液化方法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各不相同。 1.直接液化对煤质的基本要求
(1)煤中的灰分要低,一般小于5%。 (2)煤的可磨性要好。
(3)煤中的氢含量越高越好,氧的含量越低越好。 (4)煤中的硫分和氮等杂原子含量越低越好。 (5)煤岩的组成也是液化的一项主要指标。
煤的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生成H2/CO的原料气,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加催化剂,合成液体油,因此对煤质的要求相对要低些。
2.间接液化对煤质的要求 (1)煤的灰分要低于15%。
(2)煤的可磨性要好,水分要低。
(3)对于水煤浆制气的工艺,要求煤的成浆性能要好。
(4)煤的灰熔融性要求。固定床气化要求煤的灰熔融性软化温度越高越好,一般不小于1250℃;流化床气化要求小于1300℃。
(8)建材用煤
建材用煤主要用于水泥生产、制砖、生产玻璃和陶瓷。 水泥回转窑一般要求挥发分稍高的烟煤,发热量要求21 MJ/kg((5000 kcal/kg)以上,硫分应不高于1.5%,粒度为-13mm为宜,哈氏可磨性指数越高越好。水泥立窑要求用无烟煤粒度13~100mm之间,灰分要求小于25%,低位发热量在23.0 MJ/kg,固定碳大于60%,热稳定性要好。
玻璃及陶瓷要求用低硫、低灰的块烟煤。
(9)民用煤
一般采用无烟块煤,或者用无烟末煤成型的煤球和蜂窝煤。从环保角度及安全考虑,其硫分应尽量低。 三、选煤方法
选煤方法种类很多,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干法选煤和湿法选煤。选煤过程在空气中进行的,叫做干法选煤。选煤过程在水、重液或悬浮液中进行的,叫做湿法选煤。
选煤方法还可以分为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等。
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别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通常在1.2~1.8g/cm3之间,而矸石的密度在1.8g/cm3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开。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
浮游选煤简称浮选,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分选细粒(小于0.5mm)煤的选煤方法。
特殊选煤主要是利用煤与矸石的导电率、磁导率、摩擦因素、射线穿透能力等的不同,把煤和矸石分开。包括静电选、磁选、摩擦选、放射性同位选和X射线选等。
此外,还有手选,即人工拣矸,它是根据块煤与矸石在颜色、光泽及外形上的差别由人工拣除。对煤与矸石硬度差别较大的块煤,可以采用滚筒碎选机进行选择性破碎,以实现煤与矸石的分离。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得较少。
选煤的主要产品是精煤,副产品有中煤、混煤、煤泥等。选后的矸石和尾煤为废弃物,由于它含有一些夹矸煤等可燃物,也可作为制砖、烧水泥的原料,进行综合利用。
选煤厂是对煤进行分选,生产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厂。按精煤使用的目的不同,选煤厂可分为炼焦煤选煤厂和动力煤选煤厂。炼焦煤选煤厂的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生产的精煤灰分低、质量高,主要供给焦化厂生产焦炭。动力煤选煤厂的工艺过程一般比较简单,生产的精煤主要作为动力燃料,大部分动力煤选煤厂只选块煤,末煤和粉煤不入选。 四、选煤厂的类型
选煤厂是对煤进行分选,生产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厂。按照选煤厂的位置及其与煤矿的关系,选煤厂可分为5种类型:
(1) 矿井选煤厂
矿井选煤厂是厂址位于煤矿工业场地内,只选该矿所产毛煤或原煤的选煤厂。这里所说的毛煤是指煤矿生产出来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原煤则是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2) 群矿选煤厂
群矿选煤厂是厂址位于某一煤矿的工业场地内,可同时选该矿及附近煤矿所产毛(原)煤的选煤厂。
(3) 矿区选煤厂
矿区选煤厂是指在煤矿矿区范围内,厂址设在单独的工业场地上,入选外来煤的选煤厂。
(4) 中心选煤厂
中心选煤厂是指厂址设在矿区范围外独立的工业场地上,入选外来煤的选煤厂。
(5) 用户选煤厂
用户选煤厂是指厂址设在用户(如焦化厂等)工业场地上的选煤厂。 我国现有选煤厂大部分是矿井选煤厂。
现代化的选煤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由许多作业所组成的连续机械加工过程。
㈡ 煤炭洗选技术包括哪四大领域
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①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煤
等。②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 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
㈢ 洗精煤的选煤方法
煤炭洗选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①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煤等。②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
物理化学选煤—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使用的浮选设备很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和无无机械搅拌式浮选两种。
