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疗法,是通过内心的方式以自由联想,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释的方法,把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某些精神创伤或者是痛苦体验挖掘或者是暴露出来,从中发现焦虑根源,启发并帮助病人彻底领悟认识自己,从而改变原有病理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暗示疗法,通过暗示去影响病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暗示就是一个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语言或其他的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信念、感情行为的一个现象,他的行为动机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见和信念产生的,而是旁人影响的一个结果,暗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像语言、文字、表情、手势、榜样等。
三:行为疗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为模式治疗的动向是外显行为,主要的办法,是控制外部行为模式进而重建和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
四:支持疗法,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在临床上,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非常的多,如: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音乐疗法、沙盘疗法、催眠疗法、绘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如:焦虑症的心理治疗,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的患者明确疾病的性质,增进患者在治疗中的合作,在焦虑症急性发作的时候,能够正确认识这种强烈的惊恐体验,避免盲目的紧张、害怕、恐惧情绪,同时,鼓励患者适当的参与体育锻炼。另外一方面,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去除造成焦虑症迁延不愈的原因。情、支持、说服等等的一些方式,帮助和指导患儿分析、认识他所面临的问题。
⑵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七种:
第一、精神分析疗法,
第二、支持性心理疗法,
第三、行为疗法,
第四、森田疗法,
第五、认知疗法,
第六、催眠疗法,
第七、音乐疗法。
⑶ 心理治疗的方法有哪几种
当心理疾病出现问题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接受看诊治疗,因为这一疾病的出现对于人们的生活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一定要及时看诊治疗,当下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支持疗法:指的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指导、疏导、劝说、安慰、保证,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对疾病的恐惧与焦虑,恢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
精神分析疗法:也称心理分析疗法,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障碍起源于无意识冲突。精神分析是借助于自由联想法对病人进行治疗。病人通过自由联想把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创伤或痛苦体验挖掘或暴露出来,医生对病人进行疏导,使病人彻底领悟并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人格,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催眠疗法:是使病人处在催眠状态,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暗示,使病人消除恐惧的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医生对处在催眠状态下的焦虑症患者说:“经过这种治疗后,你的心情很快就能变得平静,不再有不安和焦虑,头痛很快就能减轻和消失,睡眠会一天一天好转,会睡得很熟很深”。
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法,主要是在1960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与心理学界的重视。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化原理。行为疗法的指导思想是认为人具有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人的行为都是从外界环境中学习而来的。行为疗法认为人的病态心理与躯体症状是一种异常行为,是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表现。它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调整与改造的,因此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疗法。
⑷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疗亦称精神治疗,是医生或其他人用语言、表情、态度或动作来影响病人,从而调节病人的情绪和感受,改变他们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帮助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达到减轻病情和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心理治疗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治疗、个别治疗和行为治疗,均是通过现身说法,引导劝慰,解释鼓励,说服暗示,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及自我调整等方法,来达到改变旧的条件反射,建立正常心理和新的行为反应。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六种:
第一、精神分析疗法。
第二、支持性心理疗法。
第三、行为疗法。
第四、森田疗法。
第五、认知疗法。
第六、催眠疗法。
第七、音乐疗法。
⑸ 心理疗法有哪些 常见心理技术
心理疗法在临床上多种多样,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三大治疗技术。精神分析疗法,主要帮助患者识别潜意识、人格结构的内容,包括患儿幼年时成长的经历,通过表达内心体验,得到有效的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帮助患者通过改善不合理认知,建立认知体系,或通过行为训练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内心的体验,达到认知重建,最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人本主义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帮助患者协同内心的体验共情患者,最终帮助患者,从内心的痛苦体验中走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除了上述三大治疗技术以外,也有其他治疗技术,如音乐疗法、沙盘游戏、叙事疗法,还有焦点解决心理问题等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一:分析心理疗法,是通过内心的方式以自由联想,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释的方法,把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某些精神创伤或者是痛苦体验挖掘或者是暴露出来,从中发现焦虑根源,启发并帮助病人彻底领悟认识自己,从而改变原有病理行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暗示疗法,通过暗示去影响病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暗示就是一个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语言或其他的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信念、感情、行为的一个现象,他的行为动机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见和信念产生的,而是旁人影响的一个结果,暗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像语言、文字、表情、手势、榜样等。
三:行为疗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为模式治疗的动向是外显行为,主要的办法,是控制外部行为模式进而重建和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
四:支持疗法,采用劝导、启发、鼓励、同情、支持、说服等等的一些方式,帮助和指导患儿分析、认识他所面临的问题。
⑹ 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疗亦称精神治疗,是医生或其他人用语言、表情、态度或动作来影响病人,从而调节病人的情绪和感受,改变他们对所患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帮助老年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达到减轻病情和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心理治疗的基本形式有:集体治疗、个别治疗和行为治疗,均是通过现身说法,引导劝慰,解释鼓励,说服暗示,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及自我调整等方法,来达到改变旧的条件反射,建立正常心理和新的行为反应。不少老年人体弱多病,晚年期易患"锖疑症"、"恐惧症"、"忧郁症"、"强迫症"、"癌症"等疾病。对这类病,我国目前尚无特效药,要依靠心理治疗法来解决。心理治疗的具体方法有:
(1)开导法:即开导其思想,使其放松,以此减轻他们的病情,抑制老年病的发展。即使有一些老年人的疾病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若再配合做些心理治疗,患者的病体会恢复得更快,旧病复发率也将明显降低。
(2)叫喊疗法:是某些西方国家盛行的一种心理疗法,适应神经官能症、癔病,或遭到重大刺激而神志错乱及长期抑郁不快的"情志障碍"者。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安适地躺在诊察床上,医生亲切地握着他(或她)的手,嘱其将自己内心的话,毫不隐讳地发泄出来,随便喊叫,直到自己感到痛快为止。这样,沉重的精神负担或缠绵的幽怨得到了排遣,经过几次这样的治疗,可解除病态而恢复正常。
(3)喜怒调整法:"阴阳喜怒"是七情学说的一个纲领,其实质就是心理学所谓情绪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快乐和悲衰,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及强和弱的两极状态。情绪的两极性是相反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上可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情绪上的两级性治疗疾病,在中医临床上不论是药物或心理治疗都不少见。喜而笑本属正常的情绪活动,是一种肯定的情绪。但喜笑过度,长期不能恢复就成为致病因素。治疗的方法是:改变"喜"的刺激方向或减少"喜"的刺激量。一是肯定情绪的治疗,即用快乐为手段去缓解悲优的心境;二是否定情绪的治疗,即以不快为手段,用悲伤等去纠正过度的兴奋。
催眠下暗示治疗心身疾病的具体实施步骤是:
(1)测定患者的催眠易感性,教给放松法,使患者注意力集中在施术者。
(2)进入催眠状态后,发掘和揭示患者的心理矛盾和症结,以及这些矛盾和症结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患者对它们的评价和态度。
(3)改善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患者了解自己性格上所存在的问题。
