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料烟壶有何特点
料质烟壶分为单色、复色、套料三大类。
料质烟壶是将自然界中各种实物优美的质地光泽和色彩再现。如单色料烟壶有山楂红料(色泽与质感颇似食物山楂糕)、鸡油黄料、藕粉色料、米色料、蓝色料以及仿水晶、茶晶、琥珀、金珀、蜜腊、珊瑚、宝石红、各色玉等。好的单色料其艺术性和价格不亚于美玉,甚至比玉还高。目前北京艺术博物馆尚存一件干隆时期的米色料烟壶,壶盖是料仿珊瑚色,料质细腻,色调高雅,造型规矩,堪称上品。
复色料是指在一件器物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如透明地多彩、仿玉带玛瑙、杂草玛瑙、冰糖玛瑙,花玛瑙;仿翡翠、玳瑁、金星石、青金石、芙蓉石、倭瓜料等,总之,自然界有什么样的矿物质,其色泽用玻璃料都可以仿制,色彩及质感几可乱真。但料制品比矿物质的制品重量要轻,也不像天然矿物质摸起来手感是冷的,这是区别料仿矿物制品的关键。
套料烟壶是在白地上套各种色彩图案或在色地上套其它各种色彩的图案,可称为是玻璃上的浮雕。色彩由套一色至七色不等。所套之色,黑、红、蓝、绿、黄等各种变换组成色均有,无论同一烟壶中多种色彩,均铺配得当,各色毫不混合。浅浮雕形式的图案多种多样。有金鱼、草虫、猫蝶、蝈蝈、骏马、瓜果蔬菜、荷莲、梅花等各类花卉、十二生肖以及福寿如意、鹤鹿同春、海屋添筹、云龙、博古、寿字等等,其中吉祥图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⑵ 清宫鼻烟壶是什么物件是国宝吗
(清宫鼻烟壶)
除了画珐琅母婴鼻烟壶外,还有一些玻璃胎的鼻烟壶,比如珐琅彩瓜蝶鼻烟壶,制成葫芦形状;玻璃胎珐琅彩仕女烟壶,则是方形的。
清廷制作的鼻烟壶形状各异,材质有官料的琉璃,色彩鲜艳、质感光滑细腻,壶身上有各种画作,如孔雀开屏、人物风景画、干隆康熙画作等。
制造琉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英石和长石、石英砂,经过高温焙烧而成的,这与制造玻璃的方法有些相似。玻璃是透明的,琉璃是半透明的,元明清三代,料器发展很,工艺也很先进。
鼻烟壶,体现了明清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制作工艺,不仅有着日常防风感冒的作用,也可成为皇室贵胄手中把玩的物件。
话说如此精美的东西,真让人爱不释手啊。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⑶ 制作烟壶所用的琥珀材料如何取得
早期的鼻烟壶就地取材,多为角质,这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联,当然它的产生、发展,成熟与民族的形成紧紧相联系。角质鼻烟壶。牛角、公黄牛角、公犏牛角、羊角、岩羊角、鹿角等都可以做鼻烟壶。
羊角鼻烟壶,取材于优质的羊,当地人称之为“卢突”种羊,一般是在500—600只羊中选出4到5只,养5到8年后的羊角。早先,羊角鼻烟壶在寺院里较为盛行,因鼻烟有提神作用,很多僧人在长时间的听经过程中,偷偷地抽上几许以振作精神。这种鼻烟壶还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性武器被使用,使用者多为寺院中的铁棒喇嘛和一些好斗的僧人,随着还俗僧人的传播,在俗人中也渐渐时兴羊角鼻烟壶。
公犏牛角,体大,角宽,给人以粗犷大方的视觉效果,尤其是用金属加以装饰后,更显高贵、华丽。公黄牛角,短小,角尖,造型小巧,端秀。鹿角,多取鹿角的角根,造型极为别致。角质鼻烟壶的造型也是多样的,有原始形的,未经加工的,也有经过雕琢的精美烟壶。其具体做法是,截取一段牛羊犄角泡在水中,软化后压成扁形晾干,用小刀削成自己喜好的造型,然后用木片将截面堵上,用做壶盖。有的壶体还镶有一两道铜箍,使半透明的角质配金黄色的铜箍,显得格外雅致。角尖钻孔可自由启闭用做壶嘴。角质鼻烟壶的色彩以黑、白、灰居多,人们尤其钟爱白色。
在灰白鼻烟壶上绘有各种纹饰,较常见的有方格纹,藏族人称之为“绣米”。这类纹饰在藏区从原始图腾崇拜的苯教开始一直流传不衰,至今在各种器物上仍可以见到。角质鼻烟壶除了在造型和外观上有独到之处外,它还有优制鼻烟的效果,犹如陈酒久置而越发香醇。
小型角质鼻烟壶一般揣在藏袍中。
皮质鼻烟壶。材料大都取自獐皮的颈部至颈下端的皮,晾干后进行搓揉,将颈下端的开口缝死,颈部为开口,形成一个囊袋,但与烟斗的形状恰好相反。烟末放置里面与皮内粗糟的表面磨合得更细,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制浓度,用专制的铁柄(前端钩状带柄的器型)在皮沿部挂一小勺。在烟袋上穿一皮绳,并系上小铜铃,随着鼻烟壶在拇指上敲击的同时发出悦耳的铃音,吸烟者乐在其中。一般系在腰上或揣在藏袍中,使用者多为野外出行者。
木制鼻烟壶。一般取材于优质的木材,其造型有空心圆形,也有上下合盖形,在合盖形盒内放置薄沙,使用时轻轻敲打烟盒将其烟过滤。
珠宝类鼻烟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也不断提高。其造型更加精致、多样。珊瑚、翡翠、绿松石、象牙、细瓷、玉石、青金石、玛瑙、水晶等都是制作鼻烟壶的好材料。我们所看到的鼻烟壶大多用金属装饰银、铜、甚至金子,这也是一大特色,这种装饰形式在西藏器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装饰手法是:雕镂、刻划、模冲、冷锻
