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案面点小吃制作技法的目录
第一部分 面点制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炉灶与机械设备
一、蒸煮灶
二、烘烤箱
三、多功能搅拌机
四、压面机
五、和面机
六、绞肉机
七、磨浆机
八、磨粉机
九、冷藏箱和冷冻柜
第二节 案具
一、案板
二、洗涤池
三、刀具
四、擀面工具
五、成形模具
六、成熟用具
七、其他用具 第一节 皮坯用料
一、面粉类
二、米类
三、杂粮类
第二节 制馅用料
一、植物原料
二、动物原料
三、调味及辅助原料 第一节 馅心的概念与作用
一、馅心的概念
二、馅心的作用
第二节 馅心的分类与制作
一、馅心的分类
二、馅心的制作 第一节 面臊的概念、作用与分类
一、面臊的概念
二、面臊的作用
三、面臊的分类
第二节 面臊的制作工艺
一、汤面臊一汤菜臊的几种实例
二、干煵面臊的几种实例
三、卤汁面臊的几种实例 第一节 面点的调味
一、调味的概念
二、调味的作用
三、调味的原理
四、面点常见味型
第二节 面点制汤
一、汤的作用
二、汤的种类
三、制汤方法 第一节 面点制作的基本功
一、和面
二、揉面
三、搓条
四、下剂
五、制皮
六、上馅
第二节 面点的成形手法
一、手工成形
二、模具成形 第一节 蒸、煮
一、蒸
二、煮
第二节 煎、炸
一、煎
二、炸
第三节 烤、烙
一、烤
二、烙
第四节 微波加热成熟 第一节 面团的概念、作用及其种类
一、面团的概念
二、面团的作用
三、面团的种类
第二节 水调面团的调制
一、水调面团
第三节 膨松面团的调制
一、膨松面团的概念
二、膨松面团的调制
三、生物膨松面团的种类
四、老面发酵面团扎碱及验碱
五、化学膨松面团
六、物理膨松面团
第四节 油酥面团的调制
一、层酥面团
二、混酥面团
第五节 米及米粉面团的调制
一、米团面团
二、米粉团面团
第六节 其他类面团的调制
一、澄粉面团
二、豆类面团
三、杂粮粉面团
四、果蔬类面团
五、鱼茸、虾茸面团
第二部分 面点小吃制作技法 1. 铜井巷素面
2. 凉面
3. 担担面
4. 宋嫂面
5.豆花面
6. 甜水面
7. 炸酱面
8. 稀卤面
9. 酸菜肉丝面
10. 海味煨面
11. 三鲜支耳面
12. 三鲜烩面
13. 清汤面
14. 红烧牛肉面
15. 大蒜鳝鱼面
16. 番茄煎蛋面
17. 宜宾然面
18. 红油水饺
19. 三鲜饺子
20. 四喜饺
21. 冠顶饺
22. 白菜饺
23.烫面蒸饺
24.南瓜蒸饺
25.三鲜米饺
26. 虾仁蒸饺
27. 鸡汁锅贴
28. 炸三角
29. 清汤抄手
30. 怪味抄手
31. 玻璃烧麦
32. 糯米烧麦
33. 冬瓜烧麦
34. 豆沙包子
35. 佛手包子
36. 寿桃
37. 富油包子
38.回锅肉包子
39. 芽菜包子
40. 芹菜牛肉包
41. 刺猬包子
42. 韩包子
43.豆芽包子
44. 破酥包子
45. 叉烧包子
46.小笼汤包
47. 龙眼包子
48. 鲜肉包子
49.口蘑包子
50.水煎包子
51. 萝卜包子
52. 素菜包子
53. 五珍素包
54. 水晶包
55. 奶油小馒头
56. 菠萝馒头
57. 鸡冠花卷
58. 菊花花卷
59. 如意花卷
60.海棠花卷
61. 玫瑰花卷
62. 红枣油花
63. 三鲜薯仔卷
64. 韭香炸春卷
65. 蛋皮春卷
66. 奶油炸糕
67. 波丝油糕
68. 烫面油糕
69. 椰蓉糕
70. 千层发糕
71. 凉蛋糕
72. 八宝枣糕
73. 油蛋糕
74. 果酱白蜂糕
75. 冰汁水晶凉糕
76. 双色米糕
77. 如意糕
78. 鲜藕丝糕
79. 蛋烘糕
80. 马蹄糕
81. 香麻夹心糕
82. 牛肉焦饼
83. 莲蓉麻饼
84. 鲜花饼
85. 芝麻萝卜饼
86. 火腿薯仔饼
87.玫瑰红苕饼
88. 南瓜饼
89. 火腿南瓜饼
90.枣泥慈姑饼
91. 绿豆粥
92. 龙眼莲枣粥
93. 荷叶粥
94. 八宝粥
95. 腊八粥
96. 皮蛋瘦肉粥
97. 风尾酥
98. 桃酥
99. 荷花酥
100. 玉带酥
101. 龙眼酥
102,. 眉毛酥
103. 咖喱酥角
104. 韭菜酥盒
105. 鸳鸯酥
106. 蛋黄酥
107. 油条
108. 玉兰花
109. 珍珠圆子
110. 叶儿粑
111. 凉滋粑
112. 豆沙麻圆
113. 汤圆
114. 醉八仙
115. 芝麻苕枣
116. 豆沙苕梨
117. 菊花麻花
118. 松果麻花
119. 冰汁杏淖
120.凉粉
㈡ 关于面点名词解释 成形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主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着称于世。春秋战国时,谷物品已有麦、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并已有五谷、九谷、百谷之称。其中麦有大麦、小麦之分,黍、稷、稻也有许多品。谷物加工技术已从杵臼、石磨盆、棒、碓等发展到石磨。随着油料、调味的生产和青铜炊具的使用,当时出现了油炸、蒸制的面点。类似炒盘的青铜炊具则可用以烤烙面点。
㈢ 怎么做面点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其中中式点心品种繁多。在经过数千年点心师们的创新发展,它们的基本形态也丰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几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进的,它们虽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较中国点心来说还是有所不同。
一、点心的形
1.包类主要指各式包子,属于发酵面团。其种类花样极多,根据发酵程度分为大包、小包;根据形状分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笼包等;花式包,如:寿桃包、金鱼包等;无缝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饺类是我国面点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形状有:木鱼形,如水饺,馄饨等;月牙形,如蒸饺、锅贴、水饺等;梳背形,如虾饺等;牛角形如锅贴等;雀头形如小馄饨等;还有其他象形品种,如花式蒸饺等。按其用料分则有:水面饺类,如水饺、蒸饺、锅贴;油面饺类,如:咖喱酥饺、眉毛饺等;其他如澄面饺、玉米面蒸饺、米粉制的红白饺子等。
