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桂皮怎么用
1、菜肴中适量添加桂皮,对于老年人十分有好处。
2、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
3、“以美桂靡之百日,而齿白矣”,这是古人使用中药桂枝或桂皮,让牙齿变白的方法。
4、常用桂皮对身体也具有一定的好处,比如暖脾胃、除积冷、壮阳、驱寒、止痛。
(1)桂皮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桂皮的食用禁忌
1、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可食用。
2、用量不宜太多,香味过重反而会影响菜肴本身的味道。
3、桂皮香气浓郁,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所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长期食用。
4、桂皮性热,所以夏季应忌食。
5、桂皮有活血的作用,孕妇少食。
香料,不单吃,放在食物里面入味的
桂皮,学名:柴桂 ,又称: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桂皮,广东民间叫“阴香”属樟科肉桂之一种。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省均产。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桂皮,又称香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
C. 桂皮的食用方法
桂皮一般作为调味料食用。
桂皮的营养价值
桂皮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成分。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经闭?瘕、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
1、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
2、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常与干姜、附子同用;
3、温经止痛: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肢体疼痛。
D. 桂皮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功效
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大家在烹饪食物的时候,有没有用到过桂皮呢?它是香料的一种,一般我们在烹饪荤菜的时候,可以食用桂皮。因为桂皮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可以遮盖住肉类的腥味、膻味等。不过桂皮是一种热性的调味料,所以大家最好不要长期用,偶尔做菜的时候,少用一些就可以了。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桂皮的营养价值
桂皮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成分。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桂皮味辛甘、性热,入肾、脾、膀胱经,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效,主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经闭?瘕、阴疽流注、虚阳浮越之上热下寒等症。
1、温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亦可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气逆;
2、温中祛寒:用于脾胃虚寒的胃脘冷痛,以及腹痛腹泻,常与干姜、附子同用;
3、温经止痛: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肢体疼痛。
桂皮的做法大全
1、红烧排骨
材料:
小排500克,干辣椒、桂皮、小茴香、八角、花椒、大蒜、生姜、大葱、食用油、食盐、老抽、生抽、鸡粉、白糖各适量
做法:
(1)将排骨放入冷水锅加料酒、葱结煮滚后捞出;
(2)冷锅冷油放入花椒、干辣椒、葱姜蒜炒香,加入排骨翻炒;
(3)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糖,加水没过食材,加小茴香、桂皮、八角,盖盖大火煮开转小火1小时;
(4)加盐,鸡粉,最后大火收汁即可。
2、啤酒鸭
材料:
鸭肉500克、啤酒400毫升,食用油、生姜、葱、姜、蒜、老抽、醋、生抽、盐、茴香、桂皮、香叶、胡椒粉、白糖少许
做法:
(1)鸭肉切块焯水;
(2)锅中放油,放葱姜蒜翻炒之后下入鸭块;
(3)倒入啤酒和适量的水;
(4)加入老抽、生抽、醋、盐以及茴香、桂皮、香叶焖1个小时;
(5)加入白糖和胡椒粉收汁即可。
3、自制五香粉
材料:
八角20克、花椒20克、桂皮10克、小茴香10克、丁香6克
做法:
(1)按所需用量称重备好材料;
(2)分别把它们放入料理机,八角和花椒较多,需要单独打碎,其它的几种可以放一起研磨;
(3)用超细研磨功能磨成细粉;
(4)磨好的每种材料都有过筛;
(5)筛除较粗的再用料理机研磨一遍,并再过筛;
(6)过筛后的粉充分拌均匀即可。
桂皮和肉桂的区别
桂皮原产于牙买加群岛一带,和肉桂一样同属樟树科,树高约3米, 树皮比肉桂厚且粗糙,颜色也深;虽然桂皮和肉桂香味相似,但桂皮比肉桂在甘甜中夹带着苦涩。很多人分不清两者到底有何区别,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区分一下。
1、植物来源:二者均为樟科植物。肉桂为肉桂的干燥树皮。桂皮为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川桂等的树皮。
2、外观性状:二者均为槽状或卷筒状。肉桂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桂皮外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栓皮或鱼鳞状脱落而显龟纹状凹斑;内表面红棕色至黑棕色,平坦,有极细纵纹,划之无油痕。
3、所含成分:二者均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肉桂约1%~2%;桂皮约1%,桂皮含有丁香油酚等。
4、功能与主治: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桂皮:辛,温。归心、肝、脾、肾经。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
5、肉桂与桂皮同小异大。一般肉桂以入药为主;桂皮以菜肴佐料为主。
总结:肉桂厚,桂皮薄,肉桂色浅,桂皮色深。肉桂味浓,桂皮味淡。 桂皮做菜炖肉,肉桂做咖啡、蛋糕。
桂皮的食用方法
桂皮一般作为调味料食用。
桂皮的食用禁忌
1、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可食用。
2、桂皮用量不宜太多且不能长期食用。
3、桂皮性热,夏季最好不吃或者少吃。
桂皮的挑选方法
挑选桂皮时要看表面有微微的凹凸感,而里面成棕黄色特别的光滑,一般选桂皮时要选择表皮比较干脆,闻起来无怪味,有种树皮清香的为宜。
桂皮应该如何保存
将桂皮晒干后放置在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即可。
E. 桂皮什么味道应该怎么用呢
一闻到桂皮的味道,有的人深受吸引,有的人则像是遇到仇人般对它敬而远之,在咖啡厅里点餐店员询问能否接受它,似乎也成为一种待客礼貌。桂皮让人爱恨明确,身为世界上古老的香料之一,有提香、增味的用途,而桂皮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有股特别的气味?
