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饮用水消毒的主要方法是
漂白粉消毒:按常规加氯量进行饮用水消毒。一般1-2mg/L.
持续氯消毒法:可用竹桶、塑料袋、广口瓶等,上面打孔(直径0.2-0.4CM)5-8个。一次放漂白粉或漂白粉精20-30倍消毒用量于其中,将其用绳悬吊于水中,容器内的消毒剂借水的振荡由小孔中漏出,可持续消毒10-20天。
过量氯消毒法:加入常量的10倍,即10-20mg/L.居民区发生饮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井水污染时,一般在投入消毒剂后等待10-12小时再用水。
B. 请问目前国内外自来水消毒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现在国内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不过这种方法的处理费用太昂贵,而且经过臭氧处理过的水,它的保留时间是有限的,至于能保留多长时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所以,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使用这种处理方法.
C. 目前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通常以采用机械清扫和冲洗与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相配合。
(1)大门
入口处设消毒槽。消毒药使用2%氢氧化钠(每周换一次)或新鲜生石灰。主要消毒车辆的轮胎。
(2)工人
工作人员在进入各生产车间前,必须在更衣室内脱衣,洗澡,换上经过消毒的工作衣裤,工作帽和胶靴,洗手后经消毒池进入车间。工作服、工作帽每周洗涤并高压消毒一次。
(3)猪舍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前,对空猪舍按以下程序彻底消毒:清除猪舍内的粪尿及垫料,运出作无害化处理,用高压水彻底冲洗顶棚、墙壁、门窗、地面及其他一切设施,直至洗涤液清澈透明为止。水洗干后关闭门窗,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2~24小时,然后开窗通风24小时。消毒后空闲10~14天再使用。
(4)饲养管理用具
饲槽、饮水器及其他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1%~3%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消毒;垫料每周更换一次,并应事先消毒。
D. 水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
水的消毒方法可分化学的和物理的两种。物理消毒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超声波等法。化学方法有加氯法、臭氧法、重金属离子法以及其他氧化剂法等。其中以加氯法使用最为普遍,因为氯的消毒能力强,价格便宜,设备简单,余氯测定方便;便于加量调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加氯法,除使用氯气之外,还有氯的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胺类以最近国外在自来水厂中广为应用的二氧化氯--这是一种比氯的氧化性能更为强烈的氧化剂。消毒还可以用非氧化型杀生物剂,如氯酚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化合物。最近国外研制的二硫氰酸亚甲酯、盐酸十二烷基胍、有机溴化物等,以及国内研制成功的NL-4,SQ8等都是有效的消毒剂。此外,早期使用的还有铜盐,如硫酸铜等杀生剂,这此都属于化学方法的消毒。
E.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如下:
1、漂白粉
漂白粉是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漂白粉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颗粒,有显着的氯臭味,很不稳定,吸湿性强,易受光、热、水和乙醇等作用而分解。
漂白粉溶解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随后逐渐褪色而变白。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游离出次氯酸,遇稀盐酸则产生大量的氯气。
2、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3、二氧化氯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消毒灭菌剂,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4、过氧乙酸消毒剂
过氧乙酸消毒剂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白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和真菌。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厂、食品冻库、肉联厂、屠宰场、畜禽圈舍、病房、一般物体表面、工具、衣物、茹房、棚架等消毒。
系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能迅速杀灭。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必须稀释后使用。
5、有机氯杀菌剂
目前最常用于各种物品消毒的是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有氯臭气,有效氯含量为60%—64%,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
但据研究报道有机氯毒性危害程度比无机氯大,且可能有致癌作用,因此,采用有机含氯消毒剂作长期饮用水消毒是不适宜的。
F.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有:
二氧化氯:利用ClO₂给自来水消毒效果很好,它不受水温影响,能够防止自来水再次污染。
紫外线:它利用200-280nm波长的紫外线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消灭各种细菌和病毒以及有害物质。
臭氧:臭氧可以杀灭自来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作用。
G. 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普通饮用水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主要通过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可根据消毒剂的类型分为氯消毒和臭氧消毒。其中,氯消毒是集中供水最重要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原理,可分为游离氯消毒和联合氯消毒。主要的含氯消毒剂包括液氯,一氯胺,二氯胺,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臭氧消毒用强氧化剂臭氧消毒。
H. 水杀菌用什么方法
饮用水杀菌消毒一般有下面五种方法:
一:使用氯和漂白粉
二:使用氯胺
三:使用二氧化氯
四:使用臭氧
五:使用紫外线辐射
前三种由于会有二次污染,所以现在不建议采用。用臭氧,成本又太高。所以建议还是用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消毒具有杀菌快、杀菌率高、无二次污染且维护简单费用低等优点。另外建议到正规的厂家购买,以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效果。
水杀菌消毒设备
水杀菌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器选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304或316材质)制成,具有无毒、无锈、耐压、抗腐蚀、不产生金属离子污染等特点,完全符合食品级卫生要求。用于各种楼房及其它备用蓄水水箱的供水系统。
I. 饮用水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液氯法
液氯在水中能迅速产生次氯酸根离子。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钠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强且价格便宜,同时有后续的消毒作用。但是,这种方法对某些病毒、芽孢无效,残毒且产生臭味。另外氯与有机物(如腐殖酸、酚等)发生反应生成的副产品(如三氯甲烷、氯乙酸等氯代有机物)具有致癌作用。
2次氯酸钠法
次氯酸钠是普通的化学试剂,溶于水生成次氯酸根离子,可用于消毒杀菌。但次氯酸钠不稳定,光照、受潮易分解,消毒能力较弱。
3二氧化氯法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氧化能力是氯的2.63倍。在很广的pH范围内,对大肠杆菌等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等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无气味而且有定型产品。
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上述三种消毒法中,二氧化氯(ClO2 )逐渐被广泛应用起来。它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和经济性都比较好,同时又有较强的消毒能力,药品制取方法成熟.
J. 水消毒常用的方法 生活饮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1、漂白粉直接消毒法。我们会取用适当的漂白粉和清水一起搅拌均匀,然后等待一些时间,最后取一些直接投入到需要使用的水中,一般需要等到12小时候以后才能饮用。
2、使用消毒灵进行消毒。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有的农村如果需要消毒的话会用到这种方法,因为携带和操作都很方便,而且经济实惠。
3、二氧化氯消毒法。这是一种很强的强氧化剂。在饮用水中具有很强的消毒作用,高效灭菌、杀毒、去味,而且消毒比较快,还能防止再次污染。是卫生组织最提倡的一种方法,还能用于医疗或水果等消毒,但是成本太高了。
4、用臭氧消毒。臭氧在常温下有一股很大的味道,但是在水中会比较好用,在处理水的时候,能够无色无味,口感好,消毒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制作成本比较高,一般都不太会用于农村的饮用水消毒。
5、漂白粉持续消毒。漂白粉的消毒有很多使用方法,刚第一步介绍的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持续消毒,将需要的用量和清水搅拌成糊状,然后装入容器中,将边缘或者底部弄一个开口,将线缠住,放到水中,使消毒液一点一点的深入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