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有哪些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 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
(2) 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2. 配制一般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
3. 标定标准溶液的方法有几种
1.2
氯化钠标准溶液:称取1.16g氯化钠(优级纯)(预先在瓷皿内经400~500℃灼烧至无爆烈声后,在干燥皿内冷却)于3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浓度为0.02mol/l。
1.3
硝酸银标准溶液:称取3.27g硝酸银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待标定后使用。
标定:吸取10.0ml0.02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于带柄瓷皿中(100ml或150ml),加水50ml,加4滴铬酸钾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砖红色为止,随同带空白液(60ml水)。
硝酸银标准溶液当量浓度=n
1
×10
v
1
-v
2
式中:n
1
——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1
——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2
——空白滴定时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4.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标准溶液配置的直接配置法和标定法两种。
(1) 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
(2) 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有两种标准,分别是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我们目前采用的是SH/T0079.配制标准溶液应注意一下几点:
(1) 溶液配制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应符合GB6683中三级水规格。所
用乙醇是指95%乙醇。
(2) 标定溶液和配制基准溶液所用试剂为容量分析基准试剂。配制一般溶液所用试剂纯
度不低于分析纯。
(3) 溶液配制中使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等需按计量检定规程
要求定期检定。
(4) 配制溶液所称取的试剂质量,应在所规定的质量±10%以内。
(5) 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单次标定的浓度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算术平均
值的0.2%。至少取三次标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
(6) 标准滴定溶液和基准溶液的浓度取四位有效数字。
(7) 所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与所规定的浓度值之差不应大于规定浓度值的±
5%。
(8) 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标定溶液浓度时,如有争议应以标定法为准。
5. 配制标准溶液有哪几种方法
本广告位全面优惠招商!欢迎大家投放广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答:(1)直接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在容量瓶内稀释到一定体积,从而可计算出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2)间接法: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物质或量取一定量体积溶液,配制成接近于所需要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或另种物质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其准确浓度.这种测定浓度的操作,称为标定.
6. 如何配制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配置的直接配置法和标定法两种。
(1)直接配制法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一定量已干燥的基准物溶于水后,转入已校正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算出其准确浓度。
(2)标定法
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生物条件,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一般先将这些物质配成近似所需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测定其准确浓度。标定的方法有直接标定和间接标定两种,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有两种标准,分别是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和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标准溶液保质期
标准溶液有效期为3个月,0.02moL/L以下的标准溶液应现用现配。
常用指示剂溶液有效期为1年,淀粉水溶液有效期为1周。
试液名称和有效期按照中国药典现行版本附录中试液和缓冲液中的规定执行。药典中未明确规定有效期的,则一般检验用试液有效期为1年;缓冲溶液PH=10以上的有效期为2个月,PH=10以下的有效期为3个月。
7. 配置标准溶液有几种方法
直接法:用准确称量的基准物直接配制,计算浓度,基准物要求纯度高,稳定,组成一定,反应定量.
标定法:一般溶漓用基准物或基准物配的标准溶液进行标定,计算浓度
8.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有哪些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沉淀滴定法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离子的方法.其反应为:
Ag++Cl-=AgCl↓,Ag++CrO42-=Ag2CrO4↓
(白色)
(砖红色)
由于AgCl的溶解度(8.72×10-7M)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3.94×10-7M),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在滴定过程中,首先析出AgCl沉淀,到达等当点后,稍过量的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进行,最适宜的PH范围为6.5-10.5,因为CrO42-在溶液中存在下式平衡:2H+2CrO42-=2HcrO4-=Cr2O72-+H2O
在酸性溶液中,平衡向右移动,CrO42-浓度降低,使Ag2CrO4沉淀过迟或不出现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在强碱性或氨性溶液中,滴定剂AgNO3发生下列反应:
Ag++OH-=AgOH↓,2AgOH=Ag2O+H2O,Ag++2NH3=(Ag(NH3)2)+
因此,若被测定的CL-溶液的酸性太强,应用NaHCO3或Na2B4O7中和;碱性太强,则应用稀硝酸中和,调至适宜的PH后,在进行滴定.
