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图片

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图片

发布时间:2022-07-26 04:17:04

A. 保护鼻子的方法有哪些

保养鼻子最好的选择是给鼻子按摩。按摩的时候不要太重,在没事做的时候,可以用手指按住鼻子两翼,按摩几分钟,通过按摩鼻翼的方式可以提高鼻子防寒的能力。不论天冷还是天热,尽量用冷水洗脸,洗脸的时候洗洗鼻子,可以加快鼻子的血液循环。经常按摩鼻子,能加强鼻子对外界的适应程度,不易感冒。

其次,鼻子在特别冷的天气里,也是需要保暖的。如果在冬天出门,遇上大雾或是下雨、下雪的情况时,就要戴上口罩保暖。避免过度的冷空气刺激鼻粘膜,使得鼻子变得特别干燥,一般在鼻子干燥时细菌就容易滋生繁殖,是特别不利于鼻子健康的。

鼻子的保养需要做到下面这些事:

1.避免刺激
需要尽量避免对鼻子的刺激,特别是避免灰尘、化学物质产生的有害气体或特殊气味的刺激。如果鼻子经常受到这些物质的刺激,会导致鼻粘膜功能受到影响,造成嗅觉功能发生障碍。大家要知道,鼻腔内的温度在32度,过热过冷都会刺激到鼻粘膜。

小编建议:尽量少到空气污浊、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去;必要情况戴口罩,减少对鼻子的刺激。

2.不要抠鼻子
如果经常用手指扣鼻孔,这既是不雅观的现象,又是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用手指扣鼻孔会造成鼻粘膜的损害,还会促使鼻腔感染,严重的会危害大脑健康。经常抠鼻孔会让鼻腔变得很干燥,干燥的坏境会使鼻腔滋生细菌,容易造成鼻子方面的疾病。
3.需要经常洗鼻子
最好用冷水洗脸,洗脸的同时清洗鼻子,促进鼻子的血液循环,提高鼻子的防御能力,减少鼻子发病的机率。经常清洗鼻子也能促使鼻子类疾病的早日康复。

4.正确擤鼻涕
鼻子里有鼻涕时,也是需要擤鼻涕的。擤鼻涕时切忌用力过猛,以免伤害到鼻子。

B. 保护听力九大方法图片

1、戒除掏耳朵的习惯

掏耳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2、洗头、洗澡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即常说的耳蚕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内可引起中耳炎复发。

3、夏季游泳前需作体格检查

有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疾病者,必须在矫治之后才宜游泳。

4、耳廓外伤、冻疮时要严格防止感染

特别是绿脓杆菌感染,此细菌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软骨坏死,最终导致耳廓畸形(菜花样耳)。

5、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

例如放爆竹,因为较大的噪音可引起噪音性耳聋,而爆炸声会造成爆震性耳聋。

6、远离烟酒和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它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

7、避免打击头部

更不可掌击耳部,击打头部可并发听力损害,而掌击耳部可引起鼓膜破裂,生活中,因外力打击而造成耳朵功能受损的情况屡见不鲜。

8、擤鼻涕时要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

应左右鼻腔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闭擤鼻,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可将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9、是否适合坐飞机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飞机旅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

10、 谨防其他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11、定期检测听力

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疾病)有关。所以,老年人应定期检测听力。

对新生儿应常规进行听力筛查,发现有听力障碍时应及早干预治疗。

C. 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有哪些

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2057万,而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万至4万的速度递增。在这些存在听力障碍的人当中,因为不在意保护而造成后天失聪的占80%以上。专家表示,耳部及听力受伤害的群体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会对脆弱的耳朵产生伤害。

日常生活中,没有谁会特别在意耳朵的健康。疼了揉揉,耳鸣了拍两下,时不时地自己或和别人互相掏掏,生气吵架的时候耳朵还被用力地揪来揪去……殊不知,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给耳朵带来了伤害。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时尚生活对耳朵的伤害尤其严重。那么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耳朵呢?