任何一种器物文化,历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与相邻区域、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而形成。西藏的鼻烟壶文化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满清时期,满族人吸食鼻烟的风气盛行于社会各阶层,鼻烟壶的造型细腻、精致、小巧,形状多为扁圆形。流传到西藏后,不但丰富了西藏鼻烟壶的取材,而且在器形上与本土特色完美结合,形成了粗中带细、刚柔并济的特点,并且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鼻烟除了有吸食的实用性外,鼻烟壶因其珍贵性,代表着身份的象征,同时有着送礼馈赠、争奇斗富乃至官场贿赂的功能。男子腰间常系着鼻烟壶,有的直接系在腰上,有的则颇具讲究,用绸缎专门缝制口袋装鼻烟壶。鼻烟既可清除鼻塞,提神醒脑,又是一种特殊的“名片”。赠送和交换鼻烟壶可以使素不相识的人建立友好的兄弟关系,是表达人们爱好和平心愿的一种方式。
⑷ 玉烟壶的制作历史是怎样的
中国用玉制作壶由来已久,不过古时鼻烟没有传到中国,即使有玉壶,但不作盛烟之用。此前有把玉壶作为酒器的,如司空图的诗句“玉壶买春”就是这样。还有把玉壶作为宫漏的,如李商隐的诗句“玉壶传点咽铜龙”就是如此。还有鲍照的诗句“清如玉壶冰”、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则都是取玉壶高洁之意。由此可见,古时把玉制成壶本来就是很普通的事,这是因为玉质晶莹纯洁,非常适合制成壶。但用玉壶盛放鼻烟,其实是从清代开始的。如果详细考察用玉制作鼻烟壶的年代,则因为以前就已经有玉壶,清代只是改变其用途,并不能说从清代才开始制作,故无法明其究竟。
⑸ 鼻烟壶小巧精致,鼻烟壶对清代美学工艺有哪些研究价值
鼻烟壶以其小巧精致的独特造型、种类繁多的材料和精湛细致的制造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欣赏和展示自己身份的艺术精品。清代以后创作的鼻烟壶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雕刻等技艺于一体。采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镀金、雕瓷、嵌套、艺术作品、外画、内画等精湛工艺,吸收了领域内外各种工艺的优势,是中外文化艺术融合的典型艺术品。
鼻烟壶是由一整块紫水晶雕刻而成,是半透明的。花盆的表面浮雕着花朵、瓜枝和瓜叶。花盆的顶部覆盖着紫色水晶瓜蒂,花盆内附有一个镀铜勺。这款紫水晶鼻烟壶色泽鲜艳,色彩艳丽高贵,比较稀有,做工精致。这是一部非常罕见的优秀作品。鼻烟壶由孔雀石制成,呈扁球形。全身呈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充分体现了孔雀石的天然质地。它有一个雕刻的铜镀金支架,顶部嵌有一个红珊瑚盖,下面有一个鹰嘴勺,底部有一个椭圆形的脚。
⑹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内画艺术起源于什么时期
鼻烟壶内画是我国汉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它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方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变形细画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预制件上画出详细的画面,风格优雅,笔触细腻。据说,嘉庆、道光年间,有一位地方官员到京城述职,并在寺庙里住宿。因为他几乎吸完了鼻烟,所以他用香烟拭子刮去了烟壶里剩下的鼻烟。寺院的一位僧人看到烟斗在壶内壁留下了许多划痕,这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非常线性的,因此他将其扩展到内画壶的艺术中。
总体文艺修养较高,多以传统题材和历史故事为主,色彩简单,结构严谨,给人高雅独特的艺术享受;冀派擅长肖像画,形神兼备。尤其是幼儿游戏画和白子画最能体现冀派画鼻烟壶的艺术特色;鲁派最显着的特点是,它可以用瓷器上的釉色作画,然后烘烤成鼻烟壶的珐琅画,即使装满水也不会损坏;目前,最年轻的派系是广东派系,它以华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而闻名。
⑺ 鼻烟壶是哪来做什么用的,鼻烟又是什么东西做的呢
鼻烟壶指的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
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拓展资料:
鼻烟是发酵烟叶粉末调香而成,以鼻吸用的无烟烟草制品。鼻烟的粗细度、湿润度、色泽、刺激程度及香味,根据配方多种多样。
当代世界鼻烟有1000多种,主要风味有烟草、薄荷、干果、浆果、花、草药、咖啡、酒香、木香、泥土、皮革、麝香、龙涎香等。中国清代将鼻烟风味类型总结为酸、膻、豆、糊、甜五种。白鼻烟是一种特殊的鼻烟类型,特指无烟草成分的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