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

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22 22:43:41

A. 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的方法有哪几种

冬期混凝土养护与常温下混凝土养护,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浇筑的混凝土需要进行保温,使混凝土在严寒的大气温度下,仍然在正温度环境中完成自身的硬化过程,从而实现应有的强度指标。

一方面是在严寒的大气温度环境下浇筑,另一方面要求在正温度的环境中养护,这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使混凝土真正能在正温度的环境中得到养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构成了混凝土冬期养护的方法,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养护方法应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蓄热法:利用加热混凝土的原材料产生(水泥除外)的热量及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再加以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延长混凝土的冷却时间,使混凝土冻结前达到或超过临界强度。

这个方法在工地冬施时广泛得到使用,但要注意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室外大气温度最低不要超过-15℃,否则会缩短混凝土的冷却时间,使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就受冻,从而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使用的保温材料各地都有不同的选择,比如稻草帘、蛭石、珍珠岩等,但是由于冬期天气干燥、风大,使用易燃的保温材料存在着防火问题,目前在一些地区使用无纺布和稻草加工成的保温被,效果也不错,但必须注意无纺布必须是阻燃材料的。

无论使用哪种保温材料,一定要对保温的结构遮盖严密,保证不透风不失水,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是大面部位的2~3倍,并保持不断的测温。对于采用组合钢模板浇筑的墙体混凝土,宜采用整装整拆方案,当混凝土达到1N/mm2后,可将侧模板轻轻脱离混凝土后,再合上继续养护到拆模。

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宜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筑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2)蒸汽加热法:是利用蒸汽的热能对新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具体有四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在模板外加密封的套板,套板内通入蒸汽来加热,以便养护混凝土。这种方法称为蒸汽套法,它适用于现浇的梁、板、框架结构墙和柱。再一种做法是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罩以塑料膜或帆布膜,内通蒸汽养护混凝土。

这种方法称为棚罩法,它适用于预制梁、板、地下基础沟道等。还有一种做法是当浇筑大模板混凝土、柱模混凝土等垂直结构时,可以采用在模板内或背面设蒸汽循环管道加热养护混凝土。这种方法称为热模法,它适用于墙、柱及框架结构。

最后一种做法是在混凝土构件内部预留孔道,将蒸汽通入孔道内加热养护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再灌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通气孔封闭。这种方法称为内部通汽法,它适用于预制梁、柱、桁架、现浇梁、柱、框架单梁。

(3)电加热法:是在新浇筑的混凝土中按一定间距插入电极,利用混凝土本身的电阻将电能转变为热能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还可以利用各种电加热器。例如,电阻丝、电磁感应加热器,远红外加热器和电热毯等对混凝土加热养护。

由于电加热法是用电进行加温,相应的要求就会很多,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电压,电极与混凝土中钢筋之间的距离等等,规范都有具体的要求。实际工作采用时,可以详细阅读。

(4)暖棚法:对于地下结构工程和混凝土量比较集中的结构工程,使用暖棚法是比较适宜的,在需养护的混凝土周围搭设一个棚子,可以依靠火炉或电取暖,使混凝土在温暖的环境中逐渐硬化,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

(1)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在使用蒸汽养护混凝土时要注意的是:

1)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最高养护温度不超过8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可提高到85~95℃,但采用内部通汽法时最高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

2)整体结构采用蒸汽养护时,水泥的用量不宜超过350kg/m3,水灰比采用0.4~0.6为宜,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3)蒸汽加热养护混凝土时,应排除冷凝水,并防止渗入地基土中。当有蒸汽喷出口时,喷嘴与混凝土外露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0mm。

4)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可掺入早强剂或无引气型减水剂,但不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5)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中,不要使用矾土水泥,因为这种水泥经蒸养后,强度损失太大。

6)蒸汽养护法应使用低压饱和蒸汽,当工地有高压蒸汽时,应通过减压阀或过水装置后方可使用。

B. 砌筑工程在冬期施工的方法有

有掺盐砂浆法、冻结法、蓄热法、暖棚法、快硬砂浆法。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以掺盐砂浆法为主,对保温、绝热、装饰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采用冻结法或其他施工方法。
希望能帮助你?!

