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食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工业上用海水晒盐(也称盐田法)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还有较多人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加了进去。
用途
食盐的作用很广: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化学性质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
2.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
3.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
‘贰’ 海盐是如何晒的
现在海盐的晒制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该法需要在气温高,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地势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盐田一般分成蒸发池与结晶池两部分。
在每月的大潮至时,将海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经日晒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至结晶池,继续日晒,随着时间的增加,海水渐渐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继续曝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结晶。这时的晶体就是粗盐。
(2)盐田制盐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晒制海盐的起源
采用海水晒盐起源于明代的山东省无棣县。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着的《天工开物 .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上述记载中的“海丰”即指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
“解盐”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居当时国内之首,属“贡盐”之列。无棣滩晒的海盐质量与解州贡盐相同,可见无棣制盐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叁’ 古时候如何制盐
古人制盐有两种方法:
沿海地区的海盐,在临还的地区有盐田,将海水放入后围起来,利用日晒蒸发水分,待盐自然析出后取盐。
内陆主要是盐井,从井中取出盐分高的卤水,通过蒸煮的方式将水蒸发掉,取盐。
‘肆’ 盐田的制盐工序
第一步耙晒盐泥:盐泥其实就是普通的泥土,在大潮过后,盐工们用钯子钯海水浸过的沙土,在烈日下暴晒。等沙土上有白色的小颗粒出现,盐工们将沙土放到过滤池上面,再用海水冲,冲出来的就是卤水。用来过滤海水、存积盐分,长期下来,泥土中自然包含了相当高的盐分,所以称为盐泥。盐泥是反复使用的。如果下午的潮水淹不到这里,接下来的三天,这块盐田还要继续翻晒。直到盐田中的盐泥晒干了,第二道工序才能开始:将晒干的盐泥放在过滤池里,下面垫上稻草、竹席来过滤盐水。盐泥被抛进池子里,下面还要浇些海水,人进盐池,用脚密密实实地踩踏,盐分含量重的卤水就从盐池底部渗到侧下方的卤水池。”
盐工们大多熟悉天象,能够推算潮汐,利用潮汐来帮忙制盐。盐池的水在潮汐的作用下被灌满,盐工要准确地测量卤水中的盐分含量。测卤水中盐分含量有一种特别简单的办法。在盐池旁的灌木中折下一段两寸长的小树条,剥去外皮放在卤水中,树枝就会飘浮在水上,这说明卤水中的盐分已经很浓。相反,假如卤水中的盐分不够,小树条就会下沉一直沉到够盐分的深度。这种能检验盐分浓度的小树条是一种叫做“黄鱼茨”的树,有盐田的地方才有,相当神奇。
在炎炎的烈日下。暴晒一中午。下午就可以来收盐了。收盐时。用的是自制的木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