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简述常用的培养方法及用途

简述常用的培养方法及用途

发布时间:2022-08-25 03:21:22

A.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及各方法的目的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故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1)配置培养基一(2)高温灭菌一(3)接种一(4)培养.
故答案为:(1)配置培养基;
(2)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
(3)接种培养
(4)培养

B. 简述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需氧培养: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试管或培养皿)直接放入一定温度(如30,37,55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内,经24-48小时(酵母和霉菌需经3-5天)培养。
厌氧培养:将已接好的培养基置于无氧的容器内或培养基表面造成无氧环境,在放入适宜生长的温度中培养,经5-7天。

大致如此。

C. 微生物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培养法是在人为条件下繁殖微生物的方法。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对养料、温度、氧气、水分、酸碱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并联系生产和实验上的具体要求,可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可分好气培养法和厌气培养法两类。中海生物技术的培养基一是好气微生物培养法,常用:
①摇床培养法,即将微生物接种于盛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后,放在恒温培养室中的摇床上作有节奏的振荡,使空气不断进入培养液中,促其良好生长;
②浅盘培养法,又称表面培养法,在盘内放一浅层培养基,使微生物能够充分接触空气,而有利于生长繁殖,但此法所需空间大,并且容易污染杂菌;
③深层培养法,适用于好气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培养,在大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并不断搅拌,可使微生物充分接触空气,迅速繁殖并积累代谢产物。二是厌气微生物培养法,实验室常用化学还原剂或抽气机吸除培养基中的分子氧,也有用静止状态的深层培养法。在生产中常用密封式发酵罐或不通风的固体发酵法。

D. 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并列举常用的人工培养方法

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为:
1、标本(估计菌量少的标本,先增菌培养)
2、根据培养目的,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
3、适宜的培养环境,35℃-37℃,18-24h
4、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选择可疑菌落进行分离、鉴定。

根据对气体的需求,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可分为:
1、需氧培养(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置于空气中即可,适于大多数细菌;
2、厌氧培养(专性厌氧菌):需在无游离氧的环境中培养;
3、二氧化碳培养(少数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布鲁菌、空肠弯曲菌等):需在含5%-10%C02环境中培养;4微需氧环境(仅在5%左右的低氧压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的培养)。

E.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

对混有多种细菌,采用划线分离和培养,使原来混杂在一起的细菌沿划线在琼脂平板表面分离,得到分散的单个菌落,以获得纯种。平板划线分离法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分区划线分离法:此法常用于含菌量较多的细菌的分离。先用接种环挑取标本涂布于琼脂平板1区(占培养基总面积的¼)并作数条划线,再于2、3、4区依次划线。每划完一个区域,均将接种环烧灼灭菌1次,冷后再划下一区域,每一区域的划线均与上一区域的划线交接1~3次。一个成功分区划线的平板,培养后分别观察1区形成菌苔,2区菌落连成线,3区和4区可分离到单个菌落。

②连续划线分离法:此法常用于含菌量不多的标本或培养物中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是先将接种物在琼脂平板上1/5处轻轻涂抹,然后再用接种环或拭子在平板表面曲线连续划线接种,直至划满琼脂平板表面。

2.琼脂斜面接种法

主要用于菌落的移种,以获得纯种进行鉴定和保存菌种等。用接种环(针)挑取单个菌落或培养物,从培养基斜面底部向上划一条直线,然后再从底部沿直线向上曲折连续划线,直至斜面近顶端处止。生化鉴定培养基斜面接种,用接种针挑取待鉴定细菌的菌落,从斜面中央垂直刺入底部,抽出后在斜面上由下至上曲折划线接种。

3.穿刺接种法

此法多用于半固体培养基或双糖铁、明胶等具有高层的培养基接种,半固体培养基的穿刺接种可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接种时用接种针挑取菌落,由培养基中央垂直刺入至距管底0.4cm处,再沿穿刺线退出接种针。双糖铁等有高层及斜面之分的培养基,穿刺高层部分,退出接种针后直接划线接种斜面部分。