(4)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心理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因躯体疾病所带来的新的心理紧张刺激对机体的反作用。针对躯体症状进行直接暗示治疗。
以哮喘为例,通过催眠易感性测定后进行催眠,在催眠下为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用坚定的语气,有条有理地暗示:“你在催眠状态下呼吸已逐渐平稳,一点一点地深沉、平稳,呼吸已无窘迫感,你处在轻松、舒适而安宁的状态中,呼吸着早晨新鲜的空气,空气中有丰富的氧气,肺功能已恢复正常,哮喘已停止发作,每一个肺细胞工作都很正常,胸闷已消失,心情特别的舒畅,焦虑抑郁的情绪已消失。今后任何不良的刺激都不会产生胸闷气急,任何气候变化也不受影响,气喘已痊愈。现在你精神唤发、心情愉快。记住醒来后,你的呼吸一定会更均匀、更通畅。今后再也不会出现气喘胸闷。”
在催眠下亦可引导患者想象:“你已进入了催眠状态,此时此刻你的心情非常愉快,你躺在空气清新的草坪上,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在这天然的乐园之中,尽情地享受着这轻松愉快的时刻吧!心神宁静极了,呼吸通畅,气喘已愈,今后再也不会气喘了。”
过敏性结肠炎是心身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在催眠状态下主要发掘产生疾病的心理因素,予以分析解释和疏导,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再针对症状进行暗示:“在催眠下你会感到腹部舒适,肠功能恢复正常,肠过敏的现象已不存在,腹痛已消失,肠蠕动正常了。腹泻已停止,今后再也不会腹痛腹泻了。”“你体验一下,腹部有着温暖而又舒适的感觉……。”当患者体验到这种感觉时,再加强暗示;“是的!腹痛腹泻已停止,今后再也不会腹痛腹泻了。过敏性肠炎已得到根治,精力已恢复,记忆增强了,营养已改善了……。”最后再唤醒患者。虽然暗示语是如此简单,但所收的效果却很大,无药而愈了。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90907930.html
至于药物治疗就是开处方,有时候也有楼上说的安慰剂效应存在,一般的药物有百忧解什么的
⑺ 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怎么,楼主自己搜不到吗?
现代心理治疗有哪些理论和方法
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和疗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支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催眠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认知与行动相结合的疗法等。
支持疗法:指的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指导、疏导、劝说、安慰、保证,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或减轻对疾病的恐惧与焦虑,恢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
精神分析疗法:也称心理分析疗法,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障碍起源于无意识冲突。精神分析是借助于自由联想法对病人进行治疗。病人通过自由联想把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创伤或痛苦体验挖掘或暴露出来,医生对病人进行疏导,使病人彻底领悟并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人格,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催眠疗法:是使病人处在催眠状态,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暗示,使病人消除恐惧的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医生对处在催眠状态下的焦虑症患者说:“经过这种治疗后,你的心情很快就能变得平静,不再有不安和焦虑,头痛很快就能减轻和消失,睡眠会一天一天好转,会睡得很熟很深”。
行为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法,主要是在1960年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与心理学界的重视。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化原理。行为疗法的指导思想是认为人具有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人的行为都是从外界环境中学习而来的。行为疗法认为人的病态心理与躯体症状是一种异常行为,是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表现。它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调整与改造的,因此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疗法。
森田疗法:是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他认为神经官能症是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形成的。疑病素质的人的求生欲与自知力都很强,经常为自已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担忧。常把身体的与心理的正常变化,例如偶而的头昏、失眠、注意不集中误认为是病理性变化,造成精神紧张与焦虑。越是注意这些变化,感觉就越敏感,症状就越加重,这促使精神越加紧张不安。森田称这种反复形成的恶性循环为精神交互作用。森田疗法着重破坏精神交互作用。
认知与行动相结合的心理治疗: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与医学工作者在五十年代末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认知与行动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心理治疗首先是医务人员启发与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使病人对疾病有着正确的认识。病人认识了疾病的规律,有力地促使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其次医务人员帮助病人制定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⑻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举例】
