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拳击如何训练反应能力
拳击运动员在场上比赛的反应速度主要是复杂反应速度,而且是瞬间选择性反应,要么对来自对手的动作做出闪避、退让或进攻,要么中止已经开始了的进攻或防守转入其他的动作方式。此反应过程包括对移动目标的预料性反应和快速选择最适宜的相应动作的反应。
步骤1:通过配对练习,观察队友出拳、出腿的架式,判断对方发出动作的方向、路线、高度和击打位置,提高对“潜伏信息”的判断能力,即“预料能力”。
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对队友发出的某一技术动作做出一至两个常规的反应动作或简单的反击动作。
步骤3:随着运动员对某一技术动作的常规反应动作的掌握和熟练,不断增加新的反应动作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对某一攻击动作进行正确防守和反击的各种攻防技能,提高运动员在复杂、瞬息变化的比赛中选择反应的能力,准确地选择最有效的行动对策。
㈡ 散打和拳击的区别
1、起源不同
散打起源于中国,散打的前身称为散手,是具有独特中华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古称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
拳击分为古代拳击和现代拳击,现代拳击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也没有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其中一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
2、技法不同
散打通常以直拳、摆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组成的以踢、打、摔结合的攻防技术。
而拳击只能运用拳头来制服敌人,不能使用腿脚肘膝。拳击技术包括攻击、躲闪、放松,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
3、比赛场数不同
散打在竞赛上采用三局两胜制,评点数得分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但散打王争霸赛采用的是五局总分制。
而拳击的比赛规则是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新手每场六个回合,二级拳击手赛八至十个回合,一级拳击手赛十至十二回合。
㈢ 怎样能使自己力气快速变大
介绍几个方法:
(一),散打:力量是怎样练成的。很多散打爱好者平时难以接触到力量训练器械,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力量练习法。
1.俯卧撑:具体方法不多介绍,可以用拳或掌撑地,但不必用十指撑地。双拳或双掌的间距越大越费力。俯卧撑的训练效果和卧推杠铃相当。力量大者,可以练习单手俯卧撑,或在背上放置杠铃片等重物再练习。
2.蛙跳:主要练习大腿和小腿的爆发力,其作用类似于负重深蹲。
器械力量训练
1.手腕屈伸:练习者半蹲或全蹲,双手反握杠铃杆(图1),然后小臂用力上翻,将杠铃杆托起(图2)。
作用:此法主要增强手腕和小臂的力量。在搏击中,小臂的力量直接影响拳手的出拳力量。李小龙生前也非常重视小臂的锻练。
要点:前臂尽量贴在大腿上,肘部不要上抬。手腕屈伸时幅度要大,速度不用太快。
运动量:用20公斤的杠铃杆练习,20-30次/组,组间休息1-2分钟,做5~10组。
2.平推:身体直立,双手正握杠铃片,将杠铃片放在胸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图3),然后用力平推出去,双臂伸直后再回收(图4)。用最快的速度反复练习。做完平推练习后,屈臂将双手放在胸前(图5),然后做快速直拳空击练习(图6),将刚才推杠铃杆刺激肌肉产生的力量转化为直拳中的速度和力量。
作用:锻练直拳的攻击力量和攻击速度。
要点:推出时手臂要伸直,稳住身体重心,不要前后晃动,双腿可微屈。
运动量:用15-25公斤的杠铃杆练习,20~30次/组,组间休息1~2分钟。做空击练习时,做5-10组,20拳/组,将空击练习穿插在平推练习中。
3.弯举:身体直立,双手正握杠铃杆,两臂伸直,两脚与肩同宽(图7),然后用力屈臂将杠铃杆提起到与颈部同高(图8),再恢复成原来的姿势。做力量转化练习时,站好预备式(图9),做双手勾拳交替空击练习(图10),将获得的一般力量转化为勾拳的速度力量。
作用:主要锻练上臂和前臂的肌肉,提高拳法中勾拳的出拳力量。
要点:杠铃起落时,尽量不要弯腰,也不要借反弹之力提起杠铃,并且要达到与颈部同高。交替击勾拳练习时,要注意抖腕。
运动量:用35-50公斤的重量练习,做10-12/组,组间休息1—2分钟。做转换练习时,做5-10组,20拳/组,穿插在弯举练习中。
4.转腰:双脚分开直立,将杠铃放到颈后,双手抓稳杠铃杆(图11)。腰部用力向左侧转90度,以转腰之力转动带动双腿成左弓步(图12)。然后腰部用力向右侧转180度,双腿成右弓步(图13)。做力量转化练习时,按预备式站立,做前手直拳和后手勾拳的连击练习(图14,图15),认真体会转腰带动手臂、拳头的发力过程。
作用:在散打中,无论是出拳还是踢腿,都要用转腰的力量,因此腰部的力量训练格外重要。这种训练方法和散打中出拳过程中的转腰发力相似,可有效增加腰部力量。
要点:转腰幅度要大,但速度不宜太快,上身要站直。
运动量:用20-50公斤的重量练习,做20~25/组。转换练习时20拳/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在转腰练习中。
5.卧推:身体仰卧,双手分开同肩宽,正握杠铃放在胸前(图16),用力将杠铃推起至双臂伸直(图17),再放下杠铃。再做力量转化练习,找一同伴持手靶,以最大力量出拳击打手靶,或重拳击打沙袋。
作用:做为锻练上肢力量的很好方法,卧推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肢和胸肌的力量。
要点:杠铃落下时尽量贴在胸口,推起杠铃速度不宜太快。在超负荷卧推时,一定要有人在一旁保护。重拳击靶时,要力从腰发。
运动量:用最大卧推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组。做转换练习时,20拳/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在卧推练习中。
6.深蹲起:全身站直,将杠铃放在颈后,双手抓稳杠铃杆,两脚与肩同宽(图18),然后屈膝深蹲(图19),再用力站直身体。再以预备式站好,反复做侧踹练习(图20),可将深蹲起中获得的力量转化力侧踹等直线腿法的击打力量。
作用:重点锻练腿部力量。“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因此腿部的锻练是不能忽视的。
要点:深蹲起时,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不可借助下蹲后的反弹力。下蹲和起立时,注意防止腰部受伤,身旁尽量有人保护。侧踹腿练习时,起腿要高,全身整体发力。
运动量:用最大深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95-110%的重量做1-3组。做侧踹腿空击练习时,20腿/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于深蹲起练习中。
7.半蹲起练习:全身站直,将杠铃放到颈后,双手抓稳,两脚与肩同宽(图21)。然后双腿屈膝,大小腿成90-120度夹角(图22),然后用力站直身体。再按预备式站立,做前后鞭腿的空击练习。在练习中,体会鞭腿空击的流畅感。
作用:主要练习大腿的爆发力。
要点:半蹲起时,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尽量快速练习,并要有人在身旁保护。
运动量:用最大半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组。做鞭腿练习时,20腿/组,做5~10组,组间休息1—2分钟,穿插于半蹲起练习中
(二),熊氏易筋经
是前广东武协主席李佩玄先生所传的功法。
我少年时代的老师是武警部队的南拳教官。他每天早起,练的就是熊氏易筋经,当时刊载该功法的武林杂志就是他的枕中密笈。
熊氏易筋经追求的是筋长力大,要把筋拉长,见效很快的话。
我上高中时练过,1小时20分钟左右,不错,很好的东西,练了两年,全年级也就一两个人掰手腕能和我较量
㈣ 练拳击。更正规的方法是啥
速 度 训 练
--------------------------------------------------------------------------------
“要想提高速度,必须练习快速运动。”———李小龙———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如果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但是,如果动作迟缓,而不能将前面所练就的力量和速度结合起来,那么在训练中练就的速度或者是力量将是无用的。
一个非常优秀的拳手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给对手以更狠、更迅速的打击,而他却不被对手所击中,这就是因为他总是在对手恰恰要起脚或出拳之际,先行击中了对手,当然这有一个时机问题。不过,这也就说明了速度与时机完美结合的重要性。
速度训练的其它因素
速度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但技击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则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上。因此,对抗中对各种信息反应的快慢和出招攻击的快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反应速度的快慢
在技击实战或训练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所谓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所经过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劳时,反应就会迟钝;如机能状态良
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反应就快。
(2)反应速度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会越快。
三、反应训练的手段
(1)利用突发的信号,训练拳手对信号的反应速度。在这里,可根据情况用简单或复杂的信号进行训练。
(2)移动目标和选择性练习。即在目标移动变化的不同情况下,让拳手迅速做出反应,或随着各种信号的
交替变化,让拳手迅速做出相应的选择。
四、获得速度须注意的事项
(1)为减少粘滞性和增强灵活性而做专门的训练。
(2)掌握正确的姿势,因为姿势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3)培养视觉与听觉的洞察力。
(4)对习惯方式做出快速反应,并对突然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反应。
五、使反应延长的原因
(1)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
(2)你十分疲劳时。
(3)当你不再训练或不能坚持训练时。
(4)当你的精力或注意集中不起来时。
六、提高速度的条件
(1)经常练习或增加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动与灵活的变化。
(2)动作的精简。
(3)疲劳的克服。
(4)充分发挥和利用肉体与精神的警觉性。即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
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状态。
