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黑龙江树种常用的苗木培育方法

黑龙江树种常用的苗木培育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7 23:29:55

㈠ 绿化苗木的繁殖方式

绿化苗木的繁殖方式很多,常用的繁殖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8类。
1、籽播繁殖:利用种子,播种育成新的苗木。
2、扦插繁殖:用苗木的枝条,扦插繁殖苗木。
3、埋条繁殖:把苗木枝条,整个横埋于育苗地育成的苗木。
4、根系繁殖:用苗木的根系,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苗木。
5、根蘖繁殖: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
6、嫁接繁殖:用嫁接方法育成的苗木。
7、压条繁殖: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苗木。
8、组培繁殖: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苗木。

㈡ 树苗种植方法什么

1、准备工作。移植前对树苗进行分级,大小一致,分区栽植,有利抚育管理和减少树苗分化。

2、移植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而定。一般春季是各树种移植的时期,各树种移植的次序根据发芽早晚决定。在秋季温暖、湿润地区,也可行秋季移植。一些常绿树种还可在雨季移植。

3、移植密度。取决于树苗的生长速度、苗冠和根系的发育特性、树苗的培育年限、使用的机具等。一般针叶树的株行距比阔叶树小,使用机械管理的行距应大些。

4、移植方法。可用移植机进行移植。人工移植一般用穴植和沟植法。就树苗而言,分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两种。

5、抚育管理。树苗移植后立即灌水1~2次,扶正倒状树苗并平整移植区。然后根据树苗生长特点进行灌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除蘖抹芽等项工作。对多次移植的大苗还要整形修剪。

6、树苗出圃。要保持根系完整。在生产中,较大的移植苗常根据地际直径的粗度确定起苗的根系长度。

(2)黑龙江树种常用的苗木培育方法扩展阅读:

主要技术环节有:

①准备工作。移植前对树苗进行分级,大小一致,分区栽植,有利抚育管理和减少树苗分化。

②移植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而定。一般春季是各树种移植的时期,各树种移植的次序根据发芽早晚决定。在秋季温暖、湿润地区,也可行秋季移植。一些常绿树种还可在雨季移植。

③移植密度。取决于树苗的生长速度、苗冠和根系的发育特性、树苗的培育年限、使用的机具等。一般针叶树的株行距比阔叶树小,使用机械管理的行距应大些。

④移植方法。可用移植机进行移植。人工移植一般用穴植和沟植法。就树苗而言,分裸根移植和带土球移植两种。

⑤抚育管理。树苗移植后立即灌水1~2次,扶正倒状树苗并平整移植区。然后根据树苗生长特点进行灌水、中耕除草、追肥、防治病虫害、除蘖抹芽等项工作。对多次移植的大苗还要整形修剪。

