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鱼怎么调节水质
观赏鱼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夏季养鱼最需要关心的就是水温了,如果这时候没有好好注意水温的变化很有可能引起水质的改变,这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观赏鱼的疾病了。那么夏季养鱼该如何调节水质呢?
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于鱼类生长。
2、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
3、其他方法
在夏季,还要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药物调节法等。
4、防止鱼病
夏季也是鱼病的易发季节,应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食场、饵料台每10天清理一次,然后每个食场用漂白粉250g或生石灰7.5—10kg,用水溶化后泼洒,一般可每15天全池泼洒一次,使水中漂白粉达1mg/kg或泼洒生石灰达20mg/kg来防病治病。平时还应注意观察。发现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⑵ 鱼塘什么样的水色好怎样调节水质
鱼塘豆绿、茶褐的水色好,它反映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的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调节水质的方法如下:
1、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摄食强度、水温等每天酌量投喂。
2、饵料要新鲜、优质,投饵要固定地点。
3、适时加注新水,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一般每半个月加注新水一次,每次20cm左右,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新水。
4、科学使用增氧机械,10亩面积需配备3-5kw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除增氧效果外还有曝气即有利于水体里有毒气体溢出。
(2)常用的水质调控方法扩展阅读
鱼塘条件:
1、鱼塘土质一般为砂质壤土。
2、水质要求微碱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
3、放养前应清除池内过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药物杀灭病虫害。
4、鱼塘面积一般占养殖场面积的65%~75%。
5、同一鱼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放养的密度和鱼种合理搭配。
⑶ 为什么要进行水质调节水质调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养虾池的水质是影响对虾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虾的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体环境,其所处水体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和生命。
在不良水质中,对虾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其生长受到影响而趋于水质严重恶化时,直接造成大批甚至全池对虾的窒息死亡,而导致养虾的失败。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各种寄生虫、细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疾病的发生与蔓延,也会给养虾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养虾生产中,水质调节是管理工作中一项至为重要的环节。密切监视水质变化,适时、正确地调节水质,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适于其生长的水体环境条件,对于取得养殖成功,提高对虾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质调节的主要方法有:添换水、机械增氧,施用水质保护剂,生物净化等。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⑷ 池塘养鱼的水质怎么调理好呢
池塘中80%的鱼主要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并且受消费者欢迎,为主养鱼。20%的鱼为服务性鱼,用于消除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或者是清除池塘的杂鱼。
⑸ 养鱼的水质不好怎么办 调节养鱼水质常见方法
水质不好得调节方法: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鱼水质改良方法
加水是调节改良养鱼水质的有效措施,通过加注新水,带进氧气、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但加水的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加水量为鱼池正常蓄水量的三分之一。
但在炎夏晴天的傍晚,鱼池却不宜加水,这是因为这时精养鱼池水质浓,白天上下水层易生产氧差,午后上层水的溶氧饱和,下层水的溶氧光耗不长,加之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氧差值越来越大。
到了傍晚以后,表层水温逐渐下降,池水因上下水层温差缩小因而形成上下层水对流,溶氧量迅下降,鱼类会因缺氧而浮头。
如果在傍晚给鱼池加水,会人为造成上层水温急剧下降,上层水的溶氧大量逸出,加之水流作用,上下水层急剧对流时间提前,造成池水缺氧,鱼类浮头早,浮头时间较长,易造成泛池死鱼事件发生。
(5)常用的水质调控方法扩展阅读:
一、建好池塘,配好设备。选择水源可靠,无洪灾,周围无妨碍物。池塘面积在6-8亩,水深1.8亩,池底要平。鱼种池和成鱼池比例为1:10。须配有水泵、增氧机、网具各一部。
二、科学搭配放养鱼种。一是多种规格一次性放足,分批捕捞中期插放,套养鱼种。方法是:每亩放养鱼种100公斤,要放养多种规格鱼种:
鲢鱼0.3鱼、0.1公斤及每公斤28尾的3种,鳙鱼100克1种,鲂鱼每公斤70-80尾1种,草鱼0.4公斤和每公斤75尾各一种,鲫鱼每公斤120尾,鲤鱼每公斤40尾,罗非鱼每公斤150尾,共10种,前四种与后六种比例为5:5。每亩水面应配1.5平方米的鱼种网箱,每箱300尾。
三、合理投料、施肥。基肥多施,每亩需1000公斤堆肥;追肥勤施,5月份底前完成全年施肥量的60%,泼洒施放,原则是多次少量,水质要求肥、活、爽。5-6月鱼类开始旺食,应大量投草,按照囤塘量,每公斤草食性鱼每天投给1.2公斤。精料一般以喂罗非鱼为主,方法要精细,按鱼体重量的5%投喂。
四、加强鱼病防治。草鱼种放养前每注射0.3—0.5毫升的出血病免疫苗。6月份前开始半个月内,池内以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5公斤兑水泼洒。5月和9月以1ppm漂白粉全塘泼洒各一次,7月、8月以0.2ppm敌百虫各遍洒一次。
五、适时捕捞。6月底捕捞第一次,减少池塘的负载量。捕取0.5公斤以上的鲢、鳙鱼和1.5公斤以上的草鱼。一般一个月捕捞一次。
参考资料:网络-养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