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幼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幼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8-02 19:22:59

‘壹’ 幼儿喂药正确的方法是

新生儿的喂药方法:

在喂奶前1小时左右把药融水里,把药水倒入奶瓶,让宝宝像吸奶一样服药,必要时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给新生儿喂药前,也可先喂几口奶,再喂点药,反复这样做,直至将药喂完,然后将宝宝竖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
但应注意,喂药之前不应喂饱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也不可将药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两者混合后可能出现凝结现象或者降低药物疗效。

婴幼儿的喂药方法:

婴幼儿服药时可先将患儿抱起,半卧于喂药者身上,头部抬高,颈部垫以纱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药。也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状,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宝宝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持宝宝头部,右手持食匙取药慢慢喂下,待宝宝将药吞咽后,再继续喂。
必须注意不要强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齿龈受损出血。服药后应将患儿抱起轻轻拍击背部,使胃内空气排出。

给小孩喂药的注意事项
1、由于一些药物实在太苦(如中药汤剂)宝宝拒绝服药时,可暂时通过一个软管把药注入颊与臼齿间,避免药液与舌面上的味蕾接触,也可冷却药液使药味减轻。
2、有些宝宝已能识别物品,当认出是药物拒绝服用时,家长应给孩子讲明药物的作用是治疗疾病,不吃药会耽搁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这对3岁左右的幼儿尤为重要。这样做能使他们理解药物与疾病的关系,并积极参与药物治疗。
3、三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用片剂,应首先选择液体制剂、泡腾片、干糖浆剂、冲剂或果味型咀嚼片,对于婴儿尤适宜滴剂,剂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轻的父母喜欢用普通汤匙或茶匙量药水喂宝宝。但是普通汤匙不易掌握药量,给的药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疗效。

‘贰’ 幼儿园常备药品有哪些

幼儿常用药及用法: 娃娃宁---1周岁婴儿吃的压惊药 1、保婴丹(可作为常用药物,有病时按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无病时可两个星期按说明书上说明的一次药量的1/2服用) 2、五宝散(该药的用处比较多,但我认为该药对治疗孩子肚痛、主要由于寒热引起的非常有效) 3、宝宝一贴灵(如果宝宝受了风寒等可贴一下,很有效。但是在使用时要确认宝宝对该药是否有反应,应该半个小时左右揭开看一下,最多贴两个小时。不要按说明书上贴得那么久) 3、小儿退热栓(宝宝发烧时可使用,该药无副作用,但效果比较慢。如果烧得不是很高时使用) 4、百服宁(该药对高烧非常有效,尤其是医生说一定要点滴时,39度左右时可以使用,但要比说明书用的剂时要小,因为该药的副作用比较大,如非万不得已,请勿使用。但要常备。注意:服用该药后,孩子一般都不愿吃东西,会持续一周左右) 5、泰诺林(对高烧有效,降温快。如果没有超过39度时,请勿使用。切记凡是药效显着的,副作用都会很大) 6、强必林(这是小孩常用的消炎药,对于一般的炎症都比较有效,副作用不大) 7、新血丹颗粒(该药味特苦,但是如果孩子由于炎症而发烧时,将其与强必林一起服用,效果显着。而且都属中药,没有副作用。我家经常采用该种方法。不过喂药是个难题) 8、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广州星群药厂的最好。这种冲剂有许多厂家。我孩子用星群药厂的最有效。该药特常用。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感冒中期则没有效果) 9、小儿七星茶(可以平时冲在饮料中,或温水中服用。主要是清凉。尽量不要给孩子喝S板兰根,夏桑菊等成人清凉用品。容易引起孩子肚痛或者拉肚子) 10、珍珠粉沫(压惊、清凉,最好是广西的淡水珍珠。常用对孩子的皮肤也有好处。但是不要多用,由于孩子小不容易消化,两周喝一点点是可以的) 1 1、抱龙丸(该药是中药,对孩子受惊、惊闹,夜啼等有效。但太苦) 1 2、小儿惊风散(这类药比较多,可以选中一个厂家的。有时孩子会因为大人的不小心而受到惊吓,鼻梁会发青。服用有效) 1 3、儿康宁(小孩夜啼,肚痛、消化不良有效) 1 4、消化水、石母生(这是消化药,由于某个阶段孩子消化不是很好时,可以服用) 1 5、葡萄糖酸钙(常用补钙药品) 1 6、鱼肝油 1 7、蛇胆川贝液(孩子咳嗽时使用) 1 8、咽扁冲剂(有时孩子喉咙发炎时可以服用) 1 9、双飞人(这是我家最常用的药,蚊叮虫咬,伤风感冒、肚痛等。由于该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所以我家小孩一般不管是有什么不舒服都服用两滴,效果不错) 20、鹅术油(跌打损伤,烫伤。对烫伤最有效,而且不留疤痕)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药物,一般家里要备些酒精、碘酒什么的。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果有其它的情况可以咨询医生用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一定要看说明,有些药是不能给小孩用的。例如我们常用的花露水,清凉油、万金油等有些是不能给小孩用的。上面都有说明。即使能用也要用水稀释多少倍等。对于这些药最好是不要给孩子用。在小孩用药上,我主张: 1)能不打针就不打针; 2)能用中药不用西药; 3)标明小孩要注意怎么怎么用的,绝对不用。 4)制药厂家尽量是名厂。在地最好是广西、贵州一带。什么顺德、中山、江门、湛江等地的药我从来不买。这不是追求名牌。而是西南一带的药材比较真,加工粗,对孩子有好处。不容易产生抗体。副作用小。

