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质锤尖头与扁头区别
区别如下:
1.形状,地质锤分为尖头和平头(鸭嘴)他们可以应对不同的底层,也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而选择。国外很多地质学者喜欢使用尖头地质锤,国内则普遍认为平头好用。
2.材质,由于地质锤需要长时间的应对硬度不同的岩石,并且经常敲击,所以地质锤的采样一定要高硬度,高韧性的材质,比如现今Estwing使用坚持使用美国军规特种钢材进行锻造,这种钢材的强度要远大于普通钢材,是地质锤的理想材料。
3.铸造工业,普通锤子会采用分体结构,这样节省成本,而地质锤的厂家则使用一体冲压制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锤体的强度,确保了锤子被敲断的风险。
4.人体工程学,地质人员由于需要经常使用地质锤,人体工程学的介入成为了画龙点睛之笔,它是的地质锤握感更好,切更好发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B. 基本工具与装备
无论是从专业技术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野外工作都应该准备适当的基本工具和个人装备(表1-1)。作为个人装备,登山鞋、双肩背包(装不常用行李)、单肩背包(装随时需用的记录簿、相机、比例尺、塑料片、笔、放大镜等)和一套防雨的醒目亮色(如黄色或红色)工作服是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
表1-1 沉积岩(区)野外工作基本装备
按照Tucker(2003,2011)的总结和现代技术条件,除“三大件”(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外,野外记录簿、相机、比例尺、铅笔、皮尺、稀盐酸瓶、样品袋和记号笔等,都是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装备。数字地形图和地质图,以及有关文献也必不可少。此外,带一块透明或半透明的软塑料片(约15cm×20cm)为野外直接测量倾斜岩层上的古流向、线理构造等都非常高效,这在以后的章节中还要作专门介绍。
现代地质工作中,携带装有GE和GPS的iPad也是十分必要的。GPS除导航外,它为定位提供了更为快捷与精确的技术方法,但地质点位置的文字描述与记录仍不可缺,因为在综合整理中,文字记录可非常直接地告诉你地质点在地质单元中的相对位置。数码照相绝不能取代地质素描图,更不可能取代剖面结构图,这在野外描述记录一节中还要强调。激光测距仪和其他专业设备视工作任务而定,有特殊专业目标任务的地质工作,还应具备相应的基本工具与装备,例如,从事沉积盆地油气资源调查,除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装备外,野外检验油气显示的CCl4溶液及油气苗采样与包装工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特殊地区工作,安全、交通、环保等不能忽视,例如,目前交通条件下,在藏北高寒缺氧高海拔地区工作,安全、交通、环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
放大镜是“三大件”之一,是辨认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必不可少的工具,通常采用放大10倍的,用它可观察小到0.1mm或更小的颗粒和特征。罗盘也是“三大件”之一,是测定地层倾向、走向、剖面方位、古流向、线理节理等地质要素的重要工具。使用罗盘前,要对罗盘进行校正;测量时,要注意高压电线、铁塔、金属器物(如铁锤)和某些岩石(基性-超基性火成岩体)等对磁针的影响。通常地表露头都是受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因此,地质锤应该是使用最多的工具,观察岩石露头新鲜面或取下岩石碎片观察,有利于获得客观准确的信息;对于有采样任务的,还应准备较大的地质锤和一把錾子。测量岩层厚度和沉积构造的大小要用皮尺或钢尺(有条件时,可使用激光测距仪)。稀盐酸(浓度5%~10%)对于鉴别钙质沉积物很有用,而茜素红S可以区分石灰岩和白云岩。聚乙烯或布制样品袋及记号笔也是必备的。易碎样品和化石宜用纸包好,以防损坏。研究未固结岩石或现代沉积物时,需备有小铲和锹,采集这些易碎样品可用环氧树脂固化。
