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植物叶子标本不褪色的制作保存方法
标本在干燥过程中散失水分越快,就越能保持原色。这样在采集和压制过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采的干 最好晴天的下午二时左右。
2、要压的快 标本采回后,要及时压制,不能放置。
3、勤换吸水纸 吸水纸要选择质地疏松吸水力很强的纸,用前要晒干或烘干,压制的头几当天要换纸数次,以后每天至少一次,用过的纸可以晒干或烘干再用反复使用。
4、利用干燥剂帮忙,为了加快水分吸收,可以再两份标本之间的吸水纸上加一层干燥剂,干燥剂可选用吸水性较强的硅胶,硅胶呈颗粒状,因此不能直接压在标本上,否则会影响标本平整。用过的可以烘干再用。
5、热力烘干,可用烘干箱和微波炉烘干,也可用熨斗快速烫干。
把材料夹到铁丝网标本夹内,放进烘干箱内去烘,温度在45度左右,标本不能太多,烘干中要翻转标本数次和换纸数次,烘干时间视水分和温度高低而定。
也可用用微波干燥方法制作标本,微波炉适合小型植物,时间很快,此法除有干燥作用外,还有灭菌作用,有利于标本长期保存,但制作成本较高
电熨斗熨烫法。将整个标本展平,在其上盖上一层吸水纸,再用拧干的湿毛巾展平放在标本的最上面。用温度处于55 ℃~65 ℃电熨斗在毛巾上朝同一方向慢而均匀烫熨,反复操作至毛巾水分干燥,即可。采用毛巾熨烫快速制作方法,在1 d内即可完成一份完整的腊叶标本,与传统方法制作的标本比较,在形状、颜色、防霉、防虫等方面无差别。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适用于植物标本大量制作。
B. 使植物在干了以后保持颜色的方法
绿色是植物的主要特点,所以保色以保持绿色为主,植物的绿色是因为含叶绿素,但叶绿素最易分解破坏。植物叶茎干燥后往往变成灰绿色、灰褐色、枯黄色。还有些植物叶子含有其他色素,干燥后会变黑,如茄和蚕豆等植物。大多数花也退色或发生改变,如木槿花等。一般来讲花瓣若由花青素决定其颜色的,压制时容易变色,如蓝色和红色花,若花瓣以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决定其颜色的,压制时不会改变颜色、如黄色和橙色花。要使腊叶标本的颜色和原来一样或相近,可试用下列办法。
一、绿色保持的物理法
这类方法就是使植物材料迅速干燥,避免或减少因潮湿影响而使叶绿素分解破坏。标本在干燥过程中散失水分越快,就越能保持原色。这样在采集和压制过程中就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采的干 最好晴天的下午二时左右。
2、要压的快 标本采回后,要及时压制,不能放置。
3、勤换吸水纸 吸水纸要选择质地疏松吸水力很强的纸,用前要晒干或烘干,压制的头几当天要换纸数次,以后每天至少一次,用过的纸可以晒干或烘干再用反复使用。
4、利用干燥剂帮忙,为了加快水分吸收,可以再两份标本之间的吸水纸上加一层干燥剂,干燥剂可选用吸水性较强的硅胶,硅胶呈颗粒状,因此不能直接压在标本上,否则会影响标本平整。用过的可以烘干再用。
5、热力烘干,可用烘干箱和微波炉烘干,也可用熨斗快速烫干。
把材料夹到铁丝网标本夹内,放进烘干箱内去烘,温度在45度左右,标本不能太多,烘干中要翻转标本数次和换纸数次,烘干时间视水分和温度高低而定。
也可用用微波干燥方法制作标本,微波炉适合小型植物,时间很快,此法除有干燥作用外,还有灭菌作用,有利于标本长期保存,但制作成本较高
电熨斗熨烫法。将整个标本展平,在其上盖上一层吸水纸,再用拧干的湿毛巾展平放在标本的最上面。用温度处于55 ℃~65 ℃电熨斗在毛巾上朝同一方向慢而均匀烫熨,反复操作至毛巾水分干燥,即可。采用毛巾熨烫快速制作方法,在1 d内即可完成一份完整的腊叶标本,与传统方法制作的标本比较,在形状、颜色、防霉、防虫等方面无差别。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特点,适用于植物标本大量制作。
二、绿色保持的化学法
这种方法是使叶绿素化学成分改变,呈不易褪色的绿色。叶绿素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呈现绿色的是叶绿素结构中心有一个镁原子。叶绿素极易遭到破坏,且易溶解在酒精和福尔马林溶液中。当叶绿素分子受到酸的作用时,镁就被氢原子代替分离出来,去镁叶绿素是黑褐色的物质,这时如果用铜等物质去取代氢,也就会显出类似绿叶一样的绿色,由于铜结合比镁稳定,这种绿色就可长久保持。严格说这样保持的不是原来叶绿素的绿色,而是模拟了叶绿素的绿色。
这种保色的化学配比方法很多,植物性质不同,方法也各异,有兴趣者以进一步探讨研究,现示一例如下:把标本投入下列成分配比的溶液中
硫酸铜 1--------2克
醋酸 10-------20毫升
亚硫酸 50------------100毫升
福尔马林原液 50------------100毫升
水 1000毫升
并时时观察溶液中的标本,大约数日到数周,标本由绿变褐再变绿时取出洗净压干。
三、塑封法
把压好的干制标本或化学保色后的浸制标本压干后,用塑封膜塑封,这种方法可以使标本保色期长,不易遭到破坏,而且容易保存,使用方便,还可以增加艺术性和观赏价值。
C. 如何做植物标本
如何制作植物标本
在野外采集、制作植物标本,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乐趣的事。春天来了,正好趁此机会去郊外走走看看,享受一下大自然的乐趣。
要采集制作植物标本,需准备植物标本夹和吸水的草纸,标本夹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用木条做两片网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绑绳索的头,两条木架之间放吸水的草纸,用绳绑好随身携带。
全株植物,包括根、茎、叶、花,采下后,先将花瓣整理好压放在草纸上,然后将茎、叶整理好,每片叶要展平。不能因为叶多把叶子摘掉,一部分叶要反放,这样压好的标本叶正反面均有。如果茎、根太长超过标本夹的长度,可将茎或根折压在纸上,然后在上面铺几层吸水草纸,用木夹压紧绑好。
植物标本不能在太阳下晒,这样容易变色,压在标本夹内的标本每天要翻倒数次,每次换用干燥的吸水草纸,用过的纸在太阳下晒干以备下次翻倒时使用,标本夹压标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纸,将植物的水分吸干。压好的标本,花、茎、叶的颜色不变。压好的植物标本可用来做教学用品和装饰品,别有情趣。
也可将植物标本压制在有机玱璃内,制成人造琥珀,这样保存的植物标本色彩更为鲜艳。
在野外活动如果你没有带标本夹,用餐巾纸或卫生纸代替吸水草纸,夹在纸板或塑料箱板中用绳绑紧也可,或将植物的叶或花夹在笔记本中。叶子
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1/7页
植物标本是植物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标本的制作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
一、标本的采集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
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可分为台纸式和固定式两种。
2/7页
1,台纸式
