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是先打开光学瞄准镜的物镜盖和目镜盖,然后将眼睛靠近目镜,通过瞄准镜去看我们的目标,这个时候,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个十字线,这个十字线是专门来帮助我们进行瞄准的,只有将十字线对准了目标的部位才能确保能够击中。
2、第二步在使用的是变倍的瞄准镜,在瞄准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去调节变倍瞄准镜的瞄准倍数,这样才能清晰的观察到目标。调整的时候主要就是对倍数进行加减,这个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再确定是加还是减。
3、光学瞄准镜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光学透镜成像,将目标影像和瞄准线重叠在同一个聚焦平面上,即使眼睛稍有偏移也不会影响瞄准点。
‘贰’ 光学瞄准镜老是偏左 该怎么调求大神
十字瞄准镜调节方法
首先大家要注意,所有瞄都是微调的,当偏差太大的情况下是不能去调节的,不要一直去转圈拧调节轮,要想办法把夹具装正,接近蛋点位置,在开始拧调节轮去调,瞄中间位置上面的调节轮,顺时针拧十字往上移动,逆时针拧十字往下移动,右边调节轮,顺时针拧十字往右移动,逆时针往左移动(注意这里说的是十字的移动方向,)例:蛋点在十字的左边,就应该把十字往左移动。取出瞄后首先将瞄固定好,看瞄的时候离眼睛8厘米左右,注意在没有打靶调试瞄的时候,请不要去拧上下左右的调节轮,,固定瞄之后一般你打多少米的距离就选择多少米的距离去校准瞄,一般选择15-25米的距离靶心调瞄最佳,选好靶心后,看准十字对准目标射击,然后看蛋蛋与十字的偏离方向,在进行上下左右将十字调节,让十字与蛋蛋点重合,就好了。以上介绍是简单的调瞄方法
大致的调节方法相同
‘叁’ 瞄准镜十字架不垂直怎么能调好
方法/步骤
1、消除视差
要想准确的瞄准,精确的射击,先要消除光学瞄准镜的视差,也就是将视差归零,这样才能保证在你瞄准时,眼睛位置稍有变化时,瞄到的位置依然是准确的,这时候才可以校准瞄准镜的瞄点与弹着点尽量重合!瞄准镜不能像望远镜那样贴在眼睛上看,正确的使用方法应当是留有大概4~7cm的距离,因为射击的时候有后坐力,后坐力会导致射击设备以及瞄准镜后撞,容易磕伤眼睛,所以一般瞄准镜都会设计合理的出瞳距离。
2、必要掌握的参数含义
瞄准镜机身上常见到的一些数字,是瞄准镜的参数,比如3-9x40,就代表这是一个最小3倍最大9倍,镜头口径为40mm的变倍瞄准镜;比如4x40就带便这是一款定倍瞄准镜,倍率是4倍,镜头口径为40mm;还有我们最常见的位于正上方的距离补偿旋钮调节旋钮,位于右侧的是风偏旋钮。(旋转旋钮的时候,不管是上面那个还是侧面那个,咔哒旋转一下的偏移量是1/4英寸调节量。咔嗒值是1/4MOA(1英寸=2.54cm),最近调焦10Y(1Y = 0.9144m,也就是说10Y≈9.1m,1/4咔嗒值意味着100码外弹着点发生2.54/4=0.635cm的移动)。如果需要调节的话,过程也很简单。如果弹着点在十字中心下方,那么上方的调节钮顺着箭头up方向调节合适的量;如果弹着点偏十字线右侧,就调节左右的风偏调节钮顺着箭头left调节,构成分划线纵向和横向的调节组成,反之亦然。
3、调节瞄准镜
调节弹着点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一个瞄准距离,如果预先设定到目标的距离为10米,3次一组试验校正,那么一共四步。
1)找出实际弹着点
首先放好靶图,或者目标物,我建议新手还是最先用靶图练习比较明确,也比较好上手,对着中心打上3次。
2)找准射击点中心
10米的瞄准距离,如果射击三次,都没有在靶心,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校正瞄准镜了,找到刚才射击三次的三个点,连接起来,并且找出中心点。
3)测量实际射击中心距离靶子中心点垂直距离
假如测量三角形中心点距离靶子中心点的水平距离为40.74mm,垂直距离为45.66mm,上面有提过,瞄准镜的上下左右旋钮上都标注有1/4‘’100YD,四分之一英寸等于6.35mm。也就是说,水平方向右偏了(40.74÷6.35)X10 = 64.15748格(这里的10是指10米处校瞄),调节左右的风偏旋钮,往L方向旋转约64格左右,也就是咔哒64下。同理,我们可以得出,垂直方向下偏了(45.66÷6.35)X10 =71.90551格,上下调节旋钮,往UP方向旋转72格左右,也就是咔哒72下。一般到这步的时候,基本的校瞄算完成了,还剩最后一步的修正。