我们已经对心理治疗的原理、原则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了解,那么下面就来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以便大家进一步了解:
1.生物反馈疗法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意念能够控制自己的心率、血压、胃肠蠕动等生理活动机制。科学家们将这一原理实施到心理治疗中就形成了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就是指运用现代电子仪器等现代设备对人体的血压、脑电心率、皮肤温度等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处理后以声音、图像等方式表现出来,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同时治疗医师通过语言加以引导,使患者利用意念来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活动机制进行调控,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2.暗示疗法
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普通的药物等对患者进行某种信息的传播、表达就叫做暗示疗法。通常往往会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暗示,使其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疾病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3.认知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来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就叫做认知疗法。这种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而人们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事物产生错误的认知就会导致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帮助其树立起客观、正确的认知方式,就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4.脱敏疗法
通过对患者逐渐进行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的各种刺激来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帮助患者摆脱对这种刺激的过度敏感而恢复心理正常的治疗方法就叫做脱敏疗法,这是一种训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心理治疗方法。
5.催眠疗法
通过对患者实施催眠术使其进入意识较为模糊的催眠状态,对其进行询问、暗示、诱导,使患者在非理智状态下接受医师的良性暗示,并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内心困惑,以使医师了解其病因所在,从而进一步解决其心理问题的疗法就叫做催眠疗法。
6.情绪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非理性思维而纠正其偏差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认知而实现心理治疗的方法就是情绪疗法。这属于认知心理疗法的一种,亦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
7.宣泄疗法
将心中积郁的不良情绪通过正确的渠道、方式进行合理发泄、疏导就叫做宣泄疗法。这可以避免不良情绪长期停留在心中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8.精神分析法
精神、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了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就是精神分析法。通过寻找、分析诱发患者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排除、治疗,彻底消除心理疾病的根源,从而实现心理治疗的目的。
9.森田疗法
这是由日本的心理治疗专家森田正马创造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化解人们的精神交互作用和疑病倾向来降低人们对于某个事物的过度注意和敏感,减轻并消除焦虑、紧张、不安等心理异常,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⑼ 心理学专业术语有哪些
1、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指你能沉浸在对方的谈话里,并表示出倾听是你的责任所在。你不会因电子产品分神,也不去臆测倾诉者将会说什么。
你即使不说话,倾诉者都能从你的眼神和肢体语言得到真实回应。缺乏积极倾听是很容易造成沟通失效的。因此,展现出你倾听时的专注对解决问题会非常有帮助。
2、元认知
几千年来,哲学家都在对人类的想法进行思考。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把这种对想法的思考称为元认知。
这个概念非常有用,它指的是,如果我们能观察自己的思考,我们或许就能改变它。不被消极、非理性或不健康的想法束缚,而是通过觉察,去观察了解想法本身。不再被想法控制,而是去观察和认识它,并选择性地改变它。
3、内外一致
很多人心里藏着个害怕失去而学会讨好的“小孩”。比如很多人都认识这样的“好好先生”,他从来不会说“不”。他们总以为做个顺从他人想法的人,可以过得更舒服,却总会感觉到越过越累,事情也并没有变得更好。这就是“表里不一致”。
心理学家萨提亚认为,人类的沟通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言语层面,一个是情感层面,往往这种情感层面会通过表情、手势、语气等“显现出来”。
