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菌子保鲜冷藏温度多少好
鲜菇采收后,先用剪刀分成单个子实体,并漂洗干净,按菇体大小、老嫩分放。然后用大锅加水烧开后放入洗净的鲜菇,鲜菇加入量为开水量的20%~30%,用漏勺或铲子朝一个方向搅动,至平菇发软时翻动,锅开后捞出置入盛冷水的大缸中,冷却后捞入筛内沥水,按1000克或500克装入相应大小的无毒塑料食品袋中密封。最后,将菇装入食品箱中,置入库(温度为-18℃左右)中即可,需出售或深加工时可随时取出。
食用菌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可是由于它本身结构的独特性,食用菌菇体易褐变腐烂,不易保存,这就影响了食用菌的商品价值。以往我们保鲜方法有零度保鲜,保存时间只有9、10天,而盐制保鲜等能延长保鲜期,但是口味会发生变化。
本保鲜技术,是速冻体眠保鲜,它采用短时间内,以一种合适的低温,使得食用菌的细胞迅速休眠,并抑制它的呼吸酶的活性,控制它的新陈代谢。这样保存期能达到1年半左右,并且食用菌营养、味道等还能保持。
具体技术:
1、不同食用菌的品种要分开、不同大小要分开。
2、速冻前要进行补水。
3、食用菌的摆放方式也有讲究。
4、速冻的时间和温度有讲究。
5、速冻后要进行挂冰,形成保护膜。
一、平菇保鲜三法
1.取新鲜无霉变、无老化的平菇,用清水冲洗,去除杂质。漂洗过程中,轻翻轻放避免破碎。然后将其放入开水中,用漏勺沿顺时针方向捞出,放入筛内,沥干水分后直接装入无毒的聚乙烯食品袋中,封好袋口(注意袋口的内外不要沾水珠),最后将菇袋装入塑料食品箱或木箱(纸箱)中,置入食用菌冷库(温度为-18℃)保存,可随时取出,出售或深加工。
2.平菇采收后,立即洗掉泥沙,大小搭配后装入0.5毫米厚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袋内密封包装,置于0℃的条件下,可保鲜15天--20天,营养成分不变,重量不减。
3.平菇采收后,清理包装好,用10万拉德钴60射线照射后,在0℃条件下保存,保鲜时间可延长到31天,安全无毒。
二、草菇保鲜法
将纸塑复合袋打上微孔,把未开伞(菇体饱满、充实,外观呈圆锥形,顶端灰褐色)的草菇放入其内,置于15℃--20℃下可保鲜了2小时。
三、香菇保鲜两法
1.先将箱内衬防潮纸,箱缝外裱糊猪血牛皮纸,在箱内放入一定量的生石灰等干燥剂(用布袋包好)。此法使害虫的卵得不到适宜温湿度而难以孳生,可保存1年,香菇色香味不变。
2.将新鲜干净的香菇贮存在纸箱内(箱内必须衬有双层防潮纸和1层塑料薄膜),入箱的香菇含水量不得超过3%,容积0.2立方米的纸箱宜装干香菇10千克。置于13℃--17℃的空调室内,可贮存1个月--6个月;置于13℃--14℃的低温冷库,可贮存半年以上;如果空调室和冷库的相对湿度在55%以下,并装有抽风机和吸湿机,香菇可贮存2年,色香味不变。
四、双孢菇保鲜两法
1.盐水保鲜。将刚采收的双孢菇按质量标准挑选后,用0.1%--0.2%的焦亚硫酸钠溶液浸泡8分钟--1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30分钟,沥干后用专用筒罐包装,在温度低于23℃下可保鲜72小时。或将烫煮后的双孢蘑菇立即置于波美度19度的食盐溶液中盐渍(25千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倒入25千克烫煮过的双孢菇),然后添加精盐封面,数天后再添加适量精盐,维持波美度18度,经4天--6天稳定后封存保鲜。
2.速冻保鲜。在30分钟--40分钟内,将洗净烫煮过的双孢蘑菇由常温迅速降至-20℃,可长期保鲜。
‘贰’ 食用菌常用的保鲜技术有哪些
食用菌采收后容易失水、衰老、变褐、流汁、自溶、变质或产生异味,故较其他食物的保鲜期短,且技术难度较大。食用菌采收后的生理变化,包括呼吸、蒸腾、衰老以及有酶和无酶褐变等。如草菇在同样贮藏条件下,未包装的贮藏4天后失水达40%~50%,而穿孔聚乙烯袋包装的失水在10%以下。当然,水分损失速度因菇体的组织构造、不同发育时期,以及外界温度、相对湿度、气流等不同而异。下面以双孢菇、平菇或香菇为例,简要介绍一下食用菌的贮藏保鲜技术。
(1)适时采收
