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种技术有哪些呢
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种技术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
五、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突变或自然变异,通过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从而筛选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② 甘蔗品种改良有哪些途径
甘蔗品种改良就是创造遗传变异,进行定向综合选择的过程,主要有杂交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两个途径。甘蔗杂交育种主要是指通过优良亲本开花杂交创造遗传异质性的育种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这是甘蔗育种最为重要的手段;生物技术育种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的技术。生物技术育种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优先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其中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分子标记技术等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的优良品种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③ 六种育种方法.名称.原理.过程.优缺点
六种育种方法包括植物的四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和动物的两种(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一、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2、过程:
2.1杂交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熟悉各种鱼类的生殖习性;
2.2选择适当的受精方法进行杂交杂交前期在临近性成熟和生殖季节到来之时,一定要将雌雄两种鱼分池饲养,避免自群交配;
2.3记载、挂牌和管理用不同品种(或种)的鱼类进行杂交;
2.4加速育种进程从杂交到新品种育成推广;
2.5杂交后代的选择采用个体选择法时,选择一般从子二代开始,因子二代变异范围最大,可望从中选出合意的变异体。
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二:远缘杂交
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2、优缺点:可以把不同种、属的特征、特性结合起来,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产生的后代为远缘杂种。由于远缘杂交往往重演物种的进化的历程,故也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实验手段。远缘杂交一般不易结实,即使结实,杂种也通常不育或夭亡,杂种后代分离幅度大,分离世代长且不易稳定。
三:诱变育种
1、原理: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
2、优缺点: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因此提高诱变效率,迅速鉴定和筛选突变体以及探索定向诱变的途径,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分子育种
1、原理:将基因工程应用于育种工作中,通过基因导入,从而培育出一定要求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优缺点:传统育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品种改良主要受种原变异之限制,而不同物种(species) 间之杂交颇为困难,育种成果难有大突破,“绿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 很难再发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系指以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技术,将特定基因或性状导入缺乏此基因或特性之目标作物(target crop) 的育种方法;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品种改良,可以突破种原之限制及种间杂交之瓶颈,创造新性状或新品种,亦即未来“基因革命”(gene revolution) 很可能迅速取代“绿色革命”。
五、基因工程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2、优缺点:不受种属限制,可根据人类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
④ 培育新品种常用的方法
选择育种法:以自然变异为基础,根据个体的表现型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基因型,经过长期积累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杂交育种法:用不同品种杂交获得杂种后,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这种方法是广泛应用而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诱灭育种法:是指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来诱导生物发生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的目标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4)常用的改良作物品种的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新品种在对环境的适应性、生育期、抗病性等方面都与老品种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种植技术。引进新品种之后,如果还用老办法种植,就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每一个新品种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选育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种植者要在种植前详细了解该品种对气候、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尽量从与本地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引进,以增大保险系数。
⑤ 群体改良——作物育种(可追加5-10分)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法可以发挥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
(1)提高群体内数量性状有利基因频率:通过不断选择可以提高群体内优良基因的频率,提高群体的平均表现水平,并增加选择优良个体的机会。
(2)打破不利基因的连锁,增加有利基因的重组:多次互交能有效地打破优良基因与不良基因的连锁,增加优良基因间重组的机率,有利于优良重组类型的出现和选择。
(3)使群体不断得到改良并保持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不断选择互交,在提高有利基因的频率的同时可使群体保持较高的遗传异质性
(4)既可满足近期育种的需要,又可为育种工作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⑥ 水稻的品种改良
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启动实施了超级水稻育种计划,其中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指标。
在国家“863”等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通过形态改良及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至2000年,我国已育成几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实现了第一阶段单季水稻产量指标;从2001年起,我国开展了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并已取得突破,且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的目标。
2006年,国家科技部立项和启动了第三阶段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即到2015年第三期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基地的产量指标是900公斤/亩。
育种实践表明,通过育种提高作物产量,可以归纳出两条有效途径:一是形态改良,二是杂种优势利用。单纯的形态改良,潜力有限;杂种优势不与形态改良相结合,效果一般较差。相关育种途径和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高技术,最终将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的杂种优势上,才会对提高产量有贡献。但是,育种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必须依靠生物技术的进步。
(1)形态改良
优良株型是高产的基础。根据现有研究进展情况,超高产品种具有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的形态特征。稻谷产量=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现行的矮杆品种收获指数已很高,进一步提高收获指数已相当有限,因此,主要应依赖提高生物学产量以进一步提高稻谷产量。从形态学观点看,提高植株高度是提高生物学产量有效而可行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会引起倒伏,为缓解该问题,不少育种家正试图使茎杆更粗壮,但此举会导致收获指数下降,因此很难达到高产。如果将由叶片组成的高叶冠层植株模型能同时将高生物学产量、高收获指数和高度抗倒伏三者较好的统一,即可实现超高产。
(2)提高杂种优势水平
水稻的杂种优势强弱有如下的趋势:籼粳交>籼爪交>粳爪交>籼籼交>粳粳交。研究表明,籼粳交杂交稻库大源足,其产量潜力比现行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稻可提高30%以上。但是,要利用籼粳杂种优势的难度很大,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在利用籼粳杂种优势育种上终于取得成功,育成一批结实率正常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籼粳杂交稻组合。
⑦ 作物品质改良的方法
杂交、嫁接、单性繁殖(克隆)
⑧ 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动植物技术领域中研究最活跃的是应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对家畜、家禽及农作物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达到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⑨ 为什么说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品种改良的最主要途径
甘蔗育种的方法包括有性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而选育甘蔗新品种的一种方法。甘蔗是非整倍性的异源多倍体作物,遗传基础复杂,品种间杂交后代分离大、变异多、产生优良个体的机会多。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最普遍、育种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在我国育成的100多个甘蔗品种中,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甘蔗品种达98%以上。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属于分子生物技术育种。转基因育种主要作用在于改良现有品种的抗病、抗虫、抗逆或品质等个别缺点,其育种的基础材料是常规育种培育的甘蔗品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只是一种选择技术,其选择对象也是有性杂交育种产生的后代材料。因此,甘蔗有性杂交育种是品种改良的最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