七、动作更快的要素
(1)首先做热身运动或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并增加肌腱的弹性与肢体的柔软性;以便调整以适应
更高技能的生理运动状态。
(2)保持肌肉的适当收缩,以便使手臂像压紧的弹簧一样,一放松便会弹出来;其次是“肌肉的自由”,
亦即不受任何紧身衣服所束缚。
(3)精神的贯注。
(4)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好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八、对手反应加长的时机
(1)在动作完成的瞬间。
(2)外在刺激较复杂时。
(3)对手在攻击前的吸气或做准备活动时。
(4)对手攻击完毕而收手时。
(5)对手注意力与眼神分散时。
(6)当对手心理与身体失去平衡时或受愤怒、恐惧等情绪影响时。
出拳速度的训练
动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外,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有密切关系。下面将李小龙训练动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绍如下。第一、需借助于信号刺激的节奏来提高动作速度和技击实战的节奏感。例如李小龙借助快频率的音乐,来训练自己伴随音乐的节奏而做出快速、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的能力。这样能使自己的技击节奏变得飘乎不定,迫使对手无法捉摸和利用,此亦为技击之终极目的。第二、要缩小完成动作的空间或缩短完成练习的时间,来提高动作速度。而且对相同的技术动作,反应的时间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练习的难度,把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时获得的效果,转化到动作速度上。例如,当你进行拳打脚踢时,可在臂上或腿上负重,而当去除负荷时,动作就会加快。
那么,怎样练习速度呢?首先要击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练习与配合训练。
一、速度球练习
李小龙认为速度球不但能训练你进行灵活闪避,还能使你迅速重复出招。要想提高速度,就得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为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都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对提高专项素质有明显效果外,亦能使习者掌握各种出击角度,且手脚兼习。利用这种器械对训练视觉反应、神经反应、判断攻防距离及速度等均有极大的帮助。速度球的具体练法是:一般都以占优势的前手进行快速攻击,而后手则进行力量攻击。但是,随着技艺的提高,双手可用各种方法自如地出拳去打击。在这里,攻击的时机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在击拳的节奏变乱,球出现晃动时,要先阻止球晃动,然后再出拳,因为对着晃动的球击拳,简直是在作愚蠢的冒险,因为这样击易损伤腕关节和手,以及破坏了自己的动作韵律,故不可取。
二、合掌练习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对于速度的训练,这是一项有效的练习,另外对反应的提高也颇有效。练习时,李小龙可站在离陪练约一臂远的距离外,并让陪练两手在胸前分开约30厘米;此时,李小龙可将拳头从其两手之间穿过而打向他的身体或面部,但应注意,不要让对手的两手夹住自己的拳头,为了保护对手,可让对手戴上护具,以确保安全。如果同伴没能夹住你的拳头,你可让他再缩小两掌之间的距离到20厘米,同时你也可离他远一点,以增加练习的难度。
三、配合训练
在任何训练中,引起拳手疲劳的因素很多,情绪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充满激情的情感才会使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对肌肉和肌体能力也能起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力度,并同时伴有愉快的心情与自信心等。对训练的兴趣是拳手形成积极性情绪状态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发拳手的训练兴趣,不仅与训练内容与拳手的兴趣和爱好有关系,而且与训练方式、方法也有关系。
踢腿速度的训练
象李小龙这样优秀的拳手,踢腿时看上去总是那样轻松自如,巧妙准确,优雅悦目。他冲向对手时,即能轻而易举地出腿攻击,又能自由地离去,似乎总能机智地攻击对手。而他的对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确的时机,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图。众所周知的“李三脚”便是靠极快的速度来保证其实战效果的。
一、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劲及旋风般的腿上功夫着称于世,不过训练起来却很困难。李小龙曾经说过:“闯荡江湖,全凭真功夫,任何只凭侥幸的心理都将避免不了失败的厄运。”而要想练成他那闪电般的腿法绝技,必须先了解和掌握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松:李小龙说过:“放松并不意味着散漫松懈,更不是迟缓。”对于一个优秀拳手来说,放松还避
免了人体主动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较大和容易引起或过早疲劳的憋病,使动作由攻击
的预备到攻击完成之间动作所费时间最短,也就不至于因肢体紧张僵硬,而使起动迟绶、踢击迟缓、
回防亦迟缓。
(2)姿势协调正确:李小龙曾规定,动作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是侧踢腿一定要脚跟
着力那么呆板(李小龙曾说过,只要能击倒对手便是高超的艺术,而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说
所彩的动作,所发放出的姿势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体发起攻击、
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线路的现象出现,这是确保速度的契机。
(3)有效的调整:作为拳手,即不可能也无必要永远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有经验的拳手会有效地调整速
度,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节省体力,以便提高快速攻击的命中率,并且能制造疲劳的假象,来迷
惑对手,从而最终击溃对手。
二、腿击速度的训练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练习有速度球练习、冲刺跑练习及拳击手垫练习。
(1)速度球练习:此项练习与拳法速度训练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改拳法为腿法。
(2)冲刺跑练习:冲刺跑对于练习移步和出脚速度非常重要,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
如果将此速度运用到搏击中去,可使你的技艺有一个飞跃。冲刺跑练习对于提高腿击爆发力也很有用。
三、拳击手垫练习
在练习时,李小龙的伙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离,使李小龙踢击活动中的目标,从而产生一种真打的感觉。另外,由于持手垫者具有很大的动机性和手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即使你发出了最大的攻击力,也不易踢伤对手,故李小龙可以全力以赴的进行训练。
腹 肌 训 练
--------------------------------------------------------------------------------
李小龙拥有强有力的腹力。他常说:“最重要的格斗形式之一就是拳击。为了适应拳击,腹部必须要能够经得起拳击。”为此,他综合编排了几种练习:
在一块斜板上做“仰卧起坐”:如右图中所示,绑住双脚,屈膝,两手放在头后,向两脚方向抬起身子,这样反复练习,直觉腹部疲劳为止。当你能够做至100次之后,可将哑铃或杠铃片放在颈后做仰卧起坐。
也可以坐在板凳的边缘上面,让助手紧按住两脚的踝关节,使练习者充分伸屈身体。如果用单杠,也能增强腹肌力量。即两手握杠悬垂,然后慢慢抬起两腿,直到两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姿势,时间越长越好,每一次做都要尽量超过上一次的时间。
另一种增强腹肌的方法是躺在地板上,背部与地板贴平,然后慢慢地抬起头,直到能看到脚为止。两腿并拢伸直缓缓抬起,尽量抬高,然后两腿还原,反复数十次,直到力竭为止。如有举重凳,也要象上图二那样做练习。这种练习对于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好处的。为了增强腹部力量,也可用一个实心球让助手投向自己的腹部,在抓住球之前,让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是单独做这一练习,则可用重型拳击袋代替实心球,摆动拳击袋,站袋撞击身体。腹部受打击时须向外鼓气并紧张肌肉。且击打要由轻到重,切忌急于求成。
在李小龙练功的所有身体部位中,他的腹部肌肉是最引人注目的:接触时坚如岩石,耐攻击,轮廓鲜明。李小龙认为,腹部是格斗技需要的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因为实战中,每个动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腹部功力。可能更重要的是:“腹部”类似于外壳,能保护你的肋骨和明显器官。
李小龙是一个健康迷和公认的顶峰格斗士,总是在寻找能使他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的新方法,经常利用新方法竭力达到最佳效果。他感到,他当年的许多格斗士都缺乏能够锐化其击技的健康身体。他在他的蓍作《截拳道》中写到:“锻炼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应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发挥技能,极少的时间用于发挥参赛时用的技巧上。”
黑带杂志经理米托.尤耶哈拉回忆道:“李小龙总是感到,如果你的腹部不发达,你就没有权利做任何艰难的武功。”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认为,他的前夫“是一个腹部训练迷。”他总是做俯卧撑,罗马椅运动,抬腿和嗄吱嗄吱地咀嚼等运动。根据李小龙的某些训练日记记载,他日常的腹部训练包括:
拧腰4遍,每遍90次;仰卧起坐4遍,每遍20次;抬腿4遍,每遍20次;斜扭4遍,每遍50次;蛙踢4遍,每遍50次。
李小龙继续研究了这种方法,对仰卧起坐,侧弯,抬腿,下弯扭动和后弯等项目,补充了一些内容。
下弯扭动练习是一种特殊困难的技巧,李小龙将它用于锻炼腹部功力。躺在长凳之后便用双手抓住附属支柱,而且只靠他的双肩支撑来抬身。之后将膝盖锁紧并伸直,让下背抬离长凳,即可实施抬腿练习。李小龙的合作明星博洛.扬回忆道:他的朋友李小龙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只将肩胛骨放到长凳端部,使他悬浮的双腿和人体躯干水平地离开长凳。“这样,他就能使自己完全水平地位于半空中了。”