如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平菇在菇体颜色由深变浅、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时采收最好;香菇要求朵形圆整,菇肉肥厚,边缘内卷,不开伞,菌盖直径3.8厘米以上,无土、无杂、无病害、无缺损,保持菇的自然状态,长至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前24小时停止喷水,采收后精选去杂,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
(2)贮藏方法
①低温贮藏 双孢菇采后经挑选分级,用清水冲洗干净,为防止菇色发黄或变褐,可放入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漂洗3~5分钟。迅速用冷水对菇体进行预冷处理,尽快降至0~3℃。沥干水分,装于通气的塑料框中,放入温度0~3℃、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中贮藏,注意通风换气。此法可保鲜8~10天。平菇采后去除杂质,放在0.03~0.04毫米厚聚乙烯塑料袋中(最好打几个孔)并扎口,或置于塑料框内并盖一层湿布,放于3~4℃冷库中贮藏,可保鲜7~10天。温度过低,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会产生冷害。此法若与气调或化学药剂处理相结合,效果更好。
②简易脱水低温保鲜 香菇采后可用脱水机排湿,也可自然晾晒排湿。采用脱水机排湿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排风量,以确保品质。脱水后的感观标准是手捏菌柄无湿润感,菌褶稍有收缩。排湿后的鲜香菇按大小分级,一般分为3.8厘米、5厘米、8厘米三个等级。精选时去除开伞、畸形、变色等等外菇,按大小规格分装于专用塑料筐内,每筐10千克,及时送入冷库保鲜,冷库温度为1~4℃。为防止剪口褐变,入库前和入库初期,均不剪菇柄,待确定起运前8~10小时,低温下剪柄修整。在冷库内包装,采用泡沫塑料专用箱,内衬透明无毒薄膜,外用专用纸箱,这种大包装多为每箱5千克或10千克。包装后要及时用冷藏车起运。保鲜期一般10天。
③薄膜袋气调贮藏 双孢菇经漂洗分级后,沥干水分,冷却后每千克分装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内,可自动调整袋内气体组分,使氧气含量为1%左右,二氧化碳含量为2%~5%,此时,菇体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开伞少,菇色洁白。平菇对二氧化碳不敏感,使用普通聚乙烯塑料袋包装即可达到气调贮藏的目的。袋内最好放吸水材料以吸收冷凝水,此法室温下可保鲜7天。如时间过长,袋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菇的风味。可在塑料袋上扎6~8个针眼大的孔,以促进气体交换。
④辐射贮藏 双孢菇装于多孔聚乙烯塑料袋内,用γ-射线照射,使用剂量为2000~3000戈。经照射的蘑菇水分蒸发少,失重率低,明显抑制了蘑菇的褐变和破膜、开伞。照射后的蘑菇放于16~18℃、湿度85%的条件下可贮藏4~5天,低温条件下贮藏时间更长。平菇装袋后,用γ-射线照射,剂量为1000戈,后置于0~3℃冷库中贮藏,可保鲜1个月。
⑤固体保鲜剂贮藏 将鲜菇放在涂膜剂(如甘油或明胶)中浸3~5分钟,捞起沥干后装入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装菇0.5千克。将1克连二亚硫酸钠(脱氧剂)和少量活性炭混合用纸袋包封后一同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置16~18℃下可贮藏6~7天。
⑥化学方法保鲜贮藏 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现将常见保鲜方法介绍如下:
氯化钠(食盐)保鲜:将新采的平菇、杏鲍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水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低温储藏,能保鲜8~13天。
焦亚硫酸钠保鲜:将新采收的平菇、双孢菇等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或低温处,在10~25℃下可保鲜8~10天;5~10℃下保鲜10~15天。用清水漂洗后即可食用。