其他用得着的非专业用品,如手电筒、口哨、救急药品、打火机或火柴、压缩食品、小刀、雨布等也要带在地质包中。
C. 求推荐好用的地质锤,最好是进口的,国产的不太好用
相对来说,还是进口的牌子好一些,奥普斯,岛津,安捷伦等生产的液相色谱柱是进口品牌中相对比较好用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D. 参加洞穴探险活动需要带哪些装备
安全帽:安全帽的种类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树脂做的安全帽,最适合于洞穴探险。在选择安全帽时,不仅要求强度高,而且要求受冲击后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减轻头部的震动。头灯:头灯比手灯和电筒都好,可以解放双手。头灯的光源,最好是电池。若使用碳化物式光源,应配备点火器。如果想观察地下在厅的全貌,据笔者体会,五节手电筒较理想,它照射的距离比头灯要远好几倍。为了安全,随身携带几支蜡烛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照明;二是帮助检查洞里氧气是否充足。
探险服:可保护身体免遭锐利的岩角或碎石擦伤。服装料子最好是坚固,防水的棉布,既可以防止擦伤,又能防潮。
长筒胶靴:主要用于地下河,地下湖中作业,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手套:棉纱手套和橡胶手套各备一双。
食品:在洞内用的食品,其需要量要看停留的时间而定。若时间短,带上几块巧克力,饼干之类和水果就足够了;如需在洞内停留数日,那就要带压缩饼干。
标签或路标:洞穴是错综复杂的。为了不致迷路,凡经过一个交叉洞口,应在洞底或洞壁上划出路标或留下标签,这一点千万不可疏忽。否则,易进不易出,造成麻烦或不安全。
探险绳:应用尼龙制品,要求拉力强,便于携带,其长度每根在30米左右为宜。
急救药品:洞穴探险,或者科学考察,难免会发生擦伤,扭伤,骨折等外伤。随身带点消毒纱布,绷带,消毒药棉,解痛剂,止血剂,好得快喷雾剂等常备药物,可应急需。
地质锤,罗盘仪,放大镜:这三件简便的考察工具,是专业人员常备物品。一般旅游者,可以不必携带。
下降及攀登:洞穴的形态各式各样,不是高就是低,七上八下崎岖曲折。在高差两米以内的情况可以跳下;若超过两米,或垂直爬上两米,就要求掌握下降或攀登技术。如果狭窄的垂直洞穴,仅有人体可进的宽度,可用手攀岩壁,两脚分开踏壁;或背靠一壁,手攀另一壁,进行攀登或下降。如果溶洞较宽,人手无法达到另一壁,或无踏脚之处,可用辅助绳攀登或下降。把绳子按适当的间隔打上结,也可以用升降器进行升降或下降。如果坡度很陡,可使用悬垂下降技术,或者利用装配式的梯子或绳梯,金属丝梯。但要记住,使用金属丝梯或绳梯时,必须加有安全绳,以利他人给予必要的保护;同时,在金属梯平行的安全绳上,安装攀登器,也是确保自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编辑于 2013-09-12
查看全部3个回答
专业洞穴探险,溶洞探测,困难解决
值得一看的溶洞相关信息推荐
溶洞探险-中国专业洞穴探险探测,勘查,溶洞困难解决,规划设计公司数十年丰富经验,案例遍布全国,专业的技术装备和专家人员,欢迎咨询。
xtanxian.com广告
洞穴探险十余年洞穴探险,测量 洞穴,景观设计经验
值得一看的洞穴探险相关信息推荐
集洞穴探险,勘测,旅游资源评价及洞穴景观设计施工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先后完成国内外数百个洞穴勘测,景区概念性规划,洞穴景观设计及施工等项目。
重庆探路者户外运动..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官”“九游”免费下载_九游App
九游游戏中心2020新版免费下载,超人气游戏APP九游免费礼包领取,刷好游,上九游!下载登录领礼包!