当然李小龙的洗衣板式的腹部肌肉不只是来源于腹部训练,他还是一个心血管调节的热情支持者,并经常跑步、跳绳和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等。李小龙跑步的距离一般是2到6英里,时间大约15到45分钟。根据李小龙的朋友和伙伴演员鲍勃.韦尔的介绍。李小龙是一个出色的5英里田径运动员。他倒退着跑,顶风短跑一英里,走一英里,跑一英里……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的时候,能够交替运行,他能骑45分钟(大约10英里)。李小龙的学生赫布.杰克逊回忆起了李小龙用来增强其肌肉力度的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根据杰克逊的介绍,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自行车的时候,扎的是一种桑那腰带,他坚信,这种腰带能聚热于腹部肌肉,有助于减肥。
李小龙寻找增强腹部功力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食物。根据琳达的介绍,他搬到美国之后不久,就开始对摄取食物认真起来了。他对有利于健康的食物与高蛋白产生了兴趣。“他一日几次摄取奶粉、冰水、香蕉、蛋、菜籽油、花生汾末和巧克力冰糕。”琳达回忆道,李小龙腰部在26与28英寸之间变化。他还饮用自己用蔬菜和水果———苹果、芹菜、胡罗卜等,经由电动搅拌器调制而成的果汁。
李小龙食用少量素食和大量水果与蔬菜,在后来的几年当中,他非常善于利用维生素补品,每天都为自己配备适量的维生素。
耐 力 训 练
--------------------------------------------------------------------------------
武术运动员最容易忽视的训练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他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增强技巧和技术,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却训练得很少。李小龙是一位典型的健壮人物。他每天坚持训练,从不让工作干扰训练。他每天要在24-25分钟内跑完6.4公里路。没有专门的跑步场所,他经常在海滩、公园或树林里进行练习。他经常在跑步完之后立即骑固定架自行车。李小龙把跳绳作为日常训练的另一种耐力性练习。这种练习能增强耐力,能使脚下变轻。(科学证明,十分钟的跳绳的运动量相当于30分钟的小步跑)。
跳绳对于增强平衡感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是:用一只脚跳,另一只脚向前抬起,然后交替,绳子每转一周就变换一次,跳的节奏加快,减小手腕、臂摆动的幅度,当绳子绕过时,脚稍微跳离地面,刚好让绳子通过。跳3分钟(大约相当拳击比赛一个回合),然后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每次训练三组即可。当觉适应这种运动量时,可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而连续做30分钟的练习。
只有严格地、连续不断地练习才能增强耐力。迫使自己进行极限训练,练得上气不接下气,准备全身酸痛一两天。被认为最好的耐力训练方法,是在一段较长的训练时间里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一般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耐力的最佳状态。然而,一旦停止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耐力就会很快地消失。
acrobatic gymnastics---技巧运动
athletics/track & field---田径
beach---海滩
boat race---赛艇
bobsleigh, bobsled---雪橇
boxing---拳击
canoe slalom---激流划船
canoe---赛艇
chess---象棋
cricket---板球
cycling---自行车
diving---跳水
downhill race---速降滑雪赛,滑降
dragon-boat racing---赛龙船
dressage---盛装舞步
equestrian---骑马
fencing---击剑
figure skating---花样滑冰
football(英语)/soccer(美语)---足球
freestyle----自由式
gliding; sailplaning---滑翔运动
golf----高尔夫球
Greece-Roman wrestling----古典式摔跤
gymnastic apparatus----体操器械
gymnastics----体操
handball-----手球
hockey----曲棍球
hold, lock-----揪钮
horizontal bar-----单杠
hurdles; hurdle race----跨栏比赛
huttlecock kicking---踢毽子
ice skating---滑冰
indoor---室内
item Archery---箭术
judo---柔道
jumping----障碍
kayak----皮划艇
mat exercises---垫上运动
modern pentathlon---现代五项运动
mountain bike---山地车
parallel bars---双杠
polo---马球
relative work---造型跳伞
relay race; relay---接力
rings----吊环
roller skating----滑旱冰
rowing-----划船
rugby---橄榄球
sailing--帆船
shooting---射击
side horse, pommelled horse---鞍马
ski jump---跳高滑雪
ski jumping competition---跳高滑雪比赛
ski---滑雪板
skiing---滑雪
slalom---障碍滑雪
softball---垒球
surfing---冲浪
swimming----游泳
table tennis---乒乓球
taekwondo---跆拳道
tennis----网球
toxophily---射箭
track---赛道
trampoline---蹦床
trapeze---秋千
triathlon---铁人三项
tug-of-war---拔河
volleyball---排球
badminton---羽毛球
baseball---棒球
basketball---篮球
walking; walking race---竞走
wall bars---肋木
water polo----水球
weightlifting ---举重
weights ---重量级
winter sports -----冬季运动
wrestling --- 摔交
yacht --- 游艇
Men's 10m Platform 男子10米跳台
Women's Taekwondo Over 67kg 女子67公斤级以上跆拳道
Women's Athletics 20km Walk 女子20公里竟走
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3m Springboard 男子3米跳板
Women's Diving 3m Springboard 女子3米跳板
Wo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10m Platform 女子10米跳台
Men's Wrestling Greco-Roman 58kg 男子58公斤古典摔交
Men's Diving 3m Springboard 男子3米跳板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竞技体操男子双杠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Beam 竞技体操女子自由体操
Men's Table Tennis Singles 男子乒乓单打
Women's Diving 10m Platform 女子10米跳台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Uneven Bars 竞技体操女子跳马
Women's Table Tennis Singles 女子乒乓单打
Men's Badminton Singles 男子羽毛球单打
Women's Badminton Doubles 女子羽毛球双打
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10m Platform 跳水男子10米跳台
Wo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3m Springboard 跳水女子3米跳板
Men's Table Tennis Doubles 男子乒乓球双打
Women's Badminton Singles 女子羽毛球单打
Men's Fencing Team Foil 击剑男子团体花剑
Women's Judo Heavyweight +78kg 柔道女子重量级78公斤
Men's Shooting 10m Running Target 射击男子10米移动靶
Women's Shooting 25m Pistol 射击女子25米运动手枪
Women's Table Tennis Doubles 女子乒乓球双打
Men's Weightlifting 77kg 举重男子77公斤级抓举
Women's Weightlifting 75+ kg 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抓举
Mixed Badminton Doubles 羽毛球男子双打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All-Around Finals 竞技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
Women's Judo Half-Heavywt 78kg 女子次重量级78公斤级柔道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All-Around Finals 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
Women's Fencing Team Epee 击剑女子团体重剑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Team Finals 竞技体操女子团体
Women's Judo Half-Middlewt 63kg 女子次中量级63公斤级柔道
Women's Weightlifting 63kg 女子63公斤级挺举举重
Women's Weightlifting 69kg 女子69公斤级抓举举重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Team Finals 男子团体竞技体操
Men's Shooting 10m Air Rifle 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
Women's Shooting Trap 射击女子多向飞碟
Women's Weightlifting 53kg 举重女子53公斤级抓举
Women's Judo Half-Lightwt 52kg 女子次轻量级52公斤柔道
Women's Shooting 10m Air Pistol 女子10米汽枪
Women's Cycling Track 500m Time Trial 运动场自行车赛女子500米计时赛
Men's Shooting 10m Air Pistol 男子10米气手枪
Women's Shooting 10m Air Rifle 女子10米气步枪
Men's Weightlifting 56kg 男子56公斤级挺举
㈥ 体育有多少个项目
国际奥运会体育运动项目介绍