⑥树苗出圃。要保持根系完整。在生产中,较大的移植苗常根据地际直径的粗度确定起苗的根系长度。

㈢ 树种育苗的方法

不清楚你问的是哪一种树种的育苗方法,通用的可参考国家标准。
下面给出《CJ/T 23-1999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供你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 23-1999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说 明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废止专业标准和清理整顿后应转化的国家标准的通知》〔质技监督局标函(1998)216号〕要求,建设部对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复建设部归口的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项目及1992年以前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产品标准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和审核。建设部以建标(1999)154号文《关于公布建设部产品标准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对CJ 14-1986《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标准予以确认、发布,新编号为CJ/T 23-1999
为便于标准的实施,现仅对原标准的封面、首页、书眉线上方表述进行相应修改,并增加本说明后重新印刷,原标准版本同时废止。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城市园林苗圃技术管理,提高育苗技术水平,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对苗木的基本需要,特制订本规程。
1.2 本规程主要对城市园林绿化需要的乔木、灌木和部分花木的繁育技术作出有关规定。其他专业苗圃可参照使用。花卉、草皮、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和盆栽花木等园林植物的育苗规程另行制订。
1.3 一个城市的园林苗圃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 2-3%,并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及市场需要制订苗木生产规划。
1.4 园林苗圃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试验,推广采用新技术,逐步实现良种壮苗,培育种类丰富、造型优美的苗木产品。
1 .5 各地园林苗圃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育苗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按规程指导苗圃育苗生产。
2 圃地选择与区划
2.1 圃地选择
2.1.,各城市应根据城市绿化规划的要求设置园林苗圃。设置两个苗圃以上时,宜分设于城市的不同方位。
2.1.2 苗圃宜建于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之处,生产区的坡度一般不大于 0.2%;如建于丘陵地,应开垦梯田。
2.1.3 苗圃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应良好:土层深度在1250px以上,pH值宜为6.0-7.5,含盐量宜低于 0.2%,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5%,氮、磷、钾的含量与比例应适宜。
2.1.4 圃地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宜为 2m左右,并无严重的大气和水源污染。交通方便,距市中心一般不宜远于20 km,
2.2 苗圃区划
2.2.1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
2 .2.2 生产区用地不得少于苗圃总面积的 8000,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小区:
a. 幼苗繁殖小区,宜设在土质好、水源近、并靠近管理区的平坦地段。
b. 小苗培育小区,宜靠近幼苗繁殖区。
c. 大苗栽培小区,宜安排在土质一般的平地或缓坡地。
d. 科学试验小区,根据不同试验的需要,分别在上述小区内选定,一般宜设在管理区附近。
e. 母本小区,应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处建立;也可在圃外建立采种基地。
2.2.3 辅助区包括管理区、机具站、仓库、积肥场等。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道路、水、暖、电等系统;苗圃周围宜营造防护林。
3 整地、施肥与轮作
3.1 整地
3.1.1 种殖前应先整地,并达到以下标准:
a. 深翻土壤,翻耕深度繁殖区宜为25^750px,栽培区为30 cm以上。为耕作层较浅,应逐年加深。
b. 修筑排灌沟,沟渠应按小区设计,结合畦床的设置进行修筑。
c作畦,根据生产和操作需要,设置方形或长方形畦床,整平畦面。
d.土壤消毒,应定期进行土壤药物消毒。
3.1.2 生荒地和其他用地如用于育苗,应先浅耕灭茬,然后再翻耕;如有条件,可先种植一茬绿肥以提高地力。
3.2 施肥
3.21 苗圃应常年积肥,以积有机肥为主,广开肥源。
3.2.2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要逐步推广复合肥料。
3.2.3 基肥于翻地前施人,撤布均匀。追肥于苗木生长期施用,一般在生长初期以氮、磷为主,中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为主。应注意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应用。
3.2.4 施肥要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相结合。带土球苗木出圃后应及时补回栽培土和有机肥。
3.3 轮作与休闲
3.3.1 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育苗地应实行轮作和休闲制。
3.3.2 除互为病虫害寄主的种类外,其余苗木品种均可轮作。
3.3.3 土地瘾薄或有严重病虫害时,应深翻休闲。休闲地应种植绿肥;休闲期不得超过一年。
4 苗木繁殖
4.1繁殖准备
4.1.1 作好繁殖床。选择保水、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材料为基质,搞好繁殖场地的消毒。
4.1.2 常年进行繁殖要建造温室,推广容器育苗。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温室和配套装置,逐步实现工厂化育苗。
4.1.3 种子采集的亲本必须选择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和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并根据育苗目的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性状和功能的优良品系。
4.1.4 做好种源调查,适时采种。采集时严禁混杂,并详细记载采集地点、时间和种名。
4.2 播种繁殖
4.2. 1 为了获得数量多、抗性强和易于驯化的苗木,宜采用播种繁殖。
4 .2.2 种子采后应立即选种。选种标准为外观正常,粒大充实,内含物新鲜,无病虫,纯度 95%和含水量适度。
4.2.3 种子要及时处理,不随采随播的种子应妥善贮藏。
4.2 .4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测定发芽率,合理确定播种量。不易发芽的种子必须进行物理或药物催芽处理。
