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纹身用什么去掉
方法:高频电子表针、中药洗文身、台湾的a剂+b剂、冷冻法除色素、神针移热法、激光洗文身
1、高频电子表针
原理是利用电流产生高压电火花来燃烧皮肤,使其脱水炭化,让皮肤细胞死亡、结痂、脱落把颜色带走(与扫班机原理相同),洗浅层颜色不留疤,因为表皮有横向生长的功能。
但深层的颜色很难洗掉,而且燃烧过的深层皮肤会留下一层叫做“半炭化硬结层组织”(就像烧了一角的纸会留下黄迹一样的界面),它影响深层组织向上生长,所以往深处洗一定会留疤。
3、台湾的a剂+b剂
这种方法在美容界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是用稀释了的硫酸腐蚀皮肤,在表皮层使用没有问题,但在真皮层使用会留疤,原理是化学烧灼。
Ⅱ 植皮手术用的取皮刀怎么消毒
交给消毒供应中心高温高压灭菌
Ⅲ 怎么装卸手术刀
外科手术刀的材料采用18/10高品质不锈钢 。
手术刀由刀柄和可装卸的刀片两部分组成。刀柄一般根据其长短及大小来分型,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存放和消毒。刀片的种类较多,按其形态可分为圆刀、弯刀及三角刀等;按其大小可分大刀片、中刀片和小刀片。
装载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使用后,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取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
其它的刀类有截肢刀、骨刀、轴式取皮刀、鼓氏取皮刀等。此外还有各种刀、R刀、激光刀等,它们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R射线、激光等,通过特定的装置来达到切割组织同时止血的目的。
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和分离组织。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选用不用的刀具。正确的执刀方式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执刀方式,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执笔式:用力轻柔,操作灵活准确,便于控制刀的动度,其动作和力量主要的在手指。
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等。
3.握持式: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紧捏刀柄刻痕处。此法控刀比较稳定。操作的主要活动力点是肩关节。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是执笔式的一种转换形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操作时先刺入,动点在手指。用于脓肿切开,刺破血管或胆总管等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的组织,扩大皮肤切口等。
Ⅳ 植皮手术需要多少钱怎么做
植皮术就是在自身健康皮肤处(供区)取下一部分皮肤,用来覆盖切除了瘢痕的区域(受区).供区的皮肤需要在受区得到新的血管供血才能够成活.一般情况下,自体皮肤移植成功的几率很大,但也有植皮不成活的可能.此外所有的植皮,都会在供区留下瘢痕.表层皮片切取可采用取皮刀片取皮法,滚轴刀取皮法及鼓式取皮机取皮法.
一般手术包括药品住院治疗手术费用的5000-1万不等,还要看植皮的大小.
Ⅳ 怎么样去除胎记可以说是最好的方法啊
常生活比较常见的,属于皮肤组织在发育时异常的增生,在皮肤表面出现形状和颜色的异常。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初生几个月后才慢慢浮现。胎记是特征也可能是噩梦,胎记如果不大且不显眼的话,可以让你更加独特,但是如果胎记太大并且生长在非常明显的部分,那么去胎记就是您需要去做的事情了。那么去胎记会不会留下疤痕?现在去除胎记的方法中多少都还是会留下疤痕和痕迹的,所以担心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正常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下这个问题。
去除胎记自己进行基本是不现实的事情,建议去医院进行处理最佳。当然去除胎记对现在我们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困难,从以前开始就有很多方法被用来去除胎记,而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光去胎记。