米汤膜保鲜:用做米饭时的稀米汤,加入1%纯碱或5%小苏打,冷却至室温。将采下的鲜蘑菇浸入米汤碱液中,5分钟后捞出,置阴凉干燥处。此时在蘑菇表面形成一层米汤薄膜,可以隔绝空气,5~10℃下保鲜5天。
抗坏血酸保鲜:金针菇、香菇、草菇等采收后,往鲜菇上喷洒0.1%的抗坏血酸液,装入非铁质容器内,可保鲜3~5天,其鲜度、色泽基本不改变。
氯化钠、氯化钙混合液保鲜:用0.2%氯化钠+0.1%氯化钙制成混合浸泡液,将刚采收的鲜菇浸泡于混合液中,上压重物,使菇体浸入液面下30分钟,在15~25℃下可保鲜5天左右,5~10℃下可保鲜10天以上。
抗坏血酸、柠檬酸混合液保鲜:将0.05%抗坏血酸和0.02% 柠檬酸配成混合保鲜液,把鲜菇浸泡在保鲜液中10~20分钟,捞出沥干,用塑料袋包装密封,15~25℃下可保鲜15天。
比久(B9)保鲜: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用0.1%比久水溶液浸泡鲜菇10分钟,沥干装袋密封,5~25℃下可保鲜15天以上。
‘叁’ 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有哪些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产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确保野生种质资源基因留存和现有生产用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必要手段。菌种保藏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虽然保藏效果好,但投资高或操作繁杂。在生产实践中,更需要设备投入少,能保障菌种不死亡、不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持优良种性的简便方法,如斜面低温短期保藏和自然基质较长期保藏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而言,对母种进行长期保存,对原种进行短期保存。须保证优良菌种的性状和活力不发生变异,不死亡,不被污染,确保其纯度。因此,保存方法应具备取材容易、操作方便、菌种不易退化、长期保存不污染杂菌等优点。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如下:
(一)斜面低温保藏 该法的优点是保藏方便且所占空间较小。具体做法是:菌丝长满斜面后,放在0~5℃保存。以后每隔一定时间(2~3个月)转管一次。转管保存不能长期用PDA培养基,否则种性易退化,灰树花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减弱。因此隔一定时间(1年左右)须把菌种转接到木屑培养基上复壮,之后挑选健壮无污染的菌丝再转回PDA培养基保存。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要防棉塞受潮滋生杂菌。菌种试管口最好用蜡烫封,以防培养基内水分过快蒸发。增加琼脂用量(2.5%~3%)可减缓水分蒸发。还要防止菌种管上的标签脱落而造成种系混杂。
斜面低温保藏方法简便易行,能随时观察保藏菌株的活力和纯度,一旦染杂,肉眼能及时发现。
(二)自然基质保藏 此法是根据灰树花的特性,利用自然基质保藏其菌种的方法。灰树花是木腐菌,可以采用以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自然基质营养全面,且大部为缓释养分,不易产生营养过剩或饥饿;其次,培养基理化性状好,可吸收或缓冲菌丝代谢出的有害物质,水分与通气协调平衡,部分菌丝扎入基质内生长,不裸露于空气中,菌丝呼吸强度低,生命力强。
1.原料与配方 粗、细木屑比例适当,采用板栗树木屑最佳,粗木屑粒径为2毫米左右,细木屑为一般圆盘锯屑,粗、细的比例为1∶2,添加干木屑重量20%的麸皮和1%的糖,含水率为60%左右。这样的基质通气性好,营养丰富且供菌丝分解利用的时间长,长到基质内部的菌丝比包裹在基质外部暴露于空气中的菌丝耐受性强。不同粒径的基质比例适当,还能协调气与水的矛盾。粗粒过多,架空菌丝多;细粒过多,透气性差,菌丝生长慢。应用配方如下:
栗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水65%配料,装入较粗大的试管中,装料量为试管的1/3~1/2,1.5千克/厘米2灭菌1.5小时。冷却后,接入需保藏的菌种,在28℃下培养,待菌丝长满木屑培养基时取出换上无菌橡皮塞,在0~5℃冰箱内保藏1~2年转管一次。
2.容器与装量 采用容量250毫升的葡萄糖玻璃瓶,清洗洁净,装量一般不超过玻璃瓶容量的3/5,填料不能过满,瓶壁所残留的颗粒须擦拭干净,否则保藏的菌种易引起污染。
3.灭菌和冷藏 灭菌时若采用棉塞封口,基质表层易失水,接种成活率低,即使菌丝复活,生长也很缓慢,所以最好采用聚丙烯膜封口,接种后换用无菌棉塞培养,待菌丝长满后再换成有孔灭菌胶塞冰箱保藏。
用上述方法保藏的菌种经3年贮放后,接出成活率均达90%以上,出菇验证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自然基质保藏法具有保存期长,菌种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特点。
(三)木粒PDA斜面保藏 灰树花在自然状态下易发生于栗树根部,这说明其营养需求较为特殊。根据灰树花这种习性,在PDA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栗树木粒制成母种培养基。在多年的使用中发现,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母种生长势好,在转接原种时,适应能力强,萌发定植快;用作菌种保藏基质时,保藏时间长,并能很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
1.木粒PDA的制作 选取栗树边材,加工成0.3~0.5厘米的颗粒,及时烘干或晒干备用。称取葡萄糖10克,KH2PO41克,1溶解于1升清水中配制成营养液。将营养液倒入盛有木粒的小铝锅中,营养液以完全浸没木粒为准。煮沸10分钟,以加快木粒对营养液的吸收速度,起锅静置30分钟让木粒吸足营养液。捞出木粒,沥掉表面的水,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长的1/6,最多不得超过试管长的1/5,否则在摆制斜面时,不易使木粒均匀分散于斜面的表面上。
选取新鲜的马铃薯,去皮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放入小铝锅中,加入1升清水,文火煮沸30分,趁热过滤取汁,并补足1升的体积。称取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KH2PO4 2克,MgSO47H2O 2克。先将琼脂剪碎,加入到马铃薯滤液中,继续用文火加热,使琼脂溶化。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加入称好的其他3种营养成分,搅拌使这些物质溶解均匀,趁热装入已装有木粒的试管中,装至试管长的1/3处,塞上棉塞。
在0.8~1千克/厘米2蒸气压下灭菌40分,待气压降至0时,开盖取出,趁热轻轻抖拍试管,使木粒分散后即可摆制斜面,并使木粒呈半裸状分布于斜面上,待凝固后便制成了木粒PDA培养基。
2.生长及保藏效果 木粒PDA斜面上培养的灰树花母种,菌丝生长迅速、良好,12天即可长满试管,但菌丝的后期生长势更为粗壮、浓密,后劲足。转接原种时,菌种适应力强,定植快。这表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速度、生长势不仅取决于本身的遗传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营养。常规PDA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可溶性的速效性营养,前期营养丰富,营养利用直接,因而前期菌丝生长迅速、良好,后期营养则不足,菌丝生长不良,长势欠佳。木粒PDA由于在增添了木粒这一缓效性营养,就木腐性的灰树花而言,营养配伍合理,补充了菌丝生长后期所需的营养,因此后劲足。
