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穿刺活检针使用方法

穿刺活检针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31 07:54:17

A. 骨髓穿刺怎么个做法

骨髓穿刺术,是血液科的最基本诊断手法。可以看到骨髓中各种成分以及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组成变化。临床上骨髓穿刺液常用于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可用于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病原生物学检查等,以协助临床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

  骨髓穿刺适应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不明原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或减少及形态学异常。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晚期妊娠的女性慎做骨髓穿刺,小儿及不合作者不宜做胸骨穿刺。

B. 骨髓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C. 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1、物品准备:输液瓶(玻璃瓶、塑料袋、塑料瓶) 输液器
固定敷料(胶带、透明贴膜)
连接配件(肝素帽、无针连接)
流速控制装置(输液泵、微量泵)
留置针
消毒碘伏、棉签
止血带
2、选择血管: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静脉瓣和关节。
3、消毒皮肤: 消毒范围为8*8cm。
4、扎止血带:消毒范围上方10cm,不宜过紧,不宜超过2分钟。
5、移除护针帽,松动针芯:垂直向上移除护针帽,左右松动针芯。
6、连接头皮针,排气。
7、穿刺:扒紧皮肤,直刺静脉,以15-30度进针,进针慢,见回血后再进针0.2cm。
8、退针芯:一手持针座,一手退针芯。
9、送导管:将导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10、松开止血带,调节滴速。
11、封管与护理:用无菌透明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干燥,透明贴3-5天更换一次,夏天可2天更换一次,有不粘或污染时及时更换。
12、记录:在静脉穿刺部位粘帖标签,署名穿刺日期、操作者姓名等。并每天记录导管留置情况以及特殊用药的名称、剂量、用法 。

D. 穿刺针穴埋线晕针的处理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
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 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 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切开埋线法:
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划开皮肤(0.5~1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入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酸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
3.三角针埋线法:
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 标记处用0.5~1%产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1次。
“禁忌症”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2.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75%酒清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3.在一个穴位上作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5.埋线最好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头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6.注意术后反应。一种属于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1~5天内,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凸出皮肤表面时,可将乳白色渗液挤出,用70%酒精棉球擦去,覆盖消毒纱布。
施术后患肢局部温度也会升高,可持续3~7天。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 ~ 4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埋线后还可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多形粒细胞计数的增高现象,应注意观察。
另一种则是异常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个别病人对羊肠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羊肠线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
(2)神经损伤。如感觉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障碍。运动神经损伤,会出现神经支配的肌肉群瘫痪。如损伤坐骨神经、腓神经,会引起足下垂和足大趾不能背屈。发生此种现象,应及时抽出羊肠线,并经予适当处理。
(3)少数病人因治疗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伤口保护不好,造成感染,一般中治疗后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并可伴有发热,应予局部热敷及抗感染处理。

E. 肺部穿刺活检怎么做

肺部经皮针活检是肺部非血管性介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一些影象学难以明确性质的病变,通过活检取得细胞学组织学资料可作出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以及治疗后随访,预测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方法
:首先作常规的肺部ct扫描,然后在ct图像上测出穿刺点到预定穿刺目标的距离和角度,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测量好穿刺深度,令病人屏气,按照预定角度进行穿刺。穿刺时要注意保持穿刺针在穿刺点的同一扫描层面内,尽量采用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方向,穿刺到位后,进行ct局部扫描,确定针尖是否在病灶内,若需要调整方向,要把穿刺针退到胸壁再进行调整,或者拔出重新穿刺。在调整穿刺针或拔针时,要病人屏气,针在体内时,让病人平静呼吸,尽量避免咳嗽。穿刺完毕退出穿刺针,穿刺标本固定,送病理检查。
肺内穿刺活检术近年来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很多种非血管性的导引方法可达到活检或治疗目的,在医学影像方面就ct、透视,使用哪一种技术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医生的熟练程度、习惯及病人的熟练承受能力。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简单,且并发症少。
用ct引导穿刺最大的优点是: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囊实性、有无坏死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不受气体、脂肪与骨骼等干扰,影像无重叠,可用薄层扫描,定位准确,能判断针尖的位置,所以,安全性好,活检的成功率高,可达90%,治疗效果也很好。但ct导引下穿刺也有缺点:由于不是适时显像,呼吸移动会给准确定位造成误差,必须训练病人掌握好呼吸时相。当穿刺针需与横断面成一定角度时,穿刺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可调整龙门架的角度。

