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需要做那些防疫
养猪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真,为确保养猪获得好的效益,在对猪场、圈舍经常消毒的基础上,还必须搞好以下免疫:常用消毒药:感毒杀、宝碘。
一、
哺乳猪、育肥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猪瘟污染区:新生仔猪超前免疫,乳前每头2头份,1小时后吃奶
;
35—40日龄二免,每头4头份。非严重疫区:仔猪出生后20天,注射疫苗6头份.60天,注射疫苗4头份.
2、
仔猪水肿、副伤寒
二联苗或
仔猪水肿、链球菌二联苗:15日龄每头一头份。
3、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20日龄每头2毫升,育肥猪每头2毫升。
4、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30日首免,65—70日龄二免。
5、
链球菌苗:25日龄接种,育肥猪60日龄接种。
6、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即疫情道来之前〉接种,未断奶仔猪不宜使用。
7、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8、
蓝耳病苗:仔猪在3—4周龄接种。
二、母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配种前1个月接种,间隔2周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4、
伪狂犬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5、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脑炎四联苗:配种前2个月首免,间隔3周后
在加强一次,每头2毫升。
6、
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三联苗:配种前15—20天接种,产前1个月接种,每头2毫升。
7、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产前20—30天接种,每头4毫升
。
8
、
口蹄疫:于每年10月〈即疫情到来之前〉,临产前1个月的母猪不宜使用。
9、
乙型脑炎苗: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0、
链球菌苗:
每年春、秋各接种一次。
11、
仔猪大肠杆菌〈K88—K99〉苗:产前42天、15天各接种一次。
三、种公猪的免疫
1、
猪瘟疫苗
:每半年接种一次。
2、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每半年接种一次。
3、
细小病毒苗、伪狂犬苗、蓝耳病:每半年各接种一次。
4、
乙型脑炎苗、链球菌苗:每年春、秋分别各接种一次。
5、
口蹄疫苗:于每年10月〈既疫情到来之前〉接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贰’ 提高猪群免疫力的措施有哪些
现在为什么猪生病后不容易治好?事实证明:引起猪发病的各种原因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病因变得特别复杂,因此提高猪群免疫力,依靠其自身的抵抗力抵抗疾病才是降低猪发病率的关键!这也是大家为什么都在追求提高猪的免疫力。如何提高猪的免疫力呢? 首先,根据不同的营养水平合理投喂全价饲料,使猪各生长阶段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均衡全面。 其次, 禁止投喂发霉变质饲料。如不小心投喂霉变饲料,可以拌料投喂排毒解毒、保肝护胆同时提高抗应激能力的胆汁酸。同时,加强饲养管理,禁止滥用抗生素类物质,禁止不合理的疫苗接种,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应激发生。但根据现在的养殖模式与理念,禁用一切抗生素的使用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建议使用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杜仲叶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绿原酸5%以上,杜仲黄酮8%以上,杜仲多糖20%以上。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等综合作用,对多种细菌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受到紊乱,从而使细菌不能正常的生长繁殖。
‘叁’ 小猪的免疫程序是什么
根据猪的品种,储备猪、待产猪、哺乳猪、种猪的免疫程序如下:
1.储备猪:育前1个月,断奶后母猪应接种以下疫苗:
(1)猪瘟疫苗,每人4份;
(2)猪丹毒与猪肺疾病两种组合,各1种;
(3)猪乙型脑炎疫苗,每头1剂;
(4)猪细小病毒疫苗,每头1剂(灭活疫苗可接种2次,间隔15天);
(5)猪伪狂犬疫苗,按说明使用。
2.分娩中的猪:分娩中的母猪应在分娩前15-40天接种以下疫苗:
(1)仔猪大肠杆菌四联疫苗(K88,K99,987P,F41);
(2)猪萎缩性鼻炎疫苗,产前每35天,产后15天2毫升;
(3)猪链球菌疫苗于分娩前35及15日各1剂;
(4)厌氧菌,分娩前35天和15天各3毫升;
(5)猪伪狂犬疫苗,产前40天各2ml;
(6)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复合苗。在每年9月底开始接种疫苗,也就是7号全年接种。
3.乳猪:
(1)CSFV疫苗,哺乳前免疫,每人2份,1小时后挤奶;多剂量免疫,每人4份,20天龄;
(2)猪丹毒与猪肺部疾病两种组合,各1种,断奶前2-3天;
(3)仔猪副伤寒疫苗,每头1剂,断奶前2-3天;
(4)猪伪狂犬疫苗,2ml/头,28天龄;
(5)猪萎缩性鼻炎疫苗,5-7日龄,30-35日龄,1次/支,2ml/头;
(6)在断奶前5~10天,第二次同时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每头2ml。
4.育成猪:
(1)CSFV疫苗,65-70天,每人4剂;
(2)两株猪丹毒与猪肺病合用苗各1株;
(3)仔猪副伤寒疫苗,每人1支;
(4)猪链球菌疫苗,每人1剂;
(5)猪伪狂犬疫苗,每头2毫升。
(3)猪常用的免疫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目前猪瘟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猪疫苗的研究和生产,制定以下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猪场(户)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疫苗的使用说明,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
