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治冻疮~~~
冻疮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一般在气温10℃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
流行特征
发病机制
治疗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近来多用复方貂油防冻膏防治各型冻疮。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可防治复发。内服药物可用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或维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对本病有防治作用。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预防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御寒能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干燥,鞋袜不宜过紧。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以保护皮肤。多食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受冻后,不宜立即加热或用火烘烤。
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于初冬,早春季节,多见于儿童,妇女和缺少活动或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的人,好发生于耳轮,耳垂、鼻尖、手、足等部位。初起表现为红或紫红色的淤血性红斑,损害大小不一,界限不明显,压之红色可以消退,但去除压力后,红色复原缓慢。患处皮温降低,有痒感,遇热则可见显着充血,并出现灼热,瘙痒或疼痛感。严重病例,患处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及不易愈合的溃疡,愈后常遗有萎缩性疤痕。多形性红斑样冻疮多见于青年人,常发生于手足的背面,对称分布,疏散存在,数目略多。为绿豆大小的紫红色斑,圆形或略圆形,其中心部色泽更深或微隆起形成水疱,类似多形性红斑,此型冻疮可与一般型冻疮同时存在。
诊断
每于冬季发生,在同一部位出现局限性红斑或青紫色肿块,触之冷凉、压之褪色,有痒感,受热后加剧,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因
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加上患者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为发病主要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户外工作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为本病的诱因。寒冷及发病的主要原因。受冻部位的皮下动脉,由于寒冷的刺激而收缩,造成血流淤滞,组织缺氧,以致细胞损伤。如果受冻时间较长,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管收缩力丧失而出现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及至组织坏死。
用什么方法能让冻疮尽快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06日11:34 新浪生活
问:我手上刚刚生了冻疮。真的是太可怕啦,你能帮助我用最快的方法让它消失吗?(我是刚刚生起来的,才一个手指现在)。
吴大夫答:如果是刚出现的还没有破,可以用10%的樟脑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外用,先用温热的水浸泡局部,再涂药,然后反复揉擦患处,每天2-3次。
如果已经破了,需要配合用一些消炎的药膏,如百多邦、达维邦等,预防感染。
如果总是容易出现冻疮,可以口服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促进血液循环,如烟酸,维生素E。另外多吃羊肉和狗肉也可以预防冻疮。
冬天长冻疮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1月09日11:17 伽玛医生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冬季复发,天气转暖后自愈。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时,做好防寒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手、脚、耳等肢端部位。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为什么同样环境,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安然无恙呢?
首先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等,即易长冻疮。所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很重要。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应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另外,中药如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等活血、通络之品也可选用。
以下有几个治疗冻疮的验方,您可以不妨试试。
一、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三、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四、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备用,用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编辑:小寒
果蔬也能治冻疮!
以下方法可用于治疗未溃烂冻疮
萝卜法: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数次。
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葱须法: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桔皮法: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待水稍凉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水凉再加热。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一次。
冻疮的防治
发生冻疮,与低温、潮湿、风速、温差等外界因素有关,更与人体素质差异、组织对低温的调节适应能力,心及局部末梢血液循环——微循环不良有关。
一旦得了冻疮,组织就受到了损伤。在春夏秋季,人体会自行修复,但这六、七个月时间很难完全修复。因此,第二年就容易再复发。
治疗冻疮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搞寒能力,使患者能度过寒潮的侵袭,整个冬天不发或轻发,以减少损害期,增加修复期,使翌年不发。一般一、二年不发,即认为治愈了。
冻疮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分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有: 一、口服菸酰胺(N.A.A)、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血管类药物。 二、口服维生素E等药物,以提高血管对寒冷的应激能力。 三、口服温经通络类中药。四、运用祖国医学针刺、针灸、敷贴耳穴心及西医神经节段或局部封闭疗法等。五、治疗贫血等其它慢性病,提高人体素质。局部治疗有:一、药物浸泡疗法。二、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三、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各种方法,可单一应用,也可综合应用。
冻疮治疗要因人而异,因病各异,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往往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蜻蜒点水般的治疗是不会奏效的。“冻疮早治,未发先治”,才能达到不发的目的。
冻疮和冻伤护理
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冻疮一般在3~5度的低温和潮湿环境中发生。冻疮不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而且在华东、华中等地也不少见,一次发生后常易再发,这是与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较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在暴露部位及肢体末端,如耳壳、面颊和手足等处。开始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继而发紫、肿胀,遇冷便有刺痛。有的可起水泡,水泡干后便会结痂。痂皮脱落后痊愈,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加深一些。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全身的冻伤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室外工作者,偶尔见于冷藏库等意外事故。全身冻伤者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轻者寒颤,严重的可有反应迟钝甚至危及生命。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后冻伤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等,故仍需送医院救治。
护理要点
◆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 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 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防冻疮:从现在开始!