C. 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的方法有哪几种

如果气温不会低于零度(浇筑后一周以上期间),做好混凝土保温即可。如果在负温下(最低温度低于零下5°C)环境浇筑混凝土,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早期混凝土防冻。防冻需要从两个方面操作:1)使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拌合水的冰点,防止在塑性状态和早期混凝土内部水分结冰膨胀,冻伤混凝土。防冻剂对混凝土强度性能没有明显危害,但有些防冻剂含尿素,混凝土会长期释放氨味,需要特别注意。2)保温:尽可能使用胶合板、木板等具有一定保温作用的模板,用保温材料如棉被、草帘或泡沫保温板等覆盖暴露混凝土表面和包裹钢模板,使混凝土强度较快发展。冬季施工,最好使用早强型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强度发展快,水化热相对较高。不过,只要做好保温,什么水泥都可以使用,强度发展慢些,对防止热应力裂缝更好。在最低温度2°C环境,浇筑混凝土可以不使用防冻剂,但必须做好保温,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并且密切注意气温变化趋势。如果温度还会降低,需要加强混凝土保温隔冷。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出机口温度,应优先考虑拌和水加热,如不满足要求才考虑骨料加热;水泥不能直接加热。 对拌和水加热时,水温不宜超过60℃,如超过60℃,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和、然后再加入水泥,以免造成水泥假凝,影响混凝土质量。 对砂石骨料加热一般是采用排管通热水或通蒸汽加热。骨料加热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oC。采用蒸汽加热时,粗骨料可直接加热,但不能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 混凝土拌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将拌和机冲洗,拌和时间应比一般季节延长50%左右。冬季的混凝土运输应尽可能减少转运次数,最好采取一次直接运送。运输设备要有可靠的防风措施,并尽可能加以保温。各种运输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立即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干净;恢复工作时要首先加热。 冬季混凝土浇筑的防冻措施主要有蓄热法和暖棚法。蓄热法一般适用于气温在-10℃ 以上,暖棚法适用于气温在一10℃以下。 蓄热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块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热源为预加到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热和水泥水化热。施工用的模板应为保温模板,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顶面 要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蓄热法实质上就是表面保温法,它和混凝土坝的表面保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它们的目的和要求却是不同的。表面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它要求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允许标准。蓄热法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的表层冻害,它要求混凝土表层温度不低于其正常凝固硬化的温度。 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仓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暖棚主要由棚盖、支承结构和保温层的围护结构等组成。我们通常采用的型式有三种。 绑扎式暖棚是一种简易暖棚。用10×10cm的预制混凝土柱作支承,高3.5~4.Om。棚盖采用圆木现场绑扎。保温层采用草帘、草垫及帆布等。棚顶的混凝土下料口设活动料口盖,并用麻袋片包草垫保温。 组装式暖棚,其棚盖采用单片钢桁架组装而成。因其跨度较大,支承结构可以设置在模板以外。棚顶同样须设混凝土下料口及活动料口盖。 装配式暖棚,主要包括钢桁架组合梁、定型保温支承结构、吊装结构及围护结构等部分。整个棚盖为一整体吊装单元。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拆除方便。 综上所述,混凝土冬季施工根据不同的温度,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厚度、施工季节和养护条件变化,来满足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D.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方法