3.糕类多用米、面粉、鸡蛋等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米粉类的糕有:松质糕,如五色小圆松糕、赤豆猪油松糕等;粘质糕,如猪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发酵糕类,如棉花糕等。面粉类的糕有千层油糕、蜂糖糕等。蛋糕类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还有山药糕、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干果、杂粮、蔬菜等制作的糕。
4.团类团类常与糕并称糕团,一般以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多为球形。品种有:生粉团,如汤团,鸽子圆子等;熟粉团,如双馅团等。其他还有果馅元宵、麻团等品种。
5.卷类用料范围广,品种变化多。品种有:酵面卷,可分为卷花卷,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卷等;折叠卷,如猪爪卷、荷叶卷等;抻切卷,如银丝卷、鸡丝卷等。米(粉)团卷,如:如意芝麻凉卷等。酥皮卷,如榄仁擘酥卷等。饼皮卷,如芝麻鲜奶卷等。其他还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种。
6.饼类饼类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品种之一。根据坯皮的不同可以分为:水面饼,如薄饼、清油饼等;酵面饼类,如黄桥烧饼、酒酿饼等;酥面饼类,如葱油酥饼、苏式月饼等;其他还有米粉制作的煎米饼,蛋面制作的肴肉锅饼,果蔬杂粮制作的荸荠饼、桂花粟饼等。
7.酥类酥类大多为水油面皮酥类。按照表现方式分有:明酥,如鸳鸯酥油、藕丝酥等;暗酥,如双麻酥饼等;半暗酥,如苹果酥等。其他还有桃酥、莲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种。
8.条类主要指面条、米线等长条形的面点。面条类有:酱汁卤面,如担担面、炸酱面、打卤面等;汤面,如清汤面、花色汤面等;炒面,如素炒面、伊府面等;其他还有凉面、焖面、烩面等品种。油条、云南的过桥米线等也属于条类制品。
9.饭类是我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为普通米饭和花式饭两种。普通米饭又分为蒸饭、焖饭等,花式饭则可分为炒饭、盖浇饭、菜饭和八宝饭等。
10.粥类这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为普通粥和花式粥两类。普通粥又分为煮粥和焖粥。花式粥则可分为甜味粥,如绿豆粥、腊八粥等;咸味粥,如鱼片粥、皮蛋粥等。
11.冻类冻类为夏季时令品种,以甜食为主,如西瓜冻、杏仁豆腐等。
12.其他类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点形态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品种如馒头、麻花、粽子、烧卖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
二、面点外形特征
我国面点的造型种类繁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风味流派也会千变万化,造型逼真。但从总体上看,面点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几何形态几何形态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几何形态在面点造型中被大量采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种几何形状制作而成。几何形又可分为单体几何形和组合式几何形。单体几何形如汤圆、藕粉团子的圆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锅饼的长方形;千层油糕的菱形等。立体裱花蛋糕则是由几块大小不一的几何体组合而成,再加上与各种裱花造型的组合,形成美观的立体造型。总体上看这种蛋糕即属于组合式几何形。
2.象形形态它可分为仿植物形和仿动物形。
(1)仿植物形是面点制作中常见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点,讲究形态,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点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制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调制品中的兰花饺、梅花饺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寿桃包、葫芦包等,而船点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苹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萝卜、蚕豆、花生等。
(2)仿动物形这也是较为广泛的一种造型,如酵面中的刺猬包、金鱼包、蝙蝠夹、蝴蝶夹等;水调面点中的蜻蜓饺、燕子饺、知了饺、鸽饺等;船点中就更多了,金鱼、玉兔、雏鸡、青鸟、玉鹅、白猪……这些都是仿动物形面点。
3.自然形态采用较为简易的造型手法使点心通过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规则的形态,如开花馒头,经过蒸制自然“开花”。其他如开口笑、宫廷桃酥、蜂巢蛋黄角、芙蓉珍珠饼等也是在成熟过程中自然成形的。
三、面点形状要求