桂皮粉加上糖变成桂皮糖粉,因为糖分使得辛辣感降低,较能让人接受,当作内馅或外洒粉都能增加滋味。喜欢做糕点的人可以用桂皮粉来做肉桂卷,在杆平的面团铺上桂皮粉与糖,再卷起并切块入烤箱。可以参考下方食谱动手做桂皮卷喔!另一种快速桂皮甜点料理,直接用吐司来包裹桂皮糖粉,或制作法式吐司,最后在吐司表面沾取或撒上桂皮糖粉。
天凉时想冲一杯咖啡、可可或奶茶,拿出家里的桂皮粉轻轻撒上吧!你会发现桂皮能转变饮品的风味,将桂皮粉拌上黑糖粉再撒上味道则能更柔和!使用桂皮条当作搅拌棒亦可使味道融入饮品中。
F.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桂皮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桂皮的功效是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桂皮的作用是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湿痹痛,桂皮食用禁忌是阴虚有火者忌服桂皮。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概述
药名:桂皮
肉桂、官桂、香桂、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性味:辛、甘、性温
归经:脾、胃、肝、肾
功效:温脾胃、暖肝肾、祛寒止痛、散瘀消肿
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寒湿痹痛、瘀滞痛经、腰膝酸冷、寒疝腹痛、血痢、肠风、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水或酒调敷。
药材基源:桂皮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1、桂皮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四川中药志》
2、桂皮治一切冷嗽:皂荚(去皮、子 涂酥炙)、干姜 (炮裂)、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三味等分,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九米饮下,不拘时。(《圣济总录》五嗽丸)
3、桂皮治濡泻水利久不止: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干姜(炮)、赤石脂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米饮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桂附丸)
4、桂皮治真寒腰痛,六脉弦紧,口舌青,阴囊缩,身战栗:肉桂三钱,附子三、四钱(急则用生附子),杜仲二钱。热服。(《会约医镜》桂附杜仲汤)
5、桂皮治小儿下痢赤白,腹痛不可食:桂心、黄连各等分。上为末,白糊丸小豆大三十丸,米汤送下。(《普济方》桂连丸)
6、桂皮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本草拾遗》
7、桂皮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海药本草》
8、桂皮治产后腹中瘕痛:桂(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9、桂皮治牛皮癣:官桂、良姜、细辛各五分,斑螫十个(研碎),白酒三两,浸渍七天,每天震摇一次,浸出有效成分,滤取清汁,为缓和白酒的局部刺激,加入甘油三十毫升。先将患处用温水洗软,再用药水涂擦,每日或隔日一次。不宜饮酒和吃刺激性食品。(《中药通报》1:19,1957)
10、桂皮治打扑伤破,腹中有淤血:桂心、当归各二两,蒲黄一升。上三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千金方》)
11、桂皮治寒疝气,来往冲心腹痛:桂心四两,生姜三两,吴茱萸二两。上三味,切,以酒一大升,煎至三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六、七里,一服。忌生葱。(《姚僧坦集验方》桂心汤)
12、桂皮治产后馀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桂心、甘草各二两,白蜜一升,干姜二两,当归三两,赤石脂十两(绵裹),附子一两(炮,去皮,破)。上七位,以水六升,煮取三升,纳蜜,再沸,分三服。(《千金翼方》桂心汤)
13、桂皮治虚寒阴火之喉痛、喉痹:肉桂、干姜、甘草各五分。各研极细末,滚水冲掉,将碗顿于滚水内,再掉,慢以咽下。但先以鹅毛蘸桐油,入喉卷痰,痰出服药更效。(《外科全生集》桂姜汤)
14、桂皮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粗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15、桂皮治脑头痛:桂(去粗皮)、荜茇、细辛(去苗叶).上三味等分 捣罗为散.每用一字 先满含温水一口 即畜药于鼻中;偏头痛 随痛左右用之.(《圣济总录》桂辛散)
