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寻是什么字
蚵:指(通过劳役方式取得的)牡蛎(以供上层社会消费),拼音有:hé kè kē。
蚵 kè
◎ 字从虫从可。“虫”表小生物;“可”意为“肩挑、荷担”(以运送);二字合起来表示“打捞牡蛎的劳役”。 本义:(通过劳役方式取得的)牡蛎(以供上层社会消费)。
蚵 kē
◎ 〔屎~郎〕同“屎壳郎”。
蚵 kè
◎蚵,牡蛎的方言。
在福州方言里,海里极小的小鱼(比一般人常见的银鱼更小或跟银鱼差不多大的)统称为“蚵”,或称为“蚵仔”、“鱼蚵”。
这类蚵仔的做法是:把蚵仔放在竹子编的能漏水的竹筐里,烧沸一锅水,把装着蚵仔的竹筐放入沸水过一下,拿出来,把蚵仔摊开在竹匾上晒干,就可食用。好处是可以长期存放,鲜美依旧。现在也有放冰柜冷藏的,更能保持新鲜的口感。
品质最好、最受欢迎的是个头最小“丁香蚵”,也有比丁香蚵个头更大、肉质更硬、口感稍差点的几种不同种类的蚵,但品质都不如丁香蚵,通常都称为蚵,没有单独的名称。
福州有句俗话:“丁香蚵越大越不值钱”,用来打趣小孩子越大越不可爱。
B. 蟳,读什么啊!
读"xún"
海蟹蝤蛑的一类,螯足强大,不大对称,第四对步足像桨,适于游泳,常见的日本蟳是主要的食用蟹
C. 小螃蟹怎么烧好吃简单
小螃蟹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1、准备一些鲜活的小螃蟹,撒上一把盐,搅拌均匀,等半小时用水清洗一遍,沥水,待用。
2、烧一锅开水,倒入洗净的螃蟹,待螃蟹变成金黄色就可以捞起,沥水,锅里放入适量的油,待油热七分放入切好的葱姜蒜干辣椒,翻炒。
3、炒香后,加入料酒醋白糖味极鲜盐和适量的水,搅拌调成汁。
4、倒入沥水的螃蟹,翻炒均匀,这个过程大约是十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小螃蟹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小螃蟹家常做法大全
小螃蟹家常做法大全
做法一:
1、将小螃蟹冲净后切开,用曲酒腌制10分钟。青笋去皮洗净切块。藕去皮洗净切块。
2、锅中加入油,稍温后,将青花椒和干红辣椒放入,炒出香味后,倒入葱姜蒜末爆香。
3、倒入蟹块,煸炒至蟹腿变红,倒入青笋块和藕块翻炒。
4、调入辣椒酱,酱油,糖和盐,倒入适量清水(高度为锅中食物的1/3),加盖子用中火焖2分钟后,打开盖子,用大火收汤即可。
小螃蟹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小螃蟹家常做法大全
做法二:
1、将小螃蟹切块或者是直接炖煮,把新鲜的豆腐切成小块,把葱洗净后切成小段,以及姜切薄片。
2、根据自己的喜好还可以加入其他配菜,比如,白萝卜去皮后切混刀块,在锅中加入姜片和葱段,倒水,放入小螃蟹,大火煮沸。
3、放入豆腐块,可放到砂锅中炖煮,煮熟后即可盛出。
小螃蟹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小螃蟹家常做法大全
做法三:
1、将处理好的小螃蟹切成小块,吃起来入味好吃,把姜切丝,葱切丝,蒜剁成蒜末。
2、准备花椒以及干辣椒剁段,在锅中放油,油热后放入豆瓣酱爆香,接着加入花椒和干辣椒翻炒。