572020-06-23
洞穴探险需要的装备及注意事项
1、服装:考虑当地的气候和洞内气温、水温,以轻便简洁为原则,不需要太考虑服装的防水,因为洞内的湿度接近饱和,防水面料会阻碍汗水和热量的快速排出。可以使用兼顾耐磨和透汗的TC材料的连体服。服装颜色鲜艳有利于辨识。 2、鞋:扎实高质的高筒塑胶工作靴,目前国内普通商店较少见,可考虑外贸工靴及消防靴;如遇涉水的情况可加穿潜水袜以保暖。登山鞋不能完全适应洞穴内复杂的地质条件。 3、头盔:宜选用专业探险头盔。 4、背包:携带个人物品和工具宜选用带密封防水卷口的背囊,材质以夹网PVC材料为佳。探洞宜用直筒的20升PVC热压合防水包;装备包、绳包宜用带排水网的PVC直筒包。 5、灯:头灯为首选,单组电源连续工作时间应在8小时以上。LED灯光功率应大于1瓦,其他光源光照度应在300流明以上,越亮越好。同时每次进洞都应携带备份电池以及2组备份照明。 6、绳:根据情况带路绳或主绳。平洞一般30米路绳足够;竖井则需要更多,视情况以双倍于估计的深度带绳。 7、SRT:为使用单绳在任意地形安全移动的技术装备总称,包括上升下降器还有安全带、牛尾、脚踏和若干锁扣,需要经过培训和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好。 8、食品和水:真空包装食品为首选,应携带2倍于计划时间的食品,因此尽量选择高能压缩食品以减少负重。水应携带1.5倍于计划的量。
5 浏览28852020-05-13
洞穴探险需要准备一些什么装备?
楼主你好:1手电筒2绳子3手套4靴子5指南针6干粮7药物 祝你探险愉快,还要小心!!谢谢采纳O(∩_∩)O~
32 浏览609
户外洞穴探险需要哪些基本装备
安全帽:安全帽的种类很多。攀登用的合成树脂做的安全帽,最适合于洞穴探险。在选择安全帽时,不仅要求强度高,而且要求受冲击后有良好的吸收性,可以减轻头部的震动。头灯:头灯比手灯和电筒都好,可以解放双手。头灯的光源,最好是电池。若使用碳化物式光源,应配备点火器。如果想观察地下在厅的全貌,据笔者体会,五节手电筒较理想,它照射的距离比头灯要远好几倍。为了安全,随身携带几支蜡烛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有二:一是可以照明;二是帮助检查洞里氧气是否充足。 探险服:可保护身体免遭锐利的岩角或碎石擦伤。服装料子最好是坚固,防水的棉布,既可以防止擦伤,又能防潮。 长筒胶靴:主要用于地下河,地下湖中作业,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手套:棉纱手套和橡胶手套各备一双。 食品:在洞内用的食品,其需要量要看停留的时间而定。若时间短,带上几块巧克力,饼干之类和水果就足够了;如需在洞内停留数日,那就要带压缩饼干。 标签或路标:洞穴是错综复杂的。为了不致迷路,凡经过一个交叉洞口,应在洞底或洞壁上划出路标或留下标签,这一点千万不可疏忽。否则,易进不易出,造成麻烦或不安全。 探险绳:应用尼龙制品,要求拉力强,便于携带,其长度每根在30米左右为宜。 急救药品:洞穴探险,或者科学考察,难免会发生擦伤,扭伤,骨折等外伤。随身带点消毒纱布,绷带,消毒药棉,解痛剂,止血剂,好得快喷雾剂等常备药物,可应急需。 地质锤,罗盘仪,放大镜:这三件简便的考察工具,是专业人员常备物品。一般旅游者,可以不必携带。 下降及攀登:洞穴的形态各式各样,不是高就是低,七上八下崎岖曲折。在高差两米以内的情况可以跳下;若超过两米,或垂直爬上两米,就要求掌握下降或攀登技术。如果狭窄的垂直洞穴,仅有人体可进的宽度,可用手攀岩壁,两脚分开踏壁;或背靠一壁,手攀另一壁,进行攀登或下降。如果溶洞较宽,人手无法达到另一壁,或无踏脚之处,可用辅助绳攀登或下降。把绳子按适当的间隔打上结,也可以用升降器进行升降或下降。如果坡度很陡,可使用悬垂下降技术,或者利用装配式的梯子或绳梯,金属丝梯。但要记住,使用金属丝梯或绳梯时,必须加有安全绳,以利他人给予必要的保护;同时,在金属梯平行的安全绳上,安装攀登器,也是确保自身安全的措施之一。
5 浏览1722017-07-19
山洞探险需要配带什么装备?