工具:标本夹、枝剪、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台纸、标签、草纸,或报纸,
把标本夹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将标本夹的另一面也压上,并用绳缚紧,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台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这样,一件台纸式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2,盒式
工具:尺、枝剪、刀、粘合剂
材料:硬的透明塑料板、吸水纸、透明胶。
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用枝剪、刀修剪,剪取枝叶茂盛带花的部位,小的植株可保留全株,所取植物标本一般以高度25公分为准。用毛刷在清水中轻刷标本各部分,而后放置吸水纸上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
3/7页
根据选好的标本的大小量好尺寸,用刀将透明塑料板割出盒的盖和边盖,量取一硬纸板,三合板,做底板,然后用粘合剂粘合成一透明的盒状标本盒。
把已经干燥过的植株放入标本盒里,用透明胶粘合在底板上,贴上标签和编号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地点、日期。
三、花的标本制作
工具:枝剪、500ml烧杯、较大的玱璃瓶、培养皿
材料:8,铁丝、木制底座、硅胶、硬纸板、回形针
取一段8,铁丝并盘旋,而后把盘在中央的一头拉起,使铁丝成盘旋状,再把拉起的一头铁丝插入花柄中,用硬纸板围成一圆筒,用回形针别住,圆筒的长度和直径以能罩住花为好,把花连同盘曲的铁丝放在培养皿中,用圆筒罩住,向内灌入硅胶直到淹没花为止,筒上盖一玱璃片,放在阳光下晒一周左右。而后放在大容器中,抽去纸板圆筒,硅胶散落,露出脱水后的干花。把干花连同铁丝插入木制底座,放入玱璃瓶中,加盖,用蜡封口。干花标本制作完成。贴上标签、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姓名
D. 这个是什么植物,是国家保护植物吗
灰莉:又名非洲茉莉、华灰莉,为马钱科灰莉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色。小枝粗厚,圆柱形;全株无毛。叶片稍肉质,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面深绿色,中脉扁平,叶背微凸起;叶柄基部具有由托叶形成的腋生鳞片。花单生或组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短而粗,基部有披针形的苞片;花梗粗壮,有宽卵形小苞片;花萼绿色,裂片卵形至圆形;花冠漏斗状;花药长圆形至长卵形;子房椭圆状或卵状,花柱纤细,柱头倒圆锥状或稍呈盾状。浆果卵状或近圆球状,顶端有尖喙,淡绿色,基部有宿萼;种子椭圆状肾形,藏于果肉中。花期4-8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盆栽植株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1次稀薄的腐熟饼肥水,5月开花前追1次磷钾肥,促进植株开花,秋后再补充追施1-2次翠姆磷钾肥,平安过冬。北方地区盆栽,为防止叶片黄化,生长季节在浇施肥时添加0.2的硫酸亚铁。地栽定植时要施足基肥,秋末在根系外围开沟埋施饼肥,每株0.5-1千克。
E. 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制作标本时,应注意:
1.使枝条条,叶片、花和果实尽量平展,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观察叶片背面的特征。
2.不易干燥,先打开个热水槽,然后切开或切开,滴干水再压。
3.第一阶段和最后阶段的标本放置错误,以保持堆标本的平衡,使它们不会在均匀的力作用下倾倒。
4.在换纸时,关键步骤与标本质量有关。
5.换纸的时候,把一个一个地捡起来,放在一个小纸袋里,然后把收集的号码写在一起。
(5)蜡叶的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制作静脉书签除了利用桂花叶外,还可用珊瑚、枫木、桑树、椴树、杨树、榛树的叶子。
2.加热时,烧杯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如直接加热,烧杯由于受热不均会造成破碎。
3.用过的液体可以储存在一个空的容器中,以便下次再次使用。一般液体可回收4~5次。
4.如果加工过的叶子太多,可以换大烧杯,水和氢氧化钠应加10%。
F.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先给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和繁殖
3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进行呼吸。
4.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1.生态系统:生物和生物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
2.生物圈:(1)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6、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最普遍)、合作、寄生、竞争。
7、生物都能适应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8、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9、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
(1)林奈(分类学之父)与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3)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
10、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观察、调查、分类、比较、文献、实验等方法。
1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举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一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如光照与黑暗,潮湿与干燥;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该相同
第二单元 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见书34---35页。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4观察5收放