我国面点的成形从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机器成形3种,但从实际情况看,仍然以手工成形为主,通过面点师灵巧的双手捏塑成各种形状。面点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艺过程都要围绕食用和增进食欲这个目的进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满足人们对饮食的欲望,又能使人们产生美感。但以味美为主的面点,也有具体的形态作为依托。所以面点形状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造型力求简洁自然。我们在制作面点时,要力求简洁、明快,向抽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因为制作面点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观赏;另一方面,过分讲究逼真,费时费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简洁、明快、自然,既能满足食欲,又卫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种繁琐装饰,刻意写实的做法要坚决摈弃。
2.讲求形象生动。我国面点的形,主要表现在面团、坯皮上加以表现,历来面点师们就善于制作形态各异的花卉、鸟兽、鱼虫、瓜果等,增添了面点的感染力和食用价值。面点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面点造型对于题材的选用,要结合时间因素和环境意识,宜采用人们喜闻乐见、形象简洁的物象为佳,如金鱼、白兔、玉鹅、蝴蝶、鸳鸯等。要善于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从生活中去提炼出适合面点造型点的艺术造型。可通过运用省略法、夸张法、变形法、添加法、几何法等手法,既创造出形象生动的面点,又简洁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于装饰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几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征;“金鱼饺”着重对金鱼眼和鱼尾进行夸张则更加形象。“蝴蝶卷”则把蝴蝶身上复杂的图案处理成对称的几何形等,既形象生动又简便易行。
㈣ 求面点制作技术
天津包子原料:面粉5公斤,面肥500克,水2.5公斤,碱适量;猪肥瘦肉(3:7)4公斤,口蘑汤1.2公斤,酱油800克,香油400克,葱花、姜末、味精适量。制法: ①.将面肥用水解开,加面粉和成面团,静置发酵。②将猪肉剁(绞)成肉茸,分3次加入酱油拌匀。然后边搅边加口蘑汤,直至汤加完,肉馅发粘成糊状,再加入葱花、姜末、香油、味精,拌匀成馅。③将发酵好的面团对碱揉匀,搓成长条下成每50克4个的面剂。④将面剂擀成圆形成,抹上馅,捏成圆形包子,上屉用旺火蒸约10分钟即熟。特点:皮薄馅嫩一包浆,鲜香清口顺嘴流汤。山东包子原料:面粉5公斤,面肥500克,水2.5公斤,碱适量;猪五花肉3公斤,白菜5公斤,鹿角菜500克,甜面酱、猪油、香油、葱花、姜末、香菜、盐、味精、胡椒面适量。制法:①将面肥用水解开,加面粉和成面团,静置发酵。②猪肉切成赤豆大小的丁,白菜剁碎挤净水,鹿角菜泡开切成末,香菜切末,然后混合一起加盐、香油等搅拌均匀,最好加葱花拌匀即成馅。③将发好的面团对碱揉匀,搓条下剂(每50克2个),擀成圆成,上馅捏成包子,上屉用旺火蒸约15分钟即熟。特点:肥而不腻,具有山东风味。
扬州三丁包子的制作方法
原料:发酵面团650g,猪肋条肉500g,熟鸡肉100g,鲜笋100g,酱油75g,白糖50g,虾籽5g,
淀粉20g,姜葱米适量。
制法:1、将猪肋条肉洗净焯水,放入汤锅,投入葱、生姜、酒,煮至七成熟,捞出晾凉,改刀成0.7cm见方
的肉丁,将熟鸡肉切成0.8cm的鸡丁,熟笋改刀成0.5cm的笋丁,另将炒锅上火火,放入底油,葱姜
米煸香,倒入三丁加入酱油、白糖、虾籽,加进鸡汤适量,大火煮沸,中火煮至上色入味,改用大火
加入湿淀料勾琉璃芡,上下翻动使三丁充分吸收卤汁,盛起晾凉备用。
2、将面团搓条,摘成12只面剂,用手掌拍成10厘米直径的圆皮,刮上凉透的馅心,左手掌托住皮子,
掌心略凹,左手将包皮平托于胸前,右手拇指与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32个皱褶;用右手的中指与
拇指捏住起皱褶的皮子边缘,每次捏褶子时,拇指和中指捏拢,不要分开;拇指与食指略微向外拉一
拉,使包子最后形成“颈项”,如鲫鱼嘴,放放笼内醒一会儿,置于笼锅,蒸约12分钟即可,待皮
子不粘手,即至嘴内略汪出卤汁即可出笼。
特点:皮子吸时了馅心的卤汁,松软鲜美。馅心软硬相应,咸中带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腻,包子造型美观
,是维扬点心的代表品种。
玉米窝窝头的玉米馒头的制作方法(图片)
玉米窝窝头
原料:玉米粉500克,糯米粉50克。
调料:白糖50克,热水。
制作方法:将玉米面、糯米粉用热水加白糖和匀揉成面团,下剂后用手捏成窝窝形状,上笼蒸熟即成。
风味特色:玉米香味浓郁,甜香软糯。
技术要领:玉米粉要选用糯玉米制作的粉。
玉米馒头
主料:玉米粉、面粉、糖、酵母
做法:将面粉.玉米粉.糖.还有酵母揉成面团,发酵2个小时,然后揉成馒头放在蒸锅里在发酵十分钟,点火,水开后蒸10分钟即可。
备注 :高梁粉、黑米粉、荞麦粉都可以类似的做法做成馒头,香味淳朴、风味独具。
教你蒸馒头
1、蒸馒头怎样才能不粘屉布:馒头蒸熟后不要急于卸屉。先把笼屉上盖揭开,继续蒸3~5分钟。待最上面一屉馒头很快干结后,卸屉翻扣案板上,取下屉布。这样,馒头既不粘屉布,也不粘案板。稍等1分钟再卸第二屉,如是依次卸完。
2、发面的最佳温度:发面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度。面团在这个温度下,2~3小时便可发酵成功。为了达到这个温度,根据气候的变化,发面用水的温度可作适当调整: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度左右的温水;冬季可用60~70度热水和面,盖上湿布,放置在比较暖和的地方。
3、发面酸碱度的检测:面团发酵以后,必须对入适量碱液,揉匀。可用以下方法来检测其酸碱度:
(1) 拍。用手拍面团,如果听到“嘭嘭”声,说明酸碱度合适;如果听到“空空”声,说明碱放少了;如果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说明碱放多了。
(2) 看。切开面团来看,如剖面有分布均匀的芝麻粒大小的孔,说明碱放得合适;如出现的孔小,呈细长条形,面团颜色发黄,说明碱放多了;如出现不均匀的大孔,面团颜色发暗,说明碱放少了。
(3) 嗅。扒开面团嗅味,如有酸味,说明碱放少了;如有碱味,说明碱放多了;如只闻到面团的香味,说明碱放得正合适。
(4) 抓。手抓面团,如面团发沉,无弹性,说明碱放多了;如不发粘,也不发沉,而且有一定弹性,说明碱放得正好。
