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有哪几种方法

食用菌加工有哪几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8 19:17:11

① 食用菌加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目前主要有哪些加工方法

食用菌采收后,鲜菇若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里,会散失水分,菇体强烈收缩、起皱,质地变干发硬;同时,因菇体的后熟作用,其生理活动并未中止,在某些氧化酶(如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能促进菇体组织内的化学转化,出现呼吸作用加快,变褐、液化、失水并丧失固有的鲜味和香味。另外,附着在菇体表面的各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还能引起软腐,产生恶臭,甚至产生有毒的物质,最后导致腐败等。

为了延长菇类保鲜时间,将鲜菇贮存在自然温度较低、环境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或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冷藏,均可延长菇类的货架寿命。将鲜菇用某些抗氧剂、植物激素进行处理,或降低pH以抑制酶活性,也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由于保鲜技术的发展,现在还出现了冷冻保鲜、速冻保鲜、气调保鲜和辐射处理等新的保鲜技术,能收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各种鲜菇都是充实“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新的保鲜技术,对发展国内的鲜菇市场,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用菌加工技术日新月异,方法也千变万化。但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是干制加工(晒干、烘干、冻干、膨化干燥等)、腌渍加工(盐渍、糟制、酱渍、糖醋、醋渍、酒渍等)、制罐加工、精细加工(蜜饯、糕点、米面、糖果、休闲食品等)、深度加工(饮料、浸膏、冲剂、调味品、美容化妆品等)和保健药品加工(保健酒、胶囊、口服液、多糖提取等)。

②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如何进行

食用菌的干制就是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食用菌中水分蒸发,并使其含水量降低到12%~13%的安全含水量以下的工艺过程。水分蒸发的结果,使菇体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提高到微生物难以利用的程度,以利贮藏和运输。香菇、木耳、银耳、竹荪等大都是以干制品的形式进入国内外市场的。

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在干制过程中,干燥速度的快慢,对干制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干燥速度越快,产品质量越好。

(1)自然干制

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小。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

用烘箱、烘笼、烘房以炭火热风、电热及红外线等为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此法干制速度快、质量好,适用于高档产品的大规模加工。其设备按热作用方式可分为热气对流式干燥、热辐射式干燥和电磁感应式干燥。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

①采摘、装运 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不可用布袋、尼龙袋装运,防止挤压、破损、变色、变质。

②摊晾、剪柄 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不可将鲜菇放在潮湿的地面,以防褐变,影响干菇色泽。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③分级、装机、烘烤 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烘帘上,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④掌握火候 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干菇品质。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⑤注意通风排湿 随着菇体内水分的蒸发,烘房内通风不畅会造成湿度升高,导致色泽灰褐,品质下降。操作要求:第1~8小时打开全部排湿窗,第8~12小时通风量保持50%左右,第10~15小时通风量保持30%,第16小时后,菇体已基本干燥,可长闭排湿窗。

用指甲顶压菇盖,感觉坚硬并稍有指甲痕迹,翻动哗哗有声时,表明香菇干度已够,可出房、冷却、包装、贮运。

③ 食用菌制菌种技术是什么

食用菌制菌种技术是:

一、母种制作

1、母种特征。

优质母种一般要求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整齐、气生菌丝少,有菇香味。

2、母种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水1000ml,ph控制在5.5-6.5之间。

3、培养基制备。

挑选出尚未发芽,无病害,不发青的新鲜马铃薯。在洗净去皮后,称取200g,并将其切成小块,装入烧杯之中。倒入1000ml清水,加热煮沸并保持20-30分钟左右,直至马铃薯酥而不烂(加热过程中略微加以搅拌)。

使用三层纱布进行过滤,然后取出过滤液,并加水补至1000ml。在马铃薯汁液中加入琼脂,并继续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最后加入葡萄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并加水补至1000ml。

使用试纸检测ph。将其装入试管中,添加高度以试管高度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为宜,然后加棉塞,并进行包扎。

接着将其放入高压锅内进行灭菌处理,等到指针指向0.04MPA时,排放冷空气,然后接着升压至0.105MPA,并保持半个小时左右。自然降温至60℃后出锅,摆放成斜面。

4、接种

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结束后,将其放入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养7-10天后,即可用于原种接种。

二、原种制作

1、原种配方

配方一:小麦(玉米)95%,石膏粉2%,过磷酸钙2%,尿素0.5%,白糖0.5%,ph保持在5.5-6.5之间。

配方二:籽壳87%,麸皮10%,蔗糖、白糖0.5%,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并加水120-130%。

2、培养基制备(配方一)