4 .2.5 播种时间应根据种子生理特性决定。一般为春播.休眠期长或带硬壳的种子宜秋播,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宜随采随播。
4.2-6 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等。一般树种采用条播,少粒种子宜撒播,大粒或名贵种子应采用点播,有条件者可采用容器育苗。
4.2.7 播种要均匀适度,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板结 。
4.3 营养繁殖
4.3.1 为了保持母本原有性状,获得早开花结实的苗木,宜采用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可分为扦插、压条、埋条、分株、嫁接等方式。
4.3.2 播插繁殖。适时采集发育良好的枝、叶或根作插穗,易生根的树种可在大田扦插,较难生根的树种可在保护地扦插,并用生根素处理。要注意防止倒插。
a. 硬枝扦插。落叶树于落叶后选取1-2年生壮枝.分级贮存于冷凉湿润处,到次年春季扦插。常绿树于春、秋季和雨季随采随插。
b. 软枝扦插。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随采随插。
c, 根擂。宜在春、秋季进行,根稿顶部与土面平齐。
4.3.3 压条繁殖。扦插不易生根的树种采用压条繁殖法。凡压条繁殖时,均应先将压人土中枝条的表皮刻伤或行环状剥皮,待形成根系后方可剪离母树培育。压条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a. 伞状压条。亦称普通压条。在早春发芽前将母树 1-v3年生壮枝向四周弯曲,埋入土中8-300px,并使枝梢直立露出土面。
b. 僵枝压条,将母树基部一年生萌条堰伏于地面,待叶芽萌发生长到 15^20 cm时,剪去新梢基部叶片,将堰伏的枝条连同新梢基部平置于4^-6 cm深的土沟内,用细土填实。
c. 空中压条。亦称高枝压条。将细土或其他保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基质装人容器后套在枝条上。此法主要用于不易生根的珍贵苗木的繁殖。
4.3.4 埋条繁殖。在秋季从已落叶的母树上采集根部萌发的长枝,混沙埋藏,次年春季将枝条平置于3-5 cm深的土沟内,上援细土,灌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4.3.5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秋季将母树根部萌发的枝条连根分离出来栽植,多用于根秦发达的树种。
4.3.6 嫁接繁殖。根据繁殖要求,选择接穗与砧木之间亲和力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嫁接。切口要平滑,各项操作要衔接迅速,保持形成层接触面的吻合。接后应加强管理,采取遮荫、保湿、培土、去砧等措施,提高成活率。
a. 枝接,一般在春季发芽前随采随接,如秋季采穗,应蜡封低温贮藏至次年春季使用。
b. 芽接,一般在夏末秋初砧木易离皮时进行,接芽不宜贮藏。
5 幼苗抚育
5.1 幼苗出土后,在傍晚或阴天陆续揭除覆盖物,对易受日灼的树种和软枝插条应及时搭棚遮荫。
5.2 幼苗抚育区应设喷灌.扦插床应设喷雾装置。喷水量和喷雾量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
5.3 应清除床面、步道和沟渠中的杂草。一般宜采用化学除草。雨后和灌水后表土微干时应进行中耕。
5.4 播种苗出齐后应间苗 2-3次,定苗疏密均匀,过稀处应予补栽。
5.5 扦插、压条、埋条及嫁接繁殖苗应及时剥芽去萦,已木质化者则用枝剪剪除。
5.6 应十分注意防治幼苗病虫害,一经发现病虫。应及时喷药,防止蔓延。
5.7 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追肥,生长旺季每 10 15天施肥一次,还可酌情进行根外施肥。
5.8 幼苗须注意防寒。根据其抗寒能力的强弱,分别采用灌封冻水、设风障,筱盖、搭棚等措施,长根而未出土的秋播苗应覆土越冬。
6 大苗培育
移植
1-2年生小苗必须移植,将其养成具有完整根系和一定干型、冠型的大苗。速生树种移植 1-2次,慢生树种移植 2次以上后,即可定向培育出圃。
6.1.2 移植期以春季为主。在秋季移植落叶树时,应在苗木落叶后进行;雨季移植应以带土球移植为主。北方可于冬季带 土球 移植针叶树 。
6 .1.3 移植株行距依苗木生长需要而定,并要便于蓄力和机械操作。
6.1.4 苗木在掘、运、栽的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时间,并分级栽植或予以假植。苗木栽植后应立即灌水。
6.2 修剪
6 .2.1 苗木修剪方式因树种及培育目的而定。一般从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量勤修,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
a. 乔木类:行道树苗木要求主干通直,主、侧枝分明,分枝点高 1.8-2.o m,并逐年上移,直到规定干高为止;庭园观赏树苗的主干不宜太高,可养成多干型或曲干型等。
b. 灌木类;枝叶茂密,主枝 5-8支,并分布匀称。
c. 针叶树类:养成全冠型或低干型者应保留主枝顶梢;顶梢不明显的树种宜养成多干型或几何型 。
d.绿篱类:应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叶丰满。也可作定型修剪,出圃后拼装成绿篱。
地被、攀缘类:主蔓 3-5支,分布均匀。
特殊造型苗木应分步骤修剪成型。
6 .2.2 休眠期修剪以整型为主,可稍重剪;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有伤流的树种应在夏秋修剪 。
6.3 其他栽培技术措施
6.3.1 要加强灌溉、施肥、中耕、除草等技术措施,促使苗木健壮生长,达到预定指标。
6.3.2 要注意预防早、涝、风、雹、严寒、酷热等自然灾害和人、畜的损伤,提高苗木保存率。
6.3.3 合理间作、套种和补苗,提高土地利用率。
7 病虫害防治
7.1 苗圃应设专人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虫情预测预报,建立植保档案。
7.2 应根据本地区不同树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制订长期和年度防治计划,采取生、化学和物理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7.3 认真进行土壤和种苗消毒。避免具有相同病虫害的苗木在一块地上连接种植或连年栽植;不得在育苗地种植易感染病虫的蔬菜和其他作物。
7.4 严格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引进或输出。
7.5 对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时.应十分注意保护天敌。
7.6 应重点防治下列病虫害:
a. 根部病虫害:立枯病、根腐病、根癌病;脐蜡、缕姑、灰象卿、金针虫、地老虎、线虫等。
b. 叶部病虫害:锈病、白粉病、褐斑病、黄化病、丛枝病;蚜虫、红蜘蛛、卷叶虫、避债蛾、巢蛾、天社蛾、刺蛾等。
c. 枝干病虫害:腐烂病;透刺蛾、木蠢蛾、天牛、吉丁虫、介壳虫等。
7.7 使用药剂应严格执行国家植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正确选择药剂,防止植物产生药害。
b在有效范围内,宜使用低浓度农药。应注意换用不同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
c. 不得使用高污染、高残毒和彼此千扰的药物,提高防治效果。
d. 必须执行植保操作规程,确保人畜安全。
8 苗木出圃
8.1 出圃准备
8.1.1 苗木出圃前应对在圃苗木进行调查,将准备出圃的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加以统计,以便按计划出圃。
8.1.2 出圃苗木应符合园林苗木产品标准的各项规定。
8.1.3 5年生以下的常绿树苗,移植不足 2年时不得出圃,5年生以上的移栽不足 3年时不得出圃。
8.1.4 大苗出圃应行环状断根,断根后可在 2年内出圃。
8.2 掘苗
B-2.1 掘苗规格