菌丝体对基质的分解利用是通过菌丝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将基质中的大分子营养分解成小分子营养后才被吸收利用的,而这些胞外酶大多为诱导酶,其合成与分泌受基质的诱导和分解产物阻遏机制调节。就纤维素酶而论,许多易代谢碳源(如葡萄糖等)具有引起酶合成阻遏作用,同时伴随着菌丝体的旺盛生长,酶的大量合成则出现在易代谢碳源基本耗尽之后,且受到基质纤维素的诱导,常规PDA基质,到葡萄糖等易代谢碳源基本耗尽的后期,由于营养的缺乏,菌丝生理机能下降,酶的合成量减少。而木粒PDA不仅含有易代谢碳源——葡萄糖,又含有木粒这一缓效性营养,前期葡萄糖促进了菌丝体旺盛生长,获取了大量的菌丝体,表现为菌丝粗壮、浓密。到了易代谢碳源耗尽的后期,木粒一方面补充了后期所需的营养,使菌丝的生埋机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木粒的纤维素激活菌丝细胞纤维素酶的诱导机制,合成了大量的酶,保持了木腐生性灰树花较强的分解木材的能力,因此,用该培养基培养的母种在转接原种时适应力强,萌发定植快。因部分菌丝长入木粒内部,抵抗不良环境的生存能力增强,种质不易退化。木粒PDA灰树花菌种,在0~5℃保藏2~3年再转管活化,成活率仍达到90%左右。此外,木粒PDA应用于木腐性灰树花种的提纯复壮,效果也较理想。
(四)石蜡隔氧封藏 具体做法是将液态石蜡分装入三角瓶内,装量达瓶空间的1/3,塞好棉塞,于121℃灭菌2小时,然后置40℃温箱中,使其水分蒸发,或置于干燥器内数日以除去水分,石蜡呈透明状为宜。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装入已长好菌丝的斜面试管,使液面高出斜面顶部1厘米左右。塞上无菌橡皮塞,竖直保存。此法可使菌种存活3年以上,但以1~2年移植一次为好。移植时不必倒出石蜡,用接种钩取一块菌丝即可。因转移时带有石蜡,菌丝生长弱,需要再转管1~2次,方能复壮。
‘肆’ 食用菌的保存方法
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 将新鲜草菇装入塑料盒中,以麦饭石水浸没菇体,置于0℃以下低温保鲜,保鲜期可达70天。而且氨基酸含量与鲜菇差别不大,色泽、口感均较好。
‘伍’ 食用菌速冻贮藏技术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食用菌的速冻贮藏是以快速冷冻结晶的理论为基础,使菌体在30~40分钟内,实现-40~-60℃的低温冻结,冻结后于-18℃左右的低温下贮藏。由于冻结速度快,冻结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用菌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近年来,食用菌的冻结品发展迅速,已打入欧美等国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下面以双孢菇为例介绍速冻贮藏技术。
工艺流程:
原料挑选→护色装运→漂洗脱硫→分级→漂烫→冷却→精选和修整→排盘→冻结→挂冰衣→包装→贮藏。
(1)原料挑选
目前速冻双孢菇主要是外销,必须根据出口要求严格挑选。原料必须新鲜、洁白、菇体完整、无病虫害、无杂质、无异味,菇盖直径在2~5厘米内,圆形或近圆形,无明显畸形,表面光滑无鳞片、无斑点、无机械损伤,无开伞,但允许菌幕与菌柄即将脱离而未裂开,菌褶颜色浅粉红色,菌柄切削平整,长度约1厘米,切面无空心、无缺刻、不起毛,无变红等现象。
(2)护色装运
采收后,由于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酶促褐变等原因,很容易失重、萎蔫、变色或变质。为有效地控制上述现象的发生,采收后尽可能在2~4小时内进行加工。如菇场离加工厂较远,采收后应立即进行护色处理,并及时装运回厂加工。
(3)漂洗脱硫
经亚硫酸盐护色处理的双孢菇,运进厂后应立即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漂洗脱硫,使菇体内二氧化硫的含量降至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二氧化硫残留量≤0.002%)范围内。
(4)分级
一般按菇盖直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大级菇36~45毫米,中级菇26~35毫米,小级菇15~25毫米。由于鲜菇漂烫后菇体收缩,故原料菇应比上述规格略大。
(5)漂烫与冷却