4)在10米瞄准距离位置再次调节测试三次
因为没有仔细测量和调节,基本上还是存在误差的,不过误差大约应该是1mm左右,再进行一次调节,也就是上旋转一格,右旋转一格以后10米可以做到复点。这个时候再次射击应该就会瞄准靶心。
如果为了更精准、更简单的测量距离的话,可以选择测距瞄准镜,这种瞄准镜不需要拿尺子测量,也不需要有参照物,基本上自动测距、无误差,尤其是面对移动的目标或者打猎,不好估计距离的时候最有效果,像一般打靶场或者固定射击的话,都会有参照物,或者事先测量等等。还是要看你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事。
‘肆’ 狙击枪的瞄准镜怎么用像这个一样的,怎么测距,还有十字线四周的几个点在多少米距离表示多长
十字线上的格子代表多长是不一定的,和当时使用的瞄准镜的倍数和距离有关。而测距则一般用瞄准镜上的人的肩宽或身高占多少格子来换算出大概距离,不同倍数也会不一样。。。所以你应该首先知道这个瞄准镜是多大倍数的,然后在利用参照物在镜中的大小来测算距离。最后就知道瞄准镜里的一格是多少距离,就可以根据目标的速度来计算射击提前量和瞄准位置了。
‘伍’ 十字瞄准镜的原理是什么
瞄准镜里有一个分划(就是十字线)镜片,上面有用玻璃上蚀刻出十字线,和目标像重叠在一起
‘陆’ 瞄准镜的那个十字叉叉 ,是什么原理做出来的,又是怎样调节的
起源 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 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到了19世纪40年代,一些美国枪械技工就开始制造带光学瞄准装置的枪械。1848年纽约州的摩根·詹姆斯设 计了一种与枪管同样长度的管形瞄准装置,该装置的后半部安装了玻璃透镜,并有2条用于瞄准的十字线。后来,类似的瞄准装置在美国内战中得到应用。但真正具 有实用价值的瞄准镜,则诞生在1904年,由德国的卡尔蔡司研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瞄准镜开始发展成熟。简介 光学瞄准镜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光学透镜成像,将目标影像和瞄准线重叠在同一个聚焦平面上,即使眼睛稍有偏移也不会影响瞄准点。通常光学瞄准镜可以放大影像倍数,也有不放大倍数 光学瞄准镜 的。而可放大倍数的瞄准镜又可分固定倍数或可调倍数两类,如 4x28 指的是物镜直径 28 公厘,固定放大倍率 4 倍的瞄准镜,3-9x40 则是物镜 40 公厘,可调整放大倍率从 3 倍到 9 倍的瞄准镜。 组成 一个光学瞄准镜至少有三个光学透镜组,一个是物镜组(Objective Lens),一个是校正镜管组(Erector Tube),和目镜组(Onicular Lens),还可能有其他镜组。物镜组负责集光,所以当物镜越大,瞄准镜中的景物就应该更明亮,目镜组负责将这些光线改换回平行光线,让眼睛可以聚焦,造就最大的视野;而校正镜管组则是将物镜的影像由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而修正成正确方向,并且负责调整倍率。瞄准线所在位置可以在校正镜组前的第一聚焦平面,或是其后的第二聚焦平面,而风偏调整钮、高低调整钮、以及放大倍率环都是用来控制校正镜管组的左右、高低、前后位置。 一个高级瞄准镜镜身内可能有多达 9 个以上的镜片,透过适当的镀膜,其透光率可能超过 95%。不过即使透光率没这么高,视野内的明亮度可能还是高过肉眼视野的明亮度,因为一般物镜的集光面积都大过眼睛的集光面积。分类 发展到现在,瞄准镜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望远式瞄准镜(Telescopic sight)、准直式瞄准镜(Collimating optical sight)、反射式瞄准镜(Reflex sight)。其中以望远式瞄准镜和反射式瞄准镜最为流行。这两类瞄准和普通的机械瞄具(iron sight)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