同位素疗法:有人曾经采用同位素的方法来去除胎记,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好,虽然开始的时候有抑制的作用,但是后面多多少少会带来一些后遗症。比如说:色素沉着等等。
具体操作:同位素贴敷在胎记即可。
植皮法:如果是大规模的烧伤等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但是相对来说美容效果也不理想,这种方法不推荐使用。
具体操作:植皮手术者以优势手握住刀柄,将取皮刀压在皮肤上,宽度根据需要而定。植皮手术下刀时刀片和皮肤表面呈40角,然后角度可调小到20左右,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植皮手术将滚轴作拉锯式、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由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直至取得所需要大小的皮片,然后将皮片切取下。
然后将取下的皮覆盖到胎记的位子即可。具体操作是医生要做的事情,这方面我们并不能自己操作。
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的光热作用,深入肌肤使胎记中色素气化或者粉碎,从而达到去除胎记的目的,效果非常好,这种激光根据不同的色素采用不同的波长,可以说是现在去除胎记最好的方法。
具体操作:麻醉,用激光仪器,针对自己胎记的颜色选择适当的长度的光波和探头,进行激光照射即可。
激光去胎记的优势
1、去胎记彻底有效,而且激光去胎记术后不复发。
2、在激光去胎记治疗时,没有很痛的感觉,无需麻醉。
3、治疗范围广泛,除了常见的胎记之外,激光去胎记治疗还可以治疗红胎记和青胎记。
4、选择性的破坏病变组织,激光去胎记不影响正常的皮肤组织,因而不留疤痕。
5、激光去胎记后皮肤愈合时间快,易护理,但注意不洗、不碰、不暴晒。
Ⅵ 标准外科装卸手术刀片的方法
外科手术刀的材料采用18/10高品质不锈钢 。
手术刀由刀柄和可装卸的刀片两部分组成。刀柄一般根据其长短及大小来分型,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刀柄一般与刀片分开存放和消毒。刀片的种类较多,按其形态可分为圆刀、弯刀及三角刀等;按其大小可分大刀片、中刀片和小刀片。
装载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使用后,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取刀片向前推即可卸下。
其它的刀类有截肢刀、骨刀、轴式取皮刀、鼓氏取皮刀等。此外还有各种刀、R刀、激光刀等,它们主要是利用高频电流,R射线、激光等,通过特定的装置来达到切割组织同时止血的目的。
手术刀主要用于切开和分离组织。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选用不用的刀具。正确的执刀方式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最常用的一种执刀方式,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主要在腕部。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2.执笔式:用力轻柔,操作灵活准确,便于控制刀的动度,其动作和力量主要的在手指。
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等。
3.握持式: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紧捏刀柄刻痕处。此法控刀比较稳定。操作的主要活动力点是肩关节。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4.反挑式:是执笔式的一种转换形式,刀刃向上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操作时先刺入,动点在手指。用于脓肿切开,刺破血管或胆总管等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的组织,扩大皮肤切口等。
Ⅶ 植皮术的方式
表层皮片切取可采用取皮刀片取皮法、滚轴刀取皮法及鼓式取皮机取皮法。 取皮刀片及供皮区涂沫适当量的液体石蜡。助手双手掌将供皮区压紧绷平;或术者及助手各用一块木板置于供皮区两端,使供皮区皮肤绷紧,术者可徒手持取皮刀片,或用止血钳、小取皮刀架夹持保险刀片,将刀片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作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或拉锯式的推进。一般讲,刀片和皮肤表面呈10-15度角左右。标准表层皮片为半透明状,平整、边缘不卷曲,供皮区创面呈密密麻麻的小出血点。当皮片大小达到所需要时,将皮片切取下。取皮供区残留创面用无菌油纱布覆盖,多层纱布及棉垫加压包扎,或用弹力绷带及弹力腿套固定敷料。