一、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方法主要理论
1.负温混凝土(机理)方法。根据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的基本理论,要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获得强度,首要条件就在于必须有液相存在。加入抗冻外加剂是使水的冰点下降,促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掺加抗冻外加剂时,其剂量应适宜,当气温降至设计温度以下,允许有30%~50%的水变为冰。掺抗冻外加剂生成的冰,不对混凝土产生显着的损害。当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随着水化进程增多时,可由融冰来补充,直到含冰量减少并逐渐消失。
尽管掺抗冻外加剂,仍需提防第二种受冻模式造成的损害发生。产生这种受冻现象的条件是正负温度反复交替出现,混凝土的冷却及受热的速率是1~5℃/h,一般是初春及初冬,以及冬季气候转暖出现融冰时刻。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混凝土中水泥及抗冻外加剂用量大时,受冻模式就会加速进行。这时外加剂溶液会在混凝土中发生迁移现象,并可能在构件中某些部位集中。这些部位多是表面、截面变动处,构件内有缺陷处,然后有结晶析出,并可能体积增大,在构件内造成局部损害。因此造成负温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不只是遭受寒流的袭击,还要注意突然来临的暖流。
2.临界强度(理论)方法。受冻临界强度是指混凝土抵抗负温冻害时的最小强度。对于不同负温下冻结或用不同品种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或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值不同,当采用不同防冻剂时其受冻临界强度值也不同。临界强度,即混凝土受冻模式所需的最低强度,和最短养护龄期(即I临界龄期)。在这过程中必须根据水泥的水化程度、水化生成物的结晶度、孔结构特征等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是判断混凝土中结构形成与破坏过程的标准,所以选用临界强度作为允许受冻的指标。
二、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
1.选择冬期施工方法考虑的因素。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根据设计强度要求,如何确定最短的养护龄期;二是在冬期如何防止混凝土遭受初期冻害,以免损害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通常在选择冬期施工方案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气温情况、结构类型、水泥的品种、工期的限制条件以及经济情况。但是,人们在确定某项施工方案时,往往单纯从经济比较着手,而且只是从混凝土的单项经济比较着手,忽视整体工程经济分析,因而常常拖延工期。
2.冬期施工方法。
(1)蓄热法施工。蓄热法是将混凝土的原材料(水、砂、石)预先加热,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仍能保持一定正温度,以保温材料覆盖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过快,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增长强度。蓄热法适用于气温不太寒冷的地区或是秋冬和冬末季节。蓄热法施工应进行热工计算。
(2)蒸汽养护法施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中,当要求混凝土强度增长较快,采用蓄热法等无法满足要求时,通常采用蒸汽养护法。
(3)电热法施工。电热法设备简单,收效快,可以在任何温度下使用,所以当工程要求紧迫且条件具备时可以采用。我国使用电热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
(4)化学外加剂法我国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化学外加剂始于1954年,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氯盐及其复合剂、三乙酵胺及其复合剂、硫酸钠及其复合剂、亚硝酸钠及其复合剂、减水剂及其复合剂。氯盐冷混凝土的优点是不需加热,施工简便,可降低工程费用20%左右,但存在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加剧钢筋锈蚀的缺点。因此,对氯盐的掺量和使用范围做了限制。
(5)远红外线法养护。利用远红外辐射器向新浇筑的混凝土辐射远红外线,新拌混凝土与远红外线的吸收介质,在远红外线的共振作用下。介质分子做强烈运动,将辐射能充分转换成热能,对混凝土进行密封辐射加热,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要求的强度。由于远红外线养护时间短、质量佳,且能源多样,随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将为混凝土冬期施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三、混凝土冬期施工工艺
1.混凝土的搅拌在常温条件下施工,搅拌塑性混凝土常选用自落式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在冬期施工时,除考虑上述条件外,还应考虑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和外加剂的掺人等因素,宜选择强制式搅拌机。为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冬期施工时除合理选择搅拌机型号外,还要确定装料容积、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等。
(1)装料容积。混凝土搅拌机的规格常以装料容积表示,装料容积通常只为搅拌几何容积的1/2~1/3。一次搅拌好的混凝土体积称为出料容积,约为装料容积的55%-75%。混凝土搅拌机以其出料容积(m2)×1000标定规格,常用规格有150L,250L,350L等。
(2)投料J顷序。冬期搅拌混凝土的合理投料顺序应与材料加热条件相适应。一般是先投骨料和加热的水,待搅拌一定时间后,水温降到40℃左右时,再投入水泥继续搅拌到规定的时间,要绝对避免水泥出现假凝。
(3)搅拌时间。为满足各组成材料间的热平衡,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比常温规定的搅拌时间适当延长。对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1)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和冻结等现象。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加强运输工具的保温覆盖、制作定型保温车或运输采暖设备。途中混凝土温度不能降低过决,一般每小时温度降低不宜超过5~6℃。
混凝土浇筑时人模温度除与拌和物的出机温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运输过程中的蓄热温度。因此,运输速度要快,运输距离要短,倒运次数要少,保温效果要好。
(2)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表面的冰雪和污垢。在施工缝处接槎浇筑混凝土,应去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将表面湿润冲洗干净,并使接缝处原混凝土的温度高于2℃,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砂浆成分相同的砂浆一层,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于1.2MPa时,允许继续浇筑。
有条件宜采用热风机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进行预热。分层浇筑厚大整体式结构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被上层混凝土覆盖时,不应降至热工计算的数值以下,也不得低于2'C。浇筑随内力接头的混凝土(或砂浆)宜先将结合处的表面加热到正温。浇筑后的接头混凝土(或砂浆)在温度不超过45℃的条件下,应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70%。冬期一般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地基土应保温;在非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时,可不考虑土对混凝土的冻胀影响,但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受冻临界强度。
3.蓄热法养护。混凝土蓄热法养护是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
(1)蓄热法的适用范围:蓄热法适用于初冬或早春季节室外日平均气温为-10℃最低气温不低于-15℃的环境,由于蓄热法施工简单,冬期施工费用低廉,容易保证施工质量,故在冬期施工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蓄热法使用的保温材料应该以传热系数小,价格低廉和易于获得的地方材料为宜。
(2)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在寒冷地区进行混凝土冬期施工,由于各种因素,欲使混凝土完全不受冻是不现实也不经济的。因为这要增加许多防护措施,而且工期拖长。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混凝土早期受冻,而不致损害混凝土各项性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新浇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某一初始强度值,然后遭到冻结,当恢复正常温度后,混凝土强度仍会继续增长,经28d养护后,其后期强度可达设计标准值的95%以上。这一受冻前的初始强度值叫做混凝土早期受冻允许临界强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冬季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施工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技术人员要掌握好冬季施工的方法原来及实践操作的技术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的质量。

E. 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方法有:蓄热法、综合蓄热法、蒸汽养护法、暖棚法、负温养护法、电加热法等。

混凝土冬期施工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 蓄热法:是以保温材料覆盖减少砼温度损失,利用砼热量和水泥水化热,使砼强度增长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养护方法。