目前国际奥运会体育运动项目大致分为: acrobatic gymnastics---技巧运动 athletics/track & field---田径 beach---海滩 boat race---赛艇 bobsleigh, bobsled---雪橇 boxing---拳击 canoe slalom---激流划船 chess---象棋 cricket---板球 cycling---自行车 diving---跳水 downhill race---速降滑雪赛,滑降 dragon-boat racing---赛龙船 dressage---盛装舞步 equestrian---骑马 fencing---击剑 figure skating---花样滑冰 football(英语)/soccer(美语)---足球 freestyle----自由式 gliding; sailplaning---滑翔运动 golf----高尔夫球 Greece-Roman wrestling----古典式摔跤 gymnastic apparatus----体操器械 gymnastics----体操 handball-----手球 hockey----曲棍球 hold, lock-----揪钮 horizontal bar-----单杠 hurdles; hurdle race----跨栏比赛 shuttlecock kicking---踢毽子 ice skating---滑冰 item Archery---箭术 judo---柔道 jumping----障碍 kayak----皮划艇 mat exercises---垫上运动 modern pentathlon---现代五项运动 mountain bike---山地车 parallel bars---双杠 polo---马球 relative work---造型跳伞 relay race; relay---接力 rings----吊环 roller skating----滑旱冰 rowing-----划船 rugby---橄榄球 sailing--帆船 shooting---射击 side horse, pommelled horse---鞍马 ski jump---跳高滑雪 ski jumping competition---跳高滑雪比赛 skiing---滑雪 slalom---障碍滑雪 softball---垒球 surfing---冲浪 swimming----游泳 table tennis---乒乓球 taekwondo---跆拳道 tennis----网球 toxophily---射箭 trampoline---蹦床 trapeze---秋千 triathlon---铁人三项 tug-of-war---拔河 volleyball---排球 badminton---羽毛球 baseball---棒球 basketball---篮球 walking; walking race---竞走 wall bars---肋木 water polo----水球 weightlifting ---举重 winter sports -----冬季运动 wrestling --- 摔跤 yacht --- 游艇 vault--跳马 Men's 10m Platform --- 男子10米跳台 Women's Taekwondo Over 67kg --- 女子67公斤级以上跆拳道 Women's Athletics 20km Walk --- 女子20公里竟走 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3m Springboard --- 男子3米跳板 Women's Diving 3m Springboard --- 女子3米跳板 Wo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10m Platform --- 女子10米跳台 Men's Wrestling Greco-Roman 58kg --- 男子58公斤古典摔交 Men's Diving 3m Springboard --- 男子3米跳板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Parallel Bars ------ 竞技体操男子双杠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Beam ------ 竞技体操女子自由体操 Men's Table Tennis Singles ------ 男子乒乓单打 Women's Diving 10m Platform ------ 女子10米跳台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Uneven Bars ------- 竞技体操女子跳马 Women's Table Tennis Singles ------- 女子乒乓单打 Men's Badminton Singles ------ 男子羽毛球单打 Women's Badminton Doubles ------- 女子羽毛球双打 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10m Platform ------- 跳水男子10米跳台 Women's Diving Synchronized 3m Springboard -------- 跳水女子3米跳板 Men's Table Tennis Doubles -------- 男子乒乓球双打 Women's Badminton Singles --------- 女子羽毛球单打 Men's Fencing Team Foil -------- 击剑男子团体花剑 Women's Judo Heavyweight +78kg ------- 柔道女子重量级78公斤 Men's Shooting 10m Running Target -------- 射击男子10米移动靶 Women's Shooting 25m Pistol -------- 射击女子25米运动手枪 Women's Table Tennis Doubles --------- 女子乒乓球双打 Men's Weightlifting 77kg --------- 举重男子77公斤级抓举 Women's Weightlifting 75+ kg ---------- 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抓举 Mixed Badminton Doubles --------- 羽毛球男子双打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All-Around Finals --------- 竞技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 Women's Judo Half-Heavywt 78kg ---------- 女子次重量级78公斤级柔道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All-Around Finals ---------- 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 Women's Fencing Team Epee ----------- 击剑女子团体重剑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Team Finals ---------- 竞技体操女子团体 Women's Judo Half-Middlewt 63kg --------- 女子次中量级63公斤级柔道 Women's Weightlifting 63kg --------- 女子63公斤级挺举举重 Women's Weightlifting 69kg --------- 女子69公斤级抓举举重 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Team Finals --------- 男子团体竞技体操 Men's Shooting 10m Air Rifle --------- 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 Women's Shooting Trap --------- 射击女子多向飞碟 Women's Weightlifting 53kg --------- 举重女子53公斤级抓举 Women's Judo Half-Lightwt 52kg --------- 女子次轻量级52公斤柔道 Women's Shooting 10m Air Pistol --------- 女子10米汽枪 Women's Cycling Track 500m Time Trial -------- 运动场自行车赛女子500米计时赛 Men's Shooting 10m Air Pistol --------- 男子10米气手枪 Women's Shooting 10m Air Rifle ---------- 女子10米气步枪 Men's Weightlifting 56kg ---------- 男子56公斤级挺举
[编辑本段]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
001 游泳 跳水 中国游泳协会
花样游泳
水球
公开水域游泳
002 射箭 中国射箭协会
003 田径 中国田径协会
004 羽毛球 中国羽毛球协会
005 皮划艇 激流回旋 中国皮划艇协会
静水
006 棒球 中国棒球协会
007 篮球 中国篮球协会
008 拳击 中国拳击协会
009 自行车 场地 中国自行车协会
公路
山地车
BMX小轮车
010 击剑 中国击剑协会
011 足球 足球 中国足球协会
五人制足球
012 手球 中国手球协会
013 马术 中国马术协会
014 曲棍球 中国曲棍球协会
015 柔道 中国柔道协会
016 现代五项 中国现代五项冬季两项协会
017 体操 体操 中国体操协会
艺术体操
蹦床 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
018 赛艇 中国赛艇协会
019 帆船 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020 射击 中国射击协会
021 排球 排球 中国排球协会
沙滩排球
022 垒球 中国垒球协会
023 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协会
024 跆拳道 中国跆拳道协会
025 网球 中国网球协会
026 铁人三项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027 举重 中国举重协会
028 摔跤 摔跤 中国摔跤协会
中国式摔跤
029 冬季两项 中国现代五项冬季两项协会
030 冰壶 中国冰壶协会
031 冰球 中国冰球协会
032 滑冰 花样滑冰 中国滑冰协会
短道速滑
速度滑冰
033 滑雪 高山滑雪 中国滑雪协会
越野滑雪
自由式滑雪
跳台滑雪
单板滑雪
034 潜水 潜水 中国潜水运动协会
蹼泳
035 滑水 中国滑水协会
036 摩托艇 中国摩托艇运动协会
037 救生 中国救生协会
038 健美操 健美操 中国健美操协会
街舞
039 技巧 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
040 高尔夫球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
041 保龄球 中国保龄球协会
042 掷球 中国掷球协会
043 台球 中国台球协会
044 藤球 中国藤球协会
045 壁球 中国壁球协会
046 橄榄球 中国橄榄球协会
047 软式网球 中国软式网球协会
048 热气球 热气球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热气飞艇
氦气球
氦气飞艇
混合式气球
049 运动飞机 超轻型飞机
轻型飞机
特技飞机
旋翼类
模拟飞机
050 跳伞 特技定点
造型
踩伞
低空伞
牵引伞
花样跳伞
051 滑翔 滑翔机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悬挂滑翔
滑翔伞
动力滑翔伞
052 航空模型 自由飞
线操纵
无线电遥控
仿真
电动
航天模型
053 车辆模型 非遥控车 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
电动公路车
电动越野车
内燃机公路车
内燃机越野车
火车模型