而如果言语层面和情感层面的表达是一致的,那就是“内外一致”,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内心需要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如果你内心有太多的恐惧和脆弱,可是外表还表现出一副非常上进,坚强的样子,那么这就是严重的“内外不一致”,长此以往,很容易得抑郁症。
4、内心冲突
和内外一致关联的,是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于你的想法、信念和行动不一致而带来的不适感。很多时候我们在经历这种冲突,却认识不到是缺乏了内外一致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昂·费斯延格认为,这种内外一致性的失衡会对我们造成心理刺激,比如不安、挫败感和悲伤。
5、同理心
尽管你知道同理心和同情有区别,但还是有可能理解成同情。不过没关系,这两个词是相近的,所以你这么想也差得不多。
同情可以考虑为一种感同身受——你不用经历别人的经历,却能用逻辑理解别人在某个情况下的心情。好比你不用去历经真实的失去,却能想象那种场景并感到遗憾、怜悯和忧虑。
同理心会比这更深一层次。同理心不是去想象别人的经历,而是换位思考想象自己经历别人的情景。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区别在于同情是把自己当作主体,而同理心把别人融入到自己的角色。
6、赋能
赋能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在心理学上它有专业的定义。通常赋能是一个褒义词。在心理学中,它确实有给别人权力的意思,但这种支持的程度也是需要考虑的。
⑽ 心理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一定理论(如心理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有关学科理论)体系为指导,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达到减轻乃至消除心理障碍和疾病带来的痛苦。简言之,心理治疗就是用“心灵”的钥匙去医治人们的“心病”。分为一般心理治疗和特殊心理治疗。
一般心理治疗
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和指导。即以心理学的原理向病人说明所患疾病的因由、性质、演变规律、处理方案及预防,从而解除其顾虑,指导其如何减轻或缓解紧张、焦急情绪。
心理治疗本身含有教育治疗的意义。某些心因性疾病是由于患者无知或偏见和错误而引起。由于认识上的偏见和错误,过分恐惧或内疚,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神经症。对此应及时帮助、教育其提高认识,消除顾虑,建立良好习惯,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等有意义的活动中去,就会不药而愈。对于受到委屈,内心苦闷痛楚难言者,应以同情、谅解的态度倾听他们诉说心理上的压抑、怨气以及内心难言的隐情,并恰当适时地给予劝慰、疏导和积极评价。有时鼓励他们把满腹压抑之情全部倾述出来,病情就会大有好转,就是痛哭一场,也是有利于调整机体平衡的一种防御方式。
特殊心理治疗
特殊心理治疗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行为疗法
这一疗法是把各种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看作是异常行为,通过学习调整和改造它们,建立新的健康行为,所以行为疗法又称做行为改造或行为矫正疗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使人具有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行为疗法包括下列几个过程:了解病人病态行为产生的原因,确定病人的主要病态行为和治疗目标,记录病人病态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出现频率,列出治疗基线,作为治疗的对照;向病人解释清楚心理治疗的方法、意义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建立其治愈信念,使之主动配合治疗;根据行为改变的情况,有进步时,则给予强化,如表扬鼓励和物质奖励,以增进疗效,无进步或退步时,则给予批评,撤销奖励等,促进改变病人行为。这样循序渐进,依次递增。
催眠与暗示疗法
催眠与暗示是相互关联、互为渗透、交叉作用的。如在催眠状态下,有利于进行暗示,暗示性高的情况下也有助于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
生物反馈疗法
将被测试者体内某些自己意识不到的。看不见的生理变化和内脏活动情况(如血压,体温、心跳、胃肠蠕动、生物电变化等),通过电子仪器监测系统,以声、光指针、数据等信号直接、连续地显示给病人,这些信号称为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指导病人下意识地调节和自我控制,使之达到理想的水平。这种方法称为生物反馈疗法。它常应用于治疗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癫痫、功能性障碍、口吃、焦虑症、恐怖症、心身疾病等。
音乐疗法
音乐能通过人们的心理作用影响人们的心身功能协调和行为变化。音乐对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早已被实践所肯定。音乐能够振奋人的情绪,消除烦恼和不安,使之平静,引起松弛、愉快和舒适的感觉,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协调各器官的正常活动,利于健康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艺术疗法
病人参加某些艺术活动,以达到治疗目的。艺术活动本身具有自己的魅力,可缓解或消除内心冲突,调节个人与外界的矛盾。艺术活动通常有绘画、书法、雕刻等,也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组织一些舞蹈、戏剧,音乐、诗歌、摄影、录像等活动。艺术治疗可适用于老、中、青年、儿童等不同年龄病人。疗养院或康复医疗机构、精神病院中的工娱治疗都含有艺术治疗的性质。
森田疗法
针对有的患者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担忧,越是过分担忧“症状”则越重,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患者要陶冶情操、改变疑病素质,消除恶性循环。病人对自己的“症状”要不以为然,让自己习惯。这样便会解决主客观的矛盾,改变恶性循环,症状随之消失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