从现在开始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特别是对手脚的锻炼。
用温差水泡法:用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进行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
保持手脚干燥和暖和。受凉后不能立即烘烤或用热水浸泡,最好用体温(腋下、躯干部位)慢慢加温。鞋袜和手套要宽松、干燥,防止局部受压,促进血液畅通。
在冻疮好发部位,涂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备用),每日2-3次。或用中药三七、重楼、红花、赤芍、鸡血藤各适量,水煎取液,外用局部擦洗。
冬日的烦恼:手脚冰冷
问:我今年三十岁,女性,非常怕冷,一到冬天,四肢经常麻痹冰冻,去年脚趾更生了冻疮。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改善方法?
答:当皮肤受冻时,血管会收缩,以减慢体内热量的散发,不过,若继续受冻,血管反而会扩张,血液流过这些经扩张的血管时,速度会减慢。若心脏功能欠佳,血液循环更加不畅。由于四肢离心脏较远,因此未能及时得到血液供应,便会冰冻麻痹。此外,营养不良、贫血和血压偏低都会导致四肢冰冷。若身体情况更差,血液极不畅顺,身体此时会自行作出调节,将血液首先供给重要的器官,以防出现问题。例如脑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当身体受冻时,血液会率先涌上脑部,以作保护,因此脸部会因充血而通红。相对来说,四肢较为次要,因此迟一步才获得血液供应。这就是所谓的“弃卒保帅”防护安排。迟迟得不到血液供应的地方,便会出现瘀血,令局部组织冻死,因而有冻疮。
由此可见,若有冻疮,即显示身体情况十分虚弱、心脏功能亦欠佳。这情况较为复离,最好寻求医生诊治,按你的体质进行适当的调补。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pfk/dongchug.htm
㈡ 治疗褥疮的中药
病情分析:治疗褥疮方:乳香、血竭、黄连各10克,儿茶、马勃粉、煅石膏、枯矾各20克,冰片5克,轻粉3克(共研细末备用)。用法:取露蜂房50克(药店有售)、水1000毫升煎成药水,先冲洗患部的脓液和腐肉,再将配好的药粉涂抹在伤口上。也可用小麻油将药粉调成糊状涂抹在伤口上,效果更佳。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2天换药1次。小面积伤口一般换药3~4次就可治愈。
意见建议:同时注意,换药后一定要保证患部周围干燥、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㈢ 马勃是什么呢马勃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功效与作用呢
什么是马勃
马勃别名灰包、马粪包,是一类担子菌门、马勃科的真菌通称,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夏秋季节下过雨之后,多半生长在旷野草地或湿地腐木上。马勃又称人头菌、牛屎菌,具有清肺利咽、止血的功效,对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鼻出血、外伤出血等有治疗作用。马勃是灰包科真菌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干燥的子实体,味辛,性平,归肺经。马勃研粉撒敷患处,有治疗外伤出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马勃含甾体、萜类、脂肪酸多糖、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镇痛、止血、止咳等作用。
马勃的服用方法
马勃可以煎汁内服,布包煎;或入丸、散内服;也可以外用,取适量研末敷患处。不过,风寒伏肺引起的咳嗽失声者,不可以服用马勃。此外,服用马勃偶有头痛、胸闷、咽喉肿痛、皮肤瘙痒等,一般在1~2周内可消失,严重者停药后即可恢复。
㈣ 马勃有什么作用
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药,兼治咽喉痛、失音等。 (1)外伤出血,鼻衄,拔牙后出血: 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海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填充牙龈处,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2)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3)冻疮: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局部发红,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贴马勃。如疮面已破溃,则先涂以紫草油 (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马勃,包扎之。
