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附子鲤鱼汤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原料:附子15克,鲤鱼1尾(约500克,去鳞杂)。
制法及用法:制附子15克用清水煎1~2小时,去渣取汁,入鲤鱼1尾(约500克,去鳞杂)煮熟,调姜末、葱花、盐、味精等服食。
功效:温肾壮阳。主治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症;症见腰膝酸冷,大便清薄,面目浮肿。
营养分析:附子大热、辛、甘;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B. 黑制附子是什么
一般说,制附子和黑附子有区别。
制附子是炮制的附子,黑附子指天雄,也就是独个的附子。颜色比普通的附子黑一些,力量也更强...
制附子:【鉴别】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5ml,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硫酸溶液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测定,在 231nm与274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3~15g 。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芨同用。
C. 用附子可以做哪些药膳
附子炖羊肉制附子60克与花椒、桂皮、八角装入调味袋中。羊肉2000克切块,放在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后去浮沫,加入调料袋、生姜,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拣去药袋,加盐、味精即成。
此款取其温中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有治虚劳寒冷、腰膝虚弱、腰膝冷痛、风湿痛作用。尤适用于年老体衰之人,有病可祛病,无病可保健。
附子炖狗肉制附子15克、菟丝子10克装入纱布袋中。。狗肉250克切大块在沸水中氽出血水捞出切小块。狗肉、姜片在锅中煸炒,烹入料酒,再倒人沙锅中,加药袋、葱、姜、盐、清汤适量烧沸,用文火炖至狗肉熟烂,拣出药袋、葱、姜,加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夜尿频数、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畏寒等症。
附子粳米粥制附子9克、半夏9克、甘草3克,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取汁,再煎取汁,两次药汁合为一处。粳米200克放入沙锅内,加入大枣10枚,药汁、水适量,熬至粥熟即成。此款取其温中补气、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脘冷痛、胸闷呕逆等症。
附子炖鸡制附子30克装入纱布袋中,母鸡一只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去浮沫,加入药袋、葱、姜、胡椒粉、料酒、盐,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药袋、葱、姜,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阳痿、宫寒不孕、神疲怕冷等症。
D. 新鲜附子怎么吃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9克(回阳救逆可用18至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高敷;或切片贴敷艾炙。
附子补充信息:
1.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 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适合人群: 阳虚阴盛,真寒假热。 阳盛阴虚,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附子食疗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莠寒除湿,止痛
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寒厥头痛,阴火喉痹,心腹冷痛,吐泻久痢,冷结便秘,阴寒水肿,冷积疝瘕,阳虚外感,风寒湿痹,中风挛急,阴疽疮漏。
附子食物相克: 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贝母、白芨;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附子做法指导:
1. 取本品温壮心肾阳气之功,常与人参同用,益气回阳。
2. 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滑精,或阳虚水泛、尿少水肿。常与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常与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
4. 内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附子有显着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E. 制附片的功效与作用
1、附片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2、附片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制附片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止咳化痰祛风湿的效果。
3、附片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4、附片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合葱涕,塞耳治聋。这样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缓解头痛啊或是风湿疾病的效果,对于清热解毒有一定的好处,还可以预防疾病。
5、附片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制附片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还可以补肾壮阳,对于肾虚的人群来说可以试试。
(5)制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扩展阅读:
禁 忌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炮制方法
1、附片(黑顺片、白附片) 直接入药。
2、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每l00kg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l0kg。)
3、炮附片:取附片,照烫法用砂烫至鼓起并微变色。
F. 中药附子啥功用生附子和熟附子的区别
你好,附子的功效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区别是:生附子用于用于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制附子为加工过的附子,其毒性降低,用于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G. 附子药草功效及食疗建议是什么
药草成分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附子含有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胺等成分。
药草功效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生附子毒性强,只做外用;经过炮制的附子已基本无毒),具有壮阳、温中、散热、止痛、回阳救逆、温脾胃、祛风湿等功效,适用于脉搏微弱、手足冰冷、畏寒怕冷、冷汗淋漓、心脏衰弱、急性虚脱、大吐大泻、脾胃寒痛、腰膝冷痛、风湿痛、阳痿、尿频等症。对老年人来说,附子是很好的冬令补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附子有强心、扩张血管作用;还有镇静、镇痛、抗炎等作用。
治疗建议猪肾一只去筋膜,夹入附子末3克,外用纱布包起煨熟。隔日一服,空腹食用,7次为一疗程,可治肾阴虚衰引起遗精及腹痛、便溏等症。
附子15克、人参9克,水煎服,可治疗脉微细弱、四肢厥冷、虚脱等症。
特别提醒孕妇、阴虚火旺者忌服,附子有毒入药必须先煎半小时至一小时方可。
推荐药膳附子炖羊肉制附子60克与花椒、桂皮、八角装入调味袋中。羊肉2000克切块,放在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后去浮沫,加入调料袋、生姜,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拣去药袋,加盐、味精即成。
此款取其温中散寒、补中益气之功效,有治虚劳寒冷、腰膝虚弱、腰膝冷痛、风湿痛作用。尤适用于年老体衰之人,有病可祛病,无病可保健。
附子炖狗肉制附子15克、菟丝子10克装入纱布袋中。。狗肉250克切大块在沸水中氽出血水捞出切小块。狗肉、姜片在锅中煸炒,烹入料酒,再倒人沙锅中,加药袋、葱、姜、盐、清汤适量烧沸,用文火炖至狗肉熟烂,拣出药袋、葱、姜,加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夜尿频数、腰膝酸软、精神倦怠、畏寒等症。
附子粳米粥制附子9克、半夏9克、甘草3克,加水300毫升,煎20分钟,取汁,再煎取汁,两次药汁合为一处。粳米200克放入沙锅内,加入大枣10枚,药汁、水适量,熬至粥熟即成。此款取其温中补气、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胃脘冷痛、胸闷呕逆等症。
附子炖鸡制附子30克装入纱布袋中,母鸡一只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去浮沫,加入药袋、葱、姜、胡椒粉、料酒、盐,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药袋、葱、姜,加入味精即成。此款取其温补肾阳之功效,适用于阳痿、宫寒不孕、神疲怕冷等症。
H. 请问:制附子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性味与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