(1)猪瘟疫苗
所有猪按照瓶标上的第一部分生理盐水进行肌肉注射1ml。断奶前可给仔猪接种4剂疫苗,以防止母体抗体的干扰。在猪热病不流行的地区,没有母性抗体的断奶仔猪可以注射一次。在出现疫情威胁的情况下,仔猪21~30日龄注射1次,65日龄注射1次。
(2)猪瘟、猪丹毒、猪肺病三联活疫苗
按照瓶标第一部分,每部分加入1ml稀释的铝凝胶生理盐水(铝凝胶生理盐水使用时必须彻底摇匀)。摇匀溶解后,2月龄以上的猪肌内注射1ml。
断奶后,不带母体抗体的仔猪注射该疫苗,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病有较强的免疫力。猪瘟的免疫期为1年,猪丹毒和猪肺疾病的免疫期暂定为6个月。
(3)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猪耳根肌肉注射后,体重在25公斤以上3毫升,10~25公斤2毫升,10公斤以下1毫升。猪在注射后15天免疫,免疫期6个月。病猪和母猪在瘦肉和产期,未断奶的仔猪不能注射。
(4)仔猪伤寒疫苗
适合1月龄以上的哺乳期或断奶期健康仔猪。按标签说明口服或注射。口服法:用凉开水稀释,每份5~40ml混合成少量新鲜饲料,让猪自己喂养。注射方法:用20%氢氧化铝或生理盐水稀释,每耳后肌肉注射1剂(瓶标注明不允许口服)。
(5)仔猪黄、白痢疫苗
双价基因工程疫苗通常用于仔猪腹泻。
用于怀孕母猪在预产期前15~20天耳后肌注1剂。重症病例的猪场在出生前7-10天再次免疫,但剂量减少了一半。
‘肆’ 小猪用什么可以提高免疫力
提高仔猪免疫力的方法
1、提高初生重,增强抵抗力。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喂营养丰富的妊娠母猪料,提高采食量。
2、提供充足的母乳。仔猪在生后1小时内吃到初乳,同时仔猪吮乳的刺激有利于母猪子宫收缩,加快分娩过程。但最初的几滴乳汁应弃掉,该部分乳汁因存储时间相对较长,易受细菌污染,小猪进食后最易引起拉稀。
3、防寒保暖,减少应激。新生仔猪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9℃-34℃,随仔猪日龄增长,对温度的要求会降低。1-3日龄为30℃-34℃,4-7日龄为28℃-30℃,以后每周下降2℃直至20℃左右。营造干净、温暖、卫生的环境,减少应激。
4、过好断奶关,提早开饲,科学补料。仔猪应在7日龄开始训练补料,少喂勤添,2周后仔猪即能采食饲料。
5、保持猪舍安静,降低饲养密度。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降低舍内刺激性、有害气体的浓度。加强消毒。
6、在饲料中添加黄芪、板蓝根等中草药制剂或黄芪多糖、酶制剂等免疫增强剂都可提高仔猪免疫力。
‘伍’ 猪疫苗全程免疫方案
养猪场要始终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为确保养猪获得好的效益,在对猪场、圈舍经常消毒的基础上,还必须搞好以下免疫程序:
1、 商品猪
日龄 疫苗品种 免疫方法 免疫剂量 加强免疫时间
7-1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0.5-1ml 断乳后二免2ml
20-30日龄 猪兰耳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2ml
20-25日龄 仔猪水肿病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20-30日龄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ml 2周后二免2ml
30日龄或断乳后仔猪副伤寒活苗 口服 1头份 常发病场3-4周后二免
45-5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 体重30kg以下1ml、30-
(风池穴或后海穴) 80kg2ml、80kg以上3ml、
或穴位注射1ml
60日龄 猪丹毒菌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口服 1头份
50-60日龄 猪肺疫菌苗 口服 1头份
外购仔猪 进场观察48小时后免疫口蹄疫1次,20-30天后二免。在首免口蹄疫3-7天后分别免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苗各1次,每次间隔3-7天。
2、 种用仔猪
日龄 疫苗品种 免疫方法 免疫剂量 加强免疫时间
1日龄 猪瘟细胞苗 吃初乳前肌肉注射2头份,1-2小时后再哺乳(超前免疫)2头份 60日龄二免4头份
3-5日龄 仔猪黄白痢基因工程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7-1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0.5-1ml 断乳后二免2ml
10-15日龄 猪喘气病苗 肺内注射 2ml 常发病场15-21天后二免
20-25日龄 猪瘟细胞苗(未超前免疫者)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60-65日龄 二免
20-25日龄 仔猪水肿病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20-30日龄 猪兰耳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2ml
20-30日龄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1ml 2周后二免2ml
30日龄或断乳后 仔猪副伤寒活苗 口服 1头份 常发病场3-4周后二免
45-50日龄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体重30kg以下1ml 80日龄
或穴位注射(风池穴或后海穴)、30-80kg2ml、
80kg以上3ml、
或穴位注射1ml
50-60日龄 猪丹毒菌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口服 1头份
50-60日龄 猪肺疫菌苗 口服 1头份
60-70日龄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2ml 2周后加强免疫1次
3、 种母猪
免疫时间 疫苗品种 免疫方法 免疫剂量 加强免疫时间
配种前4周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体重30kg以下1ml 分娩前4周二免
或穴位注射 30-80kg2ml、或每年3月下旬、
(风池穴或后海穴) 80kg以上3ml、 10月上旬各免1次
或穴位注射1ml
仔猪二免后6个月 猪瘟细胞苗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产仔断乳后至再配间隔期
内免1次或每半年免1次
每年3月下旬、10月上旬 猪丹毒菌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口服 1头份 每半年免1次
每年3月下旬、10月上旬 猪肺疫菌苗 口服 1头份 每半年免1次