F. 做腰椎穿刺的过程是怎样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阴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G. 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具体指什么

活体组织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随着穿刺针和穿刺技术的不断改进,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大大提高。前列腺肿块确诊依赖于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肿块诊断的重要方法,穿刺途径多采用经会阴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法,穿刺手法又分为手指引导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法。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优点是成功率高,损伤小,缺点为有感染可能。一般经直肠穿刺采用Franzen穿刺针及导引器。Franzen穿刺器具包括长针头、10ml带有特殊把柄的针管及专门引导穿刺针走行方向及角度的指套各一件。
(一)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胸膝位,肛周局部消毒处理,术者左手戴消毒手套,示指经肛门查找前列腺可疑病灶部位,在Franzen穿刺针引导指套引导下,将穿刺针刺人病变部位,利用Franzen穿刺针管产生的负压将可疑组织吸人针内送细胞学检查。为防止感染,在穿刺前一天及术后应用抗生素。此方式操作相对简单,可在门诊进行,也可重复穿刺观察治疗效果。
(二)临床意义前列腺脱落细胞包含前列腺上皮细胞、精囊上皮细胞、尿道上皮细胞,偶含精子。
1正常前列腺脱落细胞(1)前列腺上皮细胞:呈柱形、立方形或多边形,镜下为成群或散在分布,细胞浆巴氏染色着色,量适中,细胞边界清楚,胞核圆形,中心位。
(2)尿道上皮细胞:尿道上皮细胞包括移行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及粒状上皮细胞,因分布部位不同而不同。前列腺部尿道大部为移行上皮所覆盖,尿道大部为复层柱状上皮,尿道外口为复层鳞状上皮。
(3)淀粉样小体:为前列腺分泌物质,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呈同心圆结构,发生钙盐沉积后形成前列腺结石。淀粉样小体见于前列腺炎患者,也可见于正常前列腺液。
2异常前列腺脱落细胞成分(1)前列腺炎: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脓细胞或陈旧红细胞。慢性前列腺炎时可见变性的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是前列腺结核的典型标志。
(2)前列腺腺癌: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及低分化两类。高分化前列腺腺癌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胞浆中量,有空泡,核大小形态不一,位于偏心位,染色质增多,不均匀。低分化前列腺腺癌脱落细胞成团,排列紧密,细胞小,核浆比例失常,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可见核分裂象。
(3)前列腺腺管癌:发病率低,但癌细胞易脱落,故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从而可做到早期诊断,涂片中可见成群团状脱落细胞,核体积增大、边缘不清,胞浆内含有大小不等分泌颗粒。
(4)前列腺移行细胞癌:多源于尿道周围的初级前列腺管,可伴有膀胱移行上皮癌。癌细胞易于脱落,恶性移行细胞多为圆形,核浆比例失常,核大浆少并畸形,可见到核仁,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胞浆少,可见嗜天青颗粒。
(5)前列腺鳞状细胞癌:其发生率很低,细胞体积较大,胞浆内含有角蛋白,嗜酸性,细胞核大、着色深、形态呈畸形。
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根据采取标本途径可分为经会阴和经直肠活体组织检查两种方式。前列腺癌的最终诊断有赖于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因此,当临床怀疑前列腺疾病并不能确定是良性或恶性病变时,应进行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
(一)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有准确性较低的缺点,在无超声波定位的情况下,正确操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穿刺针需要经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筋膜等,当病灶较小时,要精确采取可疑组织有一定难度。有学者认为缺乏经验的医师,经会阴穿刺前列腺活体组织检查的满意率不足2/3。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患者取截石位,会阴局部消毒及麻醉,以左手示指经肛门寻找固定前列腺可疑病变部位,用Silrman或Tru-cut针经会阴穿刺,以规定操作方式,切取病变组织标本。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偶可发生尿道损伤、血尿、会阴血肿等并发症,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
(二)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近年来经直肠超声波检查技术的准确率已超过其他方式,并在临床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经直肠B超引导下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准确率较高。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适应证:①PSA>4ng/ml且DRE或经直肠超声波检查(TRUS)异常,行可疑部位活检;②PSA>10ng/ml,行前列腺不同方向系统性随机活检;③PSA在4~10ng/ml之间,DRE或TRUS异常,行系统性随机活检;④PSA正常,DRE或TRUS异常,行可疑部位活检。
操作步骤:穿刺前3天开始口服抗生素,穿刺后继续服用3天。穿刺前1小时清洁洗肠。患者取左侧屈曲卧位,先在超声波探头尖端涂上适量耦合剂,外套一个避孕套,探头尖端再涂一层耦合剂。然后将无菌的活体组织检查针固定装置安装在探头上。把探头缓慢插入直肠内,用横断面及矢状面扫描定位穿刺活检部位,将所要穿刺的活检部位或可疑病灶区移至穿刺线上,以达到自动弹射式活检装置(简称活检枪)射程范围之内,接着把已装好无菌18号Tru-cut活检针的活检枪沿活检针固定装置推进,见到针顶起直肠黏膜时按动发射钮,必要时可穿过直肠黏膜进入前列腺腺体内。枪击后拔出活检枪,按动前推芯钮,把针槽内组织轻轻刮下置于活检瓶中。75%酒精消毒活检针后可再次穿刺。系统活体组织检查可了解:①前列腺的范围(体积);②估计整个肿瘤的全部Gleason分级;③确定在前列腺尖部或膀胱颈部肿瘤的位置,可帮助避免切缘阳性;④对可触到的B期癌,系统活体组织检查是了解肿瘤有无侵犯另一叶的惟一方法。

