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热米饭,自热面条,是怎样加热的
更多图片(2张)
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到水后在3-5秒钟内即刻升温,温度高达150℃以上,蒸汽温度达200℃,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很容易将生米做成熟饭。发热过程无任何污染,而且成本低廉,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贰’ 单兵自热食品有几种
09单兵自热食品是我军新研的餐份包装食品。产品以自热米饭,面条软罐头为骨干,配以副食软罐头,水果蔬菜软罐头,香辣酱和具有快速生津止渴功效的速溶固体饮料,具有品种丰富,接受性好,营养均衡等特点,可随时随地实现热食保障。
1,豆沙米饭 2,什锦米饭,3,鸡丁炒饭 4,扁豆牛肉炒饭 5,酱油炒饭 6,咖喱炒饭 7,腊肠炒饭 8雪莱肉丁炒饭 9,雪莱肉丁炒面, 10香菇肉丁炒面 11,羊肉抓饭...等等共12餐份(包)
‘叁’ 军用食物好吃吗
当然有。比如:
1、压缩饼干:军用压缩饼干每100克热量有450-500千卡,比一顿饭(2两米饭,一些青菜和肉)高出大约100-150千卡。(以冠生园的118g包装的压缩饼干(里面有两块)一顿吃一片就OK了)
2、单兵自热食品:单兵自热食品是最新研制的第二代全军通用型单兵自热食品。该产品以自热主食为主,辅以即食谷物类食品、副食和调味品等,口味丰富多样,连续食用接受性好。食物口味接近我国传统饮食口味。其中无火焰自加热器热效率更高,使用更加方便、安全、可靠,机动性更高。
3、军用罐头:军用罐头是军用食品的一种,因其在常温下可长期贮存,耐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强的特点而在军用食品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士兵在野外持续作战或执行任务的必须装备。
‘肆’ 自热热干面怎么弄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1月17日讯(记者李冀 通讯员张敏)从扫描付款到一碗热腾腾的现下的热干面到口边,只需56秒!无人热干面店提供24小时不间断地道武汉味。今天,大汉口热干面全自动一体化自助售面机亮相,预计年内将进入机场、车站、医院、学校及社区等,有望让市民随时随地吃上热腾腾的鲜食热干面。
“手机扫码,支付5元,经过送料、注料、加热、取面四个步骤56秒,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就被送到了取面口,制作全程都能在高清液晶显示屏上看到,配料包和餐具可自取。”今天,记者购买体验自助热干面,温度、口感、味道与小食店人工做的热干面无差异。
据介绍,自助热干面售卖机一次可储存85碗面鲜面,存储环境是4℃的保鲜仓,当消费者扫码付款后,面条进入烹调环节,食客能从显示屏看到面条制作流程及动态。全程操作依靠电力加热无明火。
据大汉口热干面工作人员刘晓婷介绍,公司通过两年的努力,研发了热干面鲜面24小时无人自动售卖机、面条机和给料机,目前,日产能达30万包,年产值达2亿元。已获得5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8项外观设计专利。让热干面迈入标准化智能化时代,人人都能随时吃到新鲜并且口味标准的热干面。
此外,除了自助售面机,大汉口热干面还研发了可移动自动批量热干面批发销售机,租赁或购买一台这样的设备,能在1分钟内制作出16碗热干面,用于解决大型活动井喷式用餐需求,不仅快速而且口味统一。
刘晓婷介绍,目前已和中百罗森进行合作沟通,很快自助热干面将进驻中百罗森店,便利店快餐又多了一种选择。同时,也在和第三方运营商沟通,24小时自助热干面售卖机的设点运营问题。
【编辑 叶凤】
2.7万阅读
搜索
中百罗森热干面
武汉热干面第一名
自助煮面智能售卖机
大汉口热干面官网
河南信阳正宗热干面
热干面店铺图片
‘伍’ 单兵口粮的中国单兵口粮
单兵野战口粮研究在我军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概括为“三代”代表产品有侦察兵食品、特种单兵食品、普通单兵食品等。
第一代为野战食品。由压缩干粮、脱水面条、脱水米饭三种主食和午餐肉罐头、荤炒什锦罐头、酱爆肉丁罐头三种副食构成。这期间军用食品已经形成主副食搭配的结构。
第二代为陆勤系列野战食品,如脱水米饭等。我国快餐食品中的软包装罐头、脱水米饭都是我军在国内率先开发研制的,这些食品实际上就 是浓缩了官兵餐桌饭菜的快餐食品,它有饭、有菜、有汤,非常符合官兵的饮食习惯。
第三代研制期,一种新型的“方便面”问世,不仅口感较民用方便面好,而且可以用开水或冷水泡着食用,其方便性令世界叫好。这种面条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与此同时,我军的快餐米饭也宣告研制成功,并将陆续装备部队。
但上述产品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主食品种(主要是软包装的米饭罐头、面条罐头等)因淀粉回生而不能正常食用。因此,单兵口粮热食化作为一项提高我军战场饮食保障能力的重要问题,是我军后勤保障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我军已装备部队的单兵野战口粮的主要组成是各类主、副食软、硬罐头,对于软包装罐头,可采用无火焰口粮加热器自加热方式,实现其热食化;对于硬罐头产品,可采用固体燃料加热的方式来实现其热食化。对于这类口粮,主要是研制热效率高、体积小、适用范围广、价格适中的无火焰口粮加热器和固体燃料。
还要研制出适合我军官兵饮食习惯、适合自加热的、口味好、包装形式新颖、开启食用方便的主、副食品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出热传导效率最高的包装组合形式。 解放军单兵口粮中的猪肉蛋卷,口感不如现制伙食,习惯野战口粮就是习惯现代战争。“原地休息,15分钟后开饭!”初秋,嵩山深处,济南军区某通信总站六营一连连长黄欣,向刚刚完成5公里急行军的队伍下达命令。闻听此言,战士们一头雾水:天还没亮,全连就紧急集合出发了,按惯例都是回营区就餐,从不携带米面、果蔬及炊具,荒山野岭更无店铺,吃啥?
“一人一包,按照说明自行加热。”当炊事班长把单兵自热食品发到手上,大家都想尝个鲜:口粮配发连队至今,从没消耗过。可真吃到嘴里,不少人咧起了嘴:“跟大肉包子没法比!”
野外光缆接续、小股“敌人”袭扰……那天上午,5个战备课目把大家折腾得筋疲力尽。到了午饭点,官兵们纷纷要求回营区就餐,或者就地埋锅造饭,不愿再吃那“热得快”。可黄连长还是搬来了野战干粮,理由就3个字:在打仗。
“由于连队相关训练没跟上,部分同志人在野外,脑子却在营区,真战实备意识不强,喊着打仗,却想着过舒服日子……”收兵回营,黄连长句句一针见血,并如实写进总结,上报总站。
作训部门随即顺藤摸瓜,发现不少营连的野战干粮只是“摆设”:有的说战备不出营区,不用吃;有的说口感不如饭菜好,吃不惯……
“战备讲口味儿,打仗就要吃苦果。”为强化官兵战备意识,弥补固定通信台站战备缺乏“野性”的先天不足,总站将每周五作为战备训练日,全天吃野战口粮,并于当晚在营区外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