(5) 尝。将揉好碱液的面团揪下一丁点儿放入口中尝味,如有酸味说明碱放少了;如有碱涩味,说明碱放多了;如果觉得有甜味,就是碱放得合适。
美味的饺子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首先要把面发好,说到发面,就要掌握好和面的技术,一般来说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发面的引子泡好,与面一起和,面发的时间与季节有关系,一般来说,天气越冷,用的时间越长。在摄氏20度下,一般需要2个小时。注:用温水和面,蒸出来的馒头和包子比较软和。老人孩子都喜欢。看面发酵最简单方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来那就证明面发好了。
第二、要做好馅儿:对包子来说,做馅是有技术的了,制作过程如下:
1、把馅的主料做好,如肉馅或素馅,肉馅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酱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养至少一个小时;
2、辅馅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凉干,再来切好,放在一边,等待使用;
第三、伴馅:把上述的馅伴起来,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调味品调好,放入的食盐要适中,这时馅就做好了;
第四、把炉火调整好,蒸锅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后放入;
第五、包包也有技术,要皮薄,一两能包10个,一个包上的皱褶有20个,这样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包子与包子间要有适度的间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
第六,要旺火,蒸15分钟后启笼,再稍凉一会儿。
七:开吃,不过不要撑着啊
㈤ 面点工艺学啊
1水调性面团,是指不经过发酵而用水与面粉直接拌和、揉搓而成的面团。
2、影响面坯物理性质的原料因素糖 、油脂 、蛋、盐、碱。
3、搅和法:先将面粉倒入盆中,然后左手浇水,右手拿擀面杖搅和,边浇边搅,使其吃水均匀,搅匀成团。
4、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5、手工和面的手法一般可分为抄拌法、调和法、搅和法三种。
6、面点工艺学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技艺学科。
7、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8、手工调制面坯法,是指通过和面、揉面这两项基础操作,调制出适合各类面点所需要的面坯的方法。
9、拍皮刀:刀身一般是用不锈钢制成,刀柄是木制,表面光滑,刀口不利,是拍虾饺皮的专用刀
10、点心是用各种粮食、豆类、果品、鱼、虾、肉类、根、茎、菜类为原料,配以各种馅料而制成的作品。
11、和面的标准是:软硬适度、不夹生、不伤水,符合面坯工艺性能要求,达到“三光”。
12、酵母菌在25-28℃的温度为宜,30℃的温度活力最大,酵母菌在15℃以下的温度繁殖缓慢,0℃以下温度失去活动能力。
13、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14、点心是利用各种粉料调制成粉团,包上馅料的食品。
15、面粉中的淀粉含量最多,约60%~70%。淀粉粒不溶于冷水,在常温条件下基本没有变化,吸水率和膨胀性很低。
16、广式点心讲究形态、花色、色泽,使用原料广泛,皮薄馅多,馅心多种多样,制作工艺精,味道清、淡、鲜、滑,成品精小雅致。
17、点心的分类:常年点心、四季点心、星期点心、节日点心、点心餐、宴席点心和旅游点心 。
18、冷水面团:<30℃.质地硬实,筋力足,韧性强,拉力大。
19、面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干凝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吸水溶胀变成湿凝胶后就不再吸水。
20、化学膨松面坯的特点:面点膨松、酥脆、多孔。常用于高糖、高油的面团膨松。
21、白砂糖一般按期结晶颗粒大小可分为 粗砂、中砂、细砂三种。
22、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少量矿物质。
23、机制调制面坯时,从内在的变化和外观形态的改变看,可分为拌和阶段、吸水阶段、结合阶段,是属于正常的搅拌阶段。过度阶段 和破坏阶段是不正常的搅拌阶段。
24、生物膨松面坯是指采用生物膨松法调制而成的面坯。
25、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6、面粉的特性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我国各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幅度不同。
27、烹制肉馅的工作较复杂,制作过程常有爆、煨、焖、滚几种方法。
28、标准面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精面粉。
29、蛋白通过高速搅拌,蛋白薄膜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形成泡沫,受表面张力的影响,泡沫成为球形。
30、麦芽糖属于双糖,不能为酵母直接利用。
31.擀皮是制皮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技术也软强,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32、发酵时间长,面坯质量差,酸度大;发酵时间短,产气不足。
33、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34、提褶类:馅心较大,包捏时为提褶成圆形,馅心要放到中心。
35、发酵粉类膨松面坯,和面时注意手法,防止“泻油”及面团起筯,不能多擦。
36、在面坯中,如缺乏糖类,酵母菌就不能繁殖,发酵作用也就停止进行。
37、调制面坯的作用是形成适合各类面点所要求的不同性质的面坯。