054 航海模型 仿真 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协会
仿真航行
帆船
耐久
动力艇
建筑场景
055 定向 徒步定向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
滑雪定向
轮椅定向
山地车定向
GPS定向
056 业余无线电 业余无线电台 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
无线电测向
无线电通信
057 围棋 围棋 中国围棋协会
五子棋
058 国际象棋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
059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协会
060 桥牌 中国桥牌协会
061 武术 套路 中国武术协会
散打
062 健身气功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063 登山 登山 中国登山协会
攀岩
攀冰
山地户外运动
064 汽车 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
065 摩托车 中国摩托运动协会
066 轮滑 中国轮滑协会
067 毽球 中国毽球协会
068 门球 中国门球协会
069 舞龙舞狮 中国龙狮运动协会
070 龙舟 中国龙舟协会
071 钓鱼
072 风筝 中国风筝协会
073 信鸽 中国信鸽协会
074 体育舞蹈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
075 健美 中国健美协会
076 拔河 中国拔河协会
077 飞镖 中国飞镖协会
078 电子竞技 中国电子竞技协会
㈦ 练拳击。更正规的方法是啥
速 度 训 练
--------------------------------------------------------------------------------
“要想提高速度,必须练习快速运动。”———李小龙———要想提高速度,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如果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但是,如果动作迟缓,而不能将前面所练就的力量和速度结合起来,那么在训练中练就的速度或者是力量将是无用的。
一个非常优秀的拳手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给对手以更狠、更迅速的打击,而他却不被对手所击中,这就是因为他总是在对手恰恰要起脚或出拳之际,先行击中了对手,当然这有一个时机问题。不过,这也就说明了速度与时机完美结合的重要性。
速度训练的其它因素
速度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但技击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则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上。因此,对抗中对各种信息反应的快慢和出招攻击的快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一、反应速度的快慢
在技击实战或训练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所谓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所经过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劳时,反应就会迟钝;如机能状态良
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反应就快。
(2)反应速度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会越快。
三、反应训练的手段
(1)利用突发的信号,训练拳手对信号的反应速度。在这里,可根据情况用简单或复杂的信号进行训练。
(2)移动目标和选择性练习。即在目标移动变化的不同情况下,让拳手迅速做出反应,或随着各种信号的
交替变化,让拳手迅速做出相应的选择。
四、获得速度须注意的事项
(1)为减少粘滞性和增强灵活性而做专门的训练。
(2)掌握正确的姿势,因为姿势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3)培养视觉与听觉的洞察力。
(4)对习惯方式做出快速反应,并对突然的变化予以相应的反应。
五、使反应延长的原因
(1)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
(2)你十分疲劳时。
(3)当你不再训练或不能坚持训练时。
(4)当你的精力或注意集中不起来时。
六、提高速度的条件
(1)经常练习或增加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动与灵活的变化。
(2)动作的精简。
(3)疲劳的克服。
(4)充分发挥和利用肉体与精神的警觉性。即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
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状态。
七、动作更快的要素
(1)首先做热身运动或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并增加肌腱的弹性与肢体的柔软性;以便调整以适应
更高技能的生理运动状态。
(2)保持肌肉的适当收缩,以便使手臂像压紧的弹簧一样,一放松便会弹出来;其次是“肌肉的自由”,
亦即不受任何紧身衣服所束缚。
(3)精神的贯注。
(4)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好养成快速反应的习惯。
八、对手反应加长的时机
(1)在动作完成的瞬间。
(2)外在刺激较复杂时。
(3)对手在攻击前的吸气或做准备活动时。
(4)对手攻击完毕而收手时。
(5)对手注意力与眼神分散时。
(6)当对手心理与身体失去平衡时或受愤怒、恐惧等情绪影响时。
出拳速度的训练
动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外,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有密切关系。下面将李小龙训练动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绍如下。第一、需借助于信号刺激的节奏来提高动作速度和技击实战的节奏感。例如李小龙借助快频率的音乐,来训练自己伴随音乐的节奏而做出快速、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的能力。这样能使自己的技击节奏变得飘乎不定,迫使对手无法捉摸和利用,此亦为技击之终极目的。第二、要缩小完成动作的空间或缩短完成练习的时间,来提高动作速度。而且对相同的技术动作,反应的时间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练习的难度,把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时获得的效果,转化到动作速度上。例如,当你进行拳打脚踢时,可在臂上或腿上负重,而当去除负荷时,动作就会加快。
那么,怎样练习速度呢?首先要击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练习与配合训练。
一、速度球练习
李小龙认为速度球不但能训练你进行灵活闪避,还能使你迅速重复出招。要想提高速度,就得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为如果你在任何时候都全力进行击打的话,那就会丧失速度。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对提高专项素质有明显效果外,亦能使习者掌握各种出击角度,且手脚兼习。利用这种器械对训练视觉反应、神经反应、判断攻防距离及速度等均有极大的帮助。速度球的具体练法是:一般都以占优势的前手进行快速攻击,而后手则进行力量攻击。但是,随着技艺的提高,双手可用各种方法自如地出拳去打击。在这里,攻击的时机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在击拳的节奏变乱,球出现晃动时,要先阻止球晃动,然后再出拳,因为对着晃动的球击拳,简直是在作愚蠢的冒险,因为这样击易损伤腕关节和手,以及破坏了自己的动作韵律,故不可取。
二、合掌练习
在截拳道的训练中,对于速度的训练,这是一项有效的练习,另外对反应的提高也颇有效。练习时,李小龙可站在离陪练约一臂远的距离外,并让陪练两手在胸前分开约30厘米;此时,李小龙可将拳头从其两手之间穿过而打向他的身体或面部,但应注意,不要让对手的两手夹住自己的拳头,为了保护对手,可让对手戴上护具,以确保安全。如果同伴没能夹住你的拳头,你可让他再缩小两掌之间的距离到20厘米,同时你也可离他远一点,以增加练习的难度。
三、配合训练
在任何训练中,引起拳手疲劳的因素很多,情绪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充满激情的情感才会使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对肌肉和肌体能力也能起促进作用,还可以增加力度,并同时伴有愉快的心情与自信心等。对训练的兴趣是拳手形成积极性情绪状态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发拳手的训练兴趣,不仅与训练内容与拳手的兴趣和爱好有关系,而且与训练方式、方法也有关系。
踢腿速度的训练
象李小龙这样优秀的拳手,踢腿时看上去总是那样轻松自如,巧妙准确,优雅悦目。他冲向对手时,即能轻而易举地出腿攻击,又能自由地离去,似乎总能机智地攻击对手。而他的对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确的时机,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图。众所周知的“李三脚”便是靠极快的速度来保证其实战效果的。
一、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劲及旋风般的腿上功夫着称于世,不过训练起来却很困难。李小龙曾经说过:“闯荡江湖,全凭真功夫,任何只凭侥幸的心理都将避免不了失败的厄运。”而要想练成他那闪电般的腿法绝技,必须先了解和掌握决定腿击速度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松:李小龙说过:“放松并不意味着散漫松懈,更不是迟缓。”对于一个优秀拳手来说,放松还避
免了人体主动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较大和容易引起或过早疲劳的憋病,使动作由攻击
的预备到攻击完成之间动作所费时间最短,也就不至于因肢体紧张僵硬,而使起动迟绶、踢击迟缓、
回防亦迟缓。
(2)姿势协调正确:李小龙曾规定,动作的姿势应当遵循一定规律,而这个规律并不是侧踢腿一定要脚跟
着力那么呆板(李小龙曾说过,只要能击倒对手便是高超的艺术,而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说
所彩的动作,所发放出的姿势应当最省力、最直接,而不应有多余、附加的、会牵制人体发起攻击、
并容易产生疲劳或拉长攻击线路的现象出现,这是确保速度的契机。
(3)有效的调整:作为拳手,即不可能也无必要永远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有经验的拳手会有效地调整速
度,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节省体力,以便提高快速攻击的命中率,并且能制造疲劳的假象,来迷
惑对手,从而最终击溃对手。
二、腿击速度的训练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练习有速度球练习、冲刺跑练习及拳击手垫练习。
