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壮族常用的烹饪方法是

壮族常用的烹饪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7-25 01:22:50

⑴ 壮族的美食

壮族的饮食,在种植稻米的地区,喜食大米饭、大米粥,喜欢用糯米制成各种粽子、糍粑、糕饼等食品,爱食酸品。在山区以玉米、小米、薯类为主食。 壮族人都喜欢吃猪、鸡、鸭、鱼肉,有的地方喜欢吃鱼生、豆腐圆等。壮族男子喜欢饮酒,并以酒招待客人。热情好客,是壮族人民的良好品质。

⑵ 壮族饮食文化,生活习俗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有1500多万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广西,少数分布在云南、广东、贵州和湖南等省,是岭南的土着民族,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是百越中的一支。宋代以后,有“傻”、“恨”、“土”等名称。1965年改称“壮族”。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花色品种多样。重达数十斤、大如桌面、在特大水缸内焖煮七天七夜方熟的特大壮粽,堪称中华食品之最。鲜蔬四时不缺,野菜随处可见。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人以猫、狗、蛇、虫为珍味,也爱禽蛋、猪肉和野味,擅长烤、炸、炖、脓、卤、煮等烹调方法,口味偏好麻辣鲜酸。名菜有: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豆腐肴、五色糯米饭、鱼生、烤乳猪、盐风肝、五香豆组、酿炸麻仁峰、火把肉、烧鸭、烤辣子水鸡、皮肝生、予姜野兔肉、洋瓜根夹腊肉、酸水煮鲫鱼、白炒三七鸡、五彩蛋等,其他菜肴还有:酸菜炒粉肠、凉薯炒牛肉、烫马肉、网油猪肝卷、豆腐夹、粉丝青菜汤等。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广西的“香猪”、“果子狸”是久负盛名的菜肴。制作香猪所用猪仔,是近亲繁殖的,烘烤、清蒸、爆炒都鲜嫩可口。果子狸,是广西特产,又叫花面狸、白额灵猫,善爬树,采食香蕉、木瓜、万寿果和其他果实,故称果子狸,肉味十分鲜美。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好饮茶,嚼俊榔。
较有民族特色的是中元节(鬼节)、牛魂节(牛王节)和吃立节。鬼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每年稻谷成熟时要过尝新节,饭前要将每样饭菜盛一些让狗先吃。桂西山区过去缺盐少碘,正月卅过“送大脖子节”,捕鱼捞虾,吃黄糯米饭,并把饭菜装入空蛋壳内扔进河里,算是送走了大脖子。五色蛋也是节日食品,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染上四种颜色,再上一个本色蛋则成,然后与五彩米饭一起吃。
有特色的菜肴是“豆腐圆”,桂西北一带过年定要吃此菜,是用猪肉泥加上豆腐、鱼、虾等及调味品搅成馅料,做成九子,油炸而成。
香叶烧油鱼是西林县壮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佳肴,将江鲤洗净,去净鱼肋和肠脏,把炒锅烧热,用生姜涂抹锅底,下鱼文火煎制,至江鲤两面见黄时,下姜丝、高汤、香叶等炯5分钟,再下精盐、白糖、酱油、料酒等调料后改用猛火烧5分钟,水生粉勾薄荧下锅,继续烧,数分钟后出锅上盘即成。特点:肥美肉嫩,甘香鲜醇。
簸箕糯米糍,小的磁粑每只用米量约15公斤,直径so~6o厘米;大的用米量25公斤以上,直径达1米多。这种举世罕见的糯米糍,在西林县壮族村寨里最为兴盛。先将糯米用清水淘洗,再投入清水缸中浸泡,中间可换清水一次,待米充分吸水后,捞出,用清水冲洗一遍,入蒸笼蒸饭。然后把糯米饭倒入雅窝里春捣。由于春糊全为手工操作,一般需要七八个人,各执一根春棒,团团围住雅窝,你一棒我一棒地轮翻春捣,将饭粒捣烂成泥倒入簸箕,用力揉搓几遍,再迅速展开,均匀撒上一层馅心,再对折起来,又迅速展开,如此反复两三次,放三、四层馅,最后撒上一些熟芝麻即成。