  2. 综合蓄热法:掺早强剂或复合型早强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3. 蒸汽养护法:混凝土的蒸汽养护可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的蒸汽养护。

  4. 暖棚法:将被养护的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棚内空气,使混凝土处于正温环境下养护的方法。

  5. 负温养护法: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使其在负温环境下能够不断硬化,在混凝土温度降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6. 电加热法: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F. 冬季施工措施有哪些

1、蓄热保温法,即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覆盖物来保持混凝土人模温度和由水泥水 化热产生的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不降低或缓慢降低。

2、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C的施工过程称为冬季施工。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C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

3、在低温时间较长、土粒较细、补给水较充裕地区,其土壤在冻结期间,由于土粒周围薄膜水和毛细水的作用,土中水分不断地向冻结线积聚,形成冰层,体积增大,以致土粒间的空隙无法容纳而向上隆起,造成冻胀,其胀力可大至0.5~1.0兆帕。

冬季施工措施,冬期施工一般是指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低于五度时进入冬期施工;东北的北部一般有五到六个月的冬期施工期间,大概在十月中旬到四月中旬。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中的气象资料,哈尔滨冬期施工期间为10.18--4.14,牡丹江为10.16--4.13,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与它们相差不多,伊春就要长些;至于冬期停工还要看工程的具体情况,一般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室内工程话就短些,一两个月。

(6)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结合冬季施工特点,认真分析本地区冬季施工易发事故类型、原因,辩识查找各类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本地区重大事故危险源真正作到心中有数并进行重点监管。强化上级对下级的层级监督和工作检查,加强对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和落实。

根据气候变化,灵活安排不同工种工作,在遇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及时清除施工现场的积水、积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滑措施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把关,消除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隐患。

G.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混凝土冬季施工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温。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主要有蓄热法、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法、外部加热及综合蓄热发。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根据工程特点,首先保证混凝土尽快达到临界强度,避免遭受冻害;其次,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应尽快达到出模强度,保证模板周转。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使用蓄热法。也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外加剂或采用高强水泥、早强水泥,使混凝土提前或者在负温下达到设计强度。
当上述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或采用外部加热方法和改善保温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冻结前的强度。常用外部加热法用蒸汽加热法、电加热法和暖棚法。
第一、蓄热法
蓄热法利用对混凝土组成的材料(水、砂、石)预加的热量和水泥的水化热,再加以适当的覆盖保温,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在正温下达到规范要求的临界温度。
蓄热法适用于气温不太寒冷的地区或是初冬和冬末季节。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即结构冷却的表面积与结构体积之比)不大于5的结构,应优先采用蓄热法施工。
由于蓄热法施工简单,费用较低,较易保证质量,国内外都把它作为冬期施工的基本方法。
第二、综合蓄热法
综合蓄热法是在蓄热保温基础上,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热和掺加相应的外加剂或者进行短时加热等综合措施,创造加速混凝土硬化的条件,使混凝土温度降到冰点温度之前尽快达到受冻的临界强度。
综合蓄热法一般分为低蓄热养护和高蓄热养护两种。低蓄热养护过程主要以使用早强水泥或掺负温外加剂等冷操作方法为主,使混凝土在缓慢冷却至冰点前达到允许受冻的临界强度;高蓄热养护过程则主要以短时间加热为主,使混凝土在养护期间达到要求的受荷强度。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施工和气温条件。一般平均气温不低于-15℃,表面系数为6~12,且选用高效保温材料时,宜采用低蓄热养护;当平均气温低于-15℃,表面系数大于13时,宜用短时加热的高蓄热养护。
第三、外加剂和早强水泥方法
掺外加剂是指在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外加剂,以降低混凝土中液相冰点,保证水泥在负温条件能继续水化,从而使混凝土在负温下能达到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掺外加剂法常与蓄热法一起应用,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始热量及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阅读全文

与冬期施工的常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洗胃管连接方法 浏览:950
赵丽颖如何瘦脸方法 浏览:233
北京铜铝暖气片安装方法 浏览:135
如何黑斑最快最有效方法 浏览:260
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图示 浏览:359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视频 浏览:356
K平均算法属于什么分析方法 浏览:9
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好方法 浏览:535
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音量 浏览:46
电信手机测网速的方法 浏览:652
宽带解决卡顿方法 浏览:299
鸭蛋用什么方法不破 浏览:47
抗血管新生治疗方法 浏览:939
电脑上的打印机使用方法 浏览:152
泡沫轴放松方法图片 浏览:604
t恤的折叠方法有哪些 浏览:617
熬夜预防方法有哪些 浏览:533
电脑键盘字符使用方法 浏览:625
瘤胃鼓气的治疗方法 浏览:760
无保护分娩接产方法研究目标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