(1)速度球练习:此项练习与拳法速度训练相差无几,所不同的是改拳法为腿法。
(2)冲刺跑练习:冲刺跑对于练习移步和出脚速度非常重要,因为在跑的过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
如果将此速度运用到搏击中去,可使你的技艺有一个飞跃。冲刺跑练习对于提高腿击爆发力也很有用。
三、拳击手垫练习
在练习时,李小龙的伙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离,使李小龙踢击活动中的目标,从而产生一种真打的感觉。另外,由于持手垫者具有很大的动机性和手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即使你发出了最大的攻击力,也不易踢伤对手,故李小龙可以全力以赴的进行训练。
腹 肌 训 练
--------------------------------------------------------------------------------
李小龙拥有强有力的腹力。他常说:“最重要的格斗形式之一就是拳击。为了适应拳击,腹部必须要能够经得起拳击。”为此,他综合编排了几种练习:
在一块斜板上做“仰卧起坐”:如右图中所示,绑住双脚,屈膝,两手放在头后,向两脚方向抬起身子,这样反复练习,直觉腹部疲劳为止。当你能够做至100次之后,可将哑铃或杠铃片放在颈后做仰卧起坐。
也可以坐在板凳的边缘上面,让助手紧按住两脚的踝关节,使练习者充分伸屈身体。如果用单杠,也能增强腹肌力量。即两手握杠悬垂,然后慢慢抬起两腿,直到两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姿势,时间越长越好,每一次做都要尽量超过上一次的时间。
另一种增强腹肌的方法是躺在地板上,背部与地板贴平,然后慢慢地抬起头,直到能看到脚为止。两腿并拢伸直缓缓抬起,尽量抬高,然后两腿还原,反复数十次,直到力竭为止。如有举重凳,也要象上图二那样做练习。这种练习对于增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好处的。为了增强腹部力量,也可用一个实心球让助手投向自己的腹部,在抓住球之前,让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是单独做这一练习,则可用重型拳击袋代替实心球,摆动拳击袋,站袋撞击身体。腹部受打击时须向外鼓气并紧张肌肉。且击打要由轻到重,切忌急于求成。
在李小龙练功的所有身体部位中,他的腹部肌肉是最引人注目的:接触时坚如岩石,耐攻击,轮廓鲜明。李小龙认为,腹部是格斗技需要的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因为实战中,每个动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腹部功力。可能更重要的是:“腹部”类似于外壳,能保护你的肋骨和明显器官。
李小龙是一个健康迷和公认的顶峰格斗士,总是在寻找能使他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的新方法,经常利用新方法竭力达到最佳效果。他感到,他当年的许多格斗士都缺乏能够锐化其击技的健康身体。他在他的蓍作《截拳道》中写到:“锻炼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应把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发挥技能,极少的时间用于发挥参赛时用的技巧上。”
黑带杂志经理米托.尤耶哈拉回忆道:“李小龙总是感到,如果你的腹部不发达,你就没有权利做任何艰难的武功。”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认为,他的前夫“是一个腹部训练迷。”他总是做俯卧撑,罗马椅运动,抬腿和嗄吱嗄吱地咀嚼等运动。根据李小龙的某些训练日记记载,他日常的腹部训练包括:
拧腰4遍,每遍90次;仰卧起坐4遍,每遍20次;抬腿4遍,每遍20次;斜扭4遍,每遍50次;蛙踢4遍,每遍50次。
李小龙继续研究了这种方法,对仰卧起坐,侧弯,抬腿,下弯扭动和后弯等项目,补充了一些内容。
下弯扭动练习是一种特殊困难的技巧,李小龙将它用于锻炼腹部功力。躺在长凳之后便用双手抓住附属支柱,而且只靠他的双肩支撑来抬身。之后将膝盖锁紧并伸直,让下背抬离长凳,即可实施抬腿练习。李小龙的合作明星博洛.扬回忆道:他的朋友李小龙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只将肩胛骨放到长凳端部,使他悬浮的双腿和人体躯干水平地离开长凳。“这样,他就能使自己完全水平地位于半空中了。”
当然李小龙的洗衣板式的腹部肌肉不只是来源于腹部训练,他还是一个心血管调节的热情支持者,并经常跑步、跳绳和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等。李小龙跑步的距离一般是2到6英里,时间大约15到45分钟。根据李小龙的朋友和伙伴演员鲍勃.韦尔的介绍。李小龙是一个出色的5英里田径运动员。他倒退着跑,顶风短跑一英里,走一英里,跑一英里……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的自行车的时候,能够交替运行,他能骑45分钟(大约10英里)。李小龙的学生赫布.杰克逊回忆起了李小龙用来增强其肌肉力度的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法。根据杰克逊的介绍,李小龙骑训练用固定自行车的时候,扎的是一种桑那腰带,他坚信,这种腰带能聚热于腹部肌肉,有助于减肥。
李小龙寻找增强腹部功力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食物。根据琳达的介绍,他搬到美国之后不久,就开始对摄取食物认真起来了。他对有利于健康的食物与高蛋白产生了兴趣。“他一日几次摄取奶粉、冰水、香蕉、蛋、菜籽油、花生汾末和巧克力冰糕。”琳达回忆道,李小龙腰部在26与28英寸之间变化。他还饮用自己用蔬菜和水果———苹果、芹菜、胡罗卜等,经由电动搅拌器调制而成的果汁。
李小龙食用少量素食和大量水果与蔬菜,在后来的几年当中,他非常善于利用维生素补品,每天都为自己配备适量的维生素。
耐 力 训 练
--------------------------------------------------------------------------------
武术运动员最容易忽视的训练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他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增强技巧和技术,而在身体素质方面却训练得很少。李小龙是一位典型的健壮人物。他每天坚持训练,从不让工作干扰训练。他每天要在24-25分钟内跑完6.4公里路。没有专门的跑步场所,他经常在海滩、公园或树林里进行练习。他经常在跑步完之后立即骑固定架自行车。李小龙把跳绳作为日常训练的另一种耐力性练习。这种练习能增强耐力,能使脚下变轻。(科学证明,十分钟的跳绳的运动量相当于30分钟的小步跑)。
跳绳对于增强平衡感也是很有帮助的。方法是:用一只脚跳,另一只脚向前抬起,然后交替,绳子每转一周就变换一次,跳的节奏加快,减小手腕、臂摆动的幅度,当绳子绕过时,脚稍微跳离地面,刚好让绳子通过。跳3分钟(大约相当拳击比赛一个回合),然后休息1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每次训练三组即可。当觉适应这种运动量时,可去掉中间的休息时间,而连续做30分钟的练习。
只有严格地、连续不断地练习才能增强耐力。迫使自己进行极限训练,练得上气不接下气,准备全身酸痛一两天。被认为最好的耐力训练方法,是在一段较长的训练时间里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一般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耐力的最佳状态。然而,一旦停止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耐力就会很快地消失。
㈧ 请详细介绍一下拳击的历史与规则
拳击
【简介】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业余的,也是一项职业的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上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比赛在由三条绳围绕的拳击台上进行。一场业余拳击比赛有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拳击运动员要戴(拳击)手套。其他用具包括:头盔,护齿,运动短裤和护裆。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分级。
赤手的拳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作一种为自卫而习练的技艺,而且被列入古代奥运会。1867年英国采用了昆斯伯里拳击规则,(比赛者)要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1880年业余拳击联合会在英国成立。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
在世界拳击运动中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古巴,英国和俄国。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凶猛、协调、果断和勇敢等素质。
【起源和发展】
拳击和射箭都是人类古时的生存技巧,原始人用以强健体魄而可以于恶劣的环境之下生存。弓箭未面世前,人类要以拳头来自卫。这是拳击的雏形。最早见于历史记载是公元前40世纪的埃及.而在古代奥运中,拳击运动就已经是比赛项目之一。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中,由于希腊君王认为拳击太为暴力、危险而且不为人道,因此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目之一。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到第三届夏季奥运男子拳击正式被列入比赛项目之一,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中,由于瑞典法律不准许拳击运动,因此一度消失了。1920年,拳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香港拳击总会于1955年成立 , 是国际业余拳击协会(AIBA)及世界拳击协会(WBC)成员之一.近年来香港选手在女子及青少年国际赛事中均能多次获得奖牌.目前为止,国际业余拳击协会的成员共为一百九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与此同时,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拳击锦标赛也于1999年芬兰举行。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网络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 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4个多世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古罗马拳击的粗野影响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因为欧洲各地时兴骑马斗剑,马上技术抑制了拳击的发展。骑士体育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的,而且必须是基督徒。而拳击作为一种自卫技术、娱乐活动,在民间仍然不断地流行着,只是不能公开比赛。