‘叁’ 小儿肌肉注射注意什么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怎样护理肌肉注射的孩子?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三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肆’ 儿童用药给药途径

儿童的用药给药途径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像常见的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静脉用药,有一些药物可以经肛门用药在直肠吸收。还有雾化给药,贴敷透皮吸收等。

‘伍’ 幼儿园用药应注意哪些事项

儿童为不成熟个体,其解剖生理特点和对药物的代谢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因此治疗儿童疾病时必须考虑其生理特点及用药特殊性。本文总结了儿童的主要生理特点及皮肤科常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与成人不尽相同,而且儿童的病情多较急且变化快,用药需更确切及时。因此必须熟悉药物的选择、剂量计算、药品不良反应及儿童禁用的药物等注意事项。
1、熟悉儿童的生理特点
一般认为儿童的年龄范围为自出生至14周岁,包括新生儿、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机体,许多脏器(如心脏、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免疫机制亦不健全,解毒功能也较差,因而对药物也具有特殊反应。
儿童的药物代谢特点:
(1)儿童肝酶水平仅为成人的30%——50%,且缺乏葡萄糖醛酸苷类生成的酶,氧化后的产物不能形成葡萄糖醛酸苷类衍生物,对药物解毒能力差,半衰期延长;
(2)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血脑屏障发育尚未成熟,通透性较高,缺氧时尤甚,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相对更高;
(3)儿童肾功能不完善,有效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比成人低,药物排泄慢,生物半衰期延长。一些在成人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在儿童身上出现,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
2、掌握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
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因此用药剂量较成年人更须准确。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包括根据体重、体表面积及年龄计算。目前多采用前两种方法。
(1)按体重计算:
根据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儿童每千克体重的用药剂量乘以儿童体重千克数来计算。如未提供,可按公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x儿童体重/70kg)估算。
(2)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方法最为合理和科学,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不论年龄大小,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是相同的。此法缺点为计算繁琐。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此公式适合于30kg以下的儿童。对体重>30kg的儿童,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对体重>50kg的儿童,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 m2。如药品说明书未提供儿童推荐用量,仅知成人剂量,可按公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x儿童体表面积/1.73)估算。
3、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慎重合理选择,并根据年龄、病情,选择适合的剂型、剂量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不宜过多,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在合并应用几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药效抵消等问题。现就几类皮肤科常用药物的选择列举如下:
(1)抗组胺药物: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由于能通过血脑屏障和抗胆碱能作用,常引起困倦、镇静、嗜睡、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口干、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有报道长时间使用可影响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和儿童的记忆和精神运动。由于缺乏儿童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用于儿童相对安全的主要有马来酸氯苯那敏(0.3-0.4mg/(kg・d))、赛庚啶(0.3mg/(kg・d))和异丙嗪(1-3mg/(kg・d))。这些药物对新生儿、早产儿均禁用,2岁以下小儿慎用。近年来,大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有确切效果,其在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认可,部分儿童制剂已成为OTC产品,故可优先选择。可用于儿童的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用药剂量应按体重及年龄调整。
(2)抗感染药物:
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且多为急性感染,病情变化快,应根据病种、病情轻重、年龄大小选择药物。如临床肯定为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等),可选用抗病毒药物或某些中草药制剂而不是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可因各种不良反应而给患儿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需慎重考虑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开始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经验用药,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有针对性选用。尽量选择窄谱抗生素,以应用一种抗菌药为宜。给药间隙不宜过长(儿童相对代谢快)。给药量不可简单地按成人量的几分之几,应按体重及体表面积计算。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儿童禁用的抗菌药物:四环素类(8岁以下)、磺胺类(新生儿)、硝基呋喃类(新生儿)、杆菌肽(新生儿)、乙胺丁醇(新生儿)、氟喹诺酮(出生至18岁)。
(3)糖皮质激素:
多用于炎症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可短疗程小剂量口服或局部(如治疗湿疹)治疗,一般多短期使用。如确需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氢化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泼尼松、甲泼尼松龙),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儿童参考用量:氢化可的松2-10mg/kg.d,泼尼松1-2mg/kg.d,甲泼尼松龙0.5-2 mg/kg.d。儿童如长期使用可出现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生长发育抑制、骨质疏松、高血压、胃溃疡/出血、股骨头坏死、易感染、神经精神症状等多种不良反应,故应谨慎使用,避免滥用。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通常为治疗儿童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药物,由于儿童皮肤薄嫩,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敏感性高于成人,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儿童皮肤病的性质、皮损类型、部位等因素选择不同浓度、不同强弱类型的外用激素,尽可能小剂量短期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婴儿尿布皮炎尤应慎用。
(4)皮科外用药:
儿童尤其婴幼儿的皮肤黏膜面积相对成人大,皮肤角质层薄,黏膜娇嫩,因此药物经皮肤吸收较成人迅速广泛,尤其在皮肤有炎症或破损时,吸收更多,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需警惕。局部外用药时,除遵循一般外用药原则,儿童用药还需注意:
①局部外用药面积不宜过大。如硼酸,一般小面积湿敷毒性不大,如湿敷面积过大,则可通过创面吸收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循环衰竭、休克或死亡。
②外用药浓度应比成人低,儿童皮肤比成人薄嫩,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故药物吸收较成人为多。外用药浓度如接近成人浓度易引起红斑、烧灼感、疼痛等局部刺激反应。如维A酸类外用药,浓度不宜过高,一般小于0.03%为宜。治疗疥疮时儿童宜用5%浓度硫磺软膏,成人则用l0%硫磺软膏。
③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外用药,不宜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水杨酸、碘酒等,以免皮肤发生水疱、脱皮或腐蚀。如必须使用,应从低浓度开始,出现刺激症状需立即停药。
④注意外用药的使用安全,需防止患儿用手揉入眼中或吃入口中。

‘陆’ 有哪些好方法,能解决宝宝喂药难的问题

冬季气温骤降骤升,生病的宝宝多了起来,家长也跟着慌了。

是不是得吃药?吃啥药,怎么吃,吃多少?

都成了家长头痛的问题!

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儿童用药的小知识吧~


下面这几个误区一定要规避!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也有所不同,所以用药时应特别注意以下误区:


● 把成人的药减量给宝宝服用

成人药品不能随便给儿童服用,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成人与儿童用药剂量不同。

2、个别成人的药含有其他成分,其作用对儿童不利。

例如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等药物。


● 把以前的药拿给宝宝吃

儿童用药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以及体表面积等数据计算用量。



3、榜样法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面前假装吃药, 并做出享受或者痛苦的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并解释吃药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

为宝宝做一个鲜活的榜样,让宝宝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吃下药物。


4、投其所好法


对于苦、涩或有异味的药物宝宝吃过一匙之后通常是不肯再吃的,为了避免因药物的味道而影响服药, 可以选用味道好的儿童用药, 如甜甜的糖浆、有水果味的咀嚼片或含片等。

除了安全用药外,要让宝宝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去人多的地方,努力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让宝宝少生病才是最重要的。

‘柒’ 给较大幼儿喂药的方法是

如何给孩子喂药,对所有爸妈来说都是难题,下面分年龄段,提供些建议,供参考:

一、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

1.选择婴儿专用药

绝大多数婴儿专用药都含有增味剂,喝起来会有水果、糖果的香味和甜味,这些味道能让宝宝更容易服药。

2.使用喂药器

使用口服注射器可能是给婴儿用药的最好方法。利用喂药器将药准确地取用后,瞄准宝宝口腔两侧给药。注意不要瞄准宝宝的口腔后部给药,这可能会导致宝宝呕吐和咳嗽。

3.控制好剂量

不必一次就强迫宝宝喝下全部剂量,给药太多反而容易让他们吐得更多,这样不便于妈妈了解宝宝到底吃下了多少,还要继续吃多少。可以尝试一次喂一半剂量,乃至更少。

4.巧用奶瓶喂

妈妈可以在奶瓶里装好药(不要装太多,一点即可),让宝宝用奶嘴吮吸。对于9个月以下的宝宝来说,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已经把药吃完了。当然,可以购买专门的奶嘴喂药器,记得最后再加一点清水,让宝宝将剩余的药剂也喝下。

5.转移注意力

让宝宝坐直后抬头观看悬挂的玩具。当宝宝集中注意力时,会微微张开嘴巴,妈妈可以趁机用滴管喂药。实践证明这招很管用。

6.假装很好吃

6-12个月的孩子喜欢模仿家长,也充满了好奇心,当妈妈表现出药看起来很好吃时,宝宝通常会抢着喝药。

7.提前冷藏药

提前咨询医生或者药剂师,是否可以冷藏需要给孩子的药物,因为当药凉时,苦味道通常不会那么浓,也更容易让宝宝接受。

二、对于1-3岁的宝宝

1-3岁的宝宝不愿意吃药,更多是因为有过不愉快的体验,例如药味不好、生病难受、被强喂的经历等。但他们又开始发展出独立的意识,所以要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发展阶段,再来喂药。

1.藏在食物里

提前咨询医生或者药剂师,是否可以把药和糖水、苹果酱、果汁或牛奶等食物混合喂下,热爱甜味和食物的宝宝会很乐意接受。关键是要和少量的食物混合,让孩子很快就吃够全部剂量。

但是,妈妈要切记:

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额外的糖;

不要给12个月以下的宝宝喝蜂蜜,它可能导致宝宝中毒;

不要与奶粉或者母乳混合,因为会造成下一次喂养困难。

2.给予控制权

宝宝从2岁左右开始发展出自我意识,这时候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吃”还是“妈妈喂”,或者“用粉勺子吃”还是用“蓝杯子喝”,或者“坐在椅子上吃”还是“妈妈抱着吃”。当你给予他们选择权时,他们会很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吃药。

3.先喂朋友吃

如果孩子有很喜欢的玩偶,例如小熊,那么妈妈可以假装小熊也生病了,先喂小熊喝药,再喂孩子喝药。看到自己的朋友也喝药,往往会让孩子放下心防。

4.尝试新形式

给孩子的药物除了液体外,还有咀嚼片和药片等。也许宝宝不喜欢喝液体药物,但喜欢咀嚼和吞咽遇到口水就会融化的“速溶”药片。妈妈们可以把这些药片磨成粉末,混合小半勺冰淇淋,一起喂下去。

5.提供小奖励

当宝宝生病时,可以和他约定好,吃完药可以看一会动画;或者得到妈妈额外的陪伴,例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或者病好后一起出去玩一次。有的宝宝甚至喜欢充满仪式感地吃药,例如戴上公主王冠,假装自己是勇敢的公主,就不会害怕吃药了。

6.承认真相

有时候,对待孩子最好的策略往往是说实话:我们承认这个药确实味道有点怪,甚至有点苦;然后晓以利弊,告诉孩子服药会让他的病快快好起来,真正说服孩子主动吃药。

喂药小技巧

在具体喂药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技巧:

1. 先用臂弯把孩子抱直,再轻轻把注射器尖放在她嘴里。

2. 瞄准宝宝牙龈和口腔两侧之间的区域,而非舌头根部,可以避免宝宝呕吐、呛到或者咳嗽。

3. 一点一点地将药物推下去,让宝宝吞咽完成后再继续推活塞。

4. 给宝宝喝点水,冲淡口腔中残留的药味。

5. 拆开并用温热的肥皂水彻底清洗喂药器,再彻底晾干。

最后,如果上述办法都不奏效,那就只有“强喂”了,此时,最好能让队友来帮忙:

1. 用毛巾、柔软的毯子或床单把宝宝裹紧(这样她不会把药推开),再将宝宝以直立的姿势抱好,面朝喂药人。

2. 如果宝宝不愿张开嘴巴,可以温柔地按住下巴,帮助他张嘴。

3. 喂药后,轻轻帮助宝宝闭上嘴巴,稍微后倾一点(后倾太多无法吞咽),直到宝宝将药咽下去。

4. 安慰宝宝,告诉她:“对不起,我们不得不抱着你吃药,因为我们都希望你能快快好起来。”

5. 此时,如果她想喝奶,给她一个拥抱,再喂一会儿奶,妈妈的怀抱能很好地安抚她的情绪。

‘捌’ 小孩退烧办法

六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那么哪些方法是爸妈在未带宝宝就医前,可在家中事先处理的呢?综合专家的建议,作为父母的您,正确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当然,在上述几种退烧方法中,对爸妈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退烧药的使用,而每位宝宝家里确实都必须常备退烧药以因应不时之需,免得临时半夜发烧束手无策。退烧药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则,何时用、怎样用,平时宜有正确观念,才不会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烧失控。 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级,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家长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还是单独使用比较安全。还有,退烧药也不可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以加强退烧的效果。千万要记住,“药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药物(包括退烧药)都有它们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许多父母因爱儿心切,而把过多的退烧剂给幼儿服用,但却没退烧,反而烧得更厉害,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这样可以么?

‘玖’ 给8个月婴幼儿喂药的方法有哪些

孩子多不肯好好服药,家长为此急得按胳膊、揪脑袋、捏鼻子,硬将药往孩子口里灌;孩子则拼命挣扎,大哭大闹,常常是药没有喂好,大人小孩弄得一身汗。有的家长则把药溶解在牛奶中,装入奶瓶,让孩子吃,这样也不好,因为小儿的服药量很少,有一部分沾在奶瓶上,药量就不足了。下面介绍一下喂药的方法。

喂药前不要喂奶,也不要让孩子喝太多的水,以免喂药时引起呕吐。

喂药时,勺子不要顺着舌头直往里插,这样容易呛着,应把勺子从孩子的嘴角处插入,倒在舌边稍停一下,等到咽下时再将勺拿出,动作要轻巧。

喂药后可给少量的酸味果汁,以避免呕吐。

如果孩子不合作,或是药味过苦,可在勺里放点果酱,哄其吃下。

在喂胶囊药粉时,有时需要一粒的一半,而一粒胶囊丸分开后,两个半粒都无堵头,吃药时难免撒在嘴里,小孩常因此呕吐。最好的办法是用饭粒或面食堵住被分开的开口处,这样既节约,又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拾’ 幼儿用药安全注意事项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升级版》网络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PG6GtfDb3FnIBV4vQx3xRQ

提取码: fj4h

一旦涉及到孩子,所有问题都成了大问题。

为了帮助每个家庭安全用药,邀请了在三甲医院从业10余年的刘子琦药师,整个团队历经3个月,精心打磨了一套丁香妈妈

查看更多关于丁香妈妈的文章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

我们把儿童常见的13种疾病的护理方法、推荐用药及不推荐用药,全都整理了出来,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及症状,推荐了安全的服用剂量及用药方法。

各位爸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照着来做,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

阅读全文

与幼儿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浏览:392
一般二氧化碳检测方法 浏览:12
翡翠抛光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5
如何给干核桃仁脱皮最佳方法 浏览:449
关于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浏览:561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浏览:918
白酒发酵的方法和图片 浏览:157
手机微信挣钱的方法 浏览:288
速成钢胶棒的使用方法 浏览:954
华为横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筋膜炎用什么方法检查 浏览:176
真菌蘑菇稻草种植方法 浏览:496
胯部分离连接方法 浏览:942
高程测量的方法中高差计算公式 浏览:249
食用百合养殖方法和技巧 浏览:199
大数据集成分析方法 浏览:938
生产质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浏览:306
换电脑最快方法 浏览:870
水蒸气的体积计算方法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