H. 穿刺针都消毒还是一次性

穿刺针一般是消毒的。多次使用。不过你放心,医院里的消毒还是靠谱的。
好像也有一次性的,要贵一些!

I. 腹腔穿刺时穿刺针为什么先垂直进入腹壁然后倾斜

个人认为1减少腹横肌损伤2防止垂直刺入放液后愈合不佳,有腹腔积液渗漏

J. 静脉穿刺进针方法

1-临床上,对于静脉进针的要求是这样子的(不说消毒等):先直进(入真皮)后斜进(入静脉),因为斜进入静脉可使静脉的创口有一个"斜型创口",不容易出现鼓包,在拨针后由有斜面,静脉创口之间的连接会长一些,容易恢复;2-有经验的医生或护士是这样进针的:(1)找准静脉位置,从旁边直入穿过真皮层,减少在真皮的时间(因为真皮层的神经最多,痛感也大),穿过真皮后放斜(即总体操作上直入的时间是很短的,大都数时间仍保持斜角操作),到达静脉位置后斜插入,这样不但可以在针刺时一直看到静脉的位置,也容易感觉到刺进后的"空感",(2)如果第一次穿入血管后,发现未进入,应该退一下针(到真皮下),再刺一次(因为在真皮下,来回刺是不会感觉到痛的,但如果是在真皮中来回刺是很痛的,这一点很重要),(3)很多的操作都需要有很好的手感,有些人在手感方面很有天赋,但有些人需要在长期训练后才会有的,建议你可以在不上班时找一个针头进行感觉训练,我以前在大学中看到老师会有这样的训练,其中包括医学生的训练,但现在好象不多了,但你可以加强一下,方法为:找一个包装盒的纸皮(有空的那种),用水略为泡一下,然后用针头进行训练,包装盒纸有空处,可以感觉到进入静脉的操作感

阅读全文

与穿刺活检针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藏红花的食用方法及用量 浏览:73
深圳房产的计算方法 浏览:478
怎么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 浏览:986
能量杯使用方法 浏览:210
cvd常用制膜方法 浏览:411
如何读书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648
治疗湿尤方法 浏览:290
英语快速说话方法 浏览:610
机构退休金计算方法 浏览:365
小楷正确拿笔方法 浏览:475
专卖店茅台盒子酒鉴别真伪的方法 浏览:460
宾得k50使用方法 浏览:228
让磁铁自由旋转的方法有哪些视频 浏览:404
雷克萨斯山地车安装方法 浏览:264
饮用水高氟水最佳解决方法 浏览:500
常用的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 浏览:346
手机游戏投屏到电视盒子方法 浏览:672
油锯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356
苹果6s手机桌面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3
沼气池冒泡有什么方法整治 浏览: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