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数控铣削中最常用四种的对刀方法

数控铣削中最常用四种的对刀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1 02:17:00

❶ 数控铣床到底怎么对刀

数控铣削加工的对刀 当工件以及刀具(或对刀工具)都安装好后,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对刀操作。 先将方式开关置于“回参考点”位置,分别按 X 、 Y 、 Z 方向按键令机床进行回参考点操作,此时屏幕将显示对刀参照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若机床原点与参考点重合,则坐标显示为( 0 , 0 , 0 )。 1)以毛坯孔或外形的对称中心为对刀位置点 (1) 以定心锥轴找小孔中心 (2) 用百分表找孔中心 (3) 用寻边器找毛坯对称中心 将电子寻边器和普通刀具一样装夹在主轴上,其柄部和触头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电位差,当触头与金属工件接触时,即 通过床身形成回路电流,寻边器上的指示灯就被点亮。逐步降低步进增量,使触头与工件表面处于极限接触(进一步即点亮,退一步则熄灭),即认为定位到工件表 面的位置处。 2) 以毛坯相互垂直的基准边线的交点为对刀位置点 ( 1) 按 X 、 Y 轴移动方向键,令刀具或寻边器移到工件左(或右)侧空位的上方。再让刀具下行,最后调整移动 X 轴,使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左(或右)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 x a 。然后按 X 轴移动方向键使刀具离开工件左(或右)侧面。 ( 2)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移动到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前(或后)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Y 坐标 y a 。最后让刀具离开工件的前(或后)侧面,并将刀具回升到远离工件的位置。 ( 3) 如果已知刀具或寻边器的直径为 D ,则基准边线交点处的坐标应为( x a +D/2 , y a +D/2 )。 3) 刀具 Z 向对刀 当对刀工具中心(即主轴中心)在 X 、 Y 方向上的对刀完成后,可取下对刀工具,换上基准刀具,进行 Z 向对刀操作。 Z 向对刀点通常都是以工件的上下表面为基准的,这可利用 Z 向设定器进行精确对刀,其原理与寻边器相同。如图 8-5 所示,若以工件上表面为 Z=0 的工件零点,设 Z 向设定器的标准高度为 50 ,则当刀具下表面与 Z 向设定器接触致指示灯亮时,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应为 Z=50 ,将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Z 坐标值减于 50 后的结果记下来。 1.

❷ 数控铣床如何对刀,

加工中心对刀可分为直接对刀及采用对刀工具来对刀2种方法:

1)直接对刀法:即直接通过摇手轮控制刀具与工件直接接触,当然在下工件快接触时,要将进给倍率降低,采用丝级进给,通过目测或纸片、塞规来确认刀具与工件的接触位置,记录接触位置实现对刀。

2)采用对刀工具对刀方法:现在对刀工具很多,有哈尔滨先锋公司生产的自动对刀仪或手动对刀产品,不论哪一种是由于对刀器高度固定,对刀器可以自行向下移动,与直接对刀法相关,不是直接硬碰硬,即当刀具将对刀器压到一个固定位置,对刀器的高度是固定的,从而确认刀具的长度或直径。

❸ 数控铣床有几种对刀方法

数控机床对刀方法 车床分有对刀器和没有对刀器,但是对刀原理都一样,先说没有对刀器的吧. 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内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 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offshift),可以任意一把刀决定工件原点. 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 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内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 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 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节约时间. 1. 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下面以采用MITSUBISHI 50L数控系统的RFCZ12车床为例,来介绍具体操作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X坐标不变移动Z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X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X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Z0,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Z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Z原点的位置。 例如,2#刀刀架在X为150.0车出的外圆直径为25.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X值为150.0-25.0=125.0;刀架在Z为180.0时切的端面为0,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Z值为180.0-0=180.0。分别将(125.0,180.0)存入到2#刀具参数刀长中的X与Z中,在程序中使用T0202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 事实上,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该点的实际位置,而是找刀尖点到达(0,0)时刀架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对刀一般不使用标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将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对好。 2. 对刀仪自动对刀 现在很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使用对刀仪对刀可免去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对刀精度。由于使用对刀仪可以自动计算各把刀的刀长与刀宽的差值,并将其存入系统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时候就只需要对标准刀,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对刀仪对刀一般都设有标准刀具,在对刀的时候先对标准刀。 下面以采用FANUC 0T系统的日本WASINO LJ-10MC车削中心为例介绍对刀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对刀仪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刀尖随刀架向已设定好位置的对刀仪位置检测点移动并与之接触,直到内部电路接通发出电信号(通常我们可以听到嘀嘀声并且有指示灯显示)。在2#刀尖接触到a点时将刀具所在点的X坐标存入到图2所示G02的X中,将刀尖接触到b点时刀具所在点的Z坐标存入到G02的Z中。其他刀具的对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实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对好了X的零点以及该刀具相对于标准刀在X方向与Z方向的差值,在更换工件加工时再对Z零点即可。由于对刀仪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总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换工件后,只需要用标准刀对Z坐标原点就可以了。操作时提起Z轴功能测量按钮“Z-axis shift measure”。