3、放入螃蟹,再倒入适量的料酒,以及加入盐等调味,均匀搅拌后,焖炒后即可盛出。
D. 红蟳应该怎么做才好吃,既有营养
红蟳油饭是一道产妇高贵补品
油饭(一)
材料:
圆糯米2柸、白米1柸、肉丝适量、香菇4朵、油葱酥适量、五香粉少许、酱油3大匙
作法:
圆糯米加白米洗净,加水1又1/2柸泡3小时
肉丝加酱油、太白粉,腌10分钟
香菇切丝
锅中加油,中火炒香菇丝、肉丝,不要太熟
加1/2柸香菇水、油酥、五香粉、酱油及米,炒至水吸乾
再加1又1/2柸米水(米泡时加盖时间以汤匙轻拌,炒前米水倒出),炒至水快干
移至康宁锅,微波7分钟,取出搅拌,若太乾再加些香菇水,再微波5分钟(若火力不够,米还未熟,可再续微波3分钟,视家里的微波炉不一),取出搅拌ok
油饭(二)
材料:
糯米三柸 (电锅柸) 、香菇、猪肉丝、虾米、红葱头
作法:
米泡一晚, 水滤乾
料炒好
米与料拌匀, 放入康宁锅, 加水二柸
微波6分钟后拿出搅匀, 再微波6分钟即可
熊熊油饭(三)
做法:
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个小时以上(没泡足两个小时以上的话就要用热水川烫10秒,太久的话再经蒸煮后会烂烂的,不好吃)
蒸笼内铺乾净的湿蒸笼布,将糯米摊平,大火蒸到透明,约20~30分钟,即可取出备用
瘦肉切细丝,用酱油少许,太白粉少许腌十分钟,以六分热的油炒半熟备用。香菇泡软切丝备用,红葱头去蒂及外层的皮切碎备用
烧热3T的油,爆香红葱头(到金黄色,快要焦掉的感觉,但不要真的炒到焦喔....),加入香菇、虾米、肉丝、拌炒,拌炒的调味料是酱油2T、盐0.5T、糖1T、胡椒粉0.25T、清水100CC,接着把蒸好的熟糯米加入一起拌炒,炒到收乾水分就好了。倒入碗中倒扣后放上一点点的香菜,就变成常常在流水席里看到的油饭了。够简单吧.....
说明:
如果你看了熊写的做法后还是觉得很复杂,懒得去试的话,那就省略糯米的处理法好了,泡了清水后沥乾,等料炒好后加入300~400CC的高汤,小火慢慢的炒。这个方法比较需要注重火侯,要用小小小火,而且要不时的翻炒,要不然很容易黏锅,炒到高汤收乾后,息火盖上锅盖让它闷一下 这样也可以 但是用蒸的比较Q
http://www.socialwork.com.hk/food/other/018.htm
香菇腊肠油饭
材料
糯米三杯〔电锅之量米杯〕
香菇丝、虾米末、腊肠小丁、油葱
沙拉油约60c.c、麻油三大匙
调味料
酱油、糖、白胡椒粉、烹大师海鲜粉各适量
作法
1糯米洗净后用水浸泡过夜。
2糯米沥乾水份备用,锅中烧热麻油与沙拉油,先下油葱与虾米末爆香,然后再加进香菇丝及腊肠丁略炒一下,最后放入糯米即调味料拌匀,炒至酱汁水份收乾为止。
3将炒好的油饭放入电锅或蒸笼中用大火蒸熟即可。〔蒸的过程中记得将油饭用饭匙翻一下,以求受热均匀〕
E. 赤甲红和花盖是一种螃蟹么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他们是两个品种的螃蟹。看螃蟹的公母是看它腹部的形状,雌蟹腹面渐呈圆形,成团脐,雄蟹为狭长三角形,成尖脐。简单的说,母蟹子的腹脐是半圆的,公蟹的腹脐是三角形的。赤甲红体色偏红,花盖体色发花,青色居多。
花盖和赤甲红差不多。但是不是一种螃蟹喔!~花盖小,表面上是一般2种以上的颜色。赤甲红大活的时候盖成紫色腹部成红色。
