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辨食用油的好坏与品质
经常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有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其质量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透明度:说明油的精炼程度和含磷脂除去程度。
透明度 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 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为淡黄色;菜籽油 为黄中稍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棉籽油 (卫生油)为淡黄色。
气味: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 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它异 味,甚至酸败哈喇味。
滋味: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人嘴里辨其味,应具有本 品特有的滋味,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哈喇味等异味。
⑵ 植物油检测标准
我国的食用油没分那么细,统称动植物油,但检测项目很多,不知道你要哪个。
GB/T 26636-2011 动植物油脂. 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 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GB/T 26635-2011 动植物油脂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6634-2011 动植物油脂脱色能力指数(DOBI)的测定
GB/T 26626-2011 动植物油脂水分含量测定卡尔费休法(无吡啶)
GB/T 5527-2010 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
GB/T 25224.2-2010 动植物油脂植物油中豆甾二烯的测定第2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5223-2010 动植物油脂甾醇组成和甾醇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5225-2010 动植物油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4894-2010 动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GB/T 24893-2010 动植物油脂多环芳烃的测定
GB/T 24892-2010 动植物油脂在开口毛细管中熔点(滑点)的测定
GB/T 24304-2009 动植物油脂茴香胺值的测定
GB/T 22507-2008 动植物油脂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异构体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5528-2008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
GB/T 9823-2008 粮油检验植物油料饼粕总含氮量的测定
GB/T 15687-2008 动植物油脂试样的制备
GB/T 14489.2-2008 粮油检验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
GB/T 17377-2008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GB/T 17376-2008 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备
GB/T 15690-2008 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连续波低分辨率核磁共振测定法(快速法)
GB/T 22501-2008 动植物油脂橄榄油中蜡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2500-2008 动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GB/T 22480-2008 动植物油脂聚乙烯类聚合物的测定
GB/T 5534-2008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
GB/T 5533-2008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含皂量的测定
GB/T 5532-2008 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
GB/T 5531-2008 粮油检验植物油脂加热试验
GB/T 5524-2008 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 22460-2008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色泽的测定
GB/T 14488.1-2008 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GB/T 15689-2008 植物油料油的酸度测定
GB/T 15688-2008 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GB/T 22328-2008 动植物油脂 1-单甘酯和游离甘油含量的测定
GB/T 17375-2008 动植物油脂灰分测定
GB/T 5535.2-2008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己烷提取法
GB/T 5535.1-2008 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
GB/T 22035-2008 乳及乳制品中植物油的检验气相色谱法
GB/T 9696-2008 动植物油脂水分和挥发物含量测定
GB 16629-2008 植物油抽提溶剂
GB/T 21497-2008 动植物油脂定温闪燃测试彭斯克-马丁闭口杯法
GB/T 21496-2008 动植物油脂油脂沉淀物含量的测定离心法
GB/T 21495-2008 动植物油脂具有顺,顺1,4-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测定
GB/T 5525-2008 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21512-2008 食用植物油中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
GB/T 21121-2007 动植物油脂氧化稳定性的测定(加速氧化测试)
GB/T 20795-2006 植物油脂烟点测定
GB/T 23213-2008 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22509-2008 动植物油脂苯并(a)芘的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⑶ 食用油掺伪的情况及鉴别方法
食用油掺伪主要有两种:
1、高价格食用油中掺入廉价的食用油。比如:菜籽油掺入廉价的棕榈油、豆油、棉籽油。非转基因食用油,掺入转基因食用油。因为后者比前者便宜几千元一吨。
2、食用油掺入地沟油。地沟油更廉价,含有大量致癌、致病物质,营养物质被
多次加热已经损失。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更大!
实际上市场上销售的调和油,通常掺入了大量的廉价的棕榈油。我国平均每年约进口棕榈油400万吨左右,其中大量用于调和油、方便面。但几乎没有调和油厂商公开调和油成分和比例、在欺骗消费者,棕榈油去哪儿了?调和油国家标准,拟规定需要公开成分和比例,因为遭到很多厂商抵制、无法落实而不了了之。市场上的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有的甚至只有1%的橄榄油、花生油,消费者当了冤大头。
另一方面,散装油基本上都是用转基因油脂,用化学浸出法工艺制成的油,或多或少存在溶剂残留,对人体健康不利;用物理压榨方法生产的油则没有任何溶剂残留。很多散装油,经过层层批发,层层掺伪,猫腻很多。
所以吃油,最好吃小包装的、非转基因、物理压榨的纯油,以菜籽油举例,国家标准明确规定:1 必须标识是否为转基因;2 无论是散装菜籽油、包装菜籽油,都必须是100%纯菜籽油,不得掺入其他油脂。——散装油掺伪,是违反国标的!