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亲自担任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了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17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
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1704—1789年)继承了他的拳击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他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1743年8月16日又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 www.17HE.COM
公元1792年,英国拳击冠军门道沙为了推广拳击,加人马戏团到英伦三岛各地,做拳击表演,积极宣传拳击。1798年他写成拳击史上第一本拳击指南,定名为“拳击艺术”,深受人们的欢迎。门道沙是位研究拳击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拳击运动的功臣。
1838年,英国伦敦在布劳顿最初的规则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拳击比赛中。1853年还对这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约翰·肖鲁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则”。在这个规则 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拳击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被判为犯规;一方被打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定对方胜利等内容。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1892年9月7日约翰·L·萨里班和基姆·哥培德戴着五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着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夕成立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当今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拳击运动,即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拳击比赛都是属于业余拳击。这两种拳击在比赛规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拳击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比赛的只有美国1个国家的44名运动员,美国自然获得了所设7个级别的所有冠军。到了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就有56个国家的269名运动员我国现代拳击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最初称之为“西洋拳”。先有人翻译了一本《西洋拳术》。30年代,旧中国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国术(武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将拳击列为主课之一。
【规则与知识】
职业拳击
双方选手使用8~10OZ拳套(赛前双方议定),进行3分钟一回合的对赛,一场职业拳击赛为6-10回合。
业余拳击
双方选手要带上头盔、10OZ拳套(大会提供),口咬护牙,穿着护裆(男性),比赛3-4 回合,每回合两分钟, 有力击中对方一下得一分(点),最后分(点)数较高或击倒对手的为胜利者。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运动员用拳直接击打在对方头部或腰以上部位的正面或侧面,为有效击中,每击中一次得1点。每一回合结束后,占优势的运动员可得20分,处于劣势的运动员的得分相对减少;如果双方实力不分高低,也可各得20分。裁判员根据双方在5个回合中所得的总分判定名次,如总分相等,则判比赛中处于主动地位或技术风格较好的运动员获胜。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后,裁判员要开始数秒,从1数到10,并用手势表示秒数,如裁判员数到10,该运动员还不能站起来,则判对方获胜。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
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
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拳击看作是野蛮、残酷,不讲人道的运动。特别是受商业规律及金钱制约着的职业拳击比赛,由于比赛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并以击倒对方为目的,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事故,更给拳击运动蒙上阴影,这就 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我们国家在1953年和1959年两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但是,这种担心和忧虑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如果对拳击运动有了深人的认识和了解,人们就不会对拳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榄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并且要具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战胜对手。参加拳击比赛必须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练就强健的体魄,掌握优良的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还要具有顽强拼搏、勇于争胜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拳击基本拳法】
左直拳:
左直拳是拳击中所有其他击拳的基础,能正确地运用左直拳是一个有良好技术素质的拳手的特征。凡是称雄拳坛的拳王和着名拳击家都有着一手久经锻炼磨砺出来的左直拳。美国的英吉马·约翰逊在1959年与弗劳德·帕特逊的比赛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对手难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将对手击倒,获得世界锦标赛重量级冠军。击败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伤后专用左手练直拳达9个月,终于取胜。我国3O年代的上海拳手郑吉常,由于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国外有"远东毒蛇"之称。
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击运动中采用的重拳之一。有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能使用。由于有拳较左拳离对方远,发拳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右直拳较左直拳慢。为了便于击中对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动作来转移或破坏对手的防护,或用左刺拳引开对手的注意力,或使对手失去平衡,以此来创造有利于右直拳进攻的条件和时机。要领: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
摆拳是从侧面袭击对手的有力拳法。由于从侧面击打,身体向相反方向移动,起到分散对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摆拳走的路线较长,容易被对手发现,而且因力量大,一旦击空容易失去平衡。摆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开始的引拳。
左摆拳击头、腹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前臂约成12O~150o角,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脖发力,重心移至左脚,在出拳过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内旋,肘部微向上翻与肩同高。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并随即放松,恢复成实战预备姿势。击打对方腹部正、侧部位时,上体可略向右倾斜或向右侧跨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力量。
左摆拳:
左摆拳练习时的注意事项:①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②左摆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纵③左拳出击后立即收回,还原成预备姿势。
右摆拳击头、腹
要领:与左摆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发力动作较左摆拳更为明显。右摆拳动作大,速度也较慢,但拳较重。当对手大意或其进攻时疏于防守出现空隙时,可用右摆拳给予出其不意的击打和还击,但一般使用机会较少。
右摆拳多与左手拳的击打配合运用。在对手被击中,注意力分散时,以有摆拳击打可以收到极具威胁的效果。在对手疏于防守或体力
右摆拳:
右摆拳击上体,常用于与左撇子对手对阵时,出击时要紧缩身体,出击后身体要向左前方运动,以防对手迎击头部。
摆拳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先原地徒手练习,体会发力、转体、转胯带动手臂前摆等动作要点。出拳时,要注意手腕内族动作,用拳峰部位接触击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动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步法练习出拳。
第三,运用打手靶的练习,可在原地与移动中进行,改进与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击打准确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进行练习,一方面改进动作,一方面锻炼击打力量。
第五,进行实战练习,提高运用的能力。
上钩拳:
一场拳击比赛中运动员的进攻与防守是多种多样的,这体现在调整距离上,要靠步法的灵活和判断的准确。如果说直拳与摆拳更注重中、远距离的进攻,那么上钩拳主要在中、近距离击打对方。
上钩拳既可发短拳也可发长拳。发长拳时手臂几乎伸直,上、前臂夹角大于90o,发短拳时上、前臂夹角小干90o。当对手两手高举成防头部的姿势时,或当对手击打头部而落空时,可发上钩拳击对手的上体(胃、腹或助部)。
平钩拳:
钩拳是一种中、近距离的击打拳法,钩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摆拳组成组合拳进攻对手。
(1)左平钩拳
要领:由实战姿势开始,先将左肘提起与肩平,肘部约成80o角,利用身体腰、肩部突然转动的力量,上体向右方向转,但不超过 90o,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紧张,之后再迅速放松,打击对方的右侧,这时重心移到右脚上,击打后立即收回还原成实战姿势。
注意事项:①出击时,拳不应有向后拉的准备动作。②左拳击出同时有拳微上举,保护下颏。
(2)右平钩拳
要领:出拳要领与用力方法都与左平钩拳大致相同。
左、右乎钩拳都可以配合前进步法练习,即作前滑步同时击打左乎钩拳或右平钩拳。
刺拳:
刺拳属手直拳类型,是一种试探性拳法,以左刺拳为多。拳走的路线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较轻,能起试探对手的作用,并配合其它拳法以连续进攻。
要领: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与胯部转动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较小,出拳后,臂并没有完全伸直。
振拳:
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离搏斗时,贴近对手击打。
要领:借腰部突然快速转动,出击时两臂贴近身体,上、前臂之间小于90度角。
速击拳:
此拳法多用在近距离搏斗时,快速进攻,抢夺优势时使用。
要领:出拳快而突然,攻击对方要害,以快取胜。
【拳击运动的特点】
拳击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既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运动特点,又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拳击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 拳击被人们称作是“艺术化的搏斗”。因为高水平的拳手在比赛时,表现出强劲有力的攻防动作,拳法突然迅速、攻势凌厉,令人眼花缭乱,并且动作潇洒自如,姿态优美,给人以艺术性的美感。拳击不但表现出力量、技术、意志、心理、智慧的竞技和健美的艺术,而且可以培养人崇高的审美观,塑造人的心灵。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 (AIBA)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5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10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 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业余拳击比赛设有12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17个级别。
拳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人们对拳击运动的不同看法。拳击是人对人的竞技项目,因而比赛时表现出来的打和被打,以及产生 的伤害后果,特别是职业拳击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场面,在许多人的思想上产生极大的异议。有相当一部分人把拳击看作是野蛮、残酷,不讲人道的运动。特别是受商业规律及金钱制约着的 职业拳击比赛,由于比赛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并以击倒对方为目的,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事故,更给拳击运动蒙上阴影,这就 使得许多人呼吁取消拳击比赛。我们国家在1953年和1959年两 度暂时停止拳击运动,目的就是为了考虑运动员的安全。但是,这种担心和忧虑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如果对拳击运动有了深人的认识和了解,人们就不会对拳击持怀疑和反对态度。
在拳击比赛中,产生伤害事故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职业拳击比赛中,即使如此,在开展职业拳击非常普及的美国,职业比赛时运动员头部受伤的比率仅排在所有运动项目受伤率中的第9位。国际业余拳联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世界上的运动项目中,业余拳击的伤害率仅排在第11位,远比滑雪、赛车、曲棍球、橄榄球、足球、体操等运动项目低得多。由此可以说明,拳击并不是最危险的运动项目,其伤害率比起其它有些项目要低得多。
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 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并且要具有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战胜对手。参加 拳击比赛必须要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练就强健的体魄,掌握优良的技术,能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还要具有顽强拼搏、勇于争胜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这是拳击运动具有的最明显、最优秀的特点。
【拳击运动的作用】
拳击对人体和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拳击可以增强人体的力量
拳击比赛时要靠人体的爆发力来完成攻防动作, 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才能够达到攻防的 目的,有效地完成攻防动作,这就要求拳手具有强劲的爆发力。 训练有素的拳手肌肉工作时的弹力和出拳时的爆发力,要比一般 人高出几倍,同时其出拳的速度也会相应增快。我们在练习拳击 或观看拳击比赛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面对对方快速有 力的进攻,会感到手足无措,只有靠比对方更快、更有力的技术动作,才能够占据主动,进而战胜对手。经常练习拳击。就可以锻炼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力量。提高拳击爱好者和运动员的肌肉素质。
进行拳击训练和比赛时,需要人体肌肉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持续较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人体肌肉和其它功能系统的持续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拳击比赛时,肌肉活动强度大,动作持续时间长,如果训练水平较差的拳手,要想坚持五个回合的比 赛是非常困难的。比赛时拳手的身体肌肉和精神高度集中,容易 造成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疲劳。经常练习拳击,经常参加拳击比赛的拳手和拳击爱好者,可以在练习和比赛中提高肌肉长时间工作能力,提高人体各系统的活动机能,从而大大增强和提高人的耐久力,使人体能够适应长时间高度紧张状态下的 工作、训练和比赛。
拳击还可以增强练习者的绝对力量。在拳击练习,特别是拳击比赛时,拳手必须具有较大的绝对力量,才能达到攻防的目的。也就是说,必须具有重创对方的力量,才能在拳击比赛中占据优势和主动。所以,大部分拳手都十分重视绝对力量的练习,经常做大量的上肢力量以增加进攻时的威力。据测定,世界优秀 拳手的发拳力量可以达到500公斤。具有较大力量的拳手在比赛 中会使对方心理上产生畏惧,丧失比赛的信心。但要注意,绝对力量是要和速度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强大的绝对力量,而速度较慢,就很难打到对方,使力量使去意义。所以,在拳击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绝对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过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力量,是取得拳击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
2.拳击可以提高人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拳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灵敏 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拳击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要熟练地掌 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灵活地变化运用各种战术,并且要随机应 变地随场上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同时要完成各种技术组 合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具有快速的 反应能力,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处处被动。经常练习拳击和参加 拳击比赛的人,他们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就会得到充分锻炼和提 高,这种灵敏性和反应能力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会使你 觉得生活轻松自如,从而增加人的生活乐趣和情趣。
3.拳击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拳击运动是手脑并重、全身活动的运动项目,需要练习者必须全身心地投人,才能完成好拳击训练和拳击比赛。练习拳击或参加拳击比赛时,人一直都是在不停地跳动和运动之中,而且,拳手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大脑缜密的、快速的考虑之后进行的,所以,这对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的分析反应都有极高的要求,使人体的运动器官和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由于拳击训练和比赛时,需要在高度紧张状态下进行高强度对抗,所以对拳手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和充分的锻炼。据实验测试,拳击比赛时运动员的氧吸收量每 分钟达3000毫升,脉搏每分钟达200次左右。生理测试表明,训练有素的拳击运动员的心脏体积有增大现象,心肌搏动强而有力。拳击运动员的竞技年龄比其它竞技项目的竞技年龄要长得多,一般可保持到40岁左右。比如象美国拳王阿里38岁时,仍 在参加职业拳击比赛;美国拳王福尔曼45岁时还在参加职业拳击比赛;去年战胜泰森的美国拳手、新的世界拳王霍利菲尔德,是在35岁时第3次获得这一殊荣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拳击运动对人体的良好作用。
拳击既是人体能力的较量,同时也是心理智慧的较量。长期从事拳击运动,会培养人们顽强拼搏、敢打敢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