攀登绳是出洞和求援的必须品,安全扣配合攀登绳使用或者伞绳,伞绳是保护探路人员失足安全,可同时配合攀登绳使用。 巧克力食物是保证探洞人员的热量和体力,必需品。 手电,信号灯,荧光棒,手电使用中白光的,在户外探洞容易分辨景物,信号灯是标示队员所在位置,荧光棒一般是测试山洞深度和探路,不要以为使用手电就能解决以前,不要妄想,手电AA电池比较理想。 石蜡,在洞区做回程标记使用,因为山洞一般都是比较阴暗潮湿的,粉笔不一定起作用,如果经费合适,可以使用荧光粉。 小刀么就不说了,切割食物,处理危急情况。 V底是目前户外最好的鞋底,户外鞋一般都是V底,防滑鞋因为山洞叫阴暗潮湿,可能会发生危险,衣服么视天气决定,一般夏天的话就T恤短裤进洞就行,因为越简便越好,洞内可以还有积水,如果衣物进水容易贴在身上导致体温过度流失。追问: 我有几次进山洞都是无功而返,因为里面道路洞口繁多,不论是荧光粉、粉笔都没用,左转右转回到原点。恐怖有大型猛兽的脚印、蝙辐之类的东西很多,有阴河。所以很难前进啦。我看你们说的这些可进普通一般山洞…。失望回答: 你问的是装备,实际情况是靠户外经验来判断的,我看你描述的情况,困难在于地形多变繁杂,未知野兽和蝙蝠或者蛇,老鼠之类的生物。 地形其实多走几遍配合绳子,石蜡和荧光棒,不是困难的事情,野兽之类是主要障碍,通过脚印,自己估算生物体型多大,自己是否应付得了,应付不了还是决定放弃的好,蝙蝠通过敲打山壁驱赶,或者做个火把,蛇老鼠之类的到没啥好怕的,一般进洞的话手电基本能照射到,岩壁缝隙之间少经过,多留心周围变化,主要还是经验,如果长期喜欢探洞的,那么从已经开发的山洞先玩起,然后慢慢发展,如果就为了这个山洞去探洞,个人觉得不值得追问:
11 浏览203
户外洞穴探险需要哪些基本装备?