⑶ 壮族的饮食文化

壮族饮食: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大米有籼米、粳米、糯米等品种。平时用于做饭、煮粥,也常蒸成米粉(类似面条,有汤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鲜美可口。粳米、糯米还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与汉族同)。营养丰富,在冬天常吃,能起御寒滋补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饭等,是壮族节庆的必备食品。玉米也有机玉米与糯玉米之别,机玉米用于熬粥,有时也煎成玉米饼。玉米粥乃山里壮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还有吃南瓜粥的习惯,即先将瓜熬烂,加玉米面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后,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内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再用水煮熟,与其清汤同吃,相当于汉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壮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饭、水晶包(一种以肥肉丁加白糖为馅的包子)等均要用糖,连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着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壮族的生活习俗: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望采纳

⑷ 五十六个民族的美食

红烧茄子,羊肉,粉汤。

⑸ 壮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壮族是56个民族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拥有非常多的美食,比如说五色糯米饭,竹筒饭,柠檬鸭,烤乳猪,粽子等等。

三、粽子在壮族地区属于迎宾待客的食物,每当家里来了客人都会用粽子来招待,因为壮族人将粽子视为五谷丰登的意义,具有特殊的意义。三七乌骨鸡,是一种十分滋补的美食,采用新鲜乌鸡和三七根烹饪而成,被壮族人称为药膳鸡,具有非常多的营养元素,非常的适合体弱多病人群和孕妇食用。口袋药膳鸡,采用新鲜的猪肚,将鸡块紧紧的包住,再加上马刺根等药材,放入锅中蒸熟,对身体有排毒的作用。清汤乳猪,肉质鲜嫩,鲜汤美味,非常的滋补。

⑹ 壮族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较为丰富,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⑺ 回族、苗族、白族、壮族、傣族有什么特色饮食和特色工艺品

1、回族

特色饮食:北方回族地区有罐罐茶;云南回族中有烤茶;湖南回族中有擂茶。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特色工艺:牛头埙,回族民间乐器,又称“哇鸣”。一般用黄胶泥捏成空的扁豆形、牛头形、鸡蛋形,并扎一吹口和几个小孔。吹奏时需要放孔、压孔。音域较窄,音量较小,只能吹奏简单的曲子。

2、苗族

特色饮食: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

小黑药炖鸡。在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

特色工艺:蜡染是贵州省丹寨县、安顺县、织金县苗族世代传承的传统技艺,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意为“蜡染服”

3、白族

特色饮食:乳扇:是着名特产。做法是用羊奶放在锅中,点上酸水(或明矾),使之呈半固态,用筷子挑起来,晒干即成乳扇,可生食,也可煎煮。

特色工艺:白族的雕刻艺术闻名于世,主要体现于石雕和木雕。石雕以剑川石钟山石窟和大理国经幢为代表。开凿于南诏大理国年间的剑川石钟山石窟是中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享有“西南敦煌”的美誉。

4、壮族

特色饮食: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

特色工艺: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

5、傣族

特色饮食: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

特色工艺:傣锦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首先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提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

阅读全文

与壮族常用的烹饪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山练武的最佳方法 浏览:972
茶壶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 浏览:952
异氰酸酯二聚体检测方法 浏览:518
控制感染最简单的有效方法 浏览:271
公差测量有几种测量方法 浏览:474
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浏览:19
最简单的技术升压方法 浏览:525
民航商业方法类知识产权有哪些 浏览:882
bbs的使用方法 浏览:982
mac版优酷下载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61
苹果7扬声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9
河北美术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818
新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浏览:429
电灯遥控器电池安装方法 浏览:602
金珠的检测方法 浏览:330
水波的计算方法 浏览:593
木耳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652
论文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浏览:75
拔自己的牙有什么方法 浏览:131
电脑裁线机操作方法 浏览: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