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几种
两种: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② 提高功率因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有什么意义无功补偿有哪些方法
工厂中的电气设备绝大多数都是感性的,因此功率因数偏低。若要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改善设备运行性能,就必须考虑用人工补偿方法提高工厂的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数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方法有: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包括合理选择电动机的规格、型号,防止电动机空载运行,保证电动机的检修质量,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以及交流接触器的节电运行等。
2、人工补偿法
包括在感性线路两端并联电容器和采用同步电动机补偿法。
功率因数对供配电系统的影响
所有具有电感特性的用电设备都需要从供配电系统中吸收无功功率,从而降低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太低将会给供配电系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1、总电流增加:在传送同样有功功率的情况下,功率因数降低会使总电流增加,使供配电系统中的变压器、断路器、导线等容量增大。系统内部的启动控制设备、测量仪器、仪表等规格要求增大,从而投资费用增加。
2、电能损耗增加:△P=3I²R,可知,电流的增加会使有功损耗增加,从而电能损耗增加。
3、电压损失增大:功率因数越低,电压损失越大,从而影响供电质量。
4、供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功率因数降低使总电流增加。供电设备的温升会超过规定范围。为控制设备温升,工作电流也受到控制。在功率因数降低后,不得不降低输送的有功功率P来控制电流I的值,这样就降低了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③ 电力设备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有哪些
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1)随机补偿
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用电单位无功负荷。
随机补偿的优点: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
(2)随器补偿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用电单位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单位电价的增加。
随器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限制农网无功基荷,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无功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跟踪补偿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
跟踪补偿的优点: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
④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1、合理选用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功率)时的功率因数为0.85~0.9,而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仅为0.2~0.3。空载或轻载时的效率肯定也要降低。因此,应根据负荷特牲和运行工况,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使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因数范围内工作。
工矿企业中异步电动机使用数量很多,而且在选择时总希望电动机有较大的裕量,很多情况下形成了 “大马拉小车” 的现象。这是造成工业企业功率因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可以降低其无功功率的需要量,从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当然,降压运行也使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减小,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
一般认为,电动机负荷系数在0.45以下时。可将正常运行时为△接线的电动机改为Y形接线更为合理,从而使功率因数及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3、电力变压器的合理运行。电力变压器不宜轻载运行,因为变压器一次侧的功率因数不仅与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而且与负荷率有关。
若变压器满载运行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低3%~5%;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率小于0.6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将显着下降,可达11%~18%。所以,电力变压器在负荷率0.6以上运行时才较为经济,一般在75%~80%比较合适。
4、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以改变电动机设备的运行状况,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电动机的空载运转,即采用空载自动延时断电装置。
5、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对于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干90%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必要时使其同步化运行,即当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启动完毕后,向转子三相绕组输入直流励磁,即产生转矩把异步电动机转入同步运行。
其运行状态与同步电动机相似,在励磁过剩的情况下,电动机可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⑤ 谁知道无功补偿常用的补偿方式有哪些
您好:
电力设备常用的无功补偿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同步电机、自整角机、串联电容器补偿、并联电容器补偿、串联电抗器补偿(超高压输电线路)以及svc、svg补偿。svg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igbt及其控制电路,主动发出与系统无功幅值相等、大小相反的无功,以抵消方式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无功补偿装置,是近年无功补偿的发展方向。
对于具体项目的操作,补偿方式可以分为:就地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
就地补偿就是在负载地就地设立无功补偿装置,对单台设备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无功损失最小。但是,需要补偿设备多,投资大,不便于维修管理。
集中补偿就是在变配电室设立无功补偿装置,对区域内的无功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较好,经济性高。由于一般几种补偿采样都设立在计量点处,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产生利率电费。
在专业领域还有:输电线路线路补偿(高、低压)、矿热炉低压短网补偿、隔爆补偿装置等。
⑥ 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主要有哪些方法
呵呵
与自动补偿相对应,就是人工操作补偿,均指已经有补偿设备的情况。如果没有补偿设备,谈不上人工补偿。这里的人工补偿,就是工人参照功率因数表的数据,确定投入电容还是切除电容的一种工作方式。
下面摘录是我公司的培训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7. 为什么要重视和提高功率因数?
