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上最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
工程上最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是布氏硬度。
2. 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合格性检验、判定方法有哪些
常用建筑材料的合格性(质量),可通过核对材料出厂合格证;实测其规格、尺寸;目测外观质量;试验检测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相关指标等检查方法进行判定。
3. 常用的物理检验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测定
物理检验法
物理检验法大体有:物理量测定、不可见光检验、荧光检验、吸附与转移。
1、度量衡检验法:几何形状及尺寸精度、质量、密度、粒度、粘度等。
2、光学检验法:利用光学原理采用各种光学仪器检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组分。
3、电性能检验法:利用电工原理采用电工、电子仪器检测材料的各项电性能和电参数。
4、机械性能试验法:利用物理力学原理对材料的力学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这是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最常用最基本的检验方法,如拉伸强度、疲劳强度、硬度等。
5、无损检测:在不损坏被检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表面或内部的缺陷、性能、状态、结构进行检测,主要有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涡流等探伤方法。
4. 工程测量中,在野外进行高程测量时,主要方法有哪两种,何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最高
测量高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偶尔也采用的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越过海峡传递高程。例如欧洲水准网中,包括英法之间,以及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流体静力水准联测路线。
①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国家或地区的高程控制网。
②三角高程测量是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递高程迅速,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主要用于传算大地点高程。
③气压高程测量是根据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测定两点的气压差,推算高层的方法。
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丘陵地和山区的勘测工作。
水准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国家水准网的建立。除了国家等级的水准测量之外,还有普通水准测量。它采用精度较低的仪器,测算手续也比较简单,广泛用于国家等级的水准网内的加密,或独立地建立测图和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以及用于线路水准和面水准的测量工作。 珠峰高程测量
当跨越江河或山谷等天然障碍进行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一般都超过规定的限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特殊水准测量,称为跨河水准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准路线附近的江河或山谷的最狭处,视线避免通过草丛、干丘或沙滩的上方;两岸情况尽量相似,两岸仪器的水平视线距水面或谷底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观测图形一般布设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天然障碍的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可选用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或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观测时,在对岸远尺上安装一块或二块特制的觇板,作为照准目标。跨越宽的天然障碍时,应从障碍两侧同时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但由于大气折光影响,精度低于水准测量(见三角高程测量)。
气压高程测量
根据大气压力随高程而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进行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在气压高程测量中,大气压力从前常以水银柱高度(毫米)表示。温度为 0℃时,在纬度45°处的平均海面上大气平均压力约为760毫米水银柱(1mmHg=133.322Pa),每升高约11米大气压力减少1毫米水银柱。一般气压计读数精度可达0.1毫米水银柱,约相当1米的高差。由于大气压力受气象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气压高程测量比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都低,主要用于低精度的高程测量。但它的优点是在观测时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使用方便、经济和迅速。最常用的仪器为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前者便于携带,一般用于野外作业;后者常用于固定测站或用以检验前者。
5. 现场混凝土强度检测常用的有哪几种,简要概括实验步骤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最主要材料,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强度又是决定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基础,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的性能。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很多,有试块法、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拔出法,各种方法各有特点。
1、试块法,是施工时把拌制好的混凝土倒入规定的立方体试模内,经震动或插捣成型,按规定的温度及湿度进行养护28天后,进行试压强度试验,以150mm立方体试件为标准件,100mm和200mm立方体试件按规定的尺寸折算系数进行换算。混凝土试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实体的强度,也是混凝土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检测方法,也是最直观最经济的方法。
优点:通过试验可以直接了解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在施工中,在见证条件下制作的同条件养护试块,等效养护试压结果,经换算可作为结构实体强度等级的复验依据,这一方法在大量的结构质量验收检验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缺点:试块法能直接反映出混凝土本身的强度,但对于施工后的质量无法真实反映,有时试块是合格了,但混凝土实体质量跟施工单位的水平、方法及工作态度有很大关系,质量如何很难确定,导致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如果试块制作马虎,养护不规范,容易导致试块质量不合格,而实际上混凝土质量强度是满足要求的,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工地上混凝土的取样如果不是按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而是根据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好坏来取,质量好的时候才取样,所取的样品就没有代表性,不能真实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情况。
2、钻芯法,是在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结构上用金钢石钻头钻取芯样,经过加工,两端锯切、磨平或补平后,制作成圆柱体进行抗压强度测定。构件龄期不少于14天、强度不低于10Mpa的混凝土都可采用钻芯法检测其强度,但由于取芯后会对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特别是抽到结构的钢筋损伤会更大,因此,对于重要部位的结构构件,应征得设计方的复核同意,方可进行抽芯。取芯的部位、数量也要有具体的规定。
优点:钻芯法是一种直接可靠,直接反映构件混凝土实际情况的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对于无损检测法很难准确测定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钻芯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其强度。此外,从抽出的芯样部分可以直接观察到该构件内部混凝土实际情况,如骨料分布、蜂窝气孔、裂缝等。
缺点:劳动强度大,取样工艺要求严格,芯样加工要求高,两端面平整度及跟柱边垂直度要求很高,如果不平整会造成强度偏低,另外对结构构件会造成局部损伤,检测费用较高,构件钢筋太密也无法抽取。