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光线过强时:小光圈,平面镜;光线过弱时:大光圈,凹面镜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的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根据细胞数量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衣藻)和多细胞生物
3.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三个基本结构:(见课本42---43页)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作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储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线粒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是细胞呼吸作用场所。
4.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5. 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为二,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6、细胞分裂过程:(见书本53页图)
动物细胞:细胞核分裂→ 细胞膜凹陷→2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2个新细胞
7、细胞分裂特点: 细胞分裂前,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加倍,分裂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8、细胞分裂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多细胞生物与繁殖新个体有关,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0、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
主要分布位置 功 能 举 例
上皮组织 体表或体内管腔的内表面 保护、分泌 皮肤上皮、小肠上皮、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 骨、韧带、脂肪、血液等
肌肉组织 附着在骨骼上,
心脏及内脏器官 收缩、舒张的功能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脑、脊髓以及
神经中 接受剌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脑、脊髓
11.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 器官 系统 人体或动物体
细胞 组织
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淀粉和氧气;条件:光 ;场所 叶绿体。
3、反应式: 光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储存能量)+ 氧气
叶绿体
4、光合作用中的两种变化:(1)物质转变: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淀粉);(2)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5、光合作用的意义:
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方法:合理密植,立体高效种植。
7、叶的结构:
(1)表皮:保护组织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外壁还有角质层(透光不透水)
气孔:由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2)叶肉:营养组织
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和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3)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属于输导组织,有输导、支持作用
8、所有的活的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9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线粒体
10、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的去向:(1)各种生命活动;(2)转化为热量散失。
11、呼吸作用的意义: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
12、吸收作用: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3、根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14、蒸腾作用的定义:在温暖有阳光的环境下,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15、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面温度,促进水的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对环境的意义:增加大气的湿度,调节气候。
16、植物气孔的分布: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一般较多。
17、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由下往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韧皮部的筛管运输(由上往下)。
18、生活史: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9、双子叶植物: 胚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大豆、花生)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2片,储存营养物质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0、单子叶植物: 胚 胚轴: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玉米、小麦) 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1片,输送营养物质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21、种子萌发的条件:(1)内部条件:有生命力完整的胚;有足够的营养物