赤甲红海蟹是海蟹中的一种,因其腹部和腿缘略呈红色,称之为赤甲红或石甲红。赤甲红头胸甲呈横卵圆形,甲壳坚硬,螯足粗壮,性凶好斗,喜栖于低潮线岩礁区和海藻密集区。乳山沿岸岩礁众多,海藻密布,饵料丰富,是赤甲红的主要生殖区。
乳山的赤甲红个头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及A族、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当地渔民捕捞赤甲红,多用蟹笼来诱捕。蟹笼是用鱼网和粗铁丝或铁棍制成的,设计十分巧妙,赤甲红一旦进去,就休想逃脱。
乳山赤甲红春末和中秋最肥,渔民常说"麦黄蟹""豆黄蟹",就是指的这两个季节的蟹子。当地还流传着"八月蟹子顶盖肥""春吃尖脐秋吃圆"的谚语。前者说的是阴历八月,是蟹子最肥的时候。后者说的是春天的雄蟹(脐为尖形)个大肉嫩,味道最鲜;秋天的雌蟹(脐为圆形)脂肥膏满,吃起来最香。
传统中医认为,蟹味美而性寒,蟹肉有养筋舒气之功,而白酒有醇香性暖、活血驱寒之效,两者配合,相得益彰。所以沿海的男人特别是渔民在吃赤甲红时,多数要喝一点白酒,以防脐冷凉胃。中医还认为,赤甲红海蟹有清热、散血、续断伤之功能,对筋骨损伤、疥癣、烫伤有治疗作用。近来医学界还发现,赤甲红海蟹有抗结核作用,对结核病康复大有补益。
赤甲红的吃法,最流行的就是蒸煮。将赤甲红洗净,不加任何佐料,放到锅里蒸或煮,食用时用姜末和醋佐餐即可。在酒店宾馆里,除水煮、清蒸外,还有姜汁蟹、炸烹蟹、炒蟹肉等多种食用方法。赤甲红还可干食,将鲜赤甲红蒸熟剥肉,晒成干,叫做"蟹米",秋冬无鲜货时用来做汤,集清鲜与浓香于一身,吃过后终生难忘。
花蟹:别名花斑鲟,花红蟹,红蟹,斑纹鲟,花蟹,花盖蟹
产 地 分布于中国东海、南海、黄海的浅海海域,为人们喜爱的常见食用蟹类,色鲜艳味鲜美,利于活体运输。
花盖蟹 学名锯缘青蟹,梭子蟹科的一种,头胸甲长9厘米,宽约13厘米,重0.2-0.5千克。背面隆起,光滑,青绿色,因有灰绿相间的花纹,而在本地区俗称“花蟹”,螯足强大,最后一对足呈奖状。是海洋捕捞和人工养殖对象,分布于10-30米左右的沙质或泥质海底,在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海区较多,因此常在河口及沿岸捕获。善游泳,夜间活动较多,白昼穴居。养殖蟹用逆水法或干池法收获。
花蟹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肥硕鲜美,为蟹类中的上品。可食用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4.6克,脂肪1.6克,维生素a2微克,钙228毫克,磷262毫克,铁0.9毫克,以及镁、锰、铜、硒、钾、钠、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供药用,性寒、味咸,有小毒,入肝经,具有散瘀血、通经络、利尿消肿、解漆毒、续筋接骨、滋补等功能。其肉、卵巢、肝脏均可食用。蟹黄为高级的调味品和滋补品。
赤甲红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文名
赤甲红
别 名
石蟹、日本蟳、蝤蛑
拼音名
Chì Jiǎ Hónɡ