K2CrO4的用量对滴定有影响.如果K2CrO4浓度过高,终点提前到达,同时K2CrO4为本身呈黄色,若溶液颜色太深,影响终点的观察;如果K2CrO4浓度过低,终点延迟到达.这两种情况都影响滴定的准确度.一般滴定时,K2CrO4的浓度以5×10-3M为宜.
由于AgCL沉淀显着地吸附CL-,导致Ag2CrO4↓过早出现.为此,滴定时必须充分摇荡,使被吸附的CL-释放出来,以获得准确的终点.
9. 配置标准溶液的方法有哪些各种配置的方法所使用的仪器是什么,为什么
摘要 标准溶液就是已确定其主体物质浓度或其他量值的溶液,标准溶液有两种配制方法:
10. 溶液的配制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该如何配置
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标准溶液常用mol·l
-1
表示其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1.直接法
准确称取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即成为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例如,需配制500ml浓度为0.01000
mol·l
-1
k
2
cr
2
o
7
溶液时,应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
2
cr
2
o
7
1.4709g,加少量水使之溶解,定量转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较稀的标准溶液可由较浓的标准溶液稀释而成。例如,光度分析中需用1.79×10
-3
mol·l
-1
标准铁溶液。计算得知须准确称取10mg纯金属铁,但在一般分析天平上无法准确称量,因其量太小、称量误差大。因此常常采用先配制储备标准溶液,然后再稀释至所要求的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可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高纯(99.99%)金属铁1.0000g,然后在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浓盐酸使之溶解,定量转入一升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2
mol·l
-1
。移取此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mol·l
-1
盐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溶液含铁1.79×10
-3
mol·l
-1
。由储备液配制成操作溶液时,原则上只稀释一次,必要时可稀释二次。稀释次数太多累积误差太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标定法
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可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选择基准物质标定。做滴定剂用的酸碱溶液,一般先配制成约0.1mol·l
-1
浓度。由原装的固体酸碱配制溶液时,一般只要求准确到1~2位有效数字,故可用量筒量取液体或在台秤上称取固体试剂,加入的溶剂(如水)用量筒或量杯量取即可。但是在标定溶液的整个过程中,一切操作要求严格、准确。称量基准物质要求使用分析天平,称准至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所要标定溶液的体积,如要参加浓度计算的均要用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准确操作,不能马虎。
(二)
一般溶液的配制及保存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中采用1∶1(即1+1)、1∶2(即1+2)等体积比表示浓度。例如1∶1
h
2
so
4
溶液,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h
2
so
4
,与1份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又如1∶3
hcl,即量取1份体积原装浓盐酸与三份体积的水混匀。
配制溶液时,应根据对溶液浓度的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在那一级天平上称量;记录时应记准至几位有效数字;配制好的溶液选择什么样的容器等。该准确时就应该很严格;允许误差大些的就可以不那么严格。这些“量”的概念要很明确,否则就会导致错误。如配制0.1mol·l
-1
na
2
s
2
o
3
溶液需在台秤上称25g固体试剂,如在分析天平上称取试剂,反而是不必要的。配制及保存溶液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1.经常并大量用的溶液,可先配制浓度约大10倍的储备液,使用时取储备液稀释10倍即可。
2.易侵蚀或腐蚀玻璃的溶液,不能盛放在玻璃瓶内,如含氟的盐类(如naf、nh
4
f、nh
4
hf
2
)、苛性碱等应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3.易挥发、易分解的试剂及溶液,如i
2
、kmno
4
、h
2
o
2
、agno
3
、h
2
c
2
o
4
、na
2
s
2
o
3
、ticl
3
、氨水、br
2
水、ccl
4
、chcl
3
、丙酮、乙醚、乙醇等溶液及有机溶剂等均应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好放在暗处阴凉地方,避免光的照射。
4.配制溶液时,要合理选择试剂的级别,不许超规格使用试剂,以免造成浪费。
5.配好的溶液盛装在试剂瓶中,应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浓度、名称以及配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