38、糖溶解度大,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调粉时,糖会迅速夺取面坯中的水分,从而限制了蛋白质吸水和面筯的形成。
39、用酵种发酵时,因酵种含有杂菌,可使酵面产生酸度,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施碱量:以面坯发酵程度而定,同时也受季节温度的影响。
40、和面在面点中的作用,首先是改变原料的物理性。
41、蛋白质具有胶体的一般性质,其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
42、蛋黄中含有许多磷脂,磷脂具有亲油和亲水重要性。
43、粘米粉特点是无筯、较竖实、发酵力强、遇冷水和加温后也没有黏韧性。
44、麦芽糖,是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制成。
45、面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水份,还有少量维生素和酶类。
46、面筯的物理特性是延伸性、韧性、弹性、可塑性。
47、京式面点馅心注重咸鲜口味。苏式面点馅心口味浓、卤多味美容。
广式面点馅心口味清淡,具有鲜、爽、滑、嫩、香等特点。
48写出糖在点心制品中的作用。
答:1、使制成品具有甜味并提高营养价值;
2、面团中提供酵母生活和繁殖的营养物质;
3、增强制品的色泽和香味;
4、调节面团中面筯的胀润度;
5、改进成品的组织状态;
6、抑制;
49、生物膨松面坯是因面坯中酵母菌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面坯产生孔洞,变得疏松、柔软、多孔,制成的面点体积膨大、形态饱满、口感松软、营养丰富
50、淀粉是多糖类的一种,是无定形的物质,它不溶于冷水,没有甜味。淀粉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51、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2、面团发酵时,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可供酵母利用的糖,促进发酵作用,蛋白质分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提高制品的色、香、味;而脂肪酶却可以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等,使脂肪容易酸败。
53、馅的种类一般分为咸、甜两大类。生馅、熟馅、甜馅三大种。
因为皮是解决色和型,而馅主要是解决味和香。点心的色、型好固然引起食欲,馅做到适当之外。一般以稍有粘连性,凝固性,湿而不泻,干而不硬为好。这样才能对点心皮起到一定的支承作用。
54、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
55、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56、写出馅心的作用
答:(1)体现面点的口味。(2)美化面点的形态。(3)形成面点制品的特色:各种包馅面点的特色,与所用胚料、成形加工、熟制方法有关,但所用馅心往往起关键作用。(4)增加面点的花色品种
57、大开酥与小开酥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答:大开酥即多层酥,它是多层摺叠而成。小开酥是独件包油心,独件开酥皮包馅做成坯体。具皮面光亮,层次清析操作容易,但流程慢;大开酥流程快,如果是操作水油酥皮(油心油量低),酥皮容易干裂影响成品美观度。开酥皮时注意,水油皮或水皮要有筯韧性,油心要滑而有粘(水油酥皮的酥心是滑而不散),两者的软硬度要适合,才能互相结合。
58、说出馅料制作中“滚”作用,及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答:是将原料用沸水滚热,至成熟的程度,再按不同馅料的要求,起到配合烹调的作用。鲜笋肉,质硬带脆。要把笋肉加工精细是有困难的,便应先用开水滚熟,使其肉质由硬变软,就可以随着刀工的运用加工成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细笋或形象美观的笋花。在烹制馅之前,必须再用开水滚它一段时间,在这加热过程中,使细笋本身所含水份得到排除,同时也使笋肉含有的弱酸得到分解出来,笋肉就变得较为纯软,加工时不致爆裂,在制馅时,笋肉本身就容易入味。这就是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59、酵种面坯施碱的目的与作用及过程
答: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利用酸碱中和产生气体和水。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
60、化学膨松剂加入面团,熟制时加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使制品内部结构产生多孔性组织,达到膨大酥松的目的。
61、面筯蛋白质吸水后的胀润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最大胀润度为30℃。当水温继续升高时,情况则发生变化。当水温升高至60~70 ℃时,蛋白质就开始热变性,这种变性作用使面坯中的面筯质受到破坏,面坯的延伸性、弹性减退,吸水率降低,只有黏度稍有增加。蛋白质的热变性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强,温度越高,变性越大,面坯的筯力和亲水性更加衰退。
62、面点的选料精细、花样繁多。试分析要按原料产地、原料部位选择
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土壤及农艺条件不同,因此同一种原料因产地不同而差异很大。如粳米发糕,宜选用江西九江的油大米,糕粉宜选用湖北粳米。原料部位不同,品质差别也很大,面点制作时要选择适当的部位。如馅心制作,猪肉馅要选用夹心肉,因其粘性大,吸水量较强;制作鸡肉馅应选用鸡脯肉;猪油丁馅选用板油;牛、羊肉馅应选用肥嫩而无筯络的部位。
63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64制皮:很多品种都要制皮,以便于上馅和成形,是制作面点制品的基本功之一。、
65、搓条后,放在操作台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从剂条上面四指向下一挖,就挖出一个剂子。
