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黄芩种植农户很多,黄芩有什么炮制方法
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应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区别,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异。
❷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包括哪些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黄芪在中医学里认为其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它首先善于补益脾气、升举中阳,可以治疗脾气亏虚、中气下陷、脾虚失血的患者,表现是久泻脱肛、倦怠乏力、胃口不好、大便稀烂,代表方有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其次能补肺气、固皮毛肺卫、治肺气虚弱、表虚不固的自汗。病人通常会表现出不自觉的经常出汗,代表方有玉屏风散。对脾虚水湿浮肿的患者,也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代表方有当归六黄汤。最后生发脱毒、生肌敛疮,可以治疗疮疡中后期。特别是疮口难溃的病人,代表方有十全大补汤。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和非特异性的免疫力,具有利尿和抗肾损伤,降血压、血糖、血脂的作用。
❸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哪些人适宜食用黄芩
一、黄芩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黄芩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因为黄芩苷,提高巨噬细胞、NK细胞功能。那黄芩有什么食用方法?不知道的,就一起跟着妈网网络去看看吧。
1、阿胶黄芩汤
功效: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泄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泄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鞭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先用生糯米30克,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2、黄芩泡酒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治疗复发性口疮。
材料:黄芩20g 冰片2g
用法:使用时用棉签蘸药酒涂于口疮处,每日三四次。
3、黄芩花茶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治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材料:黄芩6g、绿茶3g。
做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4、黄芩炖猪腰
材料:黄芩9克,猪腰2个。
做法:将猪腰洗净去腰臊切片,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每片再切成三片,与黄芩一起放进陶瓷罐隔水旺火清炖至猪腰煮熟,吃猪腰喝汤。
二、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黄芩有什么功效与作用?黄芩,以根入药,并入选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下面妈网网络告诉你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2、抗菌: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抗病毒:黄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4、抗炎:黄芩素、黄芩苷能够抑制急性炎症反应。
(1)机制: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
(2)抑制组胺释放
(3)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前列腺素E(PGE)、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5、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6、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7、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三、黄芩的宜忌人群有哪些呢
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芩性味苦寒,被古代名医朱丹溪视为“安胎妙药”,在怀孕的期间可以用来清热凉血、除胎热。那么黄芩有哪些宜忌人群?下面妈网网络告诉你吧。
1、黄芩的适宜人群:黄芩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因此有此症状者可适用黄芩。清热多用生黄芩, 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用黄芩。
2、黄芩的禁忌人群:黄芩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禁服。脾肺虚热、血虚腹痛等带有这些症状的患者不要服用黄芩,否则的话,会导致不良的反应,从而伤及身体健康。
3、黄芩用药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黄芩。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小贴士
黄芩食物相克:黄芩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四、黄芩有没有副作用呢
黄芩可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那么黄芩有没有副作用呢?下面小编来为你解答吧。
黄芩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而黄芩的副作用主要体现有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芩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肝胆系统感染。具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效。另外,黄芩有较广的抗菌活性,对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药三分毒,适量就好,过量了,也不免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❹ 黄芩有什么功效
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❺ 酒黄芩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酒黄芩主要是黄芩的根,含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素,黄芩新素,黄芩甙等有效成分。酒黄芩入药的话,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以帮助治疗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5)黄芩酒炙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黄芪泡酒的功效
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治疗复发性口疮。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1、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2、对湿温发热,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
3、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
4、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5、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
6、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
7、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8、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