漂烫用可倾式夹层锅或连续式漂烫机,也可以用白瓷砖砌成的漂烫槽(池)通入蒸气管漂烫。通常150千克水中每次投料15千克为宜。漂烫液可添加0.3%的柠檬酸,将pH控制在3.5~4.0之间。漂烫时间依菇体大小而定,使菇体熟而不烂,放入冷水中,菇体下沉而不上浮。注意适时更换漂烫液。
漂烫后及时冷却。将菇连同盛装的竹篓一同移入3~5℃流动冷却水池中冷却,以最快速度使菇体降至10℃以下。
(6)精选和整修
冷却后将菇倒在清洁不锈钢台面上,剔除那些菇体不完整的脱柄菇、掉盖菇、畸形菇、开伞菇、变色菇、菌褶变黑菇等不合格的劣质菇;对泥根、柄长、起毛或斑点菇应进行整修;特大菇和缺陷菇,经修整后可作为生产速冻片菇的原料。
(7)排盘和冻结
整修后尽快速冻。速冻前,先将菇体表面附着的水分沥干,单层摆放于冻结盘中进行速冻。
速冻双孢菇通常选用回旋输送带式速冻机。将单层摆放的菇体连同冻结盘置于速冻机入口处的不锈钢网状传送带上。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可根据排盘厚度和工艺要求进行调节。冻结温度为-37~-40℃,冻结时间30~45分钟,冻品中心温度-18℃。
(8)挂冰衣
所谓挂冰衣就是在速冻后的菇体表面裹一层薄冰,使菇体与空气隔绝,防止干缩、变色,保持速冻品外观色泽,延长贮存时间。挂冰衣多在冻结机出口处的低温车间内进行。将经过冻结的双孢菇分成单个菇粒,立即倒入小竹篓中,每篓约装2千克,浸入2~5℃清洁水中2~3秒钟,提出竹篓,倒出,菇体表面很快形成一层薄冰衣,厚度以薄为好。
(9)包装
为保护商品性状,便于保管和运输,通常结合挂冰衣工序同时进行包装。采取挂冰衣、装袋、称重、封口的流水作业法。随后装入双层瓦楞纸箱内,箱内衬垫防潮纸,表面涂防潮涂料,箱口用封口纸封牢固、美观。箱外印刷有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随即搬入低温冷库(冻库)贮藏。
(10)贮藏
贮藏期冷库温度应稳定在-18℃,库温波动不超过±1℃,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其波动不超过5%。同时,速冻双孢菇应避免与有强挥发性气味或腥味的冻制品贮藏在一起。可贮藏1~2年。
‘陆’ 香菇焯水后如何保存
可以,如果新鲜的香菇没有用完,最好的保存办法是冷冻保存,下次想吃的时候才能继续吃到新鲜的味道。
其保存方法是:先将新鲜的香菇放入保鲜袋,挤去空气,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冷冻一夜。第二天拿出来时,就可发现香菇只有表面留有水分,而保鲜袋上则留着许多小水珠。此时,把香菇从保鲜袋里拿出来,用纸片吸干表面的水分后,装进另一个干净的保鲜袋,挤去空气后,再重新放入冷冻室保存。如此处理之后,新鲜的香菇就变成可以直接烹饪的冻干香菇了。
‘柒’ 食用菌的保鲜
食用菌的保鲜 菌类的生理代谢活动越强,保鲜效果就越差。一般认 为,0 ℃ ̄5 ℃是食用菌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 ℃以下易造成冻害。 () 水分与湿度 2 新鲜菇体中的含水量,直接 影响着菇体的失水速度、新陈代谢强度、酶活性与 色变程度等。一般菇体含水量少,有利于保鲜。另 外,保鲜效果与空气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不同菇 类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一样。但总的来说,食用菌要 求 较 高 的 相 对 湿 度 , 以 95%  ̄100% 为 宜 , 低 于 90%常导致菇体收缩、褐变、光泽度差。 () 水质 3 食用菌保鲜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的 卫生标准。水质能影响菌体色泽的变化。若水中铁 或铜的含量超过 2 mg/kg,菌体色泽变暗,且随时 间延长变色加速。食用菌在保鲜或贮运中禁用铁、 铜器具,但可用塑料及铝制品。 () 气体成分 4 空气中 O2 和 CO2 含量对新鲜 菇体的保鲜效果有明显影响。当 O2 体积分数低于 1% 时,可明显降低呼吸作用,抑制开伞。CO2 含 量一般应大于 5%,但体积分数过高对菇体也会产 生伤害。国外报道,用 0.1% 的 O2 和 25% 的 CO2 贮藏食用菌,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 () 酸碱度 5 多酚氧化酶是促进菇体褐变的一 个重要因素,当 pH 值为 4 ̄5 时,其酶活性最强; pH 值小于 2.5 或大于 10 时,多酚氧化酶即失去活 性,菇体不易褐变;pH 值为 6.0 ̄7.5 多种微生物的 最适酸碱度。