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菜油怎么熬制
凉菜红油配方
红油香味浓郁、色泽红亮,回味悠长。用它拌出的“手撕鸡”“凉拌菜”“夫妻肺片”、“口水鸡”、别有风味。
用这种方法炼出的红油香味浓郁、辣而不燥,拌凉菜时只要很少油就能达到效果。
原料:菜籽油35斤、色拉油15斤,白芝麻150克,青红花椒各100克,老姜
400克,香葱500克,洋葱500克,二荆条辣椒10斤,辣椒5斤。
为什么要用二荆条椒呢?
因为二荆条椒与一般辣椒的辣味不同,它的特点在微辣且香,而且用它做出的红油色泽红亮,口感辣度适中,红油味香。较耐热,香辣可口,辣味适度。
香料:
八角50克,山奈30克,白蔻30克,桂皮50克,草果20克,香果30克,砂仁30克,小茴香50克。
制作方法:
(1) 将菜籽油烧到九成热,关火降到八成热时,下入姜片、洋葱和香葱炸干后
捞出,下入芝麻炸约1分钟至干香,捞出芝麻待用,再把其中锅中的30斤油勺出放在一边待用。
(2) 锅中倒入色拉油150克,烧到四成热后下入二金条辣椒小火翻炒3---5分钟后盛出;
(3) 锅中再倒入色拉油100克,烧到四成热后下入辣椒小火炒3---5分钟出香后捞出,将炒好的两种辣椒放入粉碎机中打成粉末。
(4) 当锅中剩下的20斤油温度降到五成热时,把香料(除小茴香外)与打成粉末的两种辣椒倒入锅内。
待油温降到四成热时下入小茴香,待油温降到两成热时下入花椒,等油温完全冷却后,将开始勺出来的30斤菜籽油和炸好的芝麻倒入,盖上盖子焖两天即可。
2. 菜籽油是怎么制作的它有什么样的功效呢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不管是煎,炒,烹,炸,每一样都离不开油的配合,这吃进嘴里的东西,每个人都希望吃好的,健康的,可是市面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价格也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消费者很容易都挑花了眼。
例如5升的大桶油超市里几十元就能买到,其它类型的油却卖得很贵,这是为什么嘞?很多人就会怀疑它的质量,首先是这种油会选用那些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其次就是这种价格的油都是调和油,会添加一些低价的油以降低价格,还有这种油都是转基因油,很多人对转基因油并不认可,所以竞争力就较差,另外压榨程度不同也会出现价位不等的情况。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手工压榨技艺世代相传,但现代机械普及后,提高了产能和效率,也因古法榨油工艺比较繁细,工序繁多,古法榨油渐渐被人遗忘,更多的成为旅游体验项目。
但用古法压榨出来的油,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更香和儿时的记忆,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
3. 你知道菜籽油工厂是如何制作高产量的菜籽油的吗能谈一谈吗
你知道菜籽油工厂是如何制作高产量的菜籽油的吗?能谈一谈吗?
第一、制作它的原料就是这些芥菜籽。从农场送来的芥菜籽中会掺杂很多异物,所以他们会用震动筛过滤掉里面的杆筋。芥菜子们会通过下面的流水线运走,而过滤出来的杆筋则会掉落在旁边的桶中,用来制作饲料。与此同时,芥菜子会通过一道强磁工序将掺杂在里面的金属垃圾过滤掉。现在,芥菜子来到了炸胚环节,当芥菜子通过这里时,滚轧机中的滚轮会将其压成薄片,接着流水线会把这些薄片送入螺旋压机中,机器中的螺旋轴会在有沟槽的框架中转动,当螺旋轴转动时,螺旋纹会施加压力,从而将薄片中的油脂逼出来。
第四、现在精炼完成后的菜籽油要准备罐装了,机器首先会把瓶子倒过来并喷入空气,将其内部灰尘吹走,然后把瓶子翻转过来送入灌装机。再开始注入菜籽油之前,机器会用真空抽出瓶子里的空气,如果无法产生吸力,就证明瓶子有破洞,机器就会自动将有瑕疵的瓶子从生产线上移除,而这台灌装机一分钟就可以灌装100瓶菜籽油等待罐装完成,再由贴标机贴上标签就可以进行出售。
4. 菜油的制作过程
(1)国内菜籽食用油的加工与利用。
A.预榨菜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水化脱磷→真空干燥→成品油。
B.浸出菜籽油精炼二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浸出菜油→水化(或碱炼)→脱溶→成品油。
C.预榨菜油精炼一级食用油工艺流程:毛油过滤→碱炼→水洗→脱色→脱臭→成品油。
D.浸出菜籽油精炼成精制菜籽油即色拉油工艺流程为:浸出毛油→水化→碱炼→水洗→脱色→脱臭→过滤→成品油。
(2)加拿大低芥酸菜籽油的加工与利用。
A.色拉油生产工艺:
脱酸:通过蒸汽或热水,使油脂水化,然后除去杂质,即将蒸汽导入油脂,游离脂肪酸随蒸汽被蒸馏出来,经冷凝后除去;或者让热水与油脂混合乳化,澄清后以离心机除去磷脂、游离脂肪酸和植物粘液等物质。然后真空干燥,所得产品称为粗油。
碱炼:通过碱炼,可进一步脱去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磷脂、色素、铁与铜离子及一些含硫化合物。先加0.02%~0.5%的磷酸在圆柱形铁锅中,60~90℃下处理15—30分钟,再加油量1%~3%的8%~12%浓度的氢氧化钠(烧碱)经10~30分钟的皂化,由于皂化物比重大沉入锅底,放出后称为皂脚;然后在65℃下用水或稀酸洗涤2次,放去水液,再在114℃下加热除去水分,干燥后贮入油柜。