头灯、头盔是必须的,其他就看去的什么类型的洞了,更多专业信息可以咨询奥特多洞穴救援队
E. 谁能告诉我,地质锤的原理及用途,急。。。
楼上说的不对,真正的地质锤都是锤柄一体的,哪里有什么“手把加铁托”?非一体化的锤子对着岩样几锤下去,手把子就松掉了。
主要分两种:尖嘴方头锤和平嘴方头锤
尖嘴方头锤我还没见过实物,类似于铁路上的点检锤吧,就是《肖申克的救赎》里面那种锤子。
淘宝上大把的是后者:平嘴方头锤
平嘴方头锤的平嘴功能是控制岩石劈裂方向,普通锤子开某些页岩,很容易把页岩打成一堆碎片,而用平嘴方头锤可以很好地把岩石分层。方头的功能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F. 地质需要用哪些工具
1、卫星电话
2、GPS
3、气体检测仪
4、强光电筒
5、护目镜
6、录音笔
7、相机
8、地质锤
9、卷尺
10、电笔
11、太阳能充电器
G. 尖嘴地质锤是干什么用的
简单说,尖嘴地质锤是针对变质岩和岩浆岩的,平嘴地质锤是针对沉积岩的
H. 地质旧三件和新五件的区别是什么
旧三件指: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
个人认为新三件应该有GPS,数码相机和笔记本。
一直以来,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这三件不起眼的小工具就被地质工作者亲切地叫做“三大件”,它们的确是野外从事地质勘查工作不可缺少的装备。在渺无人烟的野外,指引方向、看图、量产状、采样和观察标本可少不得它们。如果哪个伙计得到把趁手的地质锤、一个指针灵活的罗盘或者一个倍数高视域好的放大镜准会让他乐上半天,像士兵得了把好枪似的开心。
刚参加工作那会,便听说单位有个卢劳模,出了名的吃苦耐劳。那时,他已经接近退休年龄,却仍然活跃在深山老林踏勘找矿,爬起山来如豹子,连年轻人都自愧弗如,和他的敬业精神一样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的地质锤。严格说来那已经不能算地质锤,因为地质锤为了便于携带,一般做得轻巧而坚固,而他的地质锤是特制的,份量比常用的重许多,把子也特别长,这哪是地质锤呵,简直就是个八磅锤啊 ,但是在野外敲标本可好使了,就像黄宏演的小品里说的,按锤计量,一锤下去抵人家敲好几锤呢。开始我以为这老头一定身材魁梧,遒劲有力,后来一见,却原来如“李元霸”般瘦削,但腰杆挺得笔直,非常精神,也不由得被他那份地质情结而深深地感动。
在野外,我们如果看到细直的茶籽树干,总会把它采回来,因为茶籽树干坚韧而有弹性,是上好的铁锤把的材料,晾干了留着备用。我曾从老表的柴火堆里拣得一根檀木做铁锤把子,非常结实好用,一直用了好多年。
罗盘,就是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地质用的罗盘是特制的,除了具指向作用外,还可以量俯仰角,打水平,是野外测量产状和地质数据的专用工具,功能多且携带方便。看一个地质队员野外工作时间的长短,只要看他的罗盘破损程度就知道了,罗盘是属于相对贵重的装备,不允许轻易更换,所以一般损坏了都是自己修理,用的年限一长,经多了摔打磨蹭,漆皮斑驳,转轴不灵便是很正常的事了。但是我们经常会把顶针拿出来细磨,保证指南针的运转灵活,照样好用,地质人讲究的就是经久耐用和艰苦朴素,常有老地质队员拿着罗盘自豪地跟小辈说他的罗盘跟了他多少多少年了,爱抚的神情让人想起老将对待小兵的亲切。地质包里放大镜也是必备的,是地质队员野外观察岩性矿物的“眼睛”,特别是粒度细小的岩石全靠它来辨别。放大镜的好坏差别很大,同样标二十倍,我们用的国产的普通双镜片视域非常小,由于焦距小到要镜片快帖近岩石标本,光线非常暗,很难看清楚,而有人从国外带回来的放大镜,视域大,焦距长,看得又亮又清楚,制作还非常精巧,实在让人喜爱。可那是稀罕物,不是人人都能配发的,有时想从老总那来个“顺手牵羊”,可人家也是爱不释手的,宝贝着呢。
除了这“三大件”,地质队员还会随身携带几样小物件,那就是铅笔、针管笔和绘图板。铅笔是野外记录和描图必需的,几十年来地质队员一直用铅笔作记录是有道理的,它不会像水笔那样出现没有墨水或出故障而写不出来的情况,记录的笔迹更不会因野外天气环境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有时翻看几十年前的原始资料,铅笔的痕迹依然,而水笔的却很难保存良好。我们上山前都会预先削好几只铅笔放在铅笔盒里,还得带上刀片以便随身削笔。打开地质队员的铅笔盒,齐刷刷的一排笔尖削得那么整齐匀称,真像是一盒工艺品。你会为此奇怪:那么粗糙的手,怎么会削得出这么漂亮的铅笔。针管笔是图文着墨的专用笔,它的笔尖是根细细的针管,根据所需线条的粗细,有0.13-2.0mm各种不同的规格,我们常用的是0.3-0.5mm的,地质手图、清图或记录文字着墨都合适,用着方便。它所用的墨水也有讲究,是不容易沉淀结块的专用绘图墨水,但你仍然得勤洗笔头,不然会出水不畅。绘图板是野外小组必带的一件东西,因为野外工作远离都市,条件较差,住在老百姓家里,不可能有那么平整的桌面可供画图,因此带上一块绘图板,才好把地质勘查的数据和要素绘到地质图上去。收队回来,我们也习惯把绘图板铺在办公桌上,无论画图写字都很平整。