故盐水浸食用菌的 pH 值为 3.0 ̄3.5, 以抑制酶与微生物的活性。 () 放置方式 6 食用菌放置时,菌褶朝上,可 防止菌褶变薄变形,避免因孢子附着菌盖而呈乳白 色或奶油色,同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有所增加。 3. 食用菌保鲜的方法 () 冷藏保鲜 1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呼吸作用的 最主要因素。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降低生理代 谢,减少呼吸强度,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动。在 5 ℃ ̄35 ℃之间,每上升 10 ℃,食用菌的呼吸强度 度就增大 3 倍,但冷藏温度也不宜过低,鲜食用菌 较适宜的贮藏温度为 0 ℃ ̄5 ℃,且要求稳定。在 0 ℃时,8 天内几乎没有生长;在 20 ℃条件下, 生长很快;在 10 ℃时,生长速度开始时缓慢增 加,第 4 天生长最快。在 0 ℃条件下,各种酶的 1. 食用菌保鲜的生理基础 () 水分损失 1 新鲜的食用菌含水量很高,通 常为 80% ̄95%,但不同品种差异较大。采收后, 菇体由于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使水分很快散失,导 致菇体的枯萎和皱缩,从而使鲜度与风味发生变 化。因此,食用菌保鲜过程中,应尽量防止过多的 水分损失。 () 呼吸作用 2 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存在的一 个重要特征,呼吸作用有两类,即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呼吸强度直接或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保鲜寿 命、品质和商品价值。呼吸速率快,保鲜期短,反 之则长。因此,应随时了解食用菌呼吸的强度,及 时予以适当的调节和控制。 () 褐变 3 食用菌的褐变以酶促褐变为主。多 酚氧化酶、游离氧分子及具有羟基的底物三者同时 存在并互相接触,是导致褐变的必要条件。采收后 菇体中的无色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赤褐色的醌和水, 醌再经氧化、聚合形成黑褐色物质。 () 微生物侵染 4 刚采摘的食用菌菇体细嫩多 汁,营养丰富,极易遭致微生物(如细菌、霉菌、 酵母菌等)的侵染,造成菇体的生理病害而变质腐 败。 2. 影响食用菌保鲜的因素 () 温度 1 鲜菇的保鲜性能与其生理代谢活动 强度有密切关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鲜 () 气调贮藏保鲜 2 气调贮藏是通过调节空气 的组成比例,降低 氧气体积分数、增加 二氧化碳 体积分 数来抑制呼吸作用,使其处于缓慢的代谢活动过程 中,以达到保鲜的目的。气调保鲜有自发气调和人 工气调两种。自发气调是采用塑料袋包装,利用果 蔬自身的呼吸作用,降低袋内的 氧气体积分数,提 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保鲜方法。
‘捌’ 平菇冷冻保存方法
把购买后的平菇去蒂,先包一层纸,再放入塑料袋或保鲜膜中保存,可放置一周左右。也可把购买后的平菇去杂质后放在塑料袋里,在塑料袋上扎几个孔,放于3℃~4℃的温度下储藏,可保鲜7天~10天。
对广大的菇农来说,一些简单的土办法更可行。
1、井底低温贮藏 将要贮藏的试管母种,用无菌橡皮塞蘸石蜡封口,装入密闭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紧,沉入井底贮藏,可贮藏2~5个月。
2、石蜡封口贮藏 把蜡纸裁成6~8厘米见方,放入75%酒精中浸泡l分钟。将已培养好试管种的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旋转灭菌后,用镊子取出蜡纸,扎紧管口。再将包好蜡纸的管口浸入熔化的石蜡中,将蜡纸完全浸入,使蜡纸紧紧封包在管壁上,绝不漏气。待石蜡冷却凝固后,置冰箱或室温下保存。
