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食用大豆油浸出方法

食用大豆油浸出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17 20:40:08

❶ 为什么大豆油多使用浸出法,花生油却极少

食用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必需品,也是必备品,我们在购买食用油的过程中都会首先去看食用油的颜色,选择一级大豆油或者二级大豆油,很多的人都会看他的制作工艺,因为在食用油上制作工艺的标注比较明显,和所需用料的材质也比较明显,大家会发现很多的食用油都是通过浸出法制取的,我们大家都有所看到过也都知道,但是你们明白为什么市场上的食用油大部分都是通过浸出法制取的吗?主要有以下的这几点原因。
第1点原因采用浸出法制取的食用油,它的价格相对低廉。在食用油中我们经常食用的,主要以大豆油为主,在生活中我们烹饪食材的时候,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都会运用到食用油。这样一来就造成我们每个家庭食用油所需用量比较大,在购买上我们会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有很多人认为食用油颜色深的就是好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主要是要看食用油的生产工艺。浸出法制取的食用油,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和其他工艺相比它有很多的不良之处。
第2点,采用浸出法取油的这种方法,出油率极高,整个工艺流程首先要先经过压榨,在压榨的过程中就会炸出一部分油,会有极少部分的油残留在豆饼中,采用浸出法取油的方式,就是取豆饼中剩余的这些油脂。浸出法会采用一种名为6号溶剂的一种化学溶剂,它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可以把油脂吸附出来,然后进行高温蒸馏,这种方式取出毛油,其次还要进行加工,将油脂进行脱锈,脱酸等一系列的处理。
只有经过这些的后续处理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售卖,不然其中的有害物质成分就会达不到国家的标准。
第3点不是所有的食用油都是采用浸出法制取的,在食用油中香油采用浸出法制取的就非常少,香油主要采用的是压榨法,而醇香油最主要的就是采用传统工艺石磨研磨水代法制取的。这种工艺制取的香油被称之为小磨香油也是香油中品质最好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纯香油。

❷ 大豆油如何压榨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经过压榨和提炼这两个程序。

(1)压榨过程

食用油压榨方法分为机械压榨(分为高温物理压榨和低温物理压榨)和溶剂压榨(也称浸出法)。

高温物理压榨法,先用螺旋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然后经过120℃高温、高压将油压榨出来。

浸出法一般采用的溶剂是乙烷(六号轻汽油),乙烷能将油籽中百分之九十八的油榨出。之后,再议150℃高温将溶剂蒸发。一部分乙烷会留在油内,乙烷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大。

因为生产效率问题,一般大型食用油制造厂都会采用溶剂和高温高压来提取油籽的油分。但高温对油的质量破坏影响也很大。

当然还有一些生产商为保持食用油的质量,会以低温物理压榨法,将油压出。这种方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用高压将油榨出。这种方法的效率比高温、溶剂法低很多,出油率大约只有60%,但是可以完全保证食用油的质量。

(2)提炼过程

压榨的过程中,经过高温高压、溶剂等程序后,油会变得恶臭、颜色灰暗,所以大型食用油生产商通常都会将食用油提炼,去除杂质。提炼过程包括漂白、除臭、去胶、添加色素、香味等。

以低温物理压榨的食用油,通常不需要这些步骤,主要以过滤为主,保留了油籽的风味,包括天然香味、天然色素、微量元素等等。

可见,油的压榨方法对食用油的成品质量影响非常大,不容忽视。

(2)食用大豆油浸出方法扩展阅读: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种类可分为大豆原油,转基因大豆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微溶于乙醇,能以一定比例溶解与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❸ 食用油浸出法工艺

浸出法制油设备的分类
(一)按生产操作方式划分
1.间歇式
间歇式是指油料投人至粕的卸出,溶剂投入至混合油排出都是分批进行的,呈一种间歇操作方式。如罐组式浸出器浸出就属于这种情况。
2.连续式
与间歇式相比,油料投入至粕的卸出,溶剂投入至混合油排出,都是接连不断进行的,呈一种连续操作方式。如平转式、履带式、环形浸出器浸出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按溶剂对油料的接触方式划分
1.浸泡式
浸泡式又叫浸没式,即在浸出过程中油料完全浸没于溶剂之中。罐组式浸出器浸出即属于这种类型。
2.喷淋式
喷淋式是指在浸出过程中,溶剂经泵由喷头不断地喷洒在料胚的面层,再渗透穿过整个料层而滤出,形成混合油。履带式浸出器即属于这种类型。
3.混合式
混合式是指浸泡与喷淋相结合的方式,既对油料不断进行喷洒,又保持油料被浸没于混合油中。属于这类浸出设备的有平转式浸出器、环形浸出器等。
(三)按生产工艺划分
1.直接浸出
直接浸出又称一次浸出,是指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入浸出器进行浸出制得油脂的工艺。直接浸出工艺一般适用于含油率较低的油料加工,如大豆、米糠、棉籽等。
2.预榨浸出
预榨浸出是指油料经预处理后,用榨油机先榨出一部分油脂,然后再用浸出法取出榨饼中剩余部分油脂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适用于含油率高的油料加工,如油菜籽、花生、葵花籽等。