九十年代末,数码产品和电脑逐渐在中国普及,地质行业也兴起了一股数码电子化热潮,三大件依然必不可少,但是悄然出现了“新三件”: GPS定位仪、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
GPS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小小的GPS信号终端即GPS定位仪可在全球任何位置立刻得到你的经纬度海拔等方位。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大兵身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年逐渐扩展到民用,在野外地质勘查时可谓大显身手,它的运用大大减小了野外对图和定位的难度,小小的收音机似的盒子和天上的定位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方便快捷而且精确地把你所在地点的经纬度分秒不差地显示出来,犹如天上有支无形的手在指引着你,告诉你此时身处何方,再也不用只靠罗盘地图来定位那么费脑筋了。无论你身处广袤的戈壁沙漠还是茫茫的热带雨林,手拿GPS定位仪就再也没有迷路之虞了。
数码相机最近几年已经非常普及,野外地质现象基本上可以不用现场素描了,回到驻地就着现场拍摄的图片轻松绘制素描图,真的是很方便。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野外笔录逗留时间,现在每个项目组都配备了一个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假如没有电脑,那GPS或数码相机的作用也会减小很多。
大量的数据和图片都需要在电脑上处理,所以,这些年电脑越来越普及,现在基本上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了,地质图件的编绘在专用地质绘图软件MAPGIS的帮助下,效率提高了许多倍,巨量的数据都在笔记本电脑里运算处理,非常快捷准确,携带也很方便。当年我们画一条剖面时,产状、真厚度以及方位,用多功能计算器输入公式要算好半天,而且容易算错,现在只需把它输入软件,点几下鼠标就能轻松搞定了。原来收队回到驻地,整理野外资料有时需要比野外更长的工作时间,很难想象这么多资料,我们当年要带上多少个箱子来装它,要多少个人协同来完成。而现在有了电脑和高效率的软件,很多资料在野外就已经整理好,一个原来要整理大半年的矿区资料可能几天功夫就可以图文并茂地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不得不感慨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效率。还有让人觉得更玄乎的,原来采集到的地质样品,运回实验室通过化学分析,前后至少一个礼拜时间才能得出样品的元素分布和品位等信息,现在一个手执的便携式矿物元素分析仪,半分钟就可以把标本的元素含量测试出来,及时指导野外地质勘查。这样的巨大的变化在我们的地质工作中可谓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对地质找矿的投入源源不断地增加,勘查方法和手段不断地革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地质勘查事业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老的“三大件”和现在新出现的“三大件”,还有未来将不断涌现的更多的新手段、新方法、新设备无不显示着我们地质行业的欣欣向荣,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为此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王骏)
I. 在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可能需要用到的工具有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小刀,盐酸,纸笔,gps(手机即可),相机(手机即可)
J. 工业采矿、装修砸墙一般采用地质锤吗
可以。
地质锤(geologicalhammer)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的岩石性质而异。又称手锤。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的岩石性质而异。
工业采矿、装修砸墙可以采用冲击锤、冲击钻、大锤、小锤、卷尺、墨斗等工具。其中墨斗主要用于弹线,能使墙体拆除的尺寸更精确;大锤的力度较大,主要用来拆除主体墙块;小锤的力度较小,主要用来拆除墙面丝网,以及修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