将小麦(玉米)筛检干净,并称重,然后放置于清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浸泡结束后,将其放入开水之中,一边煮一边搅动,并及时检查煮的程度,尤其是煮至15分钟后,需要更加频繁的进行检查。

当小麦粒(玉米)没有白心,熟而不烂时,将其捞出,并放置在尼龙布上进行晾晒。等到小麦粒(玉米)表面无多余水分时,加入过磷酸钙和石膏粉,并搅拌均匀。

将其装入瓶中,并使用高温塑料和橡皮圈将瓶口封好,然后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时,压力保持在0.105MPA左右,并维持2-3小时。灭菌过程中,注意冷空气的排放时间。

3、培养基制备(配方二)

将白糖、石膏粉、尿素、过磷酸钙溶化制成母液,然后加水进行稀释。用稀释液将棉籽壳拌湿,堆放2-3小时左右。

加入麸皮,不断搅拌,等到用手捏紧培养料,指缝中有水外渗而不滴落时为宜。装瓶,然后按照配方一的制备方法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4、接种

等到培养基出锅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接种。

接种后,将其放入培养室内,温度保持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培养20-25天后,即可长满瓶子(培养至10-12天时,需要摇晃瓶体)。

三、栽培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及制作

培养基配方及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

2、接种

使用75%酒精擦洗手部,并对原种瓶外进行消毒。倒出少量原种于灭菌瓶中(该步骤于酒精灯火焰上方进行),每瓶原种大约可以接种20-25瓶。

将其转移至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65%的环境下进行培养,20-25天后即可长满。

培养结束后,立即进行播种。如果暂时不用,在低温环境下保存(10-1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10天,2-4℃环境下,保存时间不超过20天)。

经过低温保存的菌种,在使用前需要放置在常温环境下恢复1-2天左右。

制作食用菌菌种的意义:

菌种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优良的菌种应具备遗传性状稳定、生命力旺盛、高产、优质、纯度高、抗逆性强等特性。

因此,选用优良菌株,掌握好制种技术,严格菌种质量,做好菌种的保藏工作,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④ 什么是食用菌深加工

将食用菌干制、罐藏、盐渍、糖渍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杀青水、残次菇、碎片、菇柄以及食用菌废培养料和液体发酵生产的苗丝体、培养液等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可生产出多种食品、保健治疗药品、美容品和饲料、肥料、激素等,不仅可满足人们对方便食品、保健品的需求,还能够扩大食用菌资源的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不用的废弃物,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缓和产销矛盾。因此,食用菌深加工愈来愈受到食用菌科研和生产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⑤ 食用菌如何深加工

目前国内食用菌深加工常见的有盐渍,烘干脱水,罐头,速冻,冻干,还有各类食用菌即食菜,调味品,保健食品等等很多.