❹ 数控铣床如何对刀

一、数控铣床对刀前的准备工作

1、对刀点的确定

对刀点是工件在机床上定位装夹后,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对刀点的准确性是保证数控铣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前提,因此对刀点的确定十分重要。“对刀点”又被称为“起刀点”和“程序起点”,其确定原则一般如下:

(1)对刀点要有利于程序编程;

(2)对刀点位置需容易被查看,进而方便机械加工;

(3)对刀点位置需容易被检验,进而便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4)在一般情况下,对刀点采用的均是工件坐标系的原点。

2、换刀点的确定

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难免遇到多刀加工,无论是自动换刀还是手动换刀,都需要确定换刀点的位置。因此,确定换刀点对于数控铣床多刀加工时的精度掌握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换刀点确定是以不允许碰伤刀具、夹具和工件为原则,换刀点在加工工件的轮廓外,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空间。

二、卧式数控铣床多工位加工中的对刀问题

对于卧式数控铣床(设工作台沿X向、Y向移动,主轴沿Z向移动),当主轴和工作台分别回零后,工作台回转中心将与机床参考点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

此时工作台回转中心到主轴轴线与主轴前端面的交点的距离为XC、YC;机床坐标系下显示的坐标值此时为零,当主轴或工作台移动后,机床坐标系下所显示的X、Y值就是工作台回转中心相对机床参考点的坐标值,主轴中心相对机床原点的Z坐标值。

在确定的工位,移动主轴(沿Z向移动)和工作台(沿X、Y向移动),使所选的工件原点在X向、Y向与主轴轴线重合,在Z向与主轴前端面重合,即刀位点与工件原点重合,这时工作台回转中心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即为该工位时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将此值输入到零点偏置寄存器相应位置,就可使用G54-G59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若使用G92指令建立工件坐标系,则刀位点也为主轴轴线与主轴前端面的交点,主轴和工作台的起始位置(程序起点)都在零点,则输入到零点偏置寄存器的值的负值即为G92指令后的X、Y、Z坐标值。

三、数控铣床几种对刀方法的分析比较

数控铣床加工时,对刀一般以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为刀位点。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对刀,目的都是为了使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与对刀点重合。

1、对刀点为圆柱孔的中心线

(1)采用千分表对刀。该种操作方法比较麻烦,效率较低,但对刀精度较高,对被测孔的精度要求较高,该方法适用于经过铰或镗加工的孔,对于粗加工后的孔不宜采用该方法。

(2)采用寻边器对刀。光电式寻边器一般由柄部和触头组成,两者之间存有一个固定的电位差。当触头装在机床主轴上时,工作台上的工件与触头电位相同,当触头与工件表面接触时就形成回路电流,使内部电路产生光、电信号。该方法与千分表对刀相比较,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

2、对刀点为两相互垂直直线的交点

(1)采用碰刀方式对刀。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加工,可以采用加工时所使用的刀具直接进行碰刀对刀,该方法比较实用,但由于其产生碰刀就会在工件表面留下痕迹,进而影响到对刀精度。为避免损伤工件表面,可以在刀具和工件之间加入塞尺进行对刀,在编程计算时就应将塞尺的厚度减去。

(2)机外对刀仪对刀。机外对刀仪是用来测量刀具的长度、直径和刀具形状、角度的专业工具。用机外对刀仪还可测量刀具切削刃的角度和形状等参数,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在使用对刀仪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使用前要用标准对刀心轴进行校准,每次使用前要对Z轴和X轴尺寸进行校准和标定;

2)静态测量的刀具尺寸和实际加工出的尺寸之间有一差值,静态测量的刀具尺寸应大于加工后孔的实际尺寸,因此对刀时要考虑一个修正量,一般该修正量依靠操作者的经验预选,一般要偏大0.01~0.05mm。

3、刀具Z向对刀

Z向对刀一般有两种方法:

(1)机上对刀:该方法是采用Z向设定器依次确定每把刀具与工件在机床坐标的相互位置关系。

(2)机上对刀配合机外刀具预调,该方法对刀精度和效率高,但投资大。

对刀是影响数控铣床加工质量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数控铣床对刀前必须做好对刀点和换刀点的确定,进而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对刀方法有着不同特点,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对刀,目的都是为了使机床主轴轴线与刀具端面的交点与对刀点重合,提高加工精度,促进机械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拓展资料:

数控铣床又称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铣床。英文意思是用电子计数字化信号控制的铣床。

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有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基本事项

1、进入车间实习时,要穿好工作服,大袖口要扎紧,衬衫要系入裤内。女同学要戴安全帽,并将发辫纳入帽内。不得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戴围巾进入车间。注意: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机床;

2、注意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

3、注意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4、某一项工作如需要俩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5、不允许采用压缩空气清洗机床、电气柜及NC单元;

6、应在指定的机床和计算机上进行实习。未经允许,其它机床设备、工具或电器开关等均不得乱动。

❺ 加工中心对刀步骤 加工中心常见对刀方法

对刀是加工中心对刀步骤最重要的操作内容,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该文较系统地讲述了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常见对刀方法的使用及其优缺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刀的目的是通过刀具或对刀工具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并将对刀数据输入到相应的存储位置或通过G92指令设定。它是数控加工中最重要的操作内容,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一、加工中心对刀步骤-工件的定位与装夹(对刀前的准备工作)

在数控铣床上常用的夹具有平口钳、分度头、三爪自定心卡盘和平台夹具等,经济型数控铣床装夹时一般选用平口钳装夹工件。把平口钳安装在铣床工作台面中心上,找正、固定平口钳,根据工件的高度情况,在平口钳钳口内放入形状合适和表面质量较好的垫铁后,再放入工件,一般是工件的基准面朝下,与垫铁面紧靠,然后拧紧平口钳。

二、加工中心对刀步骤-对刀点、换刀点的确定(1)对刀点的确定对刀点是工件在机床上定位装夹后,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对刀点可选在工件上或装夹定位元件上,但对刀点与工件坐标点必须有准确、合理、简单的位置对应关系,方便计算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上的位置。一般来说,对刀点最好能与工件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2)换刀点的确定

在使用多种刀具加工的铣床或加工中心上,工件加工时需要经常更换刀具,换刀点应根据换刀时刀具不碰到工件、夹具和机床的原则而定。

三、加工中心对刀步骤-数控铣床的常用对刀方法对刀操作分为X、Y向对刀和Z向对刀。对刀的的准确程度将直接映影响加工精度。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

根据使用的对刀工具的不同,常用的对刀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试切对刀法;(2)塞尺、标准芯棒和块规对刀法;(3)采用寻边器、偏心棒和Z轴设定器等工具对刀法;(4)顶尖对刀法;(5)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6)专用对刀器对刀法。另外根据选择对刀点位置和数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单边对刀、双边对刀、转移(间接)对刀法和“分中对零”对刀法(要求机床必须有相对坐标及清零功能)等。

❻ 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有哪些

1. 试切法对刀

试切法对刀是实际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对刀方法。
工件和刀具装夹完毕,驱动主轴旋转,移动刀架至工件试切一段外圆。然后保持 X 坐标不变移动 Z 轴刀具离开工件,测量出该段外圆的直径。将其输入到相应的刀具参数中的刀长中,系统会自动用刀具当前 X 坐标减去试切出的那段外圆直径,即得到工件坐标系 X 原点的位置。再移动刀具试切工件一端端面,在相应刀具参数中的刀宽中输入 Z0 ,系统会自动将此时刀具的 Z 坐标减去刚才输入的数值,即得工件坐标系 Z 原点的位置。

例如, 2# 刀刀架在 X 为 150.0 车出的外圆直径为 25.0 ,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 X 值为 150.0-25.0=125.0 ;刀架在 Z 为 180.0 时切的端面为 0 ,那么使用该把刀具切削时的程序原点 Z 值为 180.0-0=180.0 。分别将 (125.0 , 180.0) 存入到 2# 刀具参数刀长中的 X 与 Z 中,在程序中使用 T0202 就可以成功建立出工件坐标系。

事实上,找工件原点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并不是求该点的实际位置,而是找刀尖点到达 (0 , 0) 时刀架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对刀一般不使用标准刀,在加工之前需要将所要用刀的刀具全部都对好。

