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方法
简易呼吸器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当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使用方法如下:
7、病人有自主呼吸,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与病人同步。
8、挤压呼吸囊时,压力适中,不可时快时慢,压力不可过大。若患者气道压力过高,可下旋压力阀,以增加送气压力。
简易呼吸器呼吸囊容积/输出容积一般为1500/1350ml,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潮气量选择8-12ml/kg,吸呼比1:1.5-2。
9、抢救者应注意确认患者是否处于正常的换气。
(1)胸部上升与下降
(2)生命体征、SPO2是否改善,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10、操作结束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终末处理。
(1)呼吸球囊的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一、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1、面罩
2、单向阀:患者接头组、鸭嘴阀、单向阀盖
3、压力安全阀
4、球体
5、进气阀:进气阀垫片、进气阀座、进气阀接头
6、储氧阀
7、氧气储气袋(储氧袋)
8、氧气连接管
9、呼气阀
二、简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固定时不可漏气,同时避免损伤病人皮肤粘膜。
2、 通过挤压和释放呼吸囊中的气体来维持病人的呼吸,要确认病人胸部因此而起伏。
3、如果在呼吸过程中阻力太大,应当清除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或异物,并确认气道是否充分开放。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4、 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Ⅱ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流程,相信很多考生都想知道,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如下:
一、操作步骤
1. 评估:(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 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 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 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 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 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 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 7. 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 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 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 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
Ⅲ 复苏气囊的操作程序
1、评估:
(1)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 证,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 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升/分,使贮气袋充盈。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贴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5、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 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廓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
Ⅳ 呼吸球囊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结构与性能: 简易呼吸器由弹性呼吸囊、呼吸阀、面罩和接头等组成,如图一所示。结构可靠,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橡胶制品彩优质医用橡胶、无毒、有弹性。 二、使用方法: 将病人处于平卧状态。拉高下鄂,用面罩复盖病人的口和鼻,然后挤压弹性呼吸囊;新鲜气流经呼吸阀输入病人肺内。放松弹性呼吸囊,病人从呼吸阀呼出气体,而弹性呼吸囊又自行恢复原状,并从进气阀吸入新鲜气体,由此进行间歇正压通气。弹性呼吸囊的容量为1000ml如需用氧气时,可将抵压角氧气源接入弹性呼吸囊后端的输氧阀上,调接氧流量,即可作空、氧混合吸入。
Ⅳ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流程图
工具材料:
简易呼吸气囊1个
简易呼吸气囊组成: 1、入门阀口; 2、标准的15mm/22mm接头; 3、气囊:1L或2L。
操作方法
01
病人立即平卧,解开衣领扣,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将简易呼吸气囊与氧气连接,调节氧流量8~10 L∕分;
03
固定面罩:方法有2种:①是将四头带置于病人枕后,用四头带固定好面罩;②操作者以“EC”法固定面罩;
04
打开气道,将呼吸气囊与面罩相连,用手挤压面罩,每次送气约400~600毫升(即 1L气囊的1/3~2/3,2L气囊的1/3),频率10~12次/分;每次呼吸超过1秒。
特别提示
1、气道要通畅; 2、面罩与面部紧贴无缝隙; 3、注意观察患者胸廓的起伏情况。
Ⅵ 简易呼吸囊的按压频率新标准是多少次每分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 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 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ICU护理之家
分割线
(一)呼吸球的测试
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
(二)单向阀检测
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
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
(三)安全压力阀检测
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
(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1. 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 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
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五)呼吸球整组检测
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
简易人工呼吸气囊检测及使用
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目的
3分
当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可利用简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3
评估
9分
1、 了解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检测简易呼吸器的状况、完好性;
2、 环境安全,无有毒气体;
3、 评估患者:
(1)、无效或低效呼吸:频率过慢小于10次/分、浅快呼吸等;
(2)、呼吸暂停及心动过缓小于40—45次/分
(3)、发绀、氧分压小于50mmHg或氧饱和度小于88%;
2
1
2
2
2
用物准备
5分
氧气、流量表、呼吸皮囊、氧气连接管、面罩
5
准备质量
5分
护士: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环境:清洁、安全、空气流通
患者体位:仰卧:去枕头后仰;
2
1
1
1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分
呼吸气囊的检测:
1、呼吸球检测;
2、单向阀检测;
3、安全压力阀检测;
4、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5、呼吸球整组检测;
操作流程:
1、 听到抢救呼叫,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呼唤姓名,判断呼吸;
2、 通知医生,安置患者去枕平卧,解开患者衣领衣扣,移开床头;
3、 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 连接面罩、皮囊及氧气连接管,调节流量使储气袋充盈(6—8L/分),心肺复苏应给流量10L/分;
5、 开放气道:a、解开衣领,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取出假牙;
b、手法开放气道(三种方法);
6、 抢救者位于患者的头顶方。用“CE”手法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
7、 呼吸囊的使用:拇指与食指放置在皮囊的中部,其余四指自然分开,用匀等的压力挤压皮囊,待皮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频率根据病人的年龄而定,一般为16—20次/分,挤压时,双眼平视前方,观察病人。
8、 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皮囊。(考试时挤压五次)
9、 观察及评估病人:胸腹运动、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 生命体征、SaO2读数,意识变化,面罩有无漏气。
10、 观察胃部暖气情况,必要时插入胃管;观察缺氧变化;
11、 使用呼吸囊后有效的表现:挤压时可见胸阔抬起(潮气量达到400ml—600ml左右),听诊呼吸音存,氧饱和度逐步上升,2分钟内达到97%以上,面色口唇转红润,意识状态有改善,心律失常有改善。
12、 遵医嘱停用,取下呼吸气囊;
13、 擦净患者面部,整理衣裤及床单位;
14、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安慰患者,与家属沟通;
15、 整理用物;
16、 洗手;
17、 记录;
2
2
2
2
2
3
4
2
4
3
6
5
5
7
2
7
2
2
2
2
2
2
终末质量标准
6分
1、患者体位正确,呼吸道通畅;
2、面罩扣紧口鼻,无漏气;
3、挤压呼吸囊节律、频率规范;
4、操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动作优美、连贯。
1
1
2
2
注意事项
12分
1、 使用建议人工呼吸器前必须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分泌物;
2、 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与挤压频率一致;
3、 观察患者面部与嘴唇发绀是否有变化;
4、 有储气袋时要注意袋体是否充满或扁平;
5、 勿在有毒气体环境中使用;
6、 简易人工呼吸器属抢救物品,应保证性能完好,完好率100%
2
2
2
2
2
2
合计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