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养成良好习惯大人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分,有的孩子喜欢用手挖自己的外耳道,有的孩子好奇地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鼻孔等部位。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同小孩去看医生。不要盲目的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二、用正确的方法清洁耳朵

很多人喜欢自己用各种棒类的东西掏耳垢,这样是很危险的。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郭便可。不要以为棉花棒是较佳的洁耳工具,其实这只会将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遗留在耳道内。洗头或沐浴时,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

三、注意安全用药

在治疗其他疾病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用的药是不是对内耳细胞有伤害的药,注意用药的剂量等。在耳朵出现发炎等疾病时,应该及时去看医生,切勿自行购买耳药水滴在患处,以免因药物不当而令病情更趋恶化。当耳朵发生异常情况时,我们应尽早找医生治疗。例如,流脓或出血,因异物入耳而感疼痛,长期耳痛不止,突然丧失听觉,耳鸣及头晕。

四、避免噪音对耳朵的损害

有许多时尚的年轻人喜欢蹦迪、K歌、在嘈杂的游艺厅打游戏等等,长时间在这种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里享受刺激,会伤害听力。噪音对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而且很难治,它会由偶尔耳鸣变成高调、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我们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就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脆弱而敏感的耳蜗就会受到损伤。

其实在噪音环境中得不到放松,反而却会更疲劳。所以,不要频繁置身在这种嘈杂的环境里,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20分钟就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另外,在噪音中娱乐、特别是工作的人,最好戴上耳塞或耳罩,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尽量减少手机辐射的损害手机在才拨通时有很强的辐射。辐射虽然看不见,可对耳朵造成的伤害特别大。电磁辐射的时间越长、音量越大,对耳朵的危害也越大,电磁波的辐射会造成短时间的耳鸣、耳闷、记忆力下降。

所以,在用手机打电话时,声音尽可能小,因为说话声音大小和辐射强度的影响成正比;通话时间尽可能短,因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是积累性的,所以每次通话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用手机最好是两个耳朵交替听,否则一边耳朵听得时间长了会偏头痛;另外,用手机最好配备防电磁辐射装置。

现在很多手机都配有耳机,耳机输出的是音频信号,与射频信号是分开的,辐射是不会沿着耳机钻到耳朵里的。所以我们尽可能地用耳机接电话,假如直接接听电话,不妨按下接听后稍候2~3秒再放在耳边,避免接听瞬间最大的辐射伤害耳朵。

健康小知识:常揉耳朵助健康

我们的耳朵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有我们身体各部位相应的穴位。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强身健体。

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

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

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

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具体做法:

(1)按摩耳郭:以掌心前后摩擦耳郭正反面10余次,这样可以对全身起到保健作用,能疏通经络、振奋脏腑。然后,用拇、食指上下摩擦耳轮部10余次,可缓解上班族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以及头痛、头晕。

(2)上下提拉耳朵: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顶端10余次,此法对情绪急躁或身有病痛的人有镇静、止痛、退热、清脑的功效,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并摩擦耳垂10余次,可防治头晕、眼花、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3)全耳“总动员”:用食指指腹自耳部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这一手法对内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第八章科学用脑

看到这幅大脑的图片吗,看它的结构是多么复杂,起到的作用是多么神奇。假如大脑发生了脑死亡,人活着就如行尸走肉一般,我们活着的意义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有思想。那现在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大脑吧。

D. 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注意1:长时间、大音量听MP3

近年来新的致聋致损伤因素越来越突出,这些“新噪声”包括娱乐场所的卡拉OK、随身听、MP3等音响设备,以及鞭炮这类“爆震型”高分贝的声音可对内耳造成损伤,影响听力。专家点评:有位大学生为了出国,连续三个月除了睡觉一直戴着耳机听英语,赵主任举例说,这种持续性的声音长期刺激人耳,导致该大学生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体检时才发现他已经成为噪声性耳聋,需佩戴助听器。有很多青少年长时间用耳机收听MP3或随身听,因追求音响效果而将音量调得很大,听的时间过长,就好像是把一个噪声源放置在自己的耳朵里,耳朵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之下,久而久之即可使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

注意2:掏耳朵

不少人喜欢自己掏耳朵。耳朵的外耳道毛囊腺分泌一种耳垢俗称“耳屎”,其实干燥的耳垢聚集在外耳道,会随着我们说话、吞咽等动作,不用我们动手,自己会掉出来。

专家点评:如果是有耳垢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时,应该进行清理,而且最好找医生“掏耳朵”,并进行外耳道冲洗。因为自己挖耳朵引起耳道、鼓膜损伤的例子也不少见。如果自己掏耳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其一,工具应清洁;其二,动作要轻柔,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外耳道,造成感染;其三,掏耳朵要避开其他人,找个安全的地方。这点很重要,因为自己在掏耳朵的时候,突然被人撞击或拍打,极有可能造成意外伤害,弄破鼓膜。