质;非休眠期 (2)外部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2、根系: 直根系:主根侧根组成(双子叶植物)
须根系:由不定根组成(单子叶植物)
23、根尖的结构:成熟区: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产生新细胞
根冠: 保护作用
24、芽的结构:(1)芽轴:发育为茎(2)叶原基:发育为幼叶,幼叶发
育为成叶;(3)芽原基:发育为侧芽,侧芽发育为侧枝;
25、花的结构: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主要结构)组成。
26、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27传粉:花药里的花粉传送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28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9受精过程:花粉落在柱头上,形成花粉管,伸长达到子房,子房内有胚珠,胚珠里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30完成受精后,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子房壁发育为果皮,整个
胚珠发育为种子,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3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作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3)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2、植被: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
33、我国植被主要类型: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34、我国的珍稀植物:银杉(植物“大熊猫”)、水杉、珙桐(鸽子树,活化石 )、桫椤。
35、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理分布不均衡;(3)土地沙漠化严重;(4)人为破坏严重,利用不合理。
36、我国的重大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绿色长城”
37、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G. 植物标本有什么作用
植物标本对于植物分类工作意义重大,它使得植物学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对采自不同地区的标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标本馆往往收藏百万份以上的腊叶标本,植物学家借助于这些标本从事描述和鉴定.16世纪后半期植物分类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腊叶标本这种新技术促成的.标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在普通人眼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出于一种博物学的传统和情结.当然,腊叶标本本身带给人们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普通植物标本的制作一般在美观上面不太讲究,也不是很注重颜色的保持.但是如果做为科普展览展示用的植物标本,或者做为装饰用的植物标本在制作的过程中对于标本是否平整,美观,色彩保持如何就会有更多的讲究.
制作成标本的植物将失去生命,当然也就不能用于植物的人工繁殖.
故选:D
H. 植物标本如何长期保存
蜡叶标本
新鲜植物经过采集、压制后的干标本.即将从野外采集到的新鲜植物标本,经过整理,将根茎枝叶和花果全部或一部分,在有吸湿草纸的标本夹中压平、每天换吸湿草纸2—3次,并细心整理铺平标本,直至干燥后,才把干燥的标本,装帧到8开(即长×宽=39×27厘米)的白色硬台纸上,贴上填好的标签,编好号码,经本人或送交有关机关和专家鉴定种类,最后写出该种植物的正确拉丁学名和定名人姓氏后,这样制成的标本,称为蜡叶标本.为了保护蜡叶标本和便于储藏保存,必须经过除虫烟熏和化学消毒处理后,方可按一个分类系统次序加以排列放入标本柜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标本馆,收存蜡叶标本100万份以上,是国家级的植物标本馆.GOOGLE英文翻译:Fresh plants are collected, pressed dried specimens after. Soon collected from the wild fresh plant specimens, after finishing, will root branches and flowers and fruits in whole or in part of the specimens in a moisture toilet paper folder and compacted toilet paper each day for moisture 2-3 times, and careful finishing paving samples, until dry, and only then dry specimens, binding to 8 open (ie length × width = 39 × 27 cm) of white hard-sets the paper, fill out the label affixed , compiled a good number, by himself or herself or to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to identify species and finally to write the kinds of plants, and set the correct Latin name celebrity name, the specimens proced in this way is called wax leaf samples. To protect the wax specimen and ease of storage preservation, smoke and chemical insecticides must be disinfected before they are allow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be arranged into the specimen cabinet.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Herbarium, storage wax specimen 1 million copies above, is a national of the Herbarium.