㈤ 农村老房子里地面上长出像,鸡蛋一样大大小小的小土球不明物体是什么原因
农村老房子里地面上长出的像鸡蛋一样,大大小小的小土球不明物体应该是马勃,这是一种真菌植物,下面讲这种真菌植物做一些介绍。
马勃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属于清热解毒类的药物。马勃属于真菌性的药材,性味辛平,入肺经。因此对于肺火导致的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马勃可以清散肺火达到消肿利咽的作用。马勃在古代,是常备的金疮药,可用于创伤出血。当身体外伤出血时,可以将马勃切片或研成粉末敷在伤口上再进行包扎,针对马勃止血功效,还制作了马勃绷带,马勃纱等。马勃可以除去体内的湿气及热气,促进津液生成,利尿,达到清热排毒的效果;同时马勃还可以用来治疗一些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
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等,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菌类,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药,兼治咽喉痛、失音等,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马勃的功效与作用。
马勃的作用
1、含蛋白氨基酸、干酪基酸、尿素、麦角淄醇、类脂质、马勃素等。此外还含有磷酸、钠、铝、镁、硅酸、硫酸盐等。
2、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治喉痹咽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吹药。
3、脱皮马勃外用止血。其剂型有:
1)马勃粉:将马勃剥去顶部包被,挖出内容物,筛出孢子,或置锥形瓶内摇动,使孢于落下,收集孢子,高压消毒即成。
2)马勃菌丝海绵:将马勃除去包被,切成不同厚薄、不同大小的块状,高压消毒。
3)马勃绷带及马勃纱布:用45%酒精加入适量马勃粉,使之成为4%马勃混悬液,随将绷带或纱布浸入,浸透后取出挤去液体,干热消毒。
马勃的功效
马勃配伍薄荷、牛蒡子、板蓝根:马勃能散肺经风热而利咽止痛;薄荷、牛蒡子能疏散风热利咽。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诸药伍用,疏散风热、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经风热所致之咽喉肿痛。
马勃配伍青黛:马勃味辛性平,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功擅宣散,青黛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长于清热。二者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因热邪火毒所致者。
㈥ 这是什么蘑菇
这是马勃,又名马粪包,属于腐生真菌。大多呈球形至长圆形,大小都有,大者直径可达40厘米。它小时候白色,如同蘑菇,可以食用,晾干后炒肉吃很好吃。
马勃成熟后就不能食用了,外包逐渐干燥开裂,内外包被间有褐色层开裂,内包黄色粉末散发出孢子。如果脚踢上,如同一个小烟雾弹,小时候手指不慎出血,涂上马勃粉末,血止住了,伤口还不发炎。这是因为马勃成熟后的粉末有清热解毒、利咽喉、止血之功效。
马勃嫩时可食用,成熟又是药材,是很好的真菌。
㈦ 马勃的粉煮时要不要洗干净
马博的粉主食是要清洗干净的。
㈧ 手冻伤了,每到冬天手就会冻,不管保护的有多好。 有没有夏天治疗的方法
内治法