㈥ 面点造型手段和形式有哪些
中国面点品种丰富多样,真可谓是鲜艳多彩,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类型。
按成形的程序来分,面点可分为三类:
一是先预制成形后烹制成熟,绝大多数糕点、饺子等都是采用此法,包馅心后即成形状;
二是边加热边成形,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
三是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形,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卷、年糕等。
按成形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
按制品完成的形态来分,可分为饭、粥、糕、团、饼、粉、条、包、饺、羹、冻等;按造型风格来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
按体态分,可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
按色调来分,可分为淡素型(如白色类包饺、水晶类冻糕等)和有色型(如苏式船点、四喜饺等);
按造型的特征来分,可分为圆形(大圆形、小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三角形等;
按造型品类分量来分,可分为整型(如“苏州艺术糕团”)、散型(大葱油饼改刀散装)、单个型、组合型(如“百花争艳”“鸳鸯戏水” )等。
㈦ 中式面点的100种做法
一、酵母馒头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5克、改良剂1克、泡打粉5克、水300克。
做法:1、把泡打粉和改良剂放面里搅拌均匀,扒窝、放酵母、水搅拌均匀和成有筋力的面团,醒15分钟。
2、搓条,下剂8个,揉成馒头,再醒10分钟,凉水下锅蒸18分钟。
附:化学膨松剂
1、膨松法:矾是能是成品酥松,膨大的物剂均可,成为膨松法。
2、泡打粉学名速发粉。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在潮湿或热空气中缓缓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3、臭粉学名碳酸氢铵,外来名阿摩尼亚粉,遇热分解二氧化碳和氢气。
4、发酵粉,又称泡打粉、焙粉、发粉,属于符合膨松剂遇冷水即产生二氧化碳。
5、矾,碱,盐配制在一起使用,明矾-硫酸钾铝,碱-碳酸钠,盐-氯化钠。面点的100种做法
二、奶香花卷
原料:面粉500克、酵母5克、泡打粉5克、奶200克、糖50克、水100克
做法:
1、把泡打粉放入面粉中搅拌均匀,酵母、糖、奶、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合成面坯醒10分钟。
2、搓条,抹油,盘成画卷坯。
盐的作用:分类:粗盐、洗涤盐、再制盐
作用:
1、可改变面筋的物理性质,增加筋性,如拉面。
2、盐的渗透压作用,可使主坯组织结构变得细腻,洁白。
3、盐可促进或抑制酵母的繁殖,达到调节主坯发酵的作用。
面坯水调面坯:
1、冷水30度,白、硬、筋力大。
2、温水60-55度,三生面、半生面。
3、热水100度、色深软糯,无筋力。改良剂:起到馒头孔大的作用
酵母:1、摄氏0-0度静止。2、摄氏30-60度活跃。3、摄氏60度以上死亡。
泡打粉:属于膨松剂,60度以上开始活跃。
三、吊炉饼
原料:高筋面粉500克、鸡蛋1个、豆油25克、盐5克、水290克。
做法:
1、蛋、盐放在盆内搅拌均匀盐融化,倒入面粉炒拌成面梭子,用手带少许凉水扎成有筋力的面团醒20分钟。
2、将面团搓成长条,分八个剂子,团成椭圆型稍醒(油案)盖上塑料膜。
3、油案上抹少许油,将剂子揉成长方形,双手拿起,轻轻摔两下,如一张薄纸,抹油,左右提起成自然褶的条状,右手拿另一端双手伸长,盘成饼坯,把剂子头掖在边缘下,双手推成厚1.2厘米的圆饼。
4、电饼铛180-200度宽油烙。
特点:外焦里软,酥香适口,现烙现吃。
四、发面糖饼
原料:面粉500克,泡打粉5克,酵母粉5克,改良剂1克,水300克。
做法:
1、和面发酸酵面团(软点)不用发太大。
2、拌馅。
3、面团取出放案上,直接杆成32毫米厚的长方形大片,刷油,洒粉,从上往下卷,揪成8个剂子,封上合一起,杆圆片包馅,收严剂口杆饼,放入方盘里醒20分钟,160-180度盖严盖子烙。
五、五香饼
原料:同发面糖饼辅料:五香粉、盐、味精、油、芝麻。
做法:同发面糖饼发面,杆大片,抹辅料,卷柱,揪剂收口和一起,按扁,可杆长圆形。
六、大碱馒头
原料:面粉500克,老肥150克,水250克,碱2-5克,小苏打1-2克。
做法:
1、把老肥用温水抓开,倒入扒窝的面粉中调匀,揉匀,发酵(不超过12小时),一般晚上发早上制作。2、将发起的面团放案上,双手摊开,中间放碱水,揉搓后放水,小苏打水搓匀,验碱稍醒。
3、面搓条,分八个剂子,肉馒头坯,醒20分钟,先用中火后在用大火蒸制20分钟。
4、老肥,又称老种、酵种,是含有酵母菌的面团,有酸味。
5、验碱法:正常嗅,掰开看,切开,蜂窝,麻粒大,听嘭嘭声,空而虚,抓,有弹性,不粘手。碱小有酸味,蜂窝水不均匀,扑扑的空声,无筋力粘手。碱大有碱味,蜂窝细小紧密,啪啪实声劲大易断。
㈧ 面点的品种及做法
海鲜点心做法
饼胚用料:
高筋粉 50%
低筋粉 50%
食 盐 1.8
起酥油 9
"银谷"SP蛋糕油 5
清 水 53
包入油 55
馅料用料:
切碎的大葱 2颗
红辣椒 1只
茴香 200g
黄奶油 15g
白酒 100g
玉米淀粉 45g
鱼汤或浓汤 100g
奶油 180g
虾仁 400g
盐 5g
胡椒粉 3g
产品制法
--------------------------------------------------------------------------------
饼胚制法:
1、水面团的和制
首先将面粉过筛,在案板上开窝,加入盐、糖、面团内油和水一起和匀,充分擦至起筋,可用压面机。在用湿布盖上让它松弛15分钟左右可用于包油。
2、包油方法
包油方法有许多种,下面介绍最常用的一种。
将面团滚圆,用刀在上面割上一个"十"字形裂口,深度为面团高度的1/2,再用面棍把四个角往外擀,使面团中间厚四周薄,然后在把油也压成四方形,放入,将四个角叠回,再松弛20分钟,最好放入10-20℃的冰箱松弛,这样就完成了包油。
3、折叠方法
折叠方法可以采用三折或四折,但不是折叠的次数多,产品层次就越多。