除非有感染或出血等特殊情况,一般不用更换敷料,直至创面愈合,内层敷料自行脱落。如有条件,肉芽创面术前根据分泌物培养结果,应用相应的局部抗感染治疗,并通过换药改善创面局部条件。
植皮前,对创面进行彻底的扩创,修整肉芽使其平整。扩创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可含有相应的抗生素)双氧水及碘伏液反复清洗创面。创面彻底止血。根据创面情况,皮片在适当紧张度下覆盖创面,并缝合皮片缘和创缘,鉴于皮片菲薄,不适宜缝合过多,以免引起皮片撕裂。
包扎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净皮片下积血。以无菌油纱覆盖受区皮片,油纱上再覆盖多层网眼纱布,用绷带加压包扎。或在缝合创缘与皮缘时,保留长线,缝合完毕后,皮片表面盖一层无菌油纱,油纱上再放适当量的网眼纱布,将预留的长线分为数组,然后相对打包结扎。
如创面较大,且感染又存在者,可以采用邮票状植皮法。将皮片角化层面贴附在油纱布上,根据供皮量来决定邮票状皮片的大小及移植密度。包扎方法同上。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手术体位、麻醉方法、消毒、铺单及其它术前准备同上安装好刀片,调节两端旋钮,将滚轴与刀片间的距离调整到即将取皮的厚度,固定旋钮。刀片和供皮区涂抹液体石蜡。助手帮助将供皮区两侧压紧绷平。
手术者以优势手握住刀柄,将取皮刀压在皮肤上,宽度根据需要而定。下刀时刀片和皮肤表面呈40角,然后角度可调小到20左右,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将滚轴作拉锯式、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由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直至取得所需要大小的皮片,然后将皮片切取下。 鼓式取皮机植皮法取皮厚度均匀,并可根据创面需要,切取厚度和形状符合创面要求的皮片。鼓式取皮机取皮技术要求较高,用洁净纱布擦拭鼓面,上好刀片调节取皮厚度,置于鼓架上,鼓面朝上锁定。用乙醚擦鼓面脱脂。按一定顺序在鼓面上涂抹脱水,厚薄合适,均匀一致,切忌反复涂抹。如所需皮片形状特殊,在鼓面上按所需形状涂抹脱水。用乙醚在供皮区脱脂、脱水。均匀涂抹脱水。
待胶水稍干后,术者左手握鼓柄,右手握刀柄,将鼓的前缘与供皮区涂胶区前缘悬空对齐,然后按压使鼓面与皮肤接触,持续下压并略向前推,同时将鼓稍向后滚动,右手持刀做拉锯样动作,开始取皮。手术者左手将鼓下压、后滚,右手将刀做拉锯状切皮,两个动作配合协调,才能顺利切取皮肤。切皮进程中同时注意鼓的两侧,如果一侧切下皮肤比所需的要宽,则稍抬该侧;如果一侧所切皮肤比所需宽度要窄,则稍将该侧鼓下压,以调整取皮宽度。
Ⅷ 手指植皮怎么做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植皮手术的手术体位、麻醉方法、消毒、铺单等准备就绪,安装好手术刀片,调节两端旋钮,将滚轴与刀片间的距离调整到即将取皮的厚度,固定旋钮。刀片和供皮区涂抹液体石蜡,并且要将供皮区两侧压紧绷平。 植皮手术者以优势手握住刀柄,将取皮刀压在皮肤上,宽度根据需要而定。植皮手术下刀时刀片和皮肤表面呈40角,然后角度可调小到20左右,也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植皮手术将滚轴作拉锯式、前后幅度不大的移动,由一端向另一端滑动,直至取得所需要大小的皮片,然后将皮片切取下。 植皮手术后可能会有静脉注射点滴、导尿管伤口引流管等留置,请注意维持良好之固定及管路之通畅;患肢可以枕头抬高,避免植皮部位受压,维持适当固定及支托位置,植皮手术在补皮区可能会有石膏固定,请勿随意拆除。
Ⅸ 皮片移植术的手术步骤
1.体位病人的体位按供皮区和受皮区的部位而定,以便于无菌操作为原则。通常供皮区多选择在大腿内侧及胸、腹壁,故一般取仰卧位。下肢供皮时,该下肢应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使切取皮片方便。
2.切取皮片
⑴表层和中厚皮片的切取
手法切取:准备刃长、薄而锋利的切皮刀一反映(或用直钳夹持剃须刀片),木板两块,将切皮刀浸入75%酒精内消毒60分钟(不用煮沸消毒法,以保持其锋利)。
供皮区要保持平坦而紧张,皮下的肌肉要松弛。
如在大腿或上臂取皮时,助手用一只手在供皮区对侧将皮横向拉紧,另一只手持木板将供皮区皮肤纵向拉紧;术者一手持木板于相反方向拉平皮肤,另一手持刀,将刀片滴小量盐水润滑后,一般与皮面呈15°角切入皮肤,作拉锯样往返动作向前推进,随切随将木板后退。动作宜均匀、平稳、迅速[图3].
表层皮片色灰黄,隐约可见皮片下刀片,创面有多数渗血点。中厚皮片色灰白,不能透过皮片看到下面的刀片,创面有大而散在的出血点;如有脂肪露出,表明已成全厚皮片。
机械切取:用手法切取大块中厚皮片往往不理想,需用鼓式取皮机切取;也可用滚轴式取皮刀或电动取皮机切取[图4~6].