⑥ 食用菌烹饪技巧

长见识了

⑦ 食用菌通过深加工技术可以制成什么

食用菌初加工一般主要有腌渍,烘干.罐头等等品种.基本不需要多少设备.
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产品,含有人体必需却又不能自身合成的8中氨基酸,真菌多糖、糖蛋白、多糖肽生物碱、挥发油核苷类、十八烯酸衍生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并且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食用菌加工以子实体加工为主,主要加工方式是机械风干燥、冷藏保鲜、浸渍和制罐加工,主要产品有脱水烘干制品、罐头制品、腌制品、方便食品、保健品、药品,目前的食用菌都是要经过热处理才能食用,食用起来不方便。
[0003]因此,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出一款可以即食的食用菌食品,不用费时费工的加工或热处理即可食用的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可以即食的食用菌食品,不用费时费工的加工或热处理即可食用。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其包括质量安全控制工艺,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营养成分复配工艺,干热杀菌验证工艺,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所述食用菌原料经过质量安全控制工艺,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营养成分复配工艺,干热杀菌验证工艺,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加工后形成成品。
[0006]进一步,所述干热杀菌验证工艺采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进行干热杀菌。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酱制品产品结构单一,营养成分低下的问题进行开发和研究,同时增加创新点,加入本土的食用菌制品制成富有特色的风味食用菌酱制品,并通过设备工艺改进实现酱制品工业流水线式生产,创新点如下:
1、创新使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杀菌,解决了传统水浴式杀菌容易污染、费时费功,效率低下的特点,使用干热网带烘箱杀菌,杀菌后的成品无需水冷、风干,可直接上贴标喷码设备,节约了后期套膜收缩的能耗,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0008]2、研究食用菌与传统酱制品直接的复合调配的规律,寻求风味强化的高效方法。
[0009]3、集成食用菌和酱制品的加工技术,解决食用菌与酱制品复合调味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工艺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食用菌原料;2-质量安全控制工艺;3_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4_营养成分复配工艺;5_干热杀菌验证工艺;6_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7_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3]图1是本发明工艺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其包括质量安全控制工艺2,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3,营养成分复配工艺4,干热杀菌验证工艺5,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6,所述食用菌原料I经过质量安全控制工艺2,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3,营养成分复配工艺4,干热杀菌验证工艺5,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6加工后形成成品7,干热杀菌验证工艺5采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进行干热杀菌。
[0014]本发明针对酱制品产品结构单一,营养成分低下的问题进行开发和研究,同时增加创新点,加入本土的食用菌制品制成富有特色的风味食用菌酱制品,并通过设备工艺改进实现酱制品工业流水线式生产,创新使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杀菌,解决了传统水浴式杀菌容易污染、费时费功,效率低下的特点,使用干热网带烘箱杀菌,杀菌后的成品无需水冷、风干,可直接上贴标喷码设备,节约了后期套膜收缩的能耗,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研究食用菌与传统酱制品直接的复合调配的规律,寻求风味强化的高效方法集成食用菌和酱制品的加工技术,解决食用菌与酱制品复合调味的难题。
【主权项】
1.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质量安全控制工艺,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营养成分复配工艺,干热杀菌验证工艺,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所述食用菌原料经过质量安全控制工艺,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营养成分复配工艺,干热杀菌验证工艺,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加工后形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热杀菌验证工艺采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进行干热杀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深加工工艺,食用菌原料经过质量安全控制工艺,风味成分复配合成工艺,营养成分复配工艺,干热杀菌验证工艺,活性成分搭配重组工艺加工后形成成品,干热杀菌验证工艺采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进行干热杀菌,本发明针对酱制品产品结构单一,营养成分低下的问题进行开发和研究,同时增加创新点,加入本土的食用菌制品制成富有特色的风味食用菌酱制品,并通过设备工艺改进实现酱制品工业流水线式生产,创新使用网带传送式干热烘箱杀菌,解决了传统水浴式杀菌容易污染、费时费功,效率低下的特点,使用干热网带烘箱杀菌,杀菌后的成品无需水冷、风干,可直接上贴标喷码设备,节约了后期套膜收缩的能耗,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⑧ 想自己种菌吃、家里现在树很少了、做菌包怎样做需要什么原料和处理、配方是怎样的、求谢

首先需要一些木头削,然后要一个比较硬的熟料带让后还需要菌种。
1.先把熟料带消毒消毒干净,然后放入木头削(木头削要先搞湿)。
2.然后吧一些菌种放如熟料带的木头削中。
3.然后稍微在上面用喷壶喷一点水,一点就可以了因为木头削里已经有水了然后用一张报纸搞湿然后套在上面。
4.然后放在一个正常光线的地方然后等待他的生长,记住早晚喷一次水。
5.到达一定的大小后就可以摘下来吃了。然后把没有被拔出来的根搞干净然后照上面的方法在种一次还是可以出来的,4-8次这样子。
6.还有一个跟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在淘宝上买一个菌包来种,种植方法和上面一样的。
菌包培养,是现代食用菌培养的通用方法。
类似于一、二年生花卉草本花卉、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是基于种子。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松口蘑(松茸)、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食用菌的生产是来自于菌包。
菌包是用袋装的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接入菌种再经过大棚培养和温控培养做成的。
生产食用菌时,只要保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菌包内的水分,就可以长出食用菌。

⑨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
(2)菌核分离法
(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
(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
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⑩ 食用菌怎么加工

食用菌加工的方法很多。例如腌渍。烘干,速冻,冻干等等。

阅读全文

与食用菌加工有哪几种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饿了么引流有哪些方法 浏览:380
扣安全带方法图片 浏览:637
冰箱的冰快速溶解的方法 浏览:54
红茶的制作方法发源地是哪里 浏览:605
正确的科学发声方法是哪里用力 浏览:400
高效沟通技巧和方法图片 浏览:292
初五接财神正确方法动图 浏览:720
动物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358
高冰岫玉的鉴别方法 浏览:87
聚氯乙烯胶水快速干的方法 浏览:363
飞机合页的安装方法 浏览:637
华为平板电脑录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4
燃烧成分分析方法分为哪几种 浏览:940
铝合金门铰链安装方法 浏览:458
光合酒花的鉴别方法 浏览:305
如何找到自己的赚钱方法 浏览:275
SL是什么教育方法 浏览:690
导线测量计算表计算方法 浏览:881
反卷云龙纹鉴别方法 浏览:356
学生如何增肥快速有效方法 浏览: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