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正确施用生物有机菌肥
怎样正确施用生物有机菌肥
一、适墒施肥 在天气长期干旱的环境下,不宜强行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待到雨后墒情适中时再施.适合墒情的标准是:田间土壤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二、适量施肥 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各个企业的生产标准是不同的,施用时,既要看肥料配方的养分含量,又要看土壤的质地与肥力来确定施用量,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用量在50公斤左右,土质差、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多用,反之酌减. 三、混合施用 生物有机复合肥有通用型和专用型,为了体现速效与长效,应与速效化肥混合施用,特别是与高含量的复合肥混配施用效果最好.区别不同作物还可另配施钾、硼、锌等大量与微量元素肥料,这样效果更佳.
2. 生物菌肥(怎样使用才能增产增收)生物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3. 菌肥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1)有效期。
存放时间超过有效期的微生物肥料不宜使用。
(2)温度。
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效果较差。同时还应掌握固氮菌最适温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
(3)地点。
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锈水来源于高硫煤层、硫铁矿、铅锌矿等富含金属硫化矿物的矿层或矿体,其内溶有较浓的硫酸亚铁和硫酸,因硫酸亚铁易被氧化产生褐铁矿将其流动通道染上锈色而得名。被锈水严重污染的河流和农田分别称为锈水河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对于翻浆(春暖解冻时土壤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会好些。
(4)菌数。
有效活菌数达不到标准的微生物肥料不能购买,国家规定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颗粒1亿/克),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
(5)时间。
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6)混合。
应注意,不应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
(7)用量。
对于已多年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不能大量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
4. 生物肥料(菌肥)如何使用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5. 生物菌肥,究竟该如何施用才合理
微生物菌肥是活体肥料,主要是依赖大量有益微生物发挥生命活力,在其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情况下,不断进行物质转化而展现其效益。施用生物菌肥方法要比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质肥料的要求严格,微生物肥料在施用上要注意一下几个事项:
总之,在应用微生物肥料之前,要先检验土壤的环境条件,若有不足时应做好土壤改良,施用后要先做好土壤管理,以确保施进去的有益菌能旺盛的繁殖。
6. 生物菌肥有效果吗怎样施肥能够发挥它的效果
个人认为生物菌肥有效果。生物菌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做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我觉得按照以下几个方式使用这种“菌肥”能够发挥它的效果:
1.菌肥要深施。如果大家心细的话会发现,生物菌肥的包装袋都是不透光的,很多菌肥包装袋里面还有一层银白色的涂层,这就说明在施菌肥时尽量避光。既然是避光,就不能表施了,表施见光影响活性。所以,菌肥要深施。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也是个关键,一般来说使用菌肥的土壤的水分含量控制在65%一下。水分含量高,土壤的通透性差,影响菌肥的活性。而且水分超过70%的话也不适合施肥等农机措施的作业啊。
以上是我对生物菌肥使用的方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7. 施用生物菌肥需要注意什么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8. 菌肥怎么使用效果最好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益菌和有机质的肥料,由于这种新型肥料功能多样,无毒无污染,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尤其在瓜果、蔬菜、果树、花卉等作物上使用广泛。但是微生物菌肥是一种特殊的肥料,与普通肥料在使用方法上有许多不同,只有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识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一种含有几十种活的有益菌新型肥料。也被称为第三代肥料。它用现代生物工程即国际先进工艺生产的生物产品。是一种低碳、纯天然、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有机微生物菌肥,由于这种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多种有益菌,具有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同时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大量的有益菌在土壤中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可阻止病原菌入侵作物,减少植物的病虫害发生,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多种功能。
主要作用
(1)改良土壤结构。微生物菌肥中含有多达几十种有益菌,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能有效分解土壤中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从而达到疏松土壤、保肥、保水、透气性好的效果。
(2)提高养分利用率: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不仅能补充土壤中缺乏的有机质,有效调节土壤PH,通过有益菌分解为可溶于水的有机质,能与土壤中的氮,磷、钾、钙、镁、等多种养分离子结合,形成螯合态和络合态的有机物,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促进氮、磷、钾、钙、镁、硼等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据在多种作物上试验,减少化肥用量30%~60%。
(3)预防病虫害:大量有益菌利用有机质在土壤中快速繁殖,很快成为优势菌,阻止其他病菌的繁殖,同时这些有益菌在繁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酶和溶菌物质,杀灭土壤中的病菌,有效保护作物不被病菌侵染,预防病害的发生。
(4)提高产量和品质:微生物菌肥能改善土壤结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利用率,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瓜果着色度,口感好,甜度高,增花保果,促进早熟,改善果实品质。据在多种作物上试验,增产可达20%~60%。
(5)无毒无污染:微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和有益菌,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是生产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首选肥料。
适用范围
微生物菌肥可广泛用于茄子、番茄、辣椒等蔬菜类,黄瓜、西瓜、甜瓜、苦瓜、南瓜等瓜果类,苹果、梨、桃、樱桃、葡萄等果树类以及药材花卉和粮、棉、油、花卉、苗木等各种作物。
使用方法
微生物菌肥是一种活的有益菌肥料,必须满足有益菌繁殖的环境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出微生物菌肥的优势,达到杀菌治病,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1)做底肥:在作物播种前,一般每亩用30~40公斤,将微生物菌肥与农家肥、化肥或细土混均后沟施、穴施、撒施,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2)蘸根或灌根:对于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等育苗移栽的作物,可在移栽时,每亩用微生物菌肥10~20公斤,兑水3~4倍,进行蘸根或栽后灌于根部,可有效保护根系,阻止病菌侵染,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3)做冲施肥:在作物生长发育期,可用易溶于水的微生物菌肥15~30公斤与化肥混合,用适量水稀释后灌溉时随水冲施,不仅能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还能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9. 生物菌肥怎么施用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10. 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有机肥施肥方式完整指南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时,将有机肥均匀施入,随着翻地将肥料翻入土中,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于其均匀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触根系从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这势必造成多余的浪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也容易产生土壤障碍。因此该方法比适合于种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机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两种。土壤深施一般将有机肥施在根系密集层附近,施后覆土,以免造成养分挥发损失。根外追肥是将堆肥与10倍的水混合均匀,静置后取其上清液,借助喷雾器将肥料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以供叶面吸收。
用作种肥
种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等。拌种是用少量的清水,将有肥溶解或稀释,喷洒在种子表面,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的一种方法。浸种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按液种1:10的比例,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随水渗入种皮,阴干后随即播种。开沟或挖穴后将肥料施入耕层3~5cm的沟、穴中,再在肥带附近播种,种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种肥肥料要求养分释放要快,不能过酸、过碱,肥料本身对种子发芽无毒害作用,堆制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很好的种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分释放均匀,养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发酵充分的发酵有机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蝇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匀做育苗基质使用。
有机肥全层施肥与集中施肥
全层施入是将有机肥撒满地表,通过耕地使有机肥施入全土层中,这种施肥方法在有机肥较多(每亩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过开沟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法在肥料较少(每亩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值得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