2. 对刀仪自动对刀

现在很多车床上都装备了对刀仪,使用对刀仪对刀可免去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大大提高对刀精度。由于使用对刀仪可以自动计算各把刀的刀长与刀宽的差值,并将其存入系统中,在加工另外的零件的时候就只需要对标准刀,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对刀仪对刀一般都设有标准刀具,在对刀的时候先对标准刀。

下面以采用 FANUC 0T 系统的日本 WASINO LJ-10MC 车削中心为例介绍对刀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刀尖随刀架向已设定好位置的对刀仪位置检测点移动并与之接触,直到内部电路接通发出电信号 ( 通常我们可以听到嘀嘀声并且有指示灯显示 ) 。在 2# 刀尖接触到 a 点时将刀具所在点的 X 坐标存入到图 2 所示 G02 的 X 中,将刀尖接触到 b 点时刀具所在点的 Z 坐标存入到 G02 的 Z 中。其他刀具的对刀按照相同的方法操作。

事实上,在上一步的操作中只对好了 X 的零点以及该刀具相对于标准刀在 X 方向与 Z 方向的差值,在更换工件加工时再对 Z 零点即可。由于对刀仪在机械坐标系中的位置总是一定的,所以在更换工件后,只需要用标准刀对 Z 坐标原点就可以了。操作时提起 Z 轴功能测量按钮“ Z-axis shift measure ”面。

手动移动刀架的 X 、 Z 轴,使标准刀具接近工件 Z 向的右端面,试切工件端面,按下“ POSITION RECORDER ”按钮,系统会自动记录刀具切削点在工件坐标系中 Z 向的位置,并将其他刀具与标准刀在 Z 方向的差值与这个值相加从而得到相应刀具的 Z 原点,其数值显示在 WORK SHIFT 工作画面上

❼ 数控铣床的对刀方法

对刀分自动对刀和手动对刀,不管是哪种对刀,都应该在对刀前仔细检查数据,避免撞刀,对刀后仔细输入正确数据,并归原点(即中心)。
对刀点是你针对工件找座标或中心点时的左右、前后和工作面时确定的点,如果是自动对刀则要把对刀点的毛刺去掉,并做除锈处理,避免对刀产生误差,如果不用加工反面则无太大影响。
对刀时最好把工件压好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避免对刀过程中出现走不到边的现象。
手动对刀时最好用百分表测,不要用对刀滑块测,滑块有动作时人的操作会出现0.1mm左右的误差。

❽ 数控加工中心常用的对刀方法都有哪些

一、数控加工中心常用的对刀方法
简单来说,数控加工中心常用的对刀方法主要有对刀仪对刀、自动对刀及试切法对刀等几种。由于一个工件完整的加工工序可能会涉及几把甚至几十把刀具,因试切法较为原始,并且对刀精度较差,因而很少采用。我们着重看一下前两种较为典型的对刀方法:
1、自动对刀法
自动对刀是利用数控加工中心配置的刀具检测功能实现的,这一装置可以自动精确地测出每把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并可以自动修正刀具误差值,整个检测及修正过程可在机床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这种对刀方法完全靠电子控制装置实现的,排除了人为对刀的误差,因而对刀精度更高,对刀效率也更好。
2、对刀仪对刀法
采用对刀仪进行对刀,因其经济型较高,是现在数控加工中心对刀的主要方法。对刀分为机内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两种。机外对刀仪对刀需要预先在机床外面校正好,然后把刀装上机床上就可以使用了;机内对刀仪对刀是将刀具直接安装在机床某一固定位置上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对刀误差的预防措施
由于数控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刀具各种各样,刀具尺寸也极不统一,故对刀时应根据实际加工情况,选择好对刀方法,确定程序指令,输入好对刀参数和刀具补偿值。即便如此,不同的对刀方法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误差,从而影响工件加工的精度。
当使用对刀仪、对刀镜对刀和自动对刀时,误差主要未源于仪器的制造、安装和测量误差,另外使用仪器的技巧欠佳也会造成误差。因此,要注意仪器的安装和测量精度,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使用仪器的正确方法,只有正确的使用和操作,才能将误差降到zui低。同时,刀具的质量和刚性以及机床自身的精度也是影响对刀误差的原因,因此选择质量合格的刀具和定期检查数控加工中心零点漂移的情况也很重要。

❾ 数控机床对刀详细的过程

方法是多种的,而且互有联系,没办法只介绍一种。

1、对刀方法:数控加工的对刀,对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还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操作。