❹ 食用油侵出法工艺

一般用工业己烷,即六号溶剂油作为溶剂,用萃取的方法将油料(已经轧坯的大豆或则经过压榨的油菜饼浸泡在其中)中的食用油萃取出来,然后再把己烷溶剂油剔除掉,剩下的就是我们吃的食用油了。萃取浸出是物理方法,相似相溶,没有化学反应。其实,我们吃的食用油大部分是浸出法生产的毛油精炼而成的,特别是大豆油,几乎都是浸出方法萃取出的。事实上并不存在我们食用油中含溶剂也就是己烷的事情,因为工业己烷挥发温度最高90度,而食用油经过精炼工序,往往是在260度真空状态下进行,此时溶剂已挥发殆尽。
浸出发的工艺:豆坯或经压榨的油菜饼进入到浸出器浸出,浸出出的食用油和溶剂的混合油再进入蒸发系统将溶剂蒸发回收,食用毛油进入精炼车间,进行再一部精炼。

❺ 食用油提取方法有哪些

植物中提取食用油有两种工艺方法,分化学取油法和物理取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浸出法(化学)和压榨法(物理):
压榨法:压榨法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用机械的方法把油从油料中挤压出来。古老的压榨法,需要操作人员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挤压过的油渣(油饼)中,残油含量相当高,因而浪费了极为宝贵的油料资源。现代的压榨法已是工业化自动化的操作,但油渣中残油含量高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从压榨的原料的预处理来区分有冷榨法和热榨法,也叫熟榨法。冷榨就是原料不经过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将原料投入榨油机挤压出油,这种方法油品颜色相对比较浅,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浓厚,香醇。而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压榨前经过烘干,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跃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保证油质味道的香浓。但也破坏了油品的化学组织成分,导致油的颜色更深,更黑。
油料压榨工艺的基本过程如下:
1.常规生产工艺:生料--蒸炒--压榨--机榨毛油
2.特殊油脂生产工艺:油籽--炒籽--压榨--过滤--香味油脂
3特殊油料生产工艺:油籽--整籽冷压榨--过滤--冷榨油脂
油料被挤压出油过程:当油料进入榨油机榨膛内,随着榨膛旋转,压力增大。籽料随着油脂的挤出不断挤紧,直接接触的榨料粒子间相互产生压力而造成籽料的塑性变形,尤其在油膜破裂处和粘合一体。这样在被挤出炸膛后,榨料不在是松散体,而形成一种可塑体,称为油饼。压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双重作用,蛋白质会继续变质,继而影响榨料塑性,总之,蛋白质变性程度适当才能保证最好的压榨出油效果。
浸出法:浸出法是一种制油工艺。其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它于1843年起源于法国,是一种安全卫生、科学先进的制油工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用浸出法生产的油酯总产量的90%以上。浸出法制油的优点是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而且粕的质量高,用于饲料行业饲养效果好。
国家专门为油料加工安排生产的专用溶剂油,以其自身成分特点,能够保证其与油脂彻底分离脱除。浸出法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有机溶剂(一般情况下是正己烷)和油料胚片在名叫浸出器的设备内接触,将油料中的油脂萃取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加热汽提的方法,脱除油脂中溶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以大豆为例,浸出法比压榨法的出油率要高50%。
浸出法制油工艺
(1)浸出法制油工艺的分类按操作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间歇式浸出和连续式浸出:
①间歇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分批、间断、周期性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②连续式浸出 料胚进入浸出器,粕自浸出器中卸出,新鲜溶剂的注入和浓混合油的抽出等工艺操作,都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浸出过程属于这种工艺类型。
按接触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艺可分成浸泡式浸出、喷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
③浸泡式浸出 料胚浸泡在溶剂中完成浸出过程的叫浸泡式浸出。属浸泡式的浸出设备有罐组式,另外还有弓型、U型和Y型浸出器等。
④喷淋式浸出 溶剂呈喷淋状态与料胚接触而完成浸出过程者被称为喷淋式浸出,属喷淋式的浸出设备有履带式浸出器等。
⑤混合式浸出 这是一种喷淋与浸泡相结合的浸出方式,属于混合式的浸出设备有平转式浸出器和环形浸出器等。
(2)浸出法制油工艺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直接浸出和预榨浸出:
①直接浸出 直接浸出也称“一次浸出”。它是将油料经预处理后直接进行浸出制油工艺过程。此工艺适合于加工含油量较低的油料。