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就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这种纸称为台纸)制成的标本。腊叶标本制作简单,容易保存,是植物分类工作者常用的标本,也是最容易制作的一种标本。 一、压制标本
压制标本是将标本逐个地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上下再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压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可将标本捆紧,又不倾倒为宜,一般叠至1尺左右。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应多夹几张纸。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初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3~4天后标本开始干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花的标本最好有一部分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干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部分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菟丝子、桑寄生、生姜、芋头、兰花以及松、杉、柏等植物,往往压制了1~2个月后,细胞还不死,致使叶、花脱落。这些标本,就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有的标本容易破碎,如木棉花的花瓣,采集后放置半天,或用蒸汽熏蒸片刻,使组织软化再压,效果较好。
4、标本放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平衡,受力均匀,不致倾倒。有的标本的花、果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凸起,叶子因受不到压力而皱折,这种情况可用几张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的四周,或将较大部分切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采集标签。标本较长的,可以折成"V"或K"N"形。
5、换纸换纸是否及时,是关系到标本质量的关键步骤。
初压的标本水份多,通常每天要换2~3次,第三天后每天可换一次,以后可以几天换一次,直至干燥为止。遇上多雨天气,标本容易发霉,换纸更为重要。最初几次要注意整形,将皱折的叶、花摊开,展示出主要特征。换下的湿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用烘干的热纸换,效果较好。换纸时要轻拿轻放,先除去标本上的湿纸,换上几张干纸,然后一只手压在标本上面的干纸上,另一只手托住标本下面的湿纸,迅速翻转,使干纸的一面翻到底下,湿纸翻到上面,再除去湿纸,换上干纸,这样可以减少标本移动,避免损伤。
植物标本的质地不同,其干燥速度也不同。有的标本如车前草、龙葵、牵牛、蒲公英等2~3天就干了,有的标本半个月、一个月才干。所以在换纸时应随时将已干的标本取出,以减少工作量。
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压制进常会脱落,换纸时必须逐个捡起,放在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码夹在一起。
为了使标本快速干燥并保持原色,可以用熨斗熨干,也可以将标本夹在铁丝夹里置45~60℃的恒温干燥箱里烘干或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快速干燥。
此外,用硅胶作干燥剂辄能使植物标本快速干燥,效果良好。
二、标本装订
装订是将标本固定在一张白色的台纸上,装订标本也称上台纸。装订目的一方面是为长期保存标本不受损伤,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观察研究。
台纸要求质地坚硬,用白版纸或道林纸较好。使用时按需要裁成一定大小。装订标本通常分三个步骤,即消毒、装订和贴记录签。
1、消毒:标本压干后,常常有害虫或虫卵,必须经过化学药剂消毒,杀死虫卵、零点菌的孢子等,以免标本蛀虫。通常用的消毒剂有1%升汞酒精溶液。也可以用二氧化硫或其它药剂薰蒸消毒。这些都是剧毒药品,消毒时要注意安全。如用紫外光灯消毒较为安全有效。
2、装订:装订标本先将标本在台纸上选好适当位置。一般是直放或稍微偏斜,留出台纸上的左上角用右下角,以便贴采集记录和标签。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标本在台纸上的位置确定以后,还要适当修去过于密集的叶、花和枝条等,然后进行装订。