小苗

苗木高度cm

应留根系长度cm

侧根(幅度)

直根

小于30

12

15

31-100

17

20

101-150

20

20

大、中苗

苗木胸径cm

应留根系长度cm

侧根(幅度)

直根

3.1-4.0

35-40

25-30

4.1-5.0

45-50

35-40

5.1-6.0

50-60

40-45

6.1-8.0

70-80

45-55

8.1-10.0

85-100

55-65

10.1-12.0

100-120

65-75

带土球苗

苗木高度cm

土球规格cm

横径

纵径

小于100

30

20

101-200

40-50

30-40

201-300

50-70

40-60

301-400

70-90

60-80

401-500

90-110

80-90

以上为一般掘苗规格,对生根慢和深根性树种可适当增大。
8 .2.2 裸根苗掘苗时,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 17%,带土球苗的土壤含水量不得低于 15%0
8 .3 其他要求
8 .3.1 裸根苗掘起后的暴露时间不得过长,否则应假植。假植期不宜超过 20天。
8.3.2 裸根苗掘起后应覆盖根部,带土球苗的土球应打包扎紧。运输前要打捆挂牌,标明种类与数量,防止混杂。
8.3.3 出圃苗木修剪时,要为种植时的修剪留有余地,必须剪去病虫枝和冗长枝。根系的修剪,则按带根标准剪去过长部分即可。
8.3.4 出圃苗木应设专人检查,做到四不出圃,即:品种不对、规格不符、质量不合格、有病虫害不出圃。
9 技术档案
9 .1 苗圃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要及时收集,系统积累,进行科学整理与分析,掌握育苗规律,总结经营管理经验。
9.2 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9.2.1 育苗地区、场圃概况
a. 气候、物候、水文、土质、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图表资料及调查报告。
b. 苗圃建设历史及发展计划。
c. 苗圃构筑物、机具、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现状及历年增减、损耗的记载。
9.2.2 育苗技术资料
a. 苗木繁殖:按树种分类记载,包括种条来源、种质鉴定、繁殖方法、成苗率、产苗量及技术管理措施等。
b. 苗木抚育:按地块分区记载,包括苗木品种、栽植规格和日期、株行距、移植成活率、年生长量、存苗量、存苗率、技术管理措施、苗木成本、出圃规格、出圃数量和日期等。
c.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成果的单项技术资料。
d. 试验区、母本区技术管理资料。
9-2.3 经营管理状况
a. 苗圃建设任务书,育苗规划,阶段任务完成情况等
b. 职工组织,技术装备情况,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副业生产经营情况等。
9.2.4 各类统计报表和调查总结报告等。
9.3 技术资料应每本整理 一次 ,编好 目录,分类 归档 。