配种前4-5周 猪细小病毒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2-3周后二免
临产前1个月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配种前4-5周 猪兰耳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4ml 分娩前4-5周二免
临产前30-40天 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 颈部肌肉注射 2-5ml 临产前15-20天
二免,以后每次临产
前15-20天免1次即可
临产前20-30天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 后海穴注射 4ml
临产前2个月 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临产1个月二免
以后每次临产前1个月免1次即可
临产前70天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2ml 临产前21天二免
临产前40-45天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临产前20-25天
二免,以后每次临产
前1个月免1次即可
临产前50-60天 猪梭菌性肠炎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临产前25-30天二免
以后每次临产前30天免1次即可
每年蚊虫出现前20-30天 猪乙型脑炎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10-15天后二免
以后每年免1次即可
每半年 猪喘气病苗 肺内注射 2ml
4、 种公猪
免疫间隔 疫苗品种 免疫方法 免疫剂量
每4个月 猪口蹄疫浓缩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 体重30kg以下1ml、
(风池穴或后海穴) 30-80kg2ml、
80kg以上3ml、或穴位注射1ml
每6个月 猪瘟细胞苗 颈部肌肉注射 4头份
每6个月 猪丹毒菌苗 颈部肌肉注射或口服 1头份
每6个月 猪肺疫菌苗 口服 1头份
每6个月 猪链球菌病灭活苗 肌肉或皮下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喘气病苗 肺内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细小病毒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ml
每6个月 猪兰耳病灭活苗 颈部肌肉注射 2-4ml
(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如出现个别对疫苗过敏等起副的作用的情况下,用地米注射!
‘陆’ 怎样增强猪的免疫力
答:①提高营养水平。不同品种、不同用途、不同阶段的猪的营养需要是不一样的。库区猪场应按不同品种、用途、阶段猪的生理特点及其营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乳猪、仔猪、中猪、大猪料以及后备母猪料、妊娠母猪料、哺乳母猪料等。②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带猪或饮水消毒,注意猪舍的通风、保温、密度、湿度。保持猪舍的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发生。定期驱虫,严格执行针对本场的免疫程序。
‘柒’ 怎样制定猪的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是预防猪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当前猪病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猪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情况,制定以下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各猪场(户)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疫苗的使用说明,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
(1)猪瘟疫苗
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均肌肉注射1毫升,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剂量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仔猪,注射一次即可。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出生后21~30日龄和65日龄左右各注射一次。
(2)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
按瓶签注明的头份,每头份加入1毫升铝胶盐水稀释液(铝胶盐水用时必须充分摇匀),振摇溶解后,2月龄以上的猪肌肉注射1毫升。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此苗后,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对猪瘟免疫期可持续1年,对猪丹毒和猪肺疫免疫期暂定6个月。
(3)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猪耳根后肌肉注射,体重25千克以上3毫升,10~25千克2毫升,10千克以下1毫升。猪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病猪以及瘦弱和临产期母猪、未断乳仔猪,则不能注射。
(4)仔猪伤寒疫苗
用于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健康仔猪。按瓶签说明口服或注射。口服法:用冷开水稀释,每头份5~40毫升均匀拌入少量新鲜饲料中,让猪自行采食;注射法:用20%氢氧化铝或生理盐水稀释,每头耳后肌注一个剂量单位(瓶签注明口服者不能注射)。
(5)仔猪黄、白痢疫苗
通常采用仔猪腹泻双价基因工程菌苗。
用于怀孕母猪预产期前15~20天左右,耳后肌肉注射1个剂量单位。严重发病的猪场,在产前7~10天再加强免疫一次,但剂量减少一半。
(6)猪细小病毒活疫苗
用于后备母猪、种公猪在配种前1个月左右,肌肉注射1个剂量单位。
(7)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
给妊娠母猪于产仔前45~50天肌肉注射1毫升,临产前10~15天在鼻内滴注1毫升。受传染性胃肠炎威胁区的1~2日龄新生仔猪也可以用疫苗免疫,口服0.5毫升,在4~5天后产生免疫力。
‘捌’ 猪的标准免疫程序
根据猪的品种按后备猪、临产猪、哺乳猪、育成猪不同的免疫程序,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