氢化:采用选择性氢化法(温度200℃、压力41.37千帕)或非选择性氢化法(温度135℃、压力413.69千帕)处理时,在蛇管氢化锅中加入0.01%~0.2%的甲酸镍或碳酸镍,以促进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加氢而成饱和脂肪酸,使顺式脂肪酸变为反式异构体,以增加油脂的硬化程度和抗氧化力,并改进油脂香味。如果采用一种叫考夫曼的氢化装置,则可以低于100℃温度下进行,加入40%的Miscella(一种油溶剂混合物),油连续通过催化剂(镍),也可完成氢化过程。油脂中只有少量油酸存在,对油脂品质有所改进。
酯化:这一工序系在95~135℃温度下加热约2小时,也可在有催化剂(0.1%~0.5%的甲醇钠或乙醇钠,也可用钾钠合金)存在的低温(32~38℃)下进行;用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通过油脂分子内外的相互酯化,使三油精和三硬酯精形成6种不同的甘油三酯,从而增加油脂的塑性,低熔点的脂变为高熔点的脂,这样便于制造固化的人造奶油。
脱臭:为脱除有气味的黄色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和葡萄糖芥苷分解的含硫化合物,应在高温(240~270℃)和加压(5.07千帕的绝对压力)的真实罐中进行蒸馏,经冷却后加入0.005%~0.01%的柠檬酸,以防止氧化。
B.起酥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步骤是速冻,即以色拉油为原料,在附有可充瓦斯气的装置中,使油于2~5℃下进行冷冻,甘油三酯便大量形成晶体,过滤除去,再加入少量防腐剂和抗起泡剂,便制成了半固体乳白色而有塑性的起酥油。一般起酥油在10~16℃温度下,能保持不硬不脆,在33~34℃时保证不软不液化,是制造糕点、面包和人造奶油的原料;一般每1千克起酥油需要1.2千克菜籽油来精制。
C. 人造奶油的制取工艺:以80%的起酥油加20%的其他辅料,如发酵脱酯牛乳、乳制品以及少量的乳化剂、食盐、香料、色素、防腐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便制成人造奶油。制作时先把油溶性成分加在油内,水溶性成分加在牛奶里,然后按规定比例送去冷却机中,使物料快速冷却结晶,经过切块和包装即成成品。它与动物油相比,含胆固醇低,价格低廉,人造奶油是制造糕点、冷饮的重要原料。
D.调合油的制取工艺:将几种不同的食用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没有化学反应过程,它的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从食品营养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比较合理的油的脂肪组成中,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的比例最好接近1:1:1,只有调合油才能达到这个要求,故又称之为健康油。如果把菜籽油与米糠油或红花油等,按1:1比例调合,其亚油酸含量将提高2~3倍,芥酸含量将降低50%。日本用70%的米糠油和30%的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经试验测定,胆固醇可降低26%;用85%米糠油和15%红花油制成的调合油,可降低胆固醇19%。这样可以提高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扩大菜籽油的利用范围。
5. 炒菜油怎么制作才好吃
猪油是动物油,拥有特殊香味。用来炒青菜会特别顺滑,就像你洗头用过护发素那样,炒肉也特别香,还可以用
来做油酥,烘焙达人最爱
用料
用处多多的(炼)猪油的做法
选新鲜的猪板油,味道较少,切小块
2. 猪油白灼过水去腥味,然后锅里烧干下猪油和姜去腥味,锅里有水会溅油
3.中小火煮到出猪油,出油就把油盛出来,出一点盛一点,目的是熬出的油比较嫩,冷却后比较雪白,可以把渣渣过滤不要,锅里的油熬到差不多干就不用再熬了,渣可以用来炒青菜也很好吃顺滑,油盛碗中保存,冰箱保鲜能放一个月,冷却以后会变白,用来烘培或者炒菜都可以,万能油
6. 油菜籽的榨油流程是什么
一、首先将油菜籽晒干扬清,这样榨出的油会很清洁、无杂质。榨油时先将炒锅烧制70度,将池中的菜籽由螺旋杆卷入炒锅。
二、一般晒干的油菜籽只需要翻炒20分中,当温度表指向150度高温时,这时油菜籽已经炒熟了,工作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将炒锅闸门打开,将油菜籽放入第二个池中。
三、再由蛟龙将炒熟的油菜籽,吸入榨油机的铁斗里开始榨油。
四、打开铁斗闸门将油菜流入榨轴中,这样,菜油就从榨轴流入铁板,再经过铁槽流到装油的桶子里。
五、将菜籽油倒入过滤机中过滤,每过滤一桶菜籽油需要五分钟。
六、将过滤过的菜籽油,倒入铝桶将菜籽油烧开并脱磷。
七、将脱磷好的菜籽油倒入冷却机中冷却,只需要七八分钟就由高温150多度,下降到50度左右,再将冷却好的菜籽油放入铁桶。
八、最后将冷却的菜籽油倒入准备好的塑料桶中。
7. 菜籽油传统做法
在吃的方面,因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越来越推崇传统和手工。传统作坊里,用生菜籽现榨菜籽油的做法,在一些县城乡镇又开始盛行。假期里,目睹了传统手工作坊现榨菜籽油的过程,下面小编就将流程给大家介绍一下。
工具/材料
生菜籽
操作方法
01
准备生菜籽若干,菜籽要晒干。
02
将生菜籽倒入漏斗中,通过机器运转,将菜籽里的菜籽壳,灰尘等清除干净,然后干净的菜籽从另一侧出来。机器起到除尘的作用。