㈣ 苗圃地的育苗方式有哪些

育苗方式在生产上可分为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两种。

(一)苗床育苗:

苗床适宜培育需要精细管理,特别是种粒小,生长慢的树种。苗床分高床、低床和平床。

苗床示意图

1.垄作:

在平整好的苗圃地上按一定距离,一定规格堆土成垄,垄底宽50~60厘米,垄面宽30~40厘米,垄高15~20厘米。

高垄作业,垄上土层肥沃疏松,垄内通风透光,排水和灌溉方便,是一种较好的育苗方式。垄以南北走向为好,这样垄的两侧受光均匀。

2.平作:

不作床不作垄,整地后直接进行育苗的方式。平作适用多行式带播,也有利于育苗操作机械化。

大田式育苗便于使用机械,工作效率高,节省劳力。管理比较粗放的苗木,可采用平作。

㈤ 苗圃苗木的起苗方法有哪些

1.裸根起苗:

适用于绝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少数常绿树小苗如黄杨、侧柏、马尾松等。

起小苗时,沿苗行方向距苗行20厘米左右挖沟,在沟壁下侧挖一斜槽,根据起苗深度切断苗根。一般苗根长15~20厘米。在第二行与第一行间插入铁锹,切断侧根,把苗木向沟内推倒,即可取出苗木,但不可硬拔,以免损伤侧须根。

大规格苗木裸根起苗时,应单株挖掘,带根系的幅度为其根颈粗的5~6倍,在规定的根系幅度稍大的范围外挖沟,切断全部侧根。然后在一侧向内深挖,并将主根切断。粗根最好用手锯锯断,以免根系劈裂。然后轻轻放倒苗木并打碎根部泥土,尽量保留须根,起出的苗木立即蘸浆。苗木若不能及时运走,应放在荫凉处假植。

起苗前如土壤干燥,天气干旱,应提前2~3天对起苗地灌水,使苗木充分吸水,土质变软,便于操作。

2.带土球起苗:

常绿树、名贵树和较大的花灌木,一般应带土球起苗。土球的直径为根颈直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其直径的2/3,应包括大部分的根系在内。灌木的土球大小以其冠幅的1/2~1/4为标准。在天气干旱时,为防止土球散落,挖前1~2天灌水,以增加土壤的粘结力。挖苗时先将树冠用草绳拢起,再将苗干周围无根生长的表层土壤铲去,在应带土球直径的外侧挖一条操作沟,沟深与土球高度相等。沟壁应垂直,遇到细根用铁锹斩断。3厘米以上的粗根,应用锯子锯断。挖至规定深度,用锹将土球表面及周围修平,使土球呈苹果形,主根较深的树种土球呈萝卜形。土球上表面中部稍高,逐渐向外倾斜,其肩部应圆滑,不留棱角。这样包扎时比较牢固,不易滑脱。土球的下部直径一般不应超过土球直径的1/3。自上向下修土球至一半高度时,应逐渐向内缩小至规定要求。最后用锹从土球底部斜着向内切断主根,使土球与地底分开。在土球下部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硬推土球或硬搬动树干,以免土球破裂和根系断损。如土球底部松散,必须及时填塞泥土,并包扎结实。

3.竹类起苗:

宜在雨后土壤湿润疏松时起苗。先将母竹周围清理干净,用锋利的锄头沿母竹最下一盘枝丫生长的方向找竹鞭,分清来鞭(从母竹方向生过来的竹根)和去鞭(向新的方向生出去的竹根),然后在来鞭与去鞭附近的土壤挖沟,露出鞭根,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带土球取出,挖掘时应保护好来鞭、去鞭、鞭芽和笋芽,并不能摇动竹杆,防止折断和损伤“根蒂”(竹鞭与竹杆基部相接的部位),否则影响栽植成活率。挖起的母竹留4~5盘枝丫截顶,并包扎好根部宿土。