鼓式取皮机由机架和机身两个部分组成。机身又分鼓面、手柄和刀架等主要组成部分,盛在消毒盒内。使用前应先检查机件是否完整,鼓面是否洁净,刀片是否锐利,以及刀片装好后刻度调节是否灵敏。然后,将消毒气窗打开,用包布包好,行高压消毒。使用时,打开包布和消毒盒,将取皮机连同机架放在手术台上。刀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取出,用盐水冲洗干净,放入刀架,对准位置,放平后拉紧夹刀板。
取皮厚度可通过旋转刻度盘来调整,一般成人约为:表层皮片在0.2~0.25mm,薄的中厚皮片在0.3~0.45mm,厚的中厚皮片在0.55~0.65mm.取皮前,将纱布折叠5~6层,剪成2×2cm2,用止血钳夹好,制成纱布刷两把。先取一把蘸胶水先涂鼓的开端和两边,再依次均匀涂刷鼓面(先纵行后横行涂刷两次)。供皮区同样先用乙醚洗净后用胶水均匀涂拭。
还可用专供取皮用的两面胶膜,将胶膜粘在鼓面上,供皮区也不用再涂胶水,既易于操作,效果又好。
待鼓面和供皮区胶水全干后,左手持取皮机柄,右手拇指,示指与中指持手柄,将鼓面的开端放在供皮区一端,紧压半分钟,供鼓面与皮肤粘紧。然后,左手轻轻提起取皮机并向前推,使鼓面与皮肤粘得更牢。把刀刃接近粘合处,右手作拉锯状动作切取皮片,切取达到预定长度后,将刻度转到最大限度,使刀刃远离鼓面,将鼓面拉离皮肤,以剪刀剪下皮片备用。如所需皮片大小超过一鼓面时(10×20cm2),在切完一鼓面后可不剪断,仅将皮片揭离鼓面,重新涂胶,将厚皮片穿入刀架与鼓面之间的间隙,继续向下粘起切割。按同样方法,也可切取宽于鼓面的皮片,以免缝接[图7⑴~⑻].
⑵全厚皮片的切取全厚皮片移植时,如能保持皮片原来的张力,最易成功。因此,切取前,应按受皮区创面的大小、形状,用纱布或薄塑料膜剪制受皮创面的样型,然后依样切取。切入深度以不进入皮下脂肪为度。最理想的全厚皮片切取后的创面可见纤维组织网格,网格内显露脂肪。由一端作一针或数针牵引线,拉起切口边缘后,于真皮层和脂肪之间作锐性切割,取下皮片。
为了便于分离和掌握厚度,可将示指横放在翻转的皮片下,助手压紧供皮区,保持皮肤紧张平坦,以利操作。也可将皮肤,皮下组织一并切下,再将皮片的脂肪剪除而成全厚皮片[图8⑴~⑷].供皮区的创面可直接缝合。
3.皮片移植固定将切取的皮片植于已做好术前准备的创面上固定包扎。固定方法分为缝合固定和非缝合固定两种。
⑴缝合固定法:这种固定法适用于无菌创面的植皮。先将皮片略加剪裁,使之适合受皮区创面形状,将其贴紧。缝合时皮片应有一定张力,不能过松,亦不可过紧。将皮片与创缘作间断缝合,每隔1~3针保留一根长线头,分组将邻近的几根缝线用一止血钳夹住,以免互相缠结和作结时拉力不均。缝合后,注意将皮片下积液用盐水冲洗排净,然后在皮片上平摊含抗生素的盐水纱布,均匀盖上松散的纱布团,使压力平均,特别应注意压好皮片的边缘,使皮片与创面贴紧。用保留的长线头扎紧纱布团(包裹包扎),再在外面加上敷料包扎。为使固定牢靠,可加胶布数条扎紧。在创面凹凸不平或极难保持不动的部位植皮时,除用上述方法固定外,还可用穿过皮片和创面基底的间断缝合,加垫小纱布卷压迫后结扎[图9⑴~⑷].
肉芽创面行表层皮片移植不易固定时,也可于边缘缝合数针作包裹包扎。
⑵非缝合固定法:肉芽创面多用此法,因缝合固定不利于引流,创缘脆弱也不耐缝合牵拉。一般将皮片切成邮票状或大片皮片,直接贴在创面上,皮片间保持一定间距,便于分泌物的引流。肉芽组织不需剪除,皮片要舒展平坦,紧贴创面。
创面小或容易包扎的部位,植皮后先用大于创面的一薄层盐水纱布平盖在上面,其上用多块松散的干纱布均匀压平,上面再敷干纱布与棉垫包扎。
大面积植皮或难于包扎的部位(如面部、臀部、会阴部等),可行暴露法,不敷盖任何敷料,随时小心清除创面分泌物。此外,取得病人充分合作,保持室温恒定及通风良好等也很重要。
在与体表相通的腔穴管道(如眼窝、口腔、阴道等部位)植皮时,因受视野的限制,无法缝合固定,只能作少数缝合,然后用纱布、胶皮管或牙印模胶堵塞作支持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