3、回弹法,通过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再结合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继而推断其抗压强度。回弹仪测定的回弹值是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材料的硬度又跟材料的强度有关,从而建立回弹值跟强度的专用测强曲线来推断强度值。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时,其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平整、清洁,不应有疏松层、浮浆、麻面,必要时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优点:使用简单、灵活,测试速度快和检验费用低,检测人员到现场随机
抽取检测,及时掌握混凝土的真实强度及浇筑的整体水平。
缺点:其精度相对较差,需借助一定的测强曲线,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如遭受化学腐蚀或火灾,硬化期间遭受冻伤等,则不能用此方法。
4、超声检测法
超声检测法由于超声检测能对混凝土内部空洞、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结合的质量和混凝土匀质性做出比较准确的判定,而这正是其他检测方法所无法做到的,所以,该法在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采用超声法测强时,由于影响声速的因素很多,如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含砂率,粗骨料品种和最大粒径、含水率、龄期等,当所用材料、含水率和龄期不同时,传播速度与混凝土的强度关系将有很大不同,因此用超声法很难准确地测定混凝土的强度,目前通常是将超声法和回弹法综合在一起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即所谓超声回弹综合法(单一的超声法主要还是检测混凝土的匀质性)。
按照《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超声回弹法)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比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小,但其规律比较明显,且离散性较小,说明这种方法还是比较可靠的,但需要根据各地区的混凝土所用材料及环境条件建立相应的测强曲线。
5、后装拔出法
拔出法已被很多国家采用,并已有相应的试验标准。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系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钻孔、磨槽、嵌入锚固件并安装拔出仪进行拔出试验,测定极限拔出力,根据预先建立的拔出力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检测混凝土强度。被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10.0MPa。《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1994)中规定当对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有怀疑时,或旧结构混凝土强度需要检测时,可按后装拔出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评价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主要依据。具有如下特点:(1)拔出法是工程中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方法,优点明显。(2)中、高强度混凝土的拔出法检测中,选择环形支承还是三点支承,还应根据混凝土组成和内部结构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合理的方法。(3)由于各因素的差异,使用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应建立地方测强曲线,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采用何种方法,应根据被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情况及检测条件综合确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当需要准确判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有条件时,可优先考虑采用钻芯法或采用钻芯法修正,钻芯法是目前准确性最高的方法;当混凝土质量比较均匀时,可采用回弹法和超声回弹法,如果用钻芯法进行校核则可以提高精确度;当混凝土强度比较低时,不宜用抗拔法,因为此时测得的混凝土强度偏高。
结论:本文比较了几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及其特点,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目的是:采集必要数据,通过数据的计算与修正,推定混凝土强度,最后对被检测混凝土构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是选择检测方法时首先应考虑的;其次在选择检测方法时既要考虑检测构件的适用性,还要考虑检测费用、检测速度以及对结构的破坏程度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和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案。
6. 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问题知识“筑讯中国”为你解答:
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四种。
7. 常用的材料硬度的测量方法有那些
金属洛氏法:
1、洛氏硬度应选择在较小的温度变化范围内进行,因为温度变化可能会对试验结果有影响。所以试验一般规定在10~35℃的室温进行。
2、试样应平稳地放置在刚性支承物上,并使压头轴线与试样表面垂直。避免试样产生位移。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在无冲击和振动的情况下施加试验力,初试验力保持不应超过3秒。
3、将测在不小于1s且不大于8s的时间内,从初试验力增加到总试验力,并保持4s±2s,然后卸除主试验力,保持初试验力,经过短暂稳定后,进行读数。为了读数准确,在试验过程中,硬度计应避免受到任何冲击和震动。
4、在多处取值时,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 4倍,但不得小于2mm。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2.5倍, 但不得小于1mm。
金属布氏法:
1、一般试验在10~35℃的室温进行即可,如果有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视乎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试验温度应为23℃±5℃。
2、试验力的选择应保证压痕直径在0.24D~0.6D之间。试验力-压头球直径的平方的比率鞋(1.02F/D2比值)应根据材料和硬度值选择。
3、为了保证在尽可能大的有代表性的试样区域试验,应尽可能选取大直径的压头;当试样尺寸允许时,应优先使用直径为10mm的球压头进行试验。
4、使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接触,垂直于试验面施加试验力,加力过程中不应有冲击和震动,直至将试验力施加至规定值。
5、试验力保持时间为10~15秒。对特殊材料,试验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但误差应在±2秒。
6、任一压痕中心距试样边缘距离,至少为压痕平均直径的2.5倍。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至少为压痕直径的3倍。应在两相互垂直方向测量压痕直径,用两个读数的平均值计算布氏硬度。
金属维氏法:
1、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根据试样厚度和硬度选择试验力。使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接触,垂直于试验面施加试验力,加力过程中不应有冲击和震动,直至将试验力施加至规定值。
2、试验力保持时间为10~15秒。对特殊材料,试验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直至试样不再发生塑性变形,但误差应在±2秒。应测量压痕两条对角线长度,用其算术平均值或通过查表得到硬度值。放大系统应能将对角线放大到视场的25%~75%。
显微维氏法:
1、试验一般在10~35℃的室温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3℃±5℃。根据试样厚度和硬度选择试验力。使压头与试样表面垂直接触,垂直于试验面施加试验力,加力过程中不应有冲击和震动,直至将试验力施加至规定值。
2、保持试验力的时间为10~15秒。对特殊材料,试验力保持时间可以延长,但误差应在±2秒。
(7)工程测度材料最常用的方法扩展阅读:
硬度测试实验的注意事项
1、试样(被测工件)表面应平坦光洁(粗糙度Ra不大于1.6um) ,无污物等。
2、对于特殊类试样如与压头粘结的活性金属材料,可以适当涂些油料(如煤油)。
3、试样的制取应注意因外界因素引起表面组织变化,从而对硬度值构成影响。如制取试样时因过热引起的烧伤等。
4、试样或者被测层的厚度应负荷标准。如采用金刚石锥压头厚度不小于压痕残余深度(压头压入深度)的10倍;球压头不小于压痕残余深度的15倍。
5、对于凹面或者凸面试样应该进行必要的硬度值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