㈥ 苗木有哪些移植方法

绿化苗木移植的抚育管理包括松土除草、排水灌溉、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在不同的培育阶段,抚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有所不同,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第一次移植后苗木的抚育管理。第一次移植(包括慢生树种的第二次移植)阶段苗木还较小,培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苗木根系的发育和迅速长高,因此抚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松土除草和肥水管理。

一、松土除草。由于苗木冠层未郁闭,杂草生长很快,与苗木形成营养竞争,势必影响苗木的生长,因此必须及时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除畦面外,步道和空地的杂草均应除尽。雨后和灌溉后表土微干时应立即松土,深度5~10厘米为宜,注意不得伤苗木的根茎,松土除草后要及时修理步道,泥土复在畦面,整平。

二、肥水管理。绿化苗木的生产相对来说效益较高,从近几年苗木的销售价格来看,胸径8厘米以下的苗木,平均1厘米胸径约10元,树形好、规格8~10厘米以上的苗木的价格更高。由此看出,苗木胸径只要多长1厘米,就起码有10元的增值。因此,在苗场土壤质地优良的情况下,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茁壮生长能够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施肥应注意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基肥可在移植时放入种植坑穴内,或在每年秋冬季节施放;追肥主要用复合肥,在生长季节进行撒施或穴施,全面追肥每年至少3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生长季节的每次发芽前及新叶转绿后各追一次肥,苗木生长更快。每年最后一次追肥在进入秋冬季苗木停止生长前一个月完成。以便苗木能及时木质化。施肥应与灌水相结合,以便能发挥施肥的效力。

(二)第二次移植后苗木的抚育管理,第二次移植阶段苗木已基本上达到绿化用苗的规格要求,培育的目标主要是使苗木具有密集的根系和一定的干型和冠型的无病虫害的健壮的苗木。因此抚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修剪。

一、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认真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以培育优质、健康的城市绿化用苗。认真做好土壤和种苗消毒工作,种苗要经检疫才能用。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的滋生条件,使苗木健壮生长,增强抗性。合理密植,适当疏剪,改善通透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发生病虫害应及时防治。

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的要求。城市绿化苗木的整形修剪以自然树形为主,做到因树造型,使冠/高比例适当,主侧枝分布匀称,树干完整,树冠丰满。行道树苗在培育过程中,要求树冠完整,树干通直匀称无伤痕,主侧枝分明。分枝点的高度可通过修剪逐渐上移,直到规定的定干高度为止,一般要求2~2.5米。苗木自然高度要求达到4.5~5米,冠/高比一般为1/3~1/2,冠幅要求2.5米以上。庭园观赏苗木,定干高度低于行道树,一般2米以下,树冠要求丰满,冠/高比一般为1/2~2/3,冠幅2.5米以上,也可培育成多干型或曲干型。针叶树种苗木,应培育成全冠型或低干型,要养好主尖。一般不宜多修剪。值得注意的是,在树干培育过程中,当苗木未达到预定的规格要求时,分枝点的高度不宜一步修剪到位,因为修剪太强会削弱树势,影响生长。同时定干修剪要求在树势壮旺时逐渐进行,伤口才容易愈合,避免因整枝在树干上留下伤痕。整形修剪的时期。一般休眠期以整形为主,修剪量可稍重些。生长期以调整树势为主,修剪量宜轻。对于幼小的苗木,除移植修剪外,不管是休眠期还是生长期,一般尽量不要修剪,以免削弱树势;移植不久树势仍较弱的苗木一般都不宜修剪;生长慢的树苗也不宜重剪。

(三)苗木出圃前的预处理,按照以上规程培育的绿化苗,可以达到优质苗木的标准,是城市绿化的标准用苗。但是这样的苗木移植到工地种植后,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如果把这个恢复期安排在苗场,那么苗木到工地种植后不用恢复马上就可以达到绿化效果。目前这种做法在袋装和盆栽灌木苗方面已经实现,而在大规格乔木型绿化苗方面,近年来南海、花都有几家苗木保养场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未来城市绿化用苗所追求的目标。其基本做法是,将达到规格标准的苗木从苗场带土掘起,按要求进行树干、树高、冠幅及根系整理修剪后,种植到大型容器中,在保养场培育3个月到半年,当苗木成活恢复生长,树形达到要求后即成为成品苗。