技术上可以检验是否为转基因、是否掺入其他油脂。比如:距业内人士说,菜籽油掺入0.2%的豆油都可以灵敏地检测出来。
检测方法如附件,但是做理化检测、脂肪酸检测成本高,特别是脂肪酸测定,需要几千元一次。若检测是否为转基因,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全国只有少数的几家(包括上海SGS通标),价格昂贵。
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冷冻法检测棕榈油。因为散装油种掺假最多的就是棕榈油,不掺假的卖家没有价格优势会无法经营。具体方法参考《低温冷却法鉴别菜籽油掺入棕榈油.png》,这是刊登在权威杂志《检验技术》上的,被当地的食品监督科和工商部门使用。
温度可以控制在3℃或更低温度,我自己做实验是放在冰箱冷冻室的、冷冻和检测速度更快,对比非常明显:菜籽油仍呈液态流动自如,而掺入棕榈油的某知名品牌调和油已经呈固态,无法流动。
⑷ 食用油标准是什么
一、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1988)规定:
1、酸价--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玉米胚芽油、米糠油≤4;棉籽油≤1
2、过氧化值(meq/kg)--花生油、葵花油、米糠油≤20;菜籽油、大豆油、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茶油、麻油≤12
3、浸出油溶剂残留量(mg/kg)≤50
二、色拉油卫生标准(GB 13103-1991)规定:
1、酸价≤0.3
2、过氧化值(meq/kg)≤10
三、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15197-1994)规定:
1、酸价≤0.5
2、过氧化值(meq/kg)≤10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食用油按照其精炼程度,一般分为四个等级,4级到1级,级别越高,其精炼程度越高。
一级油和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经过了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低温下不易凝固等特点。精炼后,一、二级油有害成分的含量较低,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营养成分。
三级油和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只经过了简单脱胶、脱酸等程序。其色泽较深,烟点较低,在烹调过程中油烟大。由于精炼程度低,三、四级食用油中杂质的含量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营养。
(4)食用油色泽检测方法标准依据扩展阅读
鉴别掺假花生油的方法: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掺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黑色。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蓝紫色或蓝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怎样辨别食用油的质量
1、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2、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要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食用油标准分为了四个级别,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学会去鉴别,根据颜色、透明度以及气味这些基本的物理特征来判断,真正明白自己所用食用油的规格与各项参数,做到心中有数,清清楚楚,保证做出来的饭菜的可口程度与安全问题,有一个依据可以判断。
⑸ 食用油国家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丙烯甘油醚〉(GB 1886.297-2018)等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2018年第5号)》,其中包括《食品国家安全标准 食用油(GB2716—2018)》。
这个新国标将原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并在一起,是对《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的整合修订,可谓四标合一。该项国标是食用油领域最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将对国内植物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选购方法
1、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2、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3、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以上内容参:网络-食用调和油有了国家标准 要求明确标明食用油配比比例、网络-食用油
⑹ 如何鉴别食用油的好坏
真假食用油辨别:
1、看等级
根据最新的标准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第四级为最低等级。
2、看产地
主要是指产品的原料生产地。
3、看原料
即是否是转基因原料。
4、看生产工艺
即该食用油属“压榨法”生产的还是“浸出法”生产的,压榨油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成分且油的品质比较纯。
食用油的质量鉴别:
食用油的质量主要表现:色泽、气味、透明度、滋味。
1、色泽
(1)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一般的为淡黄色。
(2)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
(3)棉籽油为淡黄色。
(4)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
(5)麻油是橙黄色或棕色。
(6)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黄色至橙黄色。
2、气味
用手指沾一点油,抹在手掌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油味,不应有其他的异味。
3、透明度
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经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4、滋味
用筷子沾上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花生油在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是变质的象征。
⑺ 怎么鉴别食用油的好坏
工具/原料
食用油
方法/步骤
1
观察颜色。一般来说,同一种食用油,色彩越浅的质量越好。留意:该标准不适用于香油。
注意事项
有些方法不适合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