方法是:将以包油的面团放在撒有干粉的案台上,用面棍从中央向两边赶开,用力要均匀,擀成长方形面块,扫除面上的干粉,这样可以将它往回叠,如三折或四折,叠好后放入冰箱松弛,再拿出重复两到三次则可。
4、整形
将松弛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台上,擀开,按需要的厚薄,然后切割(需用很锋利的刀)成需要的大小。
馅料做法:
1. 在煎锅中加热黄油,放入葱、红椒和茴香翻炒,淋入白酒,放入香料。
2. 将玉米淀粉、鱼汤和奶油混合后倒入菜料中,用小火加热3分钟。
3. 放入虾仁,加入盐和胡椒粉,炒熟后盛在千层酥面块上,然后进炉烘烤。
蛋饼
南通的油饼是一种较受欢迎的大众化点心。它是用发酵面煎制的一种饼,而不是北方的油炸饼。此饼不是常年供应,一般是在天气暖后开始上市。
油饼的制作,取料简单,操作方便,即制即售,吃口松香,颇为可口。
原料:面粉500克,盐7.5克,老酵面125克,素油50克,碱25克。
制法:
1、将面粉加水,与老酵调制成面团,待发酵后加入碱面揉匀,再加入细盐揉匀。
2、将平锅上火,放少许油,面团搓条成50克大小的饼坯,放在平锅上,用手指按压,使其变薄成圆饼形。待饼底起壳成淡黄色时,翻个身再煎另一面。加油使两面煎熟后,即可出锅。
如果在制坯时,饼中加入少许葱花、味精煎制,那叫葱花油饼,趁热吃葱香浓郁。松软可口。另外,饼的一面用鸡蛋煎制,即蛋饼。
注意:煎制时锅中油量不宜太多,火侯不宜太大,宜用中火,六成油温(160摄氏度~180摄氏度)较为适宜,过高容易焦糊,过低难以成熟。
火饺
火饺,是南通传统的小吃,其制作比较简单。因制作时要求用正烧着的沸水,炸时用旺火热油,成品同饺子相似,故称火饺。
火饺的制作方法同水饺基本相同,只是和面时用不同的水温,故形成两种不同的面团。水饺是冷水面团。火饺是热水面团。成熟方法也不相同,前者是水煮,后者是油炸,从而产生不同的风味。火饺的特点是:外菜美观,色泽金黄,外香脆,内软糯,馅心鲜嫩,富有卤汁,滋味鲜美。
原料:面粉500克,鲜肉茸500克,生姜、葱米、绍酒、味精、酱油、糖、盐各适量,素油1000克,(实耗100克)。
制法:
1、将面粉倒入桶内,倒入正烧着的沸水,用木棍子迅速搅拌均匀成块。然后,倒在案板上,洒上冷水,分成小块。使之散出面团中热气,再揉成团,用湿面布盖着待用。
2、将鲜肉茸放入大碗内,加入酱油拌匀,再放入水、生姜、绍酒、白糖、盐,搅拌上劲,最后加入味精、葱花,拌和均匀即成。有时可加入皮冻。
3、将面团搓条,下一两三只的剂子,擀成圆皮,包入馅心,对折成半圆形,用手捏出花纹,成火饺子的生坯。4、锅上火烧热,倒入素油。油温升到八成热时,再复炸,使之色泽金黄,外壳起泡,捞出沥油,装盘。
火饺的馅心,一般都是鲜肉馅,但根据季节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如韭菜上市时,可放少量韭菜末,吃在嘴里脆而香,别具特色,另外,还可以用五仁豆沙等甜馅包制,但不如咸味火饺受大家的欢迎。
注意:
1、烫面时一定要用正烧着的沸水,正确掌握好吃水量,搅拌要迅速,特别是在冬季,面要烫熟。否则,糯性大,吃口粘牙,达不到制品要求。
2、烫好的面要使热气散尽凉透,才能把面团揉匀,但又不能多揉,防止增劲。否则,成品结皮,表面粗糙,开裂、严重影响成品质量。
3、炸制火饺时,要控制油温,不要太高,要用温油养熟,否则出现外焦内不熟的现象。
缸片
缸片又叫“斜角儿”,是南通一带的经济小吃,属烧饼一类。因成熟工具是缸炉,且外菜呈菱形,成品分两片,所以南通地区称之为缸片。缸片的用料与制作同烧饼有所不同,风味亦有区别,其他地方很少见。
缸片的特点是:色泽金黄,外壳香脆,里层绵软,经济实惠,香咸可口。
原料:面粉500克,面肥125克,芝麻25克,细盐7.5克,素油20克,饴糖10克,碱面20克。
制法:
1、将面粉加热水,与面肥调合成酵面,加适量的碱面揉匀。
2、兑好碱的面团,搓成长条,按扁,擀成长方块薄片,刷上素油,撒匀细盐。然后将面片的两边三分之一向中间叠齐成三层,再擀成6.5厘米宽的薄片,一面刷上一层饴糖,撒上芝麻(炒熟),改刀成菱形块,正面朝下,放在案板上,将反面用手轻轻地拍点水成缸片的生坯,待用。
3、把缸片生坯逐个反贴在缸炉的壁上,烤至鼓起,呈金黄色,用火剪轻轻取出炉即可。
刚出炉的缸片,软、香、冒着热气,若卷上油条吃,滋味更佳。还有些老吃客,在热缸片中夹上几片酱姜片,佐麻油吃,则更别有一番风味。
注意:
1、烫面时要掌握水的温度,水温太高,成品吃口太糯不松。水温太低,烤时,不易贴上炉。最佳水温为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
2、烤制时要控制炉中的火力,一般使用小火慢慢烤熟。火大了会出现面焦内不熟现象。
缸片有咸味的,还有甜味的。咸味的中间还可夹葱花。
切面
南通跳面,又叫“切面”或“小刀面”。由于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时,韧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种不同的浇头。佐以酱油、猪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别可口,南通跳面,作为面点上品,载誉已久。
跳面的制方法:
原料:面粉350克,鸡蛋2只,精盐10克,鸡汤750克,干淀粉40克,味精5克,猪油30克。
制法:将面粉倒上案板,中间扒一小塘。鸡蛋打入碗内,调成蛋液倒进塘内,加精盐4克,味精2克,清水100克和成面团,反复搓揉至光滑上劲,用湿布掩盖,饱饧置片刻。
在案板上撒干淀粉,将饧过的面团用擀杖按扁,然后卷起擀制,如此成一条条的,撒上淀粉,抖撒在案板上。
水锅上火,待水烧沸,撒下面条稍煮,待面条浮于水面时,下冷水再煮沸,取大碗4只,碗内放盐、猪油、味精、用鸡汤冲开,然后将煮熟的面条均匀捞出放碗内,叉成梳子状即成,倘若用大排、雪菜肉丝、鸡蛋等盖浇,味道更佳。
熟食面点的制作方法:
熟食可分为冷熟食、热熟食和包装熟食。冷熟食,它包括保鲜香肠切片、风味凉拌菜(湖南、四川、朝鲜)、酱肉、寿司;热熟食:它包括主食面点、烧烤类、油炸类、卤水类、小炒快餐;包装熟食,它包括香肠、豆制品、酱肉、凉拌等。由于熟食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加工程序复杂。现仅将熟食中面点的分类和制作工艺介绍如下。
一、面点的分类
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
二、面点的工艺流程
1.选择原材料
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
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