3、玻璃纸封口贮藏 用明胶15克(粘合剂),硫酸铜2克,美蓝1~2滴(指示剂),溶于100毫升热水中,配制成封口剂。将新长满的母种拔去棉塞,管口朝下,蘸上封口剂,贴上用95%酒精浸泡过的玻璃纸,用石蜡熔封。在室温下,菌种至少可保存8个月,并能防止霉菌或螨的浸染。在斜面注入无菌矿油(液体石蜡),可大大延长贮藏时间。
4、厩肥贮藏 此法适合贮藏双孢菇等草腐菌类。将腐熟牛粪等堆肥晒干、打碎,取300克干堆肥,用5毫米孔径筛过筛,加1000毫升水调湿,装入试管,占管深1/3~1/2,在0.15兆帕压力下灭菌2小时。确认无菌后,接种,菌丝长满后,放在3℃冰箱内贮藏,每隔2年移植一次。在长期贮藏中,如培养基失水,应将贮藏菌种及时接种在琼脂斜面上进行活化,再继续保存。此法连续贮藏4年后,其生产性状未出现明显变化。
营养价值
平菇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质20—23 克,而且氨基酸成分齐全,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
1、菌体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19—26克,据资料报导,平菇干蛋白质含量20%左右,是鸡蛋的2.6倍,猪肉的4倍,菠菜、油菜的15倍。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须氨基酸8.38%,占氨基酸总量20.7%的35%以上。
食用菌如平菇的所以味道鲜美,就是因为含有上述许多种氨基酸能刺激人的味觉器官产生鲜味的感觉,比单纯的味精所含的一种谷氨酸纳鲜味要好得多。不会口渴。而且所含氨基酸的量十分丰富,比如蘑菇、平菇、香菇、草菇四种菇所含的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平均值分别为4.45%、6.8%、7.7%,而在牛肉、牛奶、大豆中所含这三种氨基酸的平均值分别为4.1%、0.10%、3.29%。
尤其是动植物中的赖氨酸、亮氨酸大部分很缺乏,亮氨酸几乎没有。中国食物结构以粮为主,就更觉缺乏。赖氨酸对促进记忆,促进人体易合成高级蛋白的重要组成物质。所以说,一般食用菌所含氨基酸可与牛奶、瘦肉和鱼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如鱼中维生素C几乎没有;
2、含脂肪3.84%;
3、含碳水化合物总量65.61%,其中还原糖含54.73%,戊聚糖1.96%,甲基戊糖1.16%,海澡糖5.38%,甘露醇10.87%;
4、含纤维素6.15%;
5、含灰分4.94%;
6、还有含有十分丰富的维生素B族,如VB20.135%微克,VC9.3%微克,VD0.12%微克(麦角固醇);
7、以及含有钾、钠、钙、镁、锰、铜、锌、硫等14种微量元素;
8、研究表明,平菇还含有平菇素(蛋白糖)和酸性多糖体等生理活性物质,对健康、长寿、防治肝炎病等作用甚大(用平菇能制肝宁片),对防治癌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9、含侧耳(平菇素)。能对格蓝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分歧杆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10、经研究已知平菇等食用菌中,普遍含有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诱导物质(能抑制病毒的抗体),这种物质总称叫“蘑菇核糖酸”(MUSHROOm—vrna),它能强烈地抑制病毒增生。所以常吃平菇等菌类食品,能减少“流感”、肝炎等病毒性感染的疾病,尤其能抵御现代流行“非典”等病毒入侵的作用;
11、生物学家利用四膜虫作试验,同样从小出世的四膜虫,一种专吃蛋白胨长大,另一种专吃平菇浸出液长大,其结果表明,专吃平菇液长大的存活一年,而专吃蛋白胨长大的只存活六个月;又同样缺氧环境下试验,吃蛋白胨长大的在缺氧环境中只存活一个月,而吃平菇长大的在同样缺氧环境中,能生存三个月。
实验证明,平菇对人体具有延年益寿功能,优于动植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