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

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3 01:53:29

⑴ 图书该怎么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具体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

(1)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扩展阅读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书籍的功能与作用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书籍逐渐的发展到轻便、历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流传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参考资料:网络——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⑵ 图书的分类有哪些

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来划分比较科学:
1、马克思主义着作
2、哲学
3、社会科学
4、自然科学
5、综合性图书
其中,社会科学类又可细分:
1、社会科学总论
2、政治、法律
3、军事
4、经济
5、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6、语言、文字
7、文学(包括世界文学和国别文学)
8、艺术(包括绘画、雕刻、书法、篆刻、音乐、戏剧和舞蹈、摄影及建筑艺术、原始艺术)
9、历史(包括考古及世界史、国别史)、地理
书店图书主分:主要分为社科文学、少儿、经管、励志、期刊、杂志、生活、房地产、法律专业类等几个类别。目前在销畅的文学类丛书有2005年获年度最畅销奖的图书,最新系列的中学生新课标读物丛书及2005年度最新的少儿类科普读物丛书等。
一、传统图书分类标准:
0总类 1哲学 2宗教学 3自然科学类
000 特藏 100 哲学总论 200 总论 300 总论
010 目录学总论 110 思想学问概说 210 比较宗教学 310 数学
020 图书馆学总论 120 中国哲学总论 220 佛教 320 天文 030 国学图书
二、按图书的学科内容分类是它的主要标准;图书的着者国别、着作体裁、着作体例、文字、版次等方面是它的辅助标准。
三、学校图书分类标准(执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701A-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02B-0:哲学
703C-0:社会科学总论
704D-0:政治、法律
705E-0:军事
706F-0:经济
707G-0: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708H-0:语言文学
709I-0:文学
710J-0:艺术
711K-0:历史、地理
712N-0:自然科学总论
713O-0:数理科学和化学
714P-0:天文学、地球科学
715Q-0:生物科学
716R-0:医药、卫生
717S-0:农业科学
718T-0:工业技术
719U-0:交通运输
720V-0:航空航天
721X-0:环境科学
722Z-0:综合性图书
1、图书的类型
图书按学科划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图书。按文种划分为: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按用途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
2、图书的种类
<1>按书的内容划分:
小说 、儿童读物、 非小说类、 专业书、 工具书、 手册、 书目、 剧本、 报告、 日记、 书集、 摄影绘画集;
<2>按书的特征划分:
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 袋装书、 电子书、 有声读物、 盲人书

⑶ 我国图书的三大分类方法是什么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三大分类法是: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

⑷ 中国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中的图书类型有哪些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经书,指儒家经典着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着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

1、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课车龋饩偷于怂牟糠掷嗟幕6畛渌唷督凼槟俊犯莸笔惫偶氖导是榭觯肥楦娜胍也浚邮楦娜氡浚庋⑹贰⒆印⒓牟糠掷嘁崖跃叱巍�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隋朝以后图书分类的主流是沿用四部分类。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2、四部的具体分类

2.1经部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着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2]

十三经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经学史及小学类:经学史即经学历史,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

2.2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正史: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 干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不久,又将《清史稿》合编其中,合称《二十六史》。

编年: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着作等。

纪事本末: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别杂史等:别史,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杂史,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史评:评论史事或史书的着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着;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

诏令奏议: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奏议,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传记: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史钞: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

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

时令: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 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 代修《四库全书》,沿用 宋 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

地理:地志县志,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文字。

职官:历代官制。如《唐六典》、《周官》。

政书:政书,是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后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目录:目录分类学的着述。

2.3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着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后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

释家:释家即佛教。

法家:战国时的学派,为九流之一。以尚法明刑为主,以李悝、商鞅、韩非等人为代表。

兵家:古时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

农家: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杂家: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杂之义广,无所不包……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辨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敍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

术数:术数,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也称“数术”。

医家:即医学。

艺术: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

书画:书法图画

谱录:记载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等的表册

类书:辑录经、史、子、集各类着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网络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有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

蒙学:学童启蒙书籍。

2.4集部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着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着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着作。

注:以上分类依照清《四库全书》。

总集:指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

别集:相对总集而言。即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

楚辞:为骚体类文章。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文评:收录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书籍。

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

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⑸ 家中适用的图书整理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现在人都习惯在手机app上看小说或者学习,第一是翻阅方便,第二是人懒,哈哈哈哈哈。但是家中还是有很多纸质的书本,我们应该怎么整理了?