所谓对刀,就是在工件坐标系中使刀具的刀位点位于起刀点(对刀点)上,使其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由此刀具所切削出的加工表面相对于定位基准有正确的尺寸关系,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数控加工中,对刀的基本方法有试切法、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

2、试切法:根据数控机床所用的位置检测装置不同,试切法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两种。在相对式试切法对刀中,可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用量具(如钢板尺等)直接测量,对准对刀尺寸,这种对刀方法简便但不精确;

二是通过刀位点与定位块的工作面对齐后,移开刀具至对刀尺寸,这种方法的对刀准确度取决于刀位点与定位块工作面对齐的精度;

三是将工件加工面先光一刀,测出工件尺寸,间接算出对刀尺寸,这种方法最为精确。在绝对式试切法对刀中,需采用基准刀,然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出其他刀具的刀位点与基准刀之间的偏差,作为其他刀具的设定刀补值。以上试切法,采用“试切——测量——调整(补偿)”的对刀模式,故占用机床时间较多,效率较低,但由于方法简单,所需辅助设备少,因此广泛被用于经济型低档数控机床中。

3、对刀仪对刀:对刀仪对刀分为机内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两种。机内对刀仪对刀是将刀具直接安装在机床某一固定位置上(对车床,刀具直接安装在刀架上或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此方法比较多地用于车削类数控机床中。

而机外对刀仪对刀必须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车床),连同刀夹一起,预先在机床外面校正好,然后把刀装上机床就可以使用了,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镗铣类数控机床中,如加工中心等。

采用对刀仪对刀需添置对刀仪辅助设备,成本较高,装卸刀具费力,但可节省机床的对刀时间,提高了对刀精度,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控机床中。

4、ATC对刀:AIC对刀是在机床上利用对刀显微镜自动计算出刀具长度的方法。由于操纵对刀镜以及对刀过程还是手动操作和目视,故仍有一定的对刀误差。

与对刀仪对刀相比,只是装卸刀具要方便轻松些。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

与前面的对刀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对刀误差,提高了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但需由刀检传感器和刀位点检测系统组成的自动对刀系统,而且CNC系统必须具备刀具自动检测的辅助功能,系统较复杂,投入资金大,一般用于高档数控机床中。

5、自动对刀: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自动对刀亦称刀尖检口功能。

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安装工件后,需用刀库中的多把刀具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为提高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一般采用机外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方法,其中机外对仪对刀一般广泛用于中档铿铣类加工中心上。

在采用对刀仪对刀时,一般先选择基准芯棒对准好工件表面,以确定工件坐标原点,然后选择某一个方便对刀的面,采用动态(刀转)对刀方式。

(9)数控铣削中最常用四种的对刀方法扩展阅读

例子如下:

例如,当加工零件时,如果按φ38㎜→φ36㎜→φ34㎜的次序安排车削,不仅会增加刀具返回对刀点所需的空行程时间,而且还可能使台阶的外直角处产生毛刺(飞边)。

对这类直径相差不大的台阶轴,当第一刀的切削深度(图中最大切削深度可为3㎜左右)未超限时,宜按φ34㎜→φ36㎜→φ38㎜的次序先近后远地安排车削。

❿ 简述数控铣对刀方法

试切对刀:数控车
手动方式→调整x、z轴利用刀尖试切毛坯约1mm即可→退刀→主轴停止转动→游标卡尺量出试切后的直径→调动刀具移动靠近试切后的毛坯边上(尽量接近外圆与端面棱角边)→打开刀补→录入测的的数据既可→再次退刀→根据工艺要求换刀再对

阅读全文

与数控铣削中最常用四种的对刀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雀斑怎么治疗适合的方法 浏览:222
公园护栏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791
课题研究与方法 浏览:290
看书记不得怎么办有什么好方法 浏览:306
新生儿正确的喂奶方法 浏览:717
检测乙醛方法标准 浏览:582
可以填哪些数一年级方法 浏览:365
如何用科学方法理财 浏览:406
检测受体的密度和数量用什么方法 浏览:26
苹果二手机验机方法的软件 浏览:158
用跑步机跑步的正确方法 浏览:659
长沙胆结石哪些方法治疗好 浏览:351
鸡脚的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502
如何正确泡奶粉的方法 浏览:23
豆腐脑不出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37
法兰软连接使用方法 浏览:453
尿不湿正确睡眠方法 浏览:645
平行四边形abcd角度计算方法 浏览:93
win7系统屏幕时间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7
耳鸣手术有哪些方法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