(一)寒凝血瘀证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紫暗,感觉迟钝或消失;舌淡苔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则形寒肢冷,皮色苍白;寒性凝滞,气血瘀滞则继而出现皮色红肿紫暗;气血瘀滞,不能荣于肌肤则痛、痒、麻木相兼,甚则全无感觉;舌淡苔白、脉弦细为寒邪入侵之象。 治法:温阳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味。 (二)寒盛阳衰证寒战,四肢厥冷,倦怠,嗜睡,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耗伤阳气,邪正交争则寒战;阳气衰微则倦怠嗜睡,呼吸微弱;阳气不能温养则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为寒盛阳衰之象。 治法:回阳救逆,温通血脉。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 (三)瘀滞化热证患处暗红肿胀,甚则灼茹腐溃,脓水淋漓;恶寒,发热,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寒邪入侵,气血瘀滞,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热伤津液则口干;热胜肉腐则红肿腐溃,脓水淋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邪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理气活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黄芪、地丁、公英等。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外治法
(一)Ⅰ、Ⅱ度冻疮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冻伤膏涂敷患处,每天2次,外包敷料。或使用具有皮肤修复功能的冻消。 有较大水疱者宜抽出疱内液体后再涂上述药物。局部染毒糜烂或溃疡时,宜用红油膏或黄连素软膏外涂,每天1次: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30g,共煎,先熏后浸泡,每日2次。或红灵酒轻柔按摩冻疮未破溃的部位。 (二)Ⅲ度冻疮用7596酒精或新沽尔灭消毒患处周围皮肤,抽吸疱内液体,再以红油膏纱布包扎保暖。溃烂时掺九一丹外敷,每日换药1次。如坏死组织溶解时,宜进行清创术。当腐肉脱尽时宜用红油膏掺生肌散外敷。
编辑本段其他疗法
严重全身性冻伤患者,应采取急救措施,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环境,脱去冰冷潮湿的衣服鞋袜,给予热饮料、热茶、温酒等。;:根据病情可行人工呼吸、给氧和抗休克治疗。对冻僵患者要进行快速复温,宜将患者浸放在38Y2—42℃温水中20分钟或更长时间,一直到指(趾)甲床出现潮红、神志清楚舌10分钟左右,移出擦干并继续保温。宜配合静脉给葡萄糖液等,所输液体温度以25℃一32℃为宜,以补充糖、电解质。严禁用雪搓、火烤及冷水浴。
编辑本段预防调摄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冷水洗足,或冬泳。 2.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宜注意肢体保暖、干燥。 3.对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应予保护,鞋袜不宜过紧。 4.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宜过长。 5.受冻后不宜立即着热或烘烤,以防溃烂成疮。
编辑本段冻疮偏方
多年冻疮
鲜山药和赤砂糖,同捣搽之。
脚上冻疮及冻伤溃烂
秋茄根煎汤,趁热洗,每天2—3次。如破皮用螃蟹壳烧灰撒之。
一般冻疮
① 蜜陀僧、桐油调敷。 ② 黄蘖用乳调敷。 ③ 轻者:大蒜瓣、茄根秸各1把(约60克),水熬洗。重者(破皮成疮者):大蒜烧透(柴火),糊患处。 ④ 冻僵硬的蝗虫(蚂蚱)数只,将足、翅去掉,放在铁勺内焙酥,研成细粉,用香油拌成糊状,晚上用温水洗患处后涂抹。 ⑤ 活麻雀1只,将头割开,挖出脑子,涂抹患处,接着揉搓2—3分钟,过10小时左右,再抹1次,连用2—3次(适于未破皮者)。 ⑥ 霜打过的茄子棵和麦苗(多少均可),放在盆里烧水,洗烫患处,每天1—2次,连3—4天。 ⑦ 山楂60克,烧熟搅烂,敷患处。 ⑧ 萝卜皮煎水加硫磺熏洗患部。 ⑨ 疮已溃者,可用马勃粉适量,与凡士林调匀后敷患处。 ⑩ 鲜生姜外搽过去生过冻疮处,一日2—3次,可预防。
冻耳
生姜熬膏涂。
手足冻疮
① 老丝瓜烧存性,加猪油涂之。 ② 蟹壳烧灰,麻油调搽。预先以萝卜根、橘皮煎汤熏洗。 6、 冻疮溃烂 ① 盐水常洗。 ② 猪后蹄烧为灰研面。以猪脂合敷患处。 ③ 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外敷,每日1次。 ④ 山楂片120克,炒成炭(存性),研为细面,凡士林60克,溶解与细面混合搅匀,洗净伤口,用纱布涂药外敷,2日换1次,生肌止痛。 ⑤ 柿子皮60克,烧存性研面,与熟菜子油适量,调匀,涂患处。 ⑥ 白芨、柑子皮各9克,共研细末,桐油调敷患处。 ⑦ 龙骨与上焙灰存性,调麻油外敷。 ⑧ 煅蚌壳研细末,撒患处,用纱布覆盖包好。
寒冻肿痒