16、桂皮治久寒积冷,心腹腰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局方》大巳寒丸)
17、桂皮治经道不通:绕脐寒疝痛彻,其脉沉紧,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结积血为气所冲,新血与故血相搏,所以发病,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莪术、牡丹皮各五分,人参、甘草、牛膝各七分,上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妇人良方》温经汤)
18、桂皮治奔豚疝瘕冲筑:肉桂、干姜、小茴香各五钱,牡丹皮、木香、槟榔各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19、桂皮治九种心痛,妨闷:桂心半两。末,以酒一盏,煎至半盏,去滓,稍热服。(《圣惠方》)
20、桂皮治小儿睡中遗尿,不自觉者:官桂(为末)、雄鸡肝一具,等分。捣烂,丸如绿豆大,温汤送下,日三服。(《万病回村》桂肝丸)
G. 桂皮怎么吃
1.羊肉肉桂汤:
将 6克桂皮放在1斤左右的炖肉中,炖熟之后,无论吃肉还是喝汤,都可以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气胀的作用。
2.肉桂粉:
桂皮3克,研细末,一日2次,温水送服,可治疗胃气胀,胃寒痛;将肉桂皮粉末加入菜中烹调,可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
3.肉桂红糖茶:
桂皮3~6克,红糖12克,水煎去渣,分2次温服。可治妇女产后腹痛:在月经前用3克桂皮、9克山楂肉、30克红糖,适量水煎煮三五分钟,分2次服下。可治月经来潮时腹胀痛。
4.肉桂膏:
桂皮6克,丁香6克,共研细末,放入膏药中,贴患儿肚脐,可治疗小儿腹泻。
5.肉桂附子鸡蛋汤:
桂皮3克,附子9克,鸡蛋1个,水煎桂皮、附子,去渣后,打入鸡蛋,熟后食蛋饮汁,1日2次。可治疗白带过多。
6.肉桂粉冲开水每日定时喝:
每天早餐前30分钟及睡前,用两勺蜂蜜,一勺肉桂粉冲开水一杯,喝下即可。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会让身体堆积脂肪。
H. 桂皮做什么菜可以用
桂皮做什么菜可以用?
桂皮因含有挥发油而香气馥郁,可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桂皮,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因年老而引起的糖尿病。
桂皮可与姜、枣做茶,方法如下:用料:桂皮1片、姜5片、枣2个、桂圆6个、狗杞子8至10个、水适量。步骤:向锅内放入桂皮、姜、枣、桂圆、狗杞子,然后用小火熳炖20分钟即可。
I. 桂皮怎么样使用
哈哈,做茴香豆时可用,我才学会的。
干蚕豆泡浸后半天左右,沥干,与茴香、桂皮、食盐和食用山萘入锅,(朋友说,也可以加点冰糖。还有人讲,可以加些甘草)放上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汁从表皮至豆肉吸收,待水分基本煮干后,离揭锅冷却,即成茴香豆。
J. 肉桂的食用方法及注意有哪些
肉桂也就是桂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香料。当然,除了可以用作香料之外,肉桂也还有很多其他吃法,由于肉桂有着不同的食疗作用,想要达到不同的功效,也需要按照不同的方法来食用肉桂。那么,肉桂怎么食用比较有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肉桂的使用方法以及史食疗价值!
一、肉桂简介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二、肉桂做法指导
1.下焦阳虚火衰,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小便不利或频数者,最宜与附子相须为用,以增强温补肾阳之功。
2.久寒积冷,寒凝气滞,而致脘腥冷痛,胁肋胀痛,肠鸣泄泻者,可单味研末服。
3.本品入肝肾血分、能温经通脉,故常用于寒凝经脉、气血瘀滞所致的痛经、经闭及产后腹痛等症,临床宜与川芎、当时等同用。
三、肉桂食疗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具有温肾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主治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腰检酸软,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小便不利或尿频、遗尿,短气喘促,浮肿尿少;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命门火衰,火不归原,上热下寒,面赤足冷,头晕耳鸣,口舌糜烂;虚寒腰痛,寒湿痹痛,寒疝,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阴疽流注,痈疡脓成不溃,或后溃后不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