前面说了,功率因数是反映用户的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电网的电能利用率就越高。供电局是希望用户的功率因数越高越好。也就是希望用户从电网索取的,都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越少越好。
大家可能会问:无功功率既然只是能量交换,并没有能量消耗,多一点少一点,有什么关系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电网的容量问题。
电网的容量,就是电网能够提供的最大能量。电网的容量是一个定值,是有限的。有功功率是能量,无功功率也是能量,它们都是由电网提供的,所以当无功功率大了,有功功率的就小了,能提供对外做功的能量就少了。
容量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如下:
其中: PS:视在功率,也就是总容量
P有 :有功功率
Q:无功功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当Ps恒定时(容量一般是固定的),若无功功率Q增加,有功功率P有就减少。当无功功率Q很大的时候,有功功率P有就会减少很多,甚至无法满足设备工作。但是用电设备是挂在电网上的,设备会强迫电网提供有功功率,这就是电网负担过重,出现过载,甚至造成电网故障(过载跳闸)。
从用户的角度看,结果也是这样:用户的变压器的容量是固定的,如果用户的设备需要的无功功率过大,就会使有功功率的出力减少,会使变压器输出电压降低,出现电压不合格。这不仅使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结论:用户的无功功率过大,会导致电网有功功率的出力减少,电压下降,频率降低,严重的就引起电网跳闸,出现电网裂解等重大事故。
2003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发生的美加大停电,最初的导火线,就是因为某区域电网的无功功率不足引起的。
因此,重视补偿无功功率,最重要的原因是保证电网的无功平衡,保证电网的安全。
其次,无功功率虽然不会消耗,但是无功能量在电路上来回传送,无功电流会使能量在线路上产生损耗,造成电能的浪费,而且负荷与电源的距离越远,无功电流造成的损耗就越大。这就是国家提倡大型电动机要就地补偿的原因。
⑦ 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是效益越好,发电设备越能充分利用。改善电路功率因数方法如下: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在于如何减少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所需的无功功率,特别是减少负荷取用的。
无功功率,使电力系统在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可降低其中通过的无功电流。
(7)人工功率补偿最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及电弧炉等,大多属于电感性负荷,这些电感性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需要向电力系统吸收有功功率,还同时吸收无功功率。
因此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设备后,将可以提供补偿感性负荷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侧向感性负荷提供及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配电线路中变压器及母线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的效益。
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补偿系统的功率因数。因为供电局发出来的电是以kVA或者MVA来计算的,但是收费却是以kW,也就是实际所做的有用功来收费,两者之间有一个无效功率的差值,一般而言就是以kvar为单位的无功功率。
大部分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也就是一般所谓的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几乎所有的无效功都是电感性,电容性的非常少见,例如:变频器就是容性的,在变频器电源端加入电抗器可提高功率因数。
⑧ 如何提高电路中的功率因数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的手段改善自然功率因数。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可以使用电力电容器等设备对无功功率进行人工补偿。
电流在实用上有两个含义:
第一,电流表示一种物理现象,即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
第二,本来,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而电流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电荷量,其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大写字母A表示。但电流强度平时人们多简称电流。
习惯上总是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这就是电流的实际方向或真实方向,它是客观存在,不能任意选择,在简单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能通过电源或电压的极性很容易地确定下来。
⑨ 感性负载提高功率的方式和作用是
方式: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
作用:
(1)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
(2)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
(3)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9)人工功率补偿最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一、感性负载的危害
由于感性负载在接通电源或者断开电源的一瞬间,会产生反电动势电压,这种电压的峰值远远大于负载交流供电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值,很容易引起车用逆变器的瞬时超载,影响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因此,这类电器对供电波形的需要较高。
开关旁边并联电容是为了在开关断开时减少开关断开的两个触点之间形成的电弧;开关闭合时,则没有消除电火花的作用。
因为开关所接的电路中,常常都属于感性负载,感性负载在断电时由于电流不能突变,因此会在断开的两个触点之间形成的电弧,这个电弧一方面对触点造成损坏作用(容易拉成毛刺),一方面影响电路的断开时间。
加上电容后,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触点两端的电压也不能突变,因此就没有火花形成,其可吸收尖锋电压,起到保护触点的作用和及时断开电路的作用,防止击穿。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补偿方法
采用供应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数的措施,称为提高功率因数的补偿方法。采用补偿法来提高功率因数,必须增加新设备、增加有色与黑色金属的需用量。
此外,补偿设备本身也有功率损失,所以从整体来看,应首先采用提高用电设备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但当功率因数还达不到《电力设计技术规范》所要求的数值时,则需采用专门的补偿设备来提高功率因数。
应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的方法通常有应用移相电容器(即静电电容器) 、采用同步电动机和采用同步调相机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