每天看书要养成好习惯,看完了要准时的放入原来的地方方便好查找,从这个小事做起,才能做大事。

⑹ 图书是怎样分类的

(一)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二)B 哲学

(三)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 )

(四)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五)Z 综合性图书

(6)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扩展阅读

图书排架的原则

图书管理员依据“索书号”对藏书进行排架。索书号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图书排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以“S”形展开。

同时读者可利用图书馆读者咨询书目检索系统,检索所需文献。也可通过图书馆老师来查找馆藏图书的位置。

分类排架方法,主要有两种分类法:

一是中文图书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该分类法利用字母A-Z分别表示不同大类图书,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

二是外文图书、期刊、资料用的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科图法则利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00~99表示五大部类25大类及主要类目,然后在00~99后加上小数制进行细分。

⑺ 图书分类都有哪些方法

国内,人大分类法,科图法,国际的,十进制分类法,L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最常用的也就这几个

⑻ 书籍分类有哪24大类

没有24大类,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为22个基本大类:

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哲学、宗教

3、社会科学总论

4、政治、法律

5、军事

6、经济

7、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8、语言、文字

9、文学

10、艺术

11、历史、地理

12、自然科学总论

13、数理科学和化学

14、天文学、地球科学

15、生物科学

16、医药、卫生

17、农业科学

18、工业技术

19、交通运输

20、航空、航天

21、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22、综合性图书

(8)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的集合。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的编制始于1971年,先后出版了五版。

《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它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分类表。

《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着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 大类下细分的学科门类用阿拉伯数字组成。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⑼ 我国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法大多采用哪两种

《科图法》和《中图法》是常用的图书分类法,《科图法》是指《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是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到1999年《中图法》已进行四次修订(对F经济,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类为重点修订大类)。�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中图法》部类名称如下: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表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介

《科图法》同《中图法》一样将知识门类分为5大部类,但它在这五个基本部类序列的基础上,组成了25个基本大类。各级类目的分类号码采用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制,不附加任何基本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号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顺序制,从00-99分配二十五个大类及其主要类目。第二部分采用小数制,以容纳细分类目:在号码编制技术上采用双位法,借号法和交替类等方法,使号码组配灵活,伸缩性助记性强。

《科图法》部类名称如下: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
41 语言、文字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
56 地质、地理科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技术科学
90 综合性图书

⑽ 书籍是如何分类的

图书分类法又叫图书分类词表,是按照图书的内容、形式、体裁和读者用途等,在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知识分类的原理,采用逻辑方法,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

中国图书分类基本分为马列主义毛邓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 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 数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等这些类别。

1、哲学(缩写:Phil)(英语: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ί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哲学分支有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等。其按其词源有“爱智慧”之意。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

2、政治:它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例如统治一个国家,亦指对于一国内外事务之监督与管制。

3、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4、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5、艺术: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或是通过感受(看、听、嗅、触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来的阶段性结果。

阅读全文

与我们常用的图书分类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浏览:392
一般二氧化碳检测方法 浏览:12
翡翠抛光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5
如何给干核桃仁脱皮最佳方法 浏览:449
关于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浏览:561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浏览:918
白酒发酵的方法和图片 浏览:157
手机微信挣钱的方法 浏览:288
速成钢胶棒的使用方法 浏览:954
华为横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筋膜炎用什么方法检查 浏览:176
真菌蘑菇稻草种植方法 浏览:496
胯部分离连接方法 浏览:942
高程测量的方法中高差计算公式 浏览:249
食用百合养殖方法和技巧 浏览:199
大数据集成分析方法 浏览:938
生产质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浏览:306
换电脑最快方法 浏览:870
水蒸气的体积计算方法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