来 源
甲壳纲蝤蛑科日本蟳
【拼音名】 Chì Jiǎ Hónɡ
【别名】 石蟹、日本蟳、蝤蛑
【来源】 甲壳纲蝤蛑科日本蟳Charybdis (Charybdis) japonicus (H. Milne-Edwards),以全体入药。
【生境分布】 我国沿海。
【功能主治】 破血,通乳,消食积。
治产后血闭,宿食,乳汁不足。用量1~3个。
治小儿软骨病:赤甲红同糯米炖食。
黄疸:大赤甲红1个,茵陈1两,炖食。
小儿头上生疖:赤甲红1个,同糯米饭捣烂敷之。[1]
F. 海蟹怎么作好吃
个人口味罢了,若说到螃蟹的做法,讲究就多了,自宋代以来,螃蟹就屡屡出现在记录人们世俗生活的文献里。比如吴自牧的《东京梦梁录》,这是记载南宋临安生活的一部笔记,这当中就有一款“橙酿蟹”非常吸引人。一般说“酿”便是以肉做馅,以蔬果为盅,橙酿蟹则是把螃蟹蒸好剔肉取蟹黄,把香橙从大概四分之一的地方切开,挖去果肉,留下少许橙汁,做成一个带盖的炖盅,把蟹肉蟹黄与葱姜等佐料稍稍煸炒片刻,再放入橙盅内,兑入少许偏甜的黄酒,盖上盅盖,大火蒸10分钟即可。这样做出来的螃蟹,香滑细嫩,浓郁的蟹鲜中还带有淡淡酸甜的橙子香。现在江南地区还有很多酒肆餐馆仍然在出售这一古老的螃蟹菜,以阳澄湖周边地区居多,爱好美食的人对此也是趋之若鹜。我们现在人吃蟹,以南方的名菜居多,比如将蟹肉拆出与鲜虾仁同炒的大炒虾蟹,比如把螃蟹一刀劈两半与水磨年糕同炒的毛蟹炒年糕,再比如专用蟹膏蟹黄制作的秃黄油,等等。这些菜我感觉都不能提,只要听它们的名字,就已经口内生津、不能自已了。南方人吃蟹比较精细,愿意费时间费精力把蟹肉拆出来制作,河蟹如此,海蟹亦然,比如宁波人爱吃的炸蟹斗,就是把一种叫“日本蟳”的海蟹剔肉与猪肉混在一起炸制的。其实大江南北最普遍的吃螃蟹的方法,还是清蒸,最简单,也最保持原味,
G. 虫寻,这个字念什么,做何意思
蟳 拼音:xún
蟳,俗字写作“虫寻”。是海蟹的一类。即蝤蛑,俗称青蟹﹑梭子蟹。螯足强大,不大对称,第四对步足像桨,适于游泳,常见的日本蟳是主要的食用蟹。闽浙台湾一带泛指十足目蟹类的一个地方性俗称。
H. 福州产长得像螃蟹但是比螃蟹要大的东西
是叫 蟳《xún》
海蟹的一类。即蝤蛑,俗称青蟹、梭子蟹。螯足强大,不大对称,第四对步足像桨,适于游泳,常见的日本蟳是主要的食用蟹。
闽浙台湾一带泛指十足目蟹类的一个地方性俗称。如:膏蟳(锯缘青蟹),石蟳(日本蟹),红花蟳(锈斑蟹)等等。
蟳,俗字写作“虫寻”,发音:xún 学名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古称蝤蛑(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青蟳(《正字通•虫部》),属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之甲壳动物(Custacea),是该科中体型最大、成长最快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区域的河口、红树林沼泽及潮间带等咸淡水混交的温暖而盐度较低的浅水域。
