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是无色透明的,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进行观察。
如果给细胞进行染色后,就可以容易进行细胞结构的观察了。
常用的染料有结晶紫、洋红、沙黄等,革兰氏染色法。
‘贰’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染色过程应注意什么
一、定义
革兰氏染色法是由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的一种复染色法,用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鉴定。
二、染色原理
1、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2、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三、染色目的
在细胞发放之前,利用标准的革兰氏染色法对即将发放的细胞悬液进行检测,判断细胞悬液中是否含有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
四、染色方法步骤
1
、涂片:取灭过菌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用移液枪吸取10ul待检样品滴在载玻片的中央,用烧红冷却后的接种环将液滴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
干燥: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固定:固定常常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处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种,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过烫为宜(不超过
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
初染:在涂片薄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1-2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5
、水洗: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6
、媒染:用100-1000ul移液枪吸取约300ul碘液滴在涂片薄膜上,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7
、水洗: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8
、脱色:斜置载玻片,滴加95%乙醇脱色,至流出的乙醇不现紫色为止,大约需时20-30s,随即水洗。
9
、复染:在涂片薄膜上滴加沙黄染液1-2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10
、水洗: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
11
、干燥、观察:用吸水纸吸掉水滴,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滴一滴浸油在玻片上,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及颜色,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红色的是革兰氏阴性菌。
五、注意事项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厚薄及乙醇用量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
2、染色过程中勿使染色液干涸。用水冲洗后,应吸去玻片上的残水,以免染色液被稀释而影响染色效果。
3、选用幼龄的细菌。g+菌培养12h-16h,e.coli培养24h。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叁’ 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哪几种
印染行业的化验室一般的都是浸染法,就是拿染液通过染色工艺把布浸染到上色,还有扎染,卷染,
‘肆’ 组织切片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什么
人组织细胞制成的组织切片本身没有颜色,在显微镜下无法进行识别,为了区别不同的细胞结构,就要对切片进行染色。切片染色方法有很多种,如H1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特殊染色等。一般的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苏木精能够使细胞核呈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不同的细胞组织,不同蛋白的着色深浅不一样,使我们能从显微镜下区别不同种类的组织细胞。大多数的疾病都能够依靠H1染色的切片做出正确诊断,有时候H1染色难以确诊,就需要应用其他染色方法来辅助诊断,比如免疫组化染色法及特殊染色的方法等;比如淋巴瘤有很多种类、很多来源,要区分就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比如结核病通常用抗酸染色,对病变组织里面进行染色,如果病变组织里面仍出现红色的结核杆菌,就能够确诊。
‘伍’ 皮肤组织神经髓鞘几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对皮肤组织神经髓鞘应用髓磷脂硷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 简称MBP )免疫组织化学、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 ,简称LFB)、砂罗铬花青(solochrome cyanine 简称SC )、KOH-HIO4 -Schiff 四种不同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比较.结果显示:MBP 法具有特异性强、背景干净、对比清晰等特点.SC、Schiff法髓鞘着色效果亦较好,但背景中其他组织也着色.只要分化适当,LFB法髓鞘着色鲜明,且有一定特异性.
‘陆’ 常见皮肤病检查方法有哪些
几乎所有的主人都被自家宠物的皮肤病困扰过,因为宠物毕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生活在环境中,一生一定会或多或少有过皮肤疾病,很多主人因为宠物医院的高额费用,而自己在家上网对照图片学习,或者在网上咨询网友看看有没有宠物有过相关类似的症状,而在网上买药或者听信一些偏方,但是宠物皮肤病有成百上千种,很多外观症状都很类似,单靠猜的这种不科学的方式,很容易导致浪费金钱买错了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导致疾病未好反而加重的后果,最后不得不去宠物医院确诊用药。这里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宠物的皮肤病的诊疗过程,也考虑为大家节省金钱,专门搜集了些有助于各位家长的学习和护理的小知识。
在我们兽医临床,某些临床检查方法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排查。无论是在本院实验室检测还是被送检的样品,其正确采集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基石意义,所以不标准的化验采集是无法准确的诊断疾病的,若是检查,一定要找正规的专业的医院。
注射器
透明胶带法
可用于多种皮肤疾病的检测。
透明胶带观察螨虫:显微镜检查病原微生物时,胶带法是一种很好的用于采集姬螯螨和虱子样品的检测方法,姬螯螨体型较大,在视野中易于发现,因此,一张胶带有时就有可能收集到姬螯螨,并且胶带有利于姬螯螨的固定。
胶带观察毛发:胶带可以固定载玻片上毛发的位置,样品在低倍镜下观察(4X-10X物镜),在片上加一滴矿物油更有利于观察。
胶带观察酵母菌:尽管没有培养基那么有效,但是胶带法仍然是诊断马拉色菌性皮肤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快捷而简单,虽然这种方法有效,但是所有的酵母菌采集技术常常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耳拭子检查
一种比较长的棉签,可检查外观正常的耳道其内部是否有渗出性病变,用于鉴定外耳道是否存在寄生虫、真菌、细菌感染。
耳道细胞学检查对于确定继发感染的类型、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非常有必要,另外,耳道细胞学检查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针对没有完全治愈的耳炎,在这些病例中,耳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能够确定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有没有增加,这在治疗过程的过早中止或者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学习,您也是个小小化验专员了,当宠物皮肤病发生时,不复杂的疾病,通过简单的化验检查即可确诊,对因治疗,对于宠物疾病恢复时间和主人护理时间都会大大减少,避免产生抗药性耐药性,也避免了花钱乱投医耽误疾病的治疗效果了。最后希望各位家长能注重宠物皮肤的酸碱度和饲养环境,多多观察宠物浓密被毛下面的皮肤,才能有效防止皮肤疾病的发生。
‘柒’ 染色的方法有哪些,比较各种染色方法的检测下限
染色的方法有哪些,比较各种染色方法的检测下限
细胞染色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即:1.简单染色法,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2.革兰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脱色以及番红复染四个过程;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剂主要是由伊红美蓝组成;4.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结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6.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捌’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
1、简单染色法,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
2、革兰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脱色以及番红复染四个过程;
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剂主要是由伊红美蓝组成;
4、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结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染色是生物显微玻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先把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再使用染色剂,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
另外,银染法也较常用。当组织块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有的组织结构能直接把硝酸银还原,使银粒附于其上,呈棕黑色或棕黄色。有些结构本身对硝酸银无直接还原能力,若加入还原剂,可使硝酸银还原沉淀显色。
(8)临床皮肤刮片常用哪种染色方法扩展阅读:
染色细胞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物理法为干燥和火焰固定,化学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1、偶氮偶联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在。
2、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沉淀。
3、普鲁士蓝法:细胞内、外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4、雪夫反应:过碘酸氧化细胞内糖类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与雪夫试剂作用,使无色品红形成红色沉淀。
5、金属沉着法:其他尚有物理学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显示脂质)、荧光显示、放射自显影以及体外活体染色亦常用于临床血液细胞学诊断。