装订标本一般用间接粘贴法。具体的做法是:在台纸正面选好几个固定点,用扁形锥子紧贴枝条、叶柄、花序、叶片中脉等两边锥数对纵缝,将纸条两端插入缝中,穿到台纸反面,将纸条收紧后用桃胶水在台纸背面贴牢,再将花、果的解剖标本、树皮等附件固定在台纸上,易脱落的花、果应装在纸袋里,贴在台纸的适当位置,以使必要时取出观察研究。因此纸袋既要贴得牢固,不使花、果丢失,又要便于取出。大的根茎、果实等纸条不易固定,可用白车线代替,细弱的标本可用桃胶水直接将标本贴在台纸上。没有桃胶水也可用一般办公用的胶水,或加防腐剂的浆糊代替。
细小的植物如苔藓、地衣、水绵、木耳等,用以上方法不易装订,可用透明玻璃纸覆盖在标本上,玻璃纸四周用胶水粘贴在台纸上。
整体标本每张台纸只能放一种植物标本。比较标本一张台纸按需要放置同一类标本。
3、贴标签:标本装订后,在右下角贴上标签,标签项目按需要拟定。一般有类别、名称、采集地、日期、采集者等。
说明词要简明扼要。类别就是写标本名称,如叶序标本、花序标本或系统发育标本等。名称是指植物名称。若是叶序标本,台纸上可能有几种不同植物名称。植物分类学用的标本,通常在左上角贴采集记录,右下角贴定名签。定名签要标明采集号、科、拉丁学名、鉴定人和鉴定日期。贴标签时将四个角或上下两边粘牢即可,以便必要时可取下更换。
三、标本的保存
制成的腊叶标本必须妥善保存,否则易被虫蛀或发霉等,造成损失。
腊叶标本应存放在标本柜里。标本柜要求结构密封、防潮,大小式样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分上下两层,便于搬动。每层高100厘米,宽70厘米,深45厘米。柜前为对开的门,中间用板隔成两边,每边再用活动的木板横隔成五格(图15)。标本就分类放在木板上。没有标本柜也可用密封的木箱代替。标本柜必须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标本入柜前还必须做两件事:
登记、编号将每份标本按需要分类登记在登记本上。登记、编号主要是为了便于随时掌握存有多少标本,有哪些标本,使标本保存更有条理,使用方便。
标本柜、标本室消毒存放标本前,标本柜、标本室应事先扫干净,晾干、并用杀虫剂消毒,通常用敌百虫或福尔马林喷杀或熏杀。然后将标本按登记分类顺序放入柜里保存。标本入柜后,还必须经常抽查是否有发霉、虫害、损伤等,如有发现应及时处理。
入柜前要使标本干透,并在标本柜里放樟脑丸、干燥剂。若标本发霉,可用毛笔轻轻扫去菌丝体,再蘸点石炭酸或福尔马林涂在标本上,也可用红外灯烘干,紫外灯消毒。平时取入标本时要随手关好柜门。入柜后遇上雨季有时会反潮,这些情况在南方尤应引起注意。
此外,在取放标本时,因标本之间互相磨擦也会使标本某部份脱落、破碎。这就要求在操作时轻拿轻放,需要取一叠标本中的某一份标本时,必须整叠取出,放在桌上再逐份翻阅,切忌从中硬抽。为减少标本之间的磨损,可用牛皮纸或硬纸将标本逐份或分类夹好。
I. 怎么做花的标本
1.采集自己喜欢的花朵,注意不要采集有毒的花。利用压制的方法,可以使花朵短期内脱水干燥,用吸水性比较好的纸包好,上面放几本书或者一块砖,记得每天要更换纸,压制3天就差不多了,也可以直接放在书里面,等过几天再翻开,但是这样书上容易出现压痕。
J. 什么叫树叶标本
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而植物标本中最常见的是腊叶标本。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通常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用吸水纸压制使之干燥后装订在白色硬纸上(台纸)制成的标本。
腊叶标本对于植物分类工作意义重大,它使得植物学家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查对采自不同地区的标本。目前一些大的植物标本馆往往收藏百万份以上的腊叶标本,植物学家借助于这些标本从事描述和鉴定。16世纪后半期植物分类的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腊叶标本这种新技术促成的。
腊叶标本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植物分类学的研究,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在普通人眼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出于一种博物学的传统和情结。当然,腊叶标本本身带给人们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做法:
压制法:准备一木制标本夹,压制时要将标本的首尾不时调换位置。为了促使标本迅速干燥和保存固有的颜色,大约在压制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每天可换烘热的草纸一至两次。标本压好后,用针线装钉在一张比较坚韧的白纸上。在右下角贴上标签,然后装入标本柜内,并放些樟脑以防虫蛀。
浸制法:将标本浸在装有酒精或福尔马林的标本瓶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