蟳依其外部形态、颜色、行为及生态分布可大致分为正蟳(白蟳、粉蟳)、花脚蟳(砂蟳)和红脚蟳三种,七都蟳属正虫寻类。无论是哪一种蟳,其活体背壳的颜色均为青绿色,煮熟后色彩皆变成红色。蟳在一年内可达成熟体型,雌蟳在成熟脱壳时,即由黑幼母脱壳成母蟳。刚交配之母蟳卵巢尚未发育,俗称冇母或空母,约经一个月后,卵巢快熟发育成孕卵之红蟳。如果母蟳断了泳足,即使是交配过的成熟母蟳,卵巢也会立即停止发育。卵巢饱满的红蟳会由河口、沼泽等盐度较低的浅水域往外海移动,并在外海产卵,蟳卵产出后即附在母体腹部泳肢之刚毛上,俗称开花(亦叫抱卵)。卵产出后在水温28℃时经14天可孵化成水蚤幼生,随着成长而逐渐向岸边移动,期间经过5次脱壳后蜕变成大眼幼生,这时期的蟳苗已接近岸边,再经1-2天就可再次脱壳蜕变成第一期稚蟳了。蟳苗从孵化至此时约21天。在一个繁殖季节中,一只成熟健康母蟳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数,依个体大小而有区别,约在100万-500万粒。
蟳为肉食性海产动物,喜吃贝类、螺类、鱼、虾等。其一生须脱壳12-15次,每次脱壳后甲幅都有20-40%的成长,而体重则增加70-170%。蟳脱壳后全身柔软而称作“软蟳”,但其身软嘴不软,软蟳的第一餐食物即是自己脱下的硬壳。
人们在市面上见到的蟳通常有四种,最常见的是性腺未成熟的幼蟳,称作“菜蟳”;第二种是卵巢已发育成熟但卵块未孵化的雌蟳,因含有桔红色的卵巢(俗称红膏)而叫作“红蟳”或“红膏蟳”;第三种是成熟雄蟳,称“公蟳”;第四种是已交配但卵巢尚未成熟之雌蟳,称“冇母”或“空母”。
野生蟳(俗称海捕蟳)的捕捉方法有五种。一是“笼蟳”,即利用蟳将脱壳时,为避免因刚脱壳体软而被其它蟳或别的动物吃掉,常常会到岸边寻找或挖掘洞穴藏身的特性,用竹篾制成有倒鳍口的蟳笼放置在岸脚一带,让蟳自行爬入,退潮后即可手到蟳来,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野生蟳内有刚形成的软壳,外有未脱的硬壳,蟳肉最饱满,肉质特嫩美,味道尤鲜香,称为“重壳蟳”。牙城湾沿岸西门村岐后至洪山村乌岐一带及凤阳村田头洋至丘里一带以盛产“笼蟳”出名。第二种方法是“摸蟳”,即退潮后沿还有流水的港汊水边用双手在水下泥面左右摆摸寻找。第三种是“掘蟳”,即在退潮后的泥滩上寻找蟳洞,再用阔口方形锄顺洞道挖掘,直到洞穴尽头,然后活捉。第四种是“钩
蟳”,即用长约1米的铁条硬钩伸入蟳洞钩捕。第五种是“踩蟳”,即在蟳洞口后侧1米左右沿洞口方向踩踏,逼蟳爬出洞口进行捕捉。
蟳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产品,营养丰富,有滋阴壮阳的作用,特别对哺乳期女性有催乳和增乳的药效,故有“海鲜珍品”之誉。
蟳的烹饪方法多样,主要有对半煎蟳、清蒸蟳、糯米蒸蟳(称蟳饭)、老酒炖蟳、油炸蟳、蛋炒软蟳等,以对半煎蟳味道最香美。
因牙城湾处在七都溪(杨家溪)下游,溪流两岸森林茂密,水质优良,底栖硅藻丰富,而以底栖硅藻为食物的螺类、虾类、贝类的品质亦佳,蟳长期生活在优质的水中,
食用优质的食物,自然品位出众,故人们把产于历史上属七都境的牙城湾七都港一带的蟳称做“牙城蟳”或者“七都蟳”。
牙城蟳在闽浙两地闻名遐迩,民国十八年版《霞浦县志》和1996年版的《宁德地区志》中均将“牙城蟳(七都蟳)”列为名产。
I. 蟳搁怎么读
蟳xun搁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