03
干净菜籽倒入图中的铁制大斗中,经过机器压榨,带泡沫的菜籽油 进入铁制圆盘中。
04
铁制圆盘是用来沥渣的。当带泡沫的菜籽油进入铁制圆盘后,通过过滤,渣更少的菜籽油通过龙头被放入桶里。
05
另一侧,当生菜籽经过压榨后,油渣从另一面出来。油渣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
06
榨出的菜籽油经过稍微冷却后,再次进入油渣分离机,经过机器的分离,纯菜籽油便正式成形了。
07
将菜籽油倒入油瓶中,瓶盖不能立即盖上,因为这时油是热的,需要冷却一个晚上,才能盖瓶盖。
8. 菜籽油是用什么做的
用菜籽榨的油
一般呈深黄色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制作方法 1.清洗:清洗前,先将菜籽放在竹制箩筐内,用脚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块),然后进行筛选。通过风车除去轻于菜籽的灰杂物。再用粗细筛分别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夹杂物。
2.炒籽:采用夹层锅(也可用两个锅套起来用),夹层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细砂。开始炒时,火力可稍大,约0.5小时后,锅内菜籽有炸裂声,即应控制火力。菜籽出锅前10分钟要压住火苗,当锅内菜籽温度达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黄色时,即可出锅。炒时要勤翻动。
3.磨碾:磨要放平,调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匀,大小籽分开磨,磨时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扫,头道坯将起槽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长的草心混合,压出的坯厚度不超过0.2厘米,掺入规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头坯蒸2分钟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钟。蒸时要不断往锅内加水,以补充损失。蒸腰不得漏气,烧火加煤要均匀。甑底上要加一层棕,既能保护甑底,又不粘坯。此时要勤换蒸锅水。
5.包饼、上榨:头道打双圈,二道打单圈,分散包饼,集中装榨,包饼要快,饼要踩紧踩平。包饼以散草为好。
6.压榨:轻打、勤打。使饼迅速压紧,出油后轻压、勤压,1小时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压力。撞杆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匀。头道打3小时,出油90%,二道打4小时,第二天早晨出榨。为防止冷风吹,用保温板或麻袋盖榨。
原料别名:菜子油、菜油、油菜籽油、芸苔油、香菜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作“青气味”。这种气体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子则不含这种物质。
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
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所以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中医理论认为,菜油味甘、辛、性温,
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
姚可成《食物本草》并谓菜油“敷头,令发长黑。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临床用于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
始见载于《天工开物》:“凡油供馔食用者……芸苔子次之。”
《本草纲目》则谓油菜籽“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油利,种植亦广云”。
菜籽油简称"菜油",主要取自甘兰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莱的种子(含油22%-49%,平均40%)。含蛋白质21%-27%,磷脂约1%。这些品种的菜籽产于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瑞典、波兰、德国、智利、法国及加拿大。在欧洲,菜油来源是冬播的甘兰型油菜。在巴基斯坦及加拿大,菜油的主要来源是夏播的白菜型油菜。
我国油菜生产近年有很大发展,亩产量不断提高。菜籽油产量约占植物油产量的1/3以上。除主要产区长江和珠江流域外,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因为它可利用冬闲地种植,不与大田作物争地。
菜籽毛油呈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辣味。碱炼、脱色、脱臭后的菜籽油澄清透明,颜色浅黄无异味。储藏时有风味回复的现象,但与原来(毛油)的风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