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小石磨怎么磨芝麻糊
材料:黑芝麻、米、糖(最好是冰片糖)
1、大米先干净浸透,待用
2、黑芝麻下锅用温火慢慢炒香(一定要用温火慢炒)
3、将炒香的芝麻和浸透的大米倒入搅拌器中加少许水搅拌,直到成浆为止。
(以上这一步骤最好是用农家的小石磨来加工,因为小石磨磨出来的效果真是.....又香又滑,非常好吃)
4、用锅盛上适量的水,烧开后缓缓地倒入已搅成浆的米和芝麻,记往,一定要一边倒一边慢慢地搅和着,要不然那浆就会往下沉淀,结成一块块的就不滑的了。
5、待锅中所有的东东全烧开后,就加入糖(多少因各人口味而加),搅和。待到糖溶解再次烧开后。一锅热气腾腾的黑芝麻糊就OK啦。如要吃冻的就放进冰箱迟些再吃罗。
⑵ 用石磨制作豆浆的详细步骤
准备:石磨、黄豆、过滤网(细网格)
方法:1、浸泡黄豆(浸泡一个晚上左右)
2、将黄豆放进石磨,磨成浆。糊糊的。
3、加适量的水煮沸。
4、过滤豆渣(有人喜欢不过滤的)
5、加糖或者不加~
⑶ 我的世界华夏文明mod中的石磨怎么使用
Shift+右键(手里不要有东西)打开石磨,左上一格放要磨的东西,放好退出就一直对它点右键就可以(手里也不要有东西),就是磨的慢
⑷ 石磨是怎样磨粮食的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磨碎,形成粉末或浆。
具体为,石磨包括上石磨盘和下石磨盘,两扇磨盘的接触面(边缘的对磨环面)上都錾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物料。磨盘的中间部位錾有膛道,上下磨盘正对面具有膛道的中间部分留有一定的间隙,在上磨盘的转动下,驱动物料沿膛道进入到边缘的对磨环面。
石磨在长时间使用后,两扇磨盘的接触面会被磨损,致使上下磨盘具有膛道的中间部分之间的距离会减少,使得物料无法通过膛道进入边缘的对磨环面,此时需要对石磨进行修整,即需要将磨盘的中间部分削去一定厚度,重新打磨膛道至一定深度,恢复上下磨盘中间部分的原有距离,才能重新使用。每次修整石磨时,需要人工慢慢对磨石进行处理,非常地耗时耗力,往往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成,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⑸ 石磨和碾子在农村地区很常见,中国的工具为什么都是逆时针旋转的
在中国农村,有很多的石磨和碾子,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得不佩服他们,研究出这些东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另外也是由石磨的构造所决定的,石磨里边儿是有凹槽。中间有一个洞,把要打磨的东西放在洞里边,逆时针推的话,这些东西沿着洞往下滑,最后被碾碎。
推过豆腐的人都知道,豆汁儿全部留在凹槽里边。然后再用一个小刷子,把凹槽里边的所有豆汁儿全部都放进容器里。
⑹ 中国农村使用的那些石磨和碾子,为什么一般都要逆时针旋转
磨盘逆时针旋转为白虎一般用于门口风水,有青山煞、或段龙阴煞用之,但放置要勘测实地地形,九宫地位为何数,才可放置,否则多有伤人身体之祸害。 有句话叫做碾磨挡门,尸骨无存。磨盘是阴气特重的东东。
碾在农村是青龙,磨是白虎神。农村一般家家都有磨,意思是即可磨面又能避邪镇宅,至于碾,是一个村共用以盘或几盘,可保佑全村。至于你所说的,碾子和磨放在院子外的说法,我觉得,因为现在院子里基本没磨了。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中国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他了。 也泛指类似碾轧东西的工具:汽碾子,药碾子等。
磨刀要经过三次才能磨快磨好。如果磨的是切刀(不是宰刀),磨刀时一定要把刀口磨薄,这是第一次用粗沙石磨。然后又中粗石磨平,最后用细石磨快。
⑻ 老一辈人都使用过“石磨”和“碾子”,为什么都是逆时针旋转使用的
小时候村子里有公用的石磨和石碾,属于村子里的共有财产,一般是一盘石磨和一套石碾,存放石磨和石碾的地方叫“磨坊”,其实并没有房子,只是一块空地摆放上石磨和石碾,“磨坊”多数在以前生产队的队部或者其它地方。
在我们这边用来拉磨和碾子的畜力主要是毛驴,毛驴个体小更适合这样转小圈儿,而马和牛个体比较大,转这种小圈子太费劲,有时候还能把石磨拉翻,所以拉磨只有驴是最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