②预榨浸出 预榨浸出油料经预榨取出部分油脂,再将含油较高的饼进行浸出的工艺过程。此工艺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油料。
(3)浸出工艺的选择依据及基本的工艺流程 浸出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与所选择的工艺流程关系密切,它直接影响到油厂投产后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能力和操作条件等诸多方面。因此,应该采用既先进又合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的依据是:
①根据原料的品种和性质进行选择 根据原料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如加工棉籽,其工艺流程为:棉籽→清洗→脱绒→剥壳→仁壳分离→软化→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若加工油菜籽,工艺流程则是:油菜籽→清选→轧胚→蒸炒→预榨→浸出;
根据原料含油率的不同,确定是否采用一次浸出或预榨浸出。如上所述,油菜籽、棉籽仁都属于高含油原料,故应采用预榨浸出工艺。而大豆的含油量较低,则应采用一次浸出工艺。
大豆→清选→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
②根据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对产品和副产品的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应随之改变,如同样是加工大豆,大豆粕要用来提取蛋白粉,就要求大豆脱皮,以减少粗纤维的含量,相对提高蛋白质含量,工艺流程为:
大豆→清选→干燥→调温→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浸出粕→烘烤→冷却→粉碎→高蛋白大豆粉
③根据生产能力进行选择 生产能力大的油厂,有条件选择较复杂的工艺和较先进的设备;生产能力小的油厂,可选择比较简单的工艺和设备。如日处理能力50吨以上的浸出车间可考虑采用石蜡油尾气吸收装置和冷冻尾气回收溶剂装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士指出,对大部分油料来说,不管是压榨还是浸出,得到的毛油因为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农药残留等,不能直接食用,都必须经过脱胶、脱酸、脱色和蒸馏脱臭等精炼工序后,才能得到可供我们食用的油。因此,食用油是否安全,不在于前段制取采用压榨还是浸出工艺,主要是由后续的精炼工艺决定的。
浸出油厂用的正己烷都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的正己烷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铅、砷等有害金属残留都低于10ppb(亿分之一),这么低的残留不会对生产的油有危害。
我国国标规定食用油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制取工艺,这是为了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并不意味着两种制取工艺在食品安全上有差异。

❻ 食用油压榨法和浸出法工艺的区别

浸出法就是用轻质汽油萃取出大豆中的油脂部分,然后在高温下再去掉轻质汽油,最后获得较为纯净的大豆油。
一般含油率较高的种类如油菜籽、花生、芝麻等等,才会使用传统的压榨法提取油脂成分,大豆本身含油脂不高,用压榨法生产则出油率太低,因此大豆油基本上都是用浸出法生产出来的,也有一些先压榨,再用浸出法生产的,现在基本上找不到还用纯压榨法生产大豆油的。因此,只要是大豆油而吹嘘来自于笨榨法,几乎都是骗人的。
但比较会发现转基因大豆的含油率普遍高于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要高15%以上,因此原则上转基因大豆可用压榨法生产大豆油,而非转基因大豆含油率太低了,几乎不可能用压榨法生产。
用浸出法生产的油脂一般蛋白质等成分含量极低。
————浸出法不是转基因大豆的专用生产方法。

阅读全文

与食用大豆油浸出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回顾性研究包括哪些方法 浏览:482
铜炊锅使用方法 浏览:822
电路的图示方法有什么 浏览:884
支付宝解除关联手机号的操作方法 浏览:46
加热试管的方法图片 浏览:706
3点减1点计算方法 浏览:610
儿童吊顶蚊帐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770
平果手机用什么方法变得音量大 浏览:697
少亏钱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431
男生蝴蝶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328
坐便器的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591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浏览:43
确定剪切连接件的方法 浏览:52
邦列安使用方法 浏览:792
如何给自己洗头发的正确方法 浏览:364
1723减23x7用简便方法怎么计算 浏览:524
高阶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86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6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8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