4.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用于各种液体培养基如肉汤、蛋白胨水、糖发酵管等的接种。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倾斜液体培养管,在液面与管壁交界处研磨接种物(以试管直立后液体淹没接种物为准)。此接种法应避免接种环与液体过多接触,更不应在液体中混匀、搅拌,以免形成气溶胶,造成实验室污染。

5.倾注平板法

本法主要用于饮水、饮料、牛乳等标本中的细菌计数。取纯培养物的稀释或原标本1ml至无菌培养皿内,再将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15~20ml倾注入该无菌培养皿内,混匀,待凝固后置37℃培养,长出菌落后进行菌落计数,以求出每毫升标本中所含菌数。先数6个方格(每格为1cm2)中菌落数,求出每格的平均菌落数,并算出平皿直径,然后按下列公式计数,求出每毫升标本中的细菌数。

全平板菌落数=每方格的平均菌落数×лr2

每ml标本中的细菌数=全平板菌落数×稀释倍数

6.涂布接种法

本法多用于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细菌接种。将一定量或适量的菌液加到琼脂培养基表面,然后用灭菌的L型玻璃棒或棉拭子于不同的角度反复涂布,使被接种液均匀分布于琼脂表面,然后贴上药敏纸片,或直接培养,本法经培养后细菌形成菌苔。

F. 接种细菌的三种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接种细菌的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1、平面接种法:此方法主要用于鉴定或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动力。

2、菌落分纯法:此方法主要用于分离琼脂平板上的混合菌。

3、液体培养基接种法:此方法可用于比浊试验中。

4、平板划线接种法(又称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接种法为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后,可使细菌分散生长,形成单个菌落,有利于从含有多种细菌的标本中分离出目的菌。平板分离划线的方法比较多,其中以分区划线发育曲线划线法较为重用。其目的都要时细菌呈现单个菌落生长,便于同杂菌菌落鉴别。

5、纯培养细菌接种法:用于培养保存菌种及其实验用。

6、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法:用于保存菌种及间接观察细菌之动力(无动力之细菌仅沿穿刺线生长,清晰可见;有动力的细菌使培养基呈现浑浊样,穿刺线甚至难以看出。)

接种注意事项:

1、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工作台在使用前要紫外消毒,酒精消毒等。

2、应在酒精灯火焰前操作。

3、取菌种前灼烧接种针或接种环(要烧红)。

4、烧红的接种针(环)少使冷却在取菌种,以免烧死菌种。

5、接种后应尽快塞上面塞。

G.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有哪些作用

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脱除植物病毒,恢复种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之后,组织培养脱毒技术便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有不少国家已将其纳入常规良种繁育体系,目前,美国、新西兰等先进苹果栽培国的无毒苹果园的面积超过苹果园总面积的80%,意大利在20世纪60年代就利用热处理和茎尖组织培养法获得草莓无毒苗。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植物脱毒研究工作,但进展很快。

目前在果树(香蕉、柑橘、苹果、草莓)、花卉、马铃薯、甘薯和大蒜等园艺植物上,茎尖快繁脱毒已步入商业化生产阶段,至今已有规模不一的园艺作物脱毒苗生产中心、基地或厂家数百个,每年提供无毒苗数亿株,为我国园艺作物生产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如草莓脱毒苗,结果多,果实大,产量提高20%30%。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长旺盛,增产40%,许多观赏植物脱毒苗植株生长健壮,花多且大,上等花增加,商品价值提高。无病毒苗的培育无疑满足了园艺植物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H. 细菌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培养细菌的目的和培养物的特性培养方法分为一般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三种。

1、一般培养法:将已接种过的培养基,置37℃培养箱内18-24小时,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即可于培养基上生长。少数生长缓慢的细菌,需培养3-7天直至一个月才能生长。