㈦ 苗木培育有哪些方法

合欢、大叶黄杨、瓜子黄杨、枸骨树、红花继木、红枫、黄山栾树、海桐球、白玉兰、紫玉兰、紫薇、夹竹桃、地柏、龙爪槐、紫藤等。

如何培育树苗

一般的育苗方法,如通过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树苗时,小苗的密度较大,出苗后随苗木的不断生长,幼苗的个体逐渐增大,苗木之间互相影响,争夺水、肥、光照、空气等,严重制约苗木的生长发育,必须扩大苗木的株行距。可通过间苗和移植的方法达到目的。但间苗会浪费苗木,留下的苗木也不能对其根系进行剪截,促其发展。因此,常使用移植的方法来扩大苗木的株行距。即扩大了生存空间,使根系充分舒展,进一步扩大树形,使叶面充分接受太阳光,增强树苗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为苗木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也便于施肥、浇水、修剪、嫁接等日常管理工作。
⑵促使根系发达
幼苗移植时,主根和部分侧根被切断,能刺激根部产生大量的侧根、须根,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使根系中根数显着增多,吸收面积扩大,形成完整发达的根系,提高苗木生长的质量。另外,移植后的苗木由于切断主根,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起苗时所带吸收根数量多,有利于将来绿化栽植的成活和生长发育,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⑶培养优美的树形
经过移植淘汰了树形差的苗木,移植后扩大树苗的生长空间,使苗木的枝条充分伸展形成树种固有的树形。同时经过适当的整形、修剪,使树形更适合于园林绿化需要。另外有的树种经过嫁接可培育出特殊的树形,如龙爪槐就是通过嫁接培养出如伞如盖的优美树形。
⑷合理利用土地
苗木生长不同时期,树体的大小不同,对土地面积的需求不同。园林绿化用大苗,在各个龄期,根据苗体大小,树种生长特点及群体特点合理安排密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在有限地土地上尽可能多的培育出大规格优质的绿化苗木,使土地效益最大化。
苗木移植时,一般要进行分级栽植,将高度大小较一致的一批苗木栽到同一块地中,有利于个体的生长、整齐、均衡,也有利于统一进行管理。

㈨ 几种绿化苗木的育苗技术

一、嫩枝扦插采条
从生长健壮的幼年母树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采条期因树种而异,前期生长的树种如赤松等,在高生长停止,针叶生长即将结束之前采条最好;大多数树种适合在半木质化时采条。采穗适期为5~8月份。同样,在采条时要选择健壮的幼龄母树或根孽条。采条宜在早晨进行,剪下的枝条要立即用塑料布包好或放在水桶中并覆盖遮荫,防止其失水萎蔫。
二、嫩枝扦插剪取插穗
嫩枝扦插的插穗长度一般为5~15厘米,带有2~4个节间,上切口距最上一个芽1~2厘米,下切口呈斜面并靠近腋芽0.5厘米,以利于生根。叶片应尽量保留;阔叶树要留3~4片叶,只去掉插穗基部的部分叶片或针叶。
三、嫩枝扦插技术要点

(1)插壤:为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适当的水分,防止嫩枝插穗腐烂,一般用干净(经高锰酸钾等消毒)的蛙石、珍珠岩、石英沙、河沙等作插壤。
(2)扦插深度:2~4厘米为宜,切勿过深,以利通气。
(3)扦插密度:以插穗叶片相连接,但不相互重叠为度。
(4)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前最好用ABT生根粉或其他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促进生根,方法与硬枝插条基本相同,药剂浓度要稍低一些。

阅读全文

与黑龙江树种常用的苗木培育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植物中药的鉴别方法 浏览:141
如何练习口才方法 浏览:407
裸色隔离霜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769
玻璃水种真假的鉴别方法 浏览:597
识字教学方法幼小衔接 浏览:826
论文类似于swot的分析方法 浏览:964
小脑病变怎样治疗方法 浏览:296
自我检测五官的方法 浏览:758
宫灯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688
油菜花的种植方法和功效 浏览:682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鱼到水面吃食 浏览:702
戴口罩正确方法 浏览:488
iqoo手机网络卡顿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204
安装障碍物的方法 浏览:332
硬盘在电脑里的使用方法 浏览:957
手机臂带使用方法 浏览:835
橱柜门板测量方法 浏览:159
通气还有哪些方法 浏览:732
长了口腔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788
对于溜狗的正确方法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