注意3:游泳呛水

大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学游泳的时候,一口气没换好,突然发生呛水,鼻子、咽喉好一番辣辣的刺激,这种感觉很糟糕。当游泳池里的水污染严重时,脏水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如果当时不巧身体抵抗力差,比如感冒,就很容易患中耳炎。而中耳炎是造成青少年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专家点评:当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和不规范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后遗症,造成听力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婴儿的咽鼓管生理发育未完成,功能尚有缺陷,给婴儿喂奶的时候,如果姿势不对,让孩子平躺着吃奶,乳汁很容易通过咽鼓管流到中耳,造成感染。

E. 如何保护自己的鼻子和耳朵。

鼻子保护别受外伤,耳朵保护不受噪音长期侵扰,注意整洁通风就好了

F. 儿童应该怎么保护耳朵

儿童怎样保护耳朵

1.经常掏耳屎

人的外耳道壁长有纤毛,可通过摆动将耳道内的分泌物清除出去,不需要特别清理。请大家别永挖耳勺、棉签等工具为宝宝清理耳道,否则轻者破坏纤毛,引发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重则会引起外耳道出现乳头状瘤。统计显示,85%外耳道出现感染的孩子均有掏耳习惯,还有直接因为掏耳损伤感染的。

2.用力吸鼻或擤鼻

擤鼻涕过分用力,尤其是鼻孔两个同时擤,容易导致鼻腔内病菌受压力作用有耳咽管侵入到耳鼓,使耳朵受伤。情况严重时,甚至引发耳痛和中耳积脓,乃至造成鼓膜穿孔和耳流脓、损伤听力等。如果孩子爱吸鼻涕,经常进行吸鼻动作,这会是孩子患有中耳炎的危险性增加,严重时甚至可能有脑脓肿并发,非常凶险。

3.常流鼻涕不去理

儿童感冒容易引起鼻炎,可能会长时间流鼻涕,这是不能放任不管的。因为患有急性咽炎、急性鼻炎、感冒时,细菌很可能经咽鼓管侵入到中耳诱发炎症,不及时治疗的话,容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的中耳炎。

4.经常戴耳机听歌

很多孩子看电视或者听音乐,都喜欢将音量调得很大;还有孩子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时常听完就是几小时时间,走路或者看书都不取下来。这种持续接触高分贝噪音的做法,容易使耳内听觉器官神经末梢受到不良刺激,十分损害人的听力。如果孩子玩游戏、看电视时不自觉把音量调得很高,或被呼唤了不能及时回应,就有可能听力有所下降。

保护儿童耳朵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少挖耳家长尤其是年轻的母亲有的时候出于清洁或者是好奇,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把它挖干净不可,有时孩子因为耳内发痒,母亲为了止耳痒,也常常喜欢用不清洁的毛线针、火柴棍、小木棒、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由于不熟悉耳朵的解剖结构,看不清耳内组织或用力不当,很容易将耳道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和中耳腔之间相通。这样,病菌就很容易进入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甚至造成鼓膜大穿孔,耳道长期流脓,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不是不可以挖的,但是,挖的时候要特别小心。

其次,要及时治疗孩子的耳病孩子得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时常流出脓液,每当受冷或者耳内有脏水进入,病情就会加重。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服用治疗中耳炎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听力的影响也会小些。必要的时候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复手术。否则,经常感染、流脓,使中耳腔内传递声音的听小骨受到腐蚀和破坏,发生断裂、破损,将严重影响听力。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孩子的耳病。

第三,要谨慎用药孩子有时得了一些小毛病,做父母的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在不大了解药物的性能和病情的情况下,盲目地要求医生为孩子打针吃药,还认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却不知道对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有些药物对孩子的听力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所以,给孩子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再慎。

G. 保护小儿鼻子、耳朵有什么方法

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关

阅读全文

与保护耳朵鼻子的方法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裁线机操作方法 浏览:522
水泵叶轮外圆磨损的修理方法如何 浏览:97
文竹的养殖方法大全图片 浏览:29
hiv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 浏览:397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美术 浏览:201
单腿独立站不稳怎么破方法来了 浏览:590
电脑wps打表的方法 浏览:543
皮肤皮炎治疗方法 浏览:623
如何让脚踝扭伤的方法 浏览:423
怎么交费最快方法 浏览:760
国内外中学生物教学方法 浏览:862
简单易学的切牌方法 浏览:772
lol手游跳fps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检测方法 浏览:663
植物中药的鉴别方法 浏览:143
如何练习口才方法 浏览:410
裸色隔离霜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773
玻璃水种真假的鉴别方法 浏览:600
识字教学方法幼小衔接 浏览:827
论文类似于swot的分析方法 浏览: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