为使培养箱内保持一定湿度,可在其内放置一杯水。培养时间较长的培养基,接种后应将试管口塞棉塞后用石腊凡士林封固,以防培养基干裂。

2、二氧化碳培养法:某些细菌,如牛流产布氏杆菌和胎儿弧菌等需要在含有10%二氧化碳的空气中才能生长,尤其是初代分离培养要求更为严格。将已接种的培养基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培养的方法即二氧化碳培养法,

3、厌氧培养法: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厌氧罐法、气袋法及厌氧箱三种。


(8)简述常用的培养方法及用途扩展阅读:

培养时应根据细菌种类和目的等选择培养方法、培养基,制定培养条件(温度、pH值、时间,对氧的需求与否等)。

一般操作步骤为先将标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做分离培养。再进一步对所得单个菌落进行形态、生化及血清学反应鉴定。培养基常用牛肉汤、蛋白胨、氯化钠、葡萄糖、血液等和某些细菌所需的特殊物质配制成液体、半固体、固体等。

一般细菌可在有氧条件下,37℃中放18~24小时生长。厌氧菌则需在无氧环境中放2~3天后生长。个别细菌如结核菌要培养1个月之久。

通过日常管理、检测、检查,了解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就可以结合当时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原因很多,内因是菌种是否优良,外因是光照、温度、营养、敌害和厌气程度等。

温度、光照和pH值都能影响着光合细菌的生长,而且温度、光照和pH值之间是互相制约的,温度与光照的强弱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应是互应的,即温度高,光照应弱;温度低,光照应强。

如果是温度高,光照强,pH值就会迅速升高,培养基产生沉淀,抑制光台细菌的生长;如果温度低,光照弱,光合细菌得不到最佳能源,生长速度也慢。经试验得出光合细菌生长的最适条件是:

①温度15~20℃时,光照30000~50000lx,培养基pH值为7.0;

②温度25~30℃时,光照为3000~5000lx,培养基的pH值为7.0。

I. 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和用途分别是什么

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通过大规模的植物细胞培养来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香料、色素和杀虫剂等。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用两个来自于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且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
动物细胞工程
常用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核移植等(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能够分泌蛋白质,如抗体等。但是单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的量是很少的,要借助于大规模的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生产许多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动物细胞融合

J.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培养法是在人为条件下繁殖微生物的方法。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以及对养料、温度、氧气、水分、酸碱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并联系生产和实验上的具体要求,可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可分好气培养法和厌气培养法两类。中海生物技术的培养基一是好气微生物培养法,常用:
①摇床培养法,即将微生物接种于盛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后,放在恒温培养室中的摇床上作有节奏的振荡,使空气不断进入培养液中,促其良好生长;
②浅盘培养法,又称表面培养法,在盘内放一浅层培养基,使微生物能够充分接触空气,而有利于生长繁殖,但此法所需空间大,并且容易污染杂菌;
③深层培养法,适用于好气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培养,在大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并不断搅拌,可使微生物充分接触空气,迅速繁殖并积累代谢产物。二是厌气微生物培养法,实验室常用化学还原剂或抽气机吸除培养基中的分子氧,也有用静止状态的深层培养法。在生产中常用密封式发酵罐或不通风的固体发酵法。

阅读全文

与简述常用的培养方法及用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用白醋祛痣的正确方法 浏览:248
老疤怎么去除最有效方法 浏览:660
cfoutofmemory解决方法 浏览:705
惠普m436打印机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22
c型钢的安装方法 浏览:491
中医治湿疹有哪些方法治疗 浏览:356
小乌龟怎么养在家的方法 浏览:309
联想的设备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99
双电机顺序控制接线方法图片 浏览:309
扣费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383
腰疼什么方法治疗快 浏览:660
化学药物分析评价方法 浏览:544
资源税计算方法 浏览:525
海蜇头的制作方法步骤 浏览:861
如何做腰背肌锻炼方法 浏览:544
用什么方法教大班二十内加减法 浏览:974
土壤doc的计算方法 浏览:454
毛巾折的方法视频 浏览:149
快速治疗宝宝便秘的最佳方法 浏览:14
如何判断议论文论证方法 浏览: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