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在实验室常用化学的方法脱硫。根据常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等。
微生物选煤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
㈣ 洗煤厂怎么洗煤的
我国选煤厂中采用的最广泛的选煤方法是跳汰选,其次是重介质选和浮选,其他方法均用的很少。这里介绍的是重介质浅槽分选。工作原理是将悬浮液通过两个部位给入分选槽体内,从下部给入的为上升流,作用是保持悬浮液均匀稳定,同时有分散物料的作用。
从侧面给入的为水平流,作用是保持上部的悬浮液的密度稳定,同时形成由入料端向排料端的水平介质流,对上浮煤起运输作用。入选煤进入分选槽后,在调节挡板作用下完全浸入悬浮液中,开始分层,精煤等低密度物浮在上层,矸石等高密度物沉在底层。
在下沉过程中,与矸石混杂的低密度物由于上升流的作用而再充分分散继续上浮。在水平流的作用下,浮在悬浮液上面的低密度物由排料口排出成为精煤产品。在刮板作用下沉到底部的高密度物由机头溜槽排出成为矸石产品。
(4)简述常用选煤方法及适用范围扩展阅读
对煤而言,洗选方法主要有重力选煤、浮游选煤和特殊选煤。常用的方法是重力选煤,主要是依据煤和矸石的密度差异而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煤的密度一般在1.2-1.8之间,矸石密度一般在1.8以上,在选煤机内借助重力把不同密度的煤和矸石分离。
重力选煤又可分为跳汰选,重介质选,溜槽选,斜槽选和摇床选等。选煤厂的三个最基本工艺过程是分选前的准备作业(破碎、筛分、分级)、分选作业、选后产品的处理作业。同时重介质选煤又包括五个大的流程:煤流、介质流、循环水系统、煤泥水和清水。
㈤ 5月28日自然课作业 "常用的选煤方法有哪几种,并简述其分选原理
常用的选煤方法很多,按分选过程所利用的介质状态不同可分为湿法选煤和干法选煤两类。
湿法选煤是以水、重悬浮液或其他液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的一类选煤方法,该法已广为应用,但逐步形成水量大,产品需要脱水(或脱介)、干燥以及需对煤泥水和尾煤(洗矸)处理等多项作业,工艺流程较复杂,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较高。
干法选煤是以空气作为分选介质进行的选煤方法。该法要求原煤外在水分低、入料粒度分级窄。分选效果不及湿法好,但在严重缺水地区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煤方法。近年来开发的空气流化床重介质选煤方法的理论分选效果接近湿法选煤,但在实际生产中尚待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根据煤与矿物分离的原理来分,选煤方法还可进一步分为重力选、重介质选、浮选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选煤方法。
重力选煤是在重力场中根据煤与矿物间密度的差异来进行分选。目前最常用的有跳汰选煤与重介质选煤。前者是在脉动水流中使筛板上的颗粒按密度大小分离,其设备的生产能力大,工艺较简单,可处理不脱泥的原煤,有效分选粒度通常为100~0.5mm,适合于分选易选和中等可选煤。
重介质选煤通常用磁铁矿粉与水配成一定密度的重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其分选粒度上限可达400mm,能有效地分选难选和极难选煤。
浮游选煤是根据煤与矿物质表面润湿性产差异,借助气泡和浮选药剂的作用实行分选,适于处理<0.5mm的细煤泥。
㈥ 选煤的选煤方法
利用煤与杂质间电导率或介电常数不同,清除有害杂质,例如用电选获得超低灰精煤(见电选)。
选煤生产中以重介质选和跳汰选或两者联合使用的应用最多。为了提高细粒级煤的分选精确性,离心力场选煤(重介旋流器、水介旋流器)和电磁风阀筛下气室末煤跳汰机选煤发展很快;摇床选只适用于细粒级(6~0.15mm)高硫煤的选别和回收黄铁矿;干式选别法只适用于高寒、干旱、缺水地区;槽选法的分选效果差,一般不采用,但在简易回收矸石中或矸石堆中的煤炭时,也有应用不同结构的槽洗机的。对于煤泥(-0.5mm粒级)的选别,浮选是当前最好的分选方法,一般常用泡沫浮选法;多油浮选(油团选煤)只在把煤改变为流质燃料(可代替石油直接燃烧,现已为美、意等国采用)时或为回收极细煤粒子用其他任何分选方法都无法奏效时方采用。磁选法在重介质选煤厂中作为回收加重剂的手段而应用;作为清除杂质的方法,和电选法一样,均处在研究阶段中。
㈦ 选煤的原煤准备
不同的选煤方法适用于不同粒度级别的煤的选别。煤与有害杂质必须达到单体解离才能有效地分选。因此,煤在进入洗选过程之前,必须经过原煤准备的阶段,需将不同的煤破碎到不同的粒度。一般的选煤厂在原煤准备阶段中都包括有筛分、拣选和破碎几个作业,其中手选作业是选煤生产中体力劳动最繁重的一个作业,应当采用现代选煤技术中有效的手段努力予以消除。代替的手段有:①选择性破碎,在煤块与矸石块在硬度上有显着差别时,采用碎选机将煤块破碎掉,把合格的矸石排除掉,或者有很少一部分硬煤块没有破碎掉,只需很少一部分手选工作量捡出煤块,丢弃矸石块及杂物;②采用重介质选煤方法排除大块矸石,对露天开采极为有效;③全部破碎,进入洗选作业后机械排矸,例如采用颚式破碎机将大块矸石和煤炭一起破碎后送入洗选作业。总之,要根据煤与有害杂质单体解离粒度、大块的含量、使用的选煤方法和选煤机械型号等因素,在准备阶段把煤控制到一定的粒度上限或分成不同的粒度级,为洗选作准备。
㈧ 干法选煤除了风选还有哪些选煤方法
干法选煤除了风选还有另外一种选煤方法:煤与煤矸石的无水、无风干法分离。
需要使用一种设备:干法煤矸石分离设备。
工作原理:
干法煤矸选择性分选设备包括旋转筛分机、选择性破碎分选机、矸石回填机、输送设备和给送机构等。原煤经过旋转筛分机,被筛分成不等粒度的块体,不同等级的煤和矸石块分别输送到对应的给送机构;当块体流经选择性破碎分选机时, 对物料施加适当的作用力;硬度小的煤块完全破碎成为末煤,在其重力作用下自动落到运煤皮带机上外运;硬度较大的矸石块不被破碎,因而块度较大,不能通过选择性破碎分选机的孔板而被排队运输到驱动滚筒前方的运矸皮带机,进而运至矸石回填系统或作它用。
此种设备是【洛阳广盈机械设备公司的专利产品】。和现有水洗技术、风选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㈨ 选煤常用的方法有哪四种
跳汰、重介旋流器、重介浅槽、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