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
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
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
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
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
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
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
2.调制面团
(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
(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
3.成型预加工
(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
(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
(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
(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
(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
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
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
4.加热熟制
面点通过包捏成型后,进行最后的熟制工序。熟制工序就是把生的半成品通过各种方法加热,使其在一定的温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成为色、香、味、形俱佳的熟食品的过程。面点熟制的主要方法有:
(1)煮:煮制之法,是面点制作中最简便,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是把成形的生坯,投入水锅中,利用水受热后产生的温度对流作用,使制品成熟。
(2)蒸:蒸是把制品生坯放在笼屉(或蒸箱)内,用蒸汽传导热的方法使制品成熟。
(3)炸:炸是将制作成形的面点生坯,放入一定温度的油内,利用油的热量使之成熟的一种方法。炸制法是用大锅满油加热,将制品全部浸泡在油内,并使制品在锅内有充分活动的余地。油烧热后,制品逐个下锅,炸匀炸熟,一般呈金黄色,即可出锅。
(4)煎:煎是用煎锅少量油或水的传热使制品成熟的方法。煎锅大多为平底锅,其用油量多少,视品种需要而定。一般以在锅底平抹薄薄一层为限,有的品种需油量较多,但以不超过制品厚度一半为宜。
(5)烤:烤又叫烘,它是利用烘烤炉内的高温,
即热空气传热使面点成熟的一种方法。一般烤炉的炉温都在200℃—250℃之间,最高的达300℃,炉内高温的作用,可使制成品外表层呈金黄色,富有弹性和疏松性,达到香酥可口的效果。
(6)烙:烙是把成形的生坯,摆放在平锅内,架在炉火上,通过金属传导热量使制品成熟的一种方法。烙的特点是热量直接来自温度较高的锅底,金属锅底受热较高,将制品放在上面,两面反复烙制成熟。一般烙制的温度在180℃左右,通过锅底热量成熟的烙制品具有皮面香脆,内里柔软,呈类似虎皮的黄褐色(刷油的金黄色)等特点。
(7)复加热法:我国面点种类繁杂,熟制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上述这些单加热法以外,还有许多面点需要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加热过程。这种经过几种熟制方法制作的称为复加热法,又称综合熟制法。它与上述单加热法不同之处,就是在成熟过程中往往要多种熟制方法配合使用,基本上与复杂的菜肴烹调相同。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即为蒸或煮成半成品后,再经煎、炸或烤制成熟的品种。如油炸包、伊府面、烤馒头等。
第二类,即是将蒸、煮、烙成半成品后,再加调味配料烹制成熟的面点品种。如蒸拌面、炒面、烩饼等,这些方法已与莱肴烹调结合在一起,变化也很多,需要有一定的烹调技术才能掌握。
㈨ 中式面点中的包制方法有什么请详细举例说明。
有以下几种。
大包:一手托皮,手指稍向上弯曲,使皮在手中呈凹形,便于落馅;一手用馅匙上馅,稍按实,然后将四边拎起,拢向中间,包住收口,掐掉剂头,成为无缝的蛋形、圆形、腰圆形等。包口要捏紧,皮子厚薄要均匀,切成上下左右厚度相等。
馅饼:馅饼方法。包大包基本相同,只是在包好以后,用手掌按压成厚薄均匀扁圆的饼形。
烧麦:托皮、上馅与大包相同,上馅后将皮子四周朝上托到馅料以上,用虎口将靠近收口处稍稍挤紧成为石榴形,但不要封口,要能在口上见到馅心。
馄饨:包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小馄饨包法(又叫撮形包法):一手拿一叠皮子.一手拿筷子头挑点馅心沾在皮子的一头或一角,并顺势朝内卷两卷,抽出筷子,将两头沾在一起即成。另一种方法是:将肉馅抹在皮子的中间,连续对折两次,再将一头靠里一面涂点水(或肉泥),与对称的另一头的里层黏合起来,即形成蝴蝶形馄饨(又叫大馄饨)。
汤团:将米粉面团下剂、搓圆,捏成圆窝形,包人馅心,收严剂口,掐去剂头,再搓成圆形或腰圆形即可。
春卷:把制好的春卷皮,平放在案板上,打入馅心放在皮的中下部成长条形,将下侧的皮向上叠盖在馅心上,两头往里叠,再将上侧的皮向下叠盖在皮上,叠时均抹一点面黏住,成为长条形(一般规格为长10厘米、宽3厘米左右)即可。
粽子:有三角形、四角形、菱角形等。菱角形的包法是:先把两张棕叶合在起,扭成锥形筒子,灌进江米,然后包成菱角形即可;三角形也是把粽叶扭成锥形筒子,灌进江米,粽叶折上包好即成;四角形粽,是先把两张粽叶的箭头对称,各叠分之二,折成三角形,放入江米,理成长形,并将没有折完的棕叶往上推。与此同时,把下边的两角折好,再折上边第四角,先用细绳把头部两角处绕紧两圈,移向中间绕两圈,再将粽子掉头绕两圈,两头绳子碰拢,合在一起一转,绕里塞进,从另一头拉出拉紧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