9、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10、该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❻ 酒黄芩的主要功效
酒黄芩是一种加工类的中药材,它是把中药黄芩用酒灸以后再炒干得到的中药,它的药用功效比黄芩更加出色,而且浓郁的酒香,平时可以煎制服用,也可以研末以后内服。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治疗复发性口疮。
4、保肝利胆
酒黄芩还能保肝利胆,它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减少身体内的自由基,可以保护肝胆细胞不受自由基伤害,能让它们的功能保持稳定,对人类高发的肝炎、肝硬化以及胆囊炎和胆结石等症都有明显预防作用。
❼ 黄芩酒的功效与作用点
黄芩酒的功效与作用点
黄芩酒的功效与作用点,可能很多人都是吃过这种食物的,因为很多食材都是可以入药的,对这些功效和作用还不要了解的话,这种食材可以补血养气,黄芩酒的功效与作用点,教你正确养生。
酒黄芩主要是黄芩的根,含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素,黄芩新素,黄芩甙等有效成分。酒黄芩入药的话,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可以帮助治疗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另外,酒黄芩对于以下疾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1、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2、治疗慢性气管炎
3、治疗急性菌痢
4、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5、治疗传染性肝炎
6、治疗肾炎、肾盂肾炎
7、治疗高血压病
但是脾肺虚热的'人不能食用黄芩。尤其是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的人。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主要治疗症状:
1、治小儿心热惊啼:黄芩(去黑心)、人参各一分。捣罗为散。每服一字匕,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服(《圣济总录》黄芩散)
2、泻肺火,降隔上热痰:片子黄芩,炒,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3、治慢性气管炎:黄芩、亭苈子各等分,共为细末,糖衣为片,每片含生药0.8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4、治上呼吸道感染,肠炎:黄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时,过胳残渣,再加二倍水浸泡两次,合并滤液,用20%明矾液倒入浸液中,调节pH为3.5(每100公斤黄芩,需明矾6~8公斤),产生黄色沉淀,静置四小时,弃去上层清液,将沉淀物装人布袋中加水过滤,烘干,粉碎,造粒打片。侮次服二至三片。(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5、治少阳头痛及太阳头痛,不拘偏正:片黄莽,酒浸透。晒千为未。每服一钱,茶、酒任下。(《兰室秘藏》小清空膏)
6、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芥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伤寒论》黄芩汤)
7、治淋,亦主下血:黄芩四两,细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8、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脏积热所致:黄芩一两(去心中黑腐),捣细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圣惠方》黄芩散调)
9、治崩中下血:黄芥,为细未。每服一钱、烧秤锤淬酒调下。(《本事方》)
10、治妇人四十九岁已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黄芩心枝条者二两(重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为细未,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
11、安胎:白术、黄芩、炒曲。上为未,粥丸,服。(《丹溪心治》)
12、治肝热生翳,不拘大人小儿:黄芩一两。淡豉三两,为未。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吃,温汤送下,日二服。忌酒、面。(《卫生家宝方》)
13、治眉眶痛,属凤热与痰: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未,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14、治灸疮血出:酒炒黄芩二钱。为未,酒服。(《怪证奇方》)
15、治火丹:杵黄芩末,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16、治产后血渴,饮水不止:黄芩(新瓦上焙干)、麦门冬(去心))各半两。上件,细切。每服三钱,水一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
【备注】
无对湿温发热,可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又常与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绵茵陈、栀子、淡竹叶等同用。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山栀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❽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点是什么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抗菌作用
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作用
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锈色毛癣菌。
3、抗病毒作用
黄芩煎剂25-100%浓度,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抑制作用。
4、抗炎抗变态反应
黄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对48/80(一种化合物名称,Sigma 生产)引起的大鼠足肿也有抑制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黄芩煎剂4g/kg 腹腔注射,对小鼠防御性条件反射可使阳性反射时延长,而对非条件反射及分化无影响,说明黄芩可加强皮层抑制过程。黄芩煎剂2g/kg,对伤寒混合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水煎剂或酒浸剂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证明黄芩对伤寒疫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6、对心血管的作用
黄芩醇提液1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黄芩煎剂0。06g/kg 静脉注射,对麻醉犬有明显降压作用。
7、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
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黄芩黄酮Ⅱ及白杨素(chrysin)于浓度1。0mM时,均可抑制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杨素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
8、降血脂
黄芩水浸液10%2ml/只灌胃,连续给药7周,可使胆固醇喂饲的家兔血清胆固醇含量下降。
9、保肝、利胆、抗氧化
黄芩甲醇提取物1000mg/kg 腹腔注射,对异硫氰酸萘酯(ANIT)引起的大鼠肝损害有抑制作用,可抑制血清胆红素的增加。黄芩醇提物50,100mg/kg,黄芩甙50,100mg/kg 灌胃,对家兔有利胆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细说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可抗癌降血脂
❾ 黄芩有什么作用
你好!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还有一定降压、利尿、消炎作用)可以运用于很多疾病但必须中医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