羊肉、葱(细研)各250克,以水5升煎至3升,去渣温洗,每日2—3次。
冻疮初起
① 松香60克,黄蜡30克,二味熬匀,瓦罐收贮。用时先以热汤洗患处令皮软、拭干,将上药于慢火上烊化后涂之。 [1]② 花椒面,硫磺面各15克,涂患部。 ③ 白果树叶,煎浓汤,洗患处。 ④ 大蒜,加点红辣椒,煮水洗。
冻疮初起未溃
① 辣椒秧或茄子秧3棵,水煎后,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 ② 艾叶6克,葱白(带须)7根,花椒7粒,水煎洗患处,每晚1次。 ③ 辣椒、生姜、白萝卜。将辣椒的里层贴在冻疮处磨擦,或用生姜汁擦,将萝卜切成厚片,烤热后磨擦,1日3次。 ④ 醋煮热,趁热湿敷患处,一日2—3次。 ⑤ 酒90克,加姜片15克,浇开,洗擦患处。 ⑥ 茄根或茎,叶煎水,先熏后洗,并作湿敷剂。
冻疮破溃
① 黄丹120克,熟石膏18克,共研细末,或将药粉直接撒在疮面上,或用油调,或用凡士林配成20%软膏贴敷。 ② 干姜片(炮微黄)、枯矾各等份,共研面末,撒少许于患处,每日或间日换1次。
冻伤起水疱
薯仔、食盐少许,半薯仔烧熟加食盐一起,捣烂涂患处。
冻疮溃烂不敛
活蟹烧存性,研细末,蜂蜜调涂,一日更换2次。
冻疮红肿、发痒
茄子梗、蒜梗各适量,切碎煎水洗烫,每晚1次。
㈨ 南美洲有一种菌类叫马勃,具有什么的作用
马勃,俗称牛屎菇或马蹄包有的地方叫药包子,马屁泡。属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但较大,鲜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则褐色而虚软,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
物种种类编辑
脱皮马勃
【形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无不孕基部,直径15~20cm
【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纸质,常破碎呈块片状,或已全部脱落
【孢体】:灰褐色或浅褐色,紧密,有弹性,用手撕之,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手捻有细腻感
【气味】:气似尘土,无味
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20厘米。包被薄,易消失,外包被成块地与内包被脱离,内包被纸状,浅烟色,成熟后全部消失,遗留成团的孢体随风滚动。孢体紧密。有弹性,灰褐色,渐退成浅烟色,由孢丝及孢子组成;孢丝长,分枝,相互交织,浅褐色,粗2~4.5微米;孢子褐色,球形,有小刺。直径4.5~5微米。生于草地上。
大马勃
【特征】:不孕基部小或无,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光滑,硬而脆,成块脱落;孢体浅青褐色,手捻有润滑感
子实体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0厘米,或更大,不孕基部无或很小;包被白色,后变浅黄或淡青黄色,由膜状外被和较厚的内被所组成,初微具绒毛,渐变光滑,质脆,成熟后开裂成块而脱落,露出浅青褐色的孢体;孢子粉状,球形,光滑或有时具细微小疣,淡青黄色,直径3.5~5微米;孢丝长,与孢子同色,稍分枝,有稀少横隔,粗2.5~6微米。生于旷野草地上。
紫色马勃
【特征】:呈陀螺形,或已压扁呈扁圆形,直径5~12cm,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2层,紫褐色,粗皱,有圆形凹陷,外翻,上部常裂成小块或已部分脱落;孢体紫色
【性味】: 辛、平,无毒。
【成分】:含蛋白氨基酸、干酪基酸、尿素、麦角淄醇、类脂质、马勃素等。此外还含有磷酸、钠、铝、镁、硅酸、硫酸盐等。
(2)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附方】:久咳不止。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愈。(《普济方》)
积热吐血。马屁勃为末,沙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化下。(《袖珍方[1] 》)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用法用量】:1.5~6g。外用适量,敷患处。
在六界分类法中,属于真菌界,珊瑚菌类。
子实体陀螺形,直径5~12厘米,不孕基部发达;包被薄,两层,上部常裂成小块,逐渐脱落,内部紫色,当孢子及孢丝散失后遗留的不孕基部呈杯状;孢子粉状,球形,直径4~5.5微米,上有小刺;孢丝很长,